- 年份
- 2024(11436)
- 2023(15997)
- 2022(13668)
- 2021(12683)
- 2020(10754)
- 2019(24383)
- 2018(24250)
- 2017(47022)
- 2016(25614)
- 2015(28392)
- 2014(28427)
- 2013(28455)
- 2012(25819)
- 2011(23162)
- 2010(23275)
- 2009(21736)
- 2008(21653)
- 2007(19287)
- 2006(17200)
- 2005(15142)
- 学科
- 济(106252)
- 经济(106127)
- 业(101638)
- 管理(84535)
- 企(83637)
- 企业(83637)
- 农(48423)
- 方法(47831)
- 数学(38355)
- 数学方法(37904)
- 业经(33418)
- 农业(32340)
- 财(31465)
- 中国(25404)
- 务(22913)
- 财务(22849)
- 财务管理(22819)
- 企业财务(21662)
- 学(21259)
- 制(21112)
- 技术(20594)
- 地方(20318)
- 和(19458)
- 理论(18867)
- 划(18331)
- 环境(18215)
- 策(17805)
- 贸(17446)
- 贸易(17438)
- 易(16951)
- 机构
- 学院(369903)
- 大学(364324)
- 管理(152284)
- 济(147831)
- 经济(144717)
- 理学(131856)
- 理学院(130491)
- 管理学(128456)
- 管理学院(127800)
- 研究(119512)
- 中国(91246)
- 京(77352)
- 科学(75485)
- 农(74669)
- 财(66552)
- 业大(60844)
- 所(60021)
- 农业(57364)
- 江(55444)
- 中心(55078)
- 研究所(54679)
- 财经(53460)
- 经(48547)
- 北京(48052)
- 范(46208)
- 师范(45813)
- 州(44422)
- 院(43252)
- 经济学(42277)
- 经济管理(41412)
- 基金
- 项目(252694)
- 科学(199468)
- 研究(184785)
- 基金(183517)
- 家(159529)
- 国家(158073)
- 科学基金(136970)
- 社会(117153)
- 社会科(110713)
- 社会科学(110681)
- 省(100481)
- 基金项目(98315)
- 自然(89566)
- 自然科(87441)
- 自然科学(87418)
- 自然科学基金(85866)
- 划(83109)
- 教育(82570)
- 编号(75966)
- 资助(74528)
- 成果(59700)
- 重点(55638)
- 部(55253)
- 发(54272)
- 创(53908)
- 课题(50772)
- 创新(49731)
- 业(48416)
- 科研(48128)
- 国家社会(47672)
- 期刊
- 济(169194)
- 经济(169194)
- 研究(104303)
- 农(73627)
- 中国(68373)
- 学报(58324)
- 管理(55741)
- 科学(55269)
- 财(52203)
- 农业(50079)
- 大学(44582)
- 学学(42556)
- 教育(34707)
- 业经(33870)
- 技术(32151)
- 融(31910)
- 金融(31910)
- 业(26086)
- 财经(25500)
- 经济研究(24194)
- 问题(22612)
- 经(21770)
- 技术经济(19963)
- 版(18906)
- 科技(18768)
- 现代(18063)
- 资源(17408)
- 商业(16812)
- 理论(16765)
- 世界(15884)
共检索到537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星霖
[目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农业生态脆弱性,通过研究特殊地形和气候下的农业生态脆弱性,有助于为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广西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综合权重,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广西农业生态脆弱性程度进行评价,利用ArcGIS对生态脆弱性进行分级,以期探究广西农业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权重分析结果表明水蚀面积的权重值最高为0.134,年平均降水量的权重值为0.113,自然环境指标相对于农业生产和经济指标对农业生态脆弱性的影响更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农业生态脆弱性区域大致可分为5个区域,分别是桂西峰丛洼地带、桂东山地丘陵地带、桂中低山丘陵地带、桂东北山地、桂南沿海丘陵地带。[结论]广西农业生态环境整体来看较为脆弱,处于轻度和中度脆弱等级,但生态环境问题仍不容忽视。为了改善农业生态脆弱性,政府应实行区域的联合防治,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和治理,积极探寻生态、环保的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状态,促进广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梦娜 钱会 乔亮
关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了解其农业干旱脆弱性是科学应对干旱的前提和基础。在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中,为更加科学地选取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将灰色关联聚类分析法和博弈论思想引入脆弱性评价。筛选出10个指标,得到各指标主、客观赋权的组合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构建脆弱性模型,计算得到关中地区各城市的农业干旱脆弱性指标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因子贡献度模型分析得到各指标对每个城市农业干旱脆弱性的贡献度。结果表明,农业干旱脆弱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西安、渭南、咸阳、宝鸡和铜川。西安市敏感性和恢复性的贡献度相当,有效灌溉面积不足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较少对西安市农业干旱脆弱性贡献较大。渭南市、咸阳市为恢复性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水 陈迪桃 黄法融 李兰海
[目的] 农业水资源脆弱性是分析农业水资源系统对自然条件变动或人类开发利用响应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目的是分析中亚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空间格局,并对其进行分区与评价,为农业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中亚为研究区,依据水资源脆弱性概念框架,从暴露度、敏感度和适应度等3个要素中共选取18个指标建立农业水资源脆弱性指标体系,采用等权重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1992-2017年中亚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空间格局及分区进行研究。[结果] (1)中亚农业水资源暴露度、敏感度、适应度和脆弱性空间差异显著,主要受敏感度和适应度因素的影响,农业水资源脆弱性整体表现为自东北向西南升高的趋势。(2)根据中亚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将其划分为北部湿润-半干旱耕草地微度脆弱区、中北部半干旱-湿润林草地轻度脆弱区、中南部半湿润裸地中度脆弱区、南部半干旱裸地重度脆弱区和西南部干旱裸地极度脆弱区5个大区,并对分区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对策。[结论] 由于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导致农业水资源脆弱性较高,因此管理农业水资源和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成为中亚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建新
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生产系统。研究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与治理问题,解析农业脆弱性的生成机制、探索降低脆弱性的制度化途径、提升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是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议题。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问题涉及多学科交叉问题,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织的系统。对农业气候脆弱性治理的研究经过了从单一自然科学领域的直观评价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融合互补研究的过程。农业脆弱性的治理除了政府实施直接激励政策或约束机制外,转变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调动农村微观主体和社区组织资源的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脆弱性 治理模式 自主治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曾琪 刘健 余坤勇 张今朝 郑文英 陈樟昊
揭示不同功能区的生态脆弱程度,对土地利用合理规划与功能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福建省三明市金丝湾森林公园为对象,选取坡度、植被覆盖度和人为可能性干扰因子等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分析研究区生态脆弱性分布特征,结合耦合度模型确定功能利用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划分为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重叠区与景观游憩区等4个功能区,各区面积分别为631.01 hm2(37.10%),844.91 hm2(49.68%),219.90 hm2(12.93%)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永强 马静 李香云 柯丽娜 伊吉美
本文引入投影降维的思想,将投影寻踪技术运用到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中,建立了大连市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选取人口密度、农业产值比重、水田面积比重、降水量、播种面积比、农业人口比重、人均粮食产量、灌溉指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单位面积农用化肥量10个评价指标构建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投影寻踪模型对评价样本的各指标因素进行线性投影,把最优投影方向所对应的投影特征量作为评价依据,对大连市7个区(市或县)2000年-2007年的农业干旱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7个区(市或县)8年农业干旱脆弱性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庄河市>普兰店市>瓦房店市>金州区>旅顺口区>长海县>甘井子区,大连...
关键词:
投影寻踪 农业干旱 脆弱性评价 大连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邹君 杨玉蓉 田亚平 谢小立
论文旨在探讨中国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及内涵,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实证研究。首先,在了解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有关脆弱性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系统的特点,给出了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并分析了其脆弱性内涵。然后,以衡阳盆地为例构建了一个包括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承载脆弱性3个方面12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模糊物元模型对衡阳盆地7个县(市)的农业水资源脆弱度进行评判,发现祁东县、衡阳县、衡南县、衡东县和耒阳市农业水资源脆弱度为强脆弱度等级,常宁市、衡山县为微脆弱等级。经验证,评价结果与评价区水资源脆弱性的实际表现比较吻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永娟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和服务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威胁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是当前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和减缓环境恶化的关键。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出现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概念进行了归纳、总结,阐述了笔者的理解,并提出应规范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命名,以加强不同领域间的交流;综述了国内外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的侧重点以及可供借鉴的评价方法,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同时应积极探讨适合研究区域的更准确更方便的评价方法;最后,探讨了该领域研究面临的挑战,而这也是今后脆弱性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脆弱性 环境恶化 综合指数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庆建 温作民
山地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社会生态系统,受到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干扰,多维脆弱性与灾害恢复力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测量、模拟和分析复杂的山地"生态-经济"系统的互动过程,研究人类高强度活动和全球环境快速变化对这个过程的驱动作用,进行灾害恢复和适应性管理,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国际、国内山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现状、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当前山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与灾害恢复力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当前山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呈现出的新特点。
关键词:
山地 生态经济 多维脆弱性 恢复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云玲 张一平
通过建立云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德尔菲调查方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处于轻度脆弱的类型区面积仅占该省总面积的19.62%,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以及人类活动向有利于生态恢复方向发展的地区;中度脆弱性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32.02%;强度和极强脆弱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53.63%,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寒山区,以及植被破坏严重、相对贫困、生态系统处于退化的地区。因此,对强脆弱性地区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降低对外界干扰的脆弱性。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 评价 云南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琦 唐华俊 王道龙 杨强
内蒙古林西县是典型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直接威胁着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该文以古林西县为研究区域,探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及其成因。在分析林西县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建立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林西县区域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良好,生态脆弱度较低,微度和低度脆弱区共占55%以上,极度脆弱区仅占5%左右。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林西县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力、发生机制和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生态建设治理的重点方向,为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蒙古 生态脆弱性 农牧交错带 生态治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永强 王凤芹
农业政策性银行同样存在金融脆弱性,其表现特征为,软资产与硬负债的矛盾、不良贷款占比过大、自有资本严重不足、外部经营环境较差和内控建设与风险文化建设落后等,而疏通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渠道、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尽快补充资本金、完善利益补偿机制以及加强内控建设和风险文化建设,则是矫治农业政策性金融脆弱性的有效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燕平 费玲玲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本文对我国农业环境政策进行系统性分析,将农业环境政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总结出了农业环境政策的演变特征及其脆弱性,并针对其脆弱性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环境 政策演变 脆弱性 综合治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启亮 谢家智 张明
农业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的提出,为传统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应对提供创新思路,因此,其可测性及测度机理必是问题重点。在整合灾害周期性理论、自然灾害链前提下,借鉴PAR(压力—释放理论)将社会脆弱性引入农业自然灾害应对过程,并基于管理模式构建农业客体、农业环境、农业主体三维子系统指标体系并作综合评价。利用因子分析及熵权法对宏观涉农数据进行实证处理,测算出农业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研究发现,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呈逐年递减,且各子系统趋势相对平稳且一致。此项研究为农业承灾系统及子系统的相互传导提供部分有效理论依据和政策导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丽 刘玉花 齐顾波 宋一青
选择适合于贫困地区农户需求的农业技术对于贫困地区农产品脱贫致富尤为重要,而贫困地区农户的生计脆弱性决定了其对农业技术服务存在现实和潜在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当前贫困地区农户需要的农业技术服务涉及到产前、产中及产后的各环节,呈多样化特征。
关键词:
生计脆弱性 农业技术 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