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3)
- 2023(6528)
- 2022(5494)
- 2021(4864)
- 2020(3727)
- 2019(8615)
- 2018(8427)
- 2017(15862)
- 2016(8534)
- 2015(9552)
- 2014(9640)
- 2013(9547)
- 2012(9232)
- 2011(8545)
- 2010(8876)
- 2009(8030)
- 2008(8034)
- 2007(7444)
- 2006(6915)
- 2005(6586)
- 学科
- 济(43334)
- 经济(43301)
- 业(25150)
- 管理(23104)
- 企(19175)
- 企业(19175)
- 地方(17887)
- 中国(16608)
- 农(13197)
- 业经(11742)
- 地方经济(10075)
- 发(9470)
- 农业(9339)
- 方法(9306)
- 银(8359)
- 银行(8351)
- 行(8236)
- 融(8229)
- 金融(8229)
- 贸(7857)
- 贸易(7846)
- 制(7535)
- 易(7505)
- 技术(7252)
- 数学(7212)
- 数学方法(7115)
- 发展(7095)
- 展(7075)
- 环境(7052)
- 策(6694)
- 机构
- 学院(124660)
- 大学(119957)
- 济(52371)
- 经济(51116)
- 研究(48336)
- 管理(45141)
- 中国(37056)
- 理学(37054)
- 理学院(36555)
- 管理学(36029)
- 管理学院(35769)
- 科学(28349)
- 京(27326)
- 所(24888)
- 财(23317)
- 研究所(22173)
- 中心(21165)
- 江(20922)
- 农(20299)
- 范(19033)
- 师范(18861)
- 北京(18155)
- 院(17592)
- 州(17503)
- 财经(17315)
- 业大(15603)
- 省(15518)
- 农业(15422)
- 经(15333)
- 师范大学(14795)
- 基金
- 项目(74477)
- 科学(58509)
- 研究(57923)
- 基金(50843)
- 家(43493)
- 国家(43035)
- 科学基金(36618)
- 社会(36031)
- 社会科(34192)
- 社会科学(34186)
- 省(30712)
- 基金项目(26199)
- 教育(25938)
- 划(25585)
- 编号(24639)
- 发(23280)
- 自然(21708)
- 自然科(21176)
- 自然科学(21174)
- 自然科学基金(20775)
- 成果(20530)
- 资助(20526)
- 发展(19214)
- 展(18848)
- 课题(18650)
- 重点(17068)
- 创(15704)
- 部(15378)
- 年(15341)
- 创新(14589)
共检索到212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西南战略研究协作中心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课题组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边疆,简称桂。介于北纬20°54′至26°26′、东经104°29′至112°0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东邻广东,东北接湖南,北连贵州,西毗连云南,西南及南部与越南接壤,东南濒临北部湾,为我国十个沿海省区之一。还恰处在隆升的云贵高原与下陷的南海盆地之间的转换地带。全区陆地面积23.666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万。辖8地区、5地级市、6县级市、65县、11自治县。首府南宁市。1984年以来,广西参与西南经济区的横向经济活动之后,广西交通运输发展就成为西南一级经济区形成与发展进程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彪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战略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而且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这是一个需要充分研究的课题。关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战略,普遍认为有三种可选方案:一是滞后型发展战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运输需求没有弹性。长期以来,我国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这种战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失败的战略,不能再采用了。二是超前型发展战略。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摆在超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声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是直接影响并决定交通运输发展方向、规模、速度和水平的。我国交通运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以及达到这种战略目标的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否实现本世纪末国家战略目标,有决定性意义。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将随着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相应的变化。在社会经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冉毅群
一、沿海地区交通运输面临的形势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和北部湾,沿着18000公里海岸线分布的各省市,是我国的沿海地区。它的面积约占全国的13.48%,人口占全国的41.2%,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56.3%,交通运输的客货运量分别占全国的47%和49.2%。该地区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智力密集,是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运输走廊,是对外贸易的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云
沿海地区是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本地区,而且关系到全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四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重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同时要重视交通运输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树琮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在研究和制订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中,必须把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研究摆到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仅从江西交通运输现状和特点分析,对全省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供研究和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淑霞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加快了城市整体的发展。作为现代交通行业,在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上就必须要综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交通运输经济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合理调整,真正做到通过针对性措施,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进行有效设立,通过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来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经济 发展现状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宝顺
1.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重要而又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本身创造着使用价值和价值,又保证着整个社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因其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同步进行,使交通运输的能力不能储存和调拨,因而必须以能力“闲置”的形式超前发展。旧中国留给我们的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极为落后的烂摊子。新中国成立后经过40多年努力,我国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处于滞后状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西南战略研究协作中心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课题组
西南交通运输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的任务,在于描绘西南四省区五方(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的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图象。我们的研究将从西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出发,立足西南发展战略体系的整体,论证交通运输业对开发和发展西南社会经济的作用;并试图在总体上、以及经过分解而后综合,把握西南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现状、发展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玉龙
交通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无疑也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交通运输是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现代运输方式和人畜力运输方式所组成,由于诸运输方式凭借的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和采用的动力、装载器具不同,因而在运输速度、批量、距离、成本、投资规模、建设周期以及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紧张程度等许多方面,都各不相同。所以,对交通运输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不能一概而论。对各种不同运输方式,既要强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阳斌 郭杰 李忠奎 褚春超
以系统分析法、ASIF方法学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战略分析框架,立足国情探讨了我国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战略思路与目标,提出了强化需求管理、优化交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发展低碳能源、加强低碳创新、提升低碳能力等六个方面的战略途径。
关键词:
交通运输 低碳发展 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兆升 范精明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杨兆升,范精明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两者内。在的联系,对于制定合理可行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是社会生产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坤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近十几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同其它产业相比较则发展缓慢,至今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的主要薄弱环节。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在总体上继续扩大交通运输建设规模,另一方面,要在建立合理的运输结构上下功夫。这点对于我国目前来讲更加重要。我国的运输业目前结构很不合理。从我国交通运输业总体来看,运输能力不足,运输需求旺盛,客货运输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但从各种运输方式来看,情况并不完全相同。铁路、民航和海运紧张,尤以铁路最为突出,而内河航运的潜在优势和运输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夏杰长 熊琪颜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成为当前世界主流的运输模式。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扩大内需市场和促进经济增长、以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是我们的重要战略选择。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根本支撑,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又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条件。在这个背景下,加快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破解扩大内需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效抓手。高质量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从推动基础设施联网优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完善交通新业态监管体系和加强智库研究支撑等方面着手,形成交通运输政策合力,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建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