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5)
2023(10322)
2022(9126)
2021(8697)
2020(7242)
2019(16735)
2018(16757)
2017(31777)
2016(17733)
2015(19889)
2014(19848)
2013(19716)
2012(18089)
2011(16229)
2010(16083)
2009(14335)
2008(13736)
2007(11823)
2006(10072)
2005(8632)
作者
(53651)
(44551)
(44326)
(41951)
(28407)
(21615)
(20054)
(17789)
(17014)
(15805)
(15370)
(14984)
(14229)
(14030)
(13901)
(13684)
(13624)
(13274)
(12782)
(12446)
(11374)
(10861)
(10790)
(10074)
(9991)
(9974)
(9845)
(9742)
(9053)
(8947)
学科
(64939)
经济(64861)
管理(48333)
(45662)
(38073)
企业(38073)
方法(31018)
数学(26679)
数学方法(26375)
(18202)
(17482)
中国(16298)
(15493)
业经(14715)
地方(13869)
农业(11810)
(11588)
(11533)
贸易(11527)
理论(11479)
(11424)
技术(11319)
(11171)
环境(10752)
教育(9950)
(9828)
财务(9769)
财务管理(9751)
(9276)
企业财务(9216)
机构
大学(249202)
学院(246439)
管理(97779)
(89229)
经济(86963)
理学(85705)
研究(84938)
理学院(84632)
管理学(83012)
管理学院(82602)
中国(58775)
科学(58115)
(53800)
(47684)
(44312)
业大(43275)
研究所(40956)
(39221)
农业(37763)
中心(37374)
(34924)
北京(33855)
(32863)
师范(32463)
财经(31889)
(31109)
(29030)
(28683)
技术(28442)
(26433)
基金
项目(179290)
科学(138880)
基金(128584)
研究(125857)
(114263)
国家(113316)
科学基金(95958)
社会(75639)
社会科(71435)
社会科学(71415)
(71143)
基金项目(69500)
自然(66156)
自然科(64566)
自然科学(64541)
自然科学基金(63378)
(60630)
教育(57699)
资助(52665)
编号(50895)
成果(40851)
重点(40583)
(38250)
(38001)
(37602)
课题(35585)
科研(35108)
创新(35022)
计划(34965)
大学(32878)
期刊
(96728)
经济(96728)
研究(68829)
学报(48259)
中国(46887)
(43063)
科学(41605)
大学(35197)
管理(34484)
学学(33316)
农业(30736)
教育(28722)
(27509)
技术(20449)
(16339)
金融(16339)
(15842)
业经(15741)
经济研究(14660)
财经(14313)
科技(14091)
图书(13998)
业大(13771)
(12665)
林业(12309)
理论(12293)
(11996)
问题(11948)
实践(11610)
(11610)
共检索到348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晶   李波   黎柳萍   韦靖   姜明国   周燕  
[目的]本文旨在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具有多种促生性能的菌株,并明确其促生特性和抗病效果。[方法]采用选择培养方法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具有固氮、产氨、溶磷、解钾、分泌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 IAA)、产铁载体和产蛋白酶等特性的菌株,通过16S rRNA对菌株分类学鉴定。测定其对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小麦冠腐病菌(Fusarium gramiuearum)、黄瓜织球壳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探究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植物的促生效果。[结果]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191株,固氮及产氨菌171株,解有机磷菌66株,解无机磷菌62株,解钾菌28株,产铁载体菌98株,产IAA菌41株,产蛋白酶菌45株。抑菌试验表明贝莱斯芽胞杆菌C32对6种致病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均在50%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株IAA高产菌株川大肠杆菌0208对番茄和玉米植株促生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玉米盆栽株高、茎粗、根长、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分别增加21.49%、19.35%、42.98%、19.58%和56.67%,番茄盆栽分别增加53.51%、14.90%、12.28%、43.12%和48.62%。[结论]从广西亚热带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到多株具有高效促生和防病功能的菌株,为微生物肥料的开发提供优质菌种资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洪田  徐永福  田径  吴诗霞  喻勋林  曹福祥  
2009年对湘南7县的植物进行了调查。目前共鉴定统计出16种湖南省的新记录植物,这些新记录种都属于南亚热带植物。它们是:尖脉木姜子Litsea acutivena、网脉琼楠Beilschmiedia tsangii、光荚含羞草Mimosa sepiaria、紫玉盘柯Lithocarpus uvariifolius、岭南青冈Cyclobalanopsis championii、福建野鸦椿Euscaphis fuk-ienensis、小叶红叶藤Rourea microphylla、蔓九节Psychotria serpens、败酱叶菊芹Erechthites valerianaefolia、毛麝香A...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小平  赵平  蔡锡安  饶兴权  刘惠  马玲  李长洪  
该文研究了南亚热带不同生活型植物的耐阴性,为城市绿化植物选择配置提供实验依据.选取25种南亚热带植物的盆栽幼苗作为试验材料,其种类包括目前正在推广的园林植物和采自森林的灌木和地被植物,用LI62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等仪器测定各种植物叶片的形态特征、光合作用和光合光响应曲线,包括叶片厚度(LT)、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含水量(LWC)、叶绿素含量(Chl)、叶绿素ab值(Chlab)、光合速率(Pn)、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Φ)等生理指标,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比较分析植物的耐阴程度.结果表明,25种植物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晓双  王伟  张如  张瑞福  
[目的]优良菌种是微生物肥料的基础,根际竞争能力是微生物肥料菌株发挥作用的前提,本研究主要基于根际营养竞争能力筛选植物根际促生菌。[方法]利用玉米、黄瓜、番茄 3 种作物的根系分泌物为初筛培养基的营养源,从相对应作物的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能利用根系分泌物快速生长的菌株,通过测定所筛菌株的促生特性,进一步结合平皿幼苗促生试验复筛优良菌株,并通过盆栽试验评价促生效果。[结果]初筛所得 24 株菌株,均可在以植物根系分泌物为唯一营养来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具有溶磷、产 NH3、产 IAA 及产嗜铁素等一种或多种促生性能,其中具有产氨能力的 14 株,占所筛菌株的 58.3%;可产 IAA的 20 ...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上官方京  赵明水  张博纳  汤璐瑶  钱海蓉  谢江波  王忠媛  
【目的】植物水力系统需要对不断变化的水分环境做出适应性调整,因此,量化植物水力性状与木质部解剖结构在不同水分状况下的关系,将有助于理解植物的适应策略。【方法】以亚热带7种裸子植物和7种被子植物为研究材料,对比分析不同生境中(自然生境和人工生境)植物的栓塞抗性(植物导水率损失50%的水势)、输水效率和解剖结构的性状差异,探究植物水力性状与木质部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1)在不同生境下,自然生境植物的输水效率(K_s)较大,栓塞抗性(P_(50))较小,且植物解剖结构性状对不同生境植物水力性状具有一定指示性。(2)相关性分析表明:被子植物的导管水力直径、导管密度与K_s、P_(50)呈显著相关(P<0.05),但相关性在不同生境下呈相反趋势;裸子植物的管胞水力直径、管胞密度与K_s、P_(50)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生境中具有相同趋势。【结论】在湿润区内,植物通过增加输水效率以适应相对干旱环境的生存策略可能较为普遍。木质部结构与功能的差异可能是同一生境下植物水分策略存在差异的原因。图6表2参4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  岳政府  刘孝文  张瑞福  
[目的]优良菌种是微生物肥料的基础,低温适应型菌株对于研制在低温条件下应用的微生物肥料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菌株的低温适应性筛选植物根际促生菌。[方法]利用稀释涂布的分菌方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快速生长的根际促生菌,并筛选在低温条件下生长良好的菌株,进一步分析所筛菌株的促生特性,通过盆栽试验验证促生效果,并研究微生物肥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究所筛菌株的促生机制。[结果]初筛所得36株菌株均具有溶磷、产NH3、产吲哚乙酸(IAA)及产嗜铁素等一种或多种促生性能,其中具有产氨能力的14株,占所筛菌株的38.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蒋永梅  高亚敏  姚拓  段淇斌  赵冬青  李政璇  李海云  杨晓玫  张建贵  
为了探究根际促生菌(PGPR)对非宿主植物[猫尾草(Uraria crinita)、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的10株具有固氮、溶磷、分泌激素和生防特性的PGPR菌株为供试菌株,筛选最佳菌种组合,并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微生物复合菌肥,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菌肥对非宿主植物小黑麦、猫尾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试验筛选出的最佳菌种组合为NCRP2+PPRS3+G+ZKRP2;2)宿主植物菌肥(NF_1)处理对小黑麦地上生物量鲜重影响显著(P<0.05),施用非宿主植物菌肥(NF_2)后与施用NF_1相比,猫尾草茎粗增加33.74%,且差异显著(P<0.05);3)NF_2处理影响小黑麦根平均直径、根体积,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22.54%和125%,差异显著(P<0.05)。PGPR菌肥对非宿主植物猫尾草和小黑麦生长具有明显的促生效果。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雷杨   白洁   李智燕   姚拓  
筛选获得能促进高寒草地退化植被生长的优良耐低温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能够丰富高寒草地优良菌株资源库。本研究以前期分离的18株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乙炔还原法、钼锑抗比色法、Salkowski比色法和平板对峙法分别检测了18株菌株的固氮、溶磷、分泌植物生长激素(IAA)和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能力。结果表明:有14株菌均具有固氮、溶磷、分泌IAA特性,其中固氮酶活性为25.43~230.52nmol·(h·mL)~(-1),溶有机磷量为66.90~115.06μg·mL~(-1),溶无机磷量为9.22~380.28μg·mL~(-1),分泌IAA量为12.45~71.71μg·mL~(-1)。其中2株菌编号为LMG2、LMJ2拮抗病原菌锐顶镰孢菌(Gibberella acuminata)效果显著,对其抑制率分别为30.75%和31.00%。综合比较各菌株特性,筛选出6株优良PGPR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以确定其分类地位。经鉴定:菌株LMG2和LMJ2菌株与Pseudomonas piscium P50~T的亲缘关系最近,菌株LMY8与Pseudomonas kairouanensis KC12~T的亲缘关系最近,菌株CND1与猴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imiae Oli~T)的亲缘关系最近,菌株LNA2、LPA7与Pseudomonas neuropathica P155~T的亲缘关系最近。研究筛选的6株耐低温菌株兼具多种优良特性,对高寒退化草地的植被修复具有应用潜力,可为后续制备修复高寒退化草地微生物菌剂提供优质菌株资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晓蕾  李建宏  姚拓  梅丽娜  李琦  白洁  朱青青  赵晓倩  赵树栋  
功能特性和培养条件研究是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工业化潜力挖掘和开发的关键。为了进一步对菌株开发利用,选取前期研究中从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洽草(Koeleria glauc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及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获得的5株菌株为材料,测定菌株溶磷、固氮、分泌吲哚乙酸(IAA)能力等特性,利用16S r RNA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菌株分类学地位;测定菌株生长特性、温度耐受性、p H耐受性、产气特性、产酸特性,确定菌株适宜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菌株M1溶有机磷量最高,为170.37μg·mL~(-1),菌株Y3溶无机磷量最高,为308.50μg·mL~(-1);菌株Y1、Y3、Y5、M1、M6均具有分泌IAA的能力,分泌量在24.23~164.74μg·mL~(-1)。菌株Y1和Y3具有固氮能力,固氮酶活性分别为175.30和255.55 nmol·(h·m L)-1(C2H4)。通过对菌株生长特性测定,5株菌株在40 h均已进入生长稳定期,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31℃,适宜的生长p H范围为6.50~7.50,在LB培养基中生长无产气现象,生长过程中p H稳定在6.23~7.52,具有作为工业化发酵菌种的潜力。16S r DNA鉴定确定菌株Y5与Y3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Y1为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M1为产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nxantha),M6为猴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imiae)。本研究为菌株的工业化生产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湘政  解文强  李风汀  
1996~1998年间自棉花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了一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拮抗菌XX-3,经过多点小区试验,结果显示,XX-3不仅具有很强的抗病效果,而且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当每株接种量为5×10~8 cfu时,增产可达9.5%~26.5%,抗病效果可达50%以上。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正阳  邵登科  张春源  赖泽成  李望豪  周瑞鹏  刘梓烨  王荣波  林占熺  鲁国东  叶文雨  
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筛选培养基培养法和16S rRNA鉴定的方法,从福建莆田盐碱土壤中分离、筛选、鉴定得到1株耐盐碱能力最强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命名为PT6-1.通过试验测定其生理生化特性和耐盐碱促生能力.结果表明,PT6-1多项生理生化特性呈阳性,在盐碱土培养条件下,施加PT6-1菌液对巨菌草株高、总鲜质量、总光合色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较于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3.10%、45.73%、156.37%、68.14%、11.84%,对玉米各项指标分别增加了38.03%、123.02%、77.26%、18.25%、9.59%. PT6-1具有良好的耐盐碱促生能力,在盐碱地治理,菌草业、农业发展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天才  周洁尘  段翔  李学信  汪亮  彭皎  钟红艳  吴根深  肖亚琴  吴琴香  
【目的】从花榈木根际土壤及根系中分离筛选具有促生功能的根际促生菌,为研制花榈木促生高效肥料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花榈木根际土壤和根系为材料,分离筛选具有固氮、溶磷、分泌生长素(IAA)和产铁载体能力的PGPR菌株,结合形态学和16S rDNA分子鉴定优良菌株。【结果】从花榈木根际土壤和根系中分离出根际促生菌67株,具有固氮能力菌株49株,其中产IAA能力菌株45株,具有解磷效果的菌株20株,分泌铁载体能力的菌株4株。其中菌株GX4-4分泌IAA质量浓度最高达34.68μg·mL~(-1);GX7-6分解无机磷能力最强,GX4-9分解有机磷能力最强,溶磷量分别为3.45±0.14、5.86±3.44 mg·(100 mL)~(-1);GX4-5的铁载体活性最强,达82%。从中选取了解磷、固氮、分泌IAA和产铁载体能力较好、活性较高的根际促生菌GX2-6,结合其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确定其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该菌株分泌IAA质量浓度为34.51μg·mL~(-1),分解无机磷、有机磷的溶磷量分别为2.24±0.12、3.04±0.09 mg·(100 mL)~(-1),铁载体活性为20%。【结论】从花榈木根系及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具有高效促生功能细菌GX2-6,为研发花榈木PGPR微生物肥料提供菌种资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振龙  姚拓  李明源  李青璞  柴加丽  张琛  张银翠  
通过探究若尔盖高寒草地优势牧草根际促生菌的分布特征,筛选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为研制适宜高寒草地的微生物菌剂提供菌种资源。本研究在低温条件下,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若尔盖高寒草地中的早熟禾(Poa annua)、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根际筛选PGPR。通过钼锑抗比色法测定菌株的溶磷能力,利用乙炔还原法测定菌株的固氮能力,通过16S rRNA基因扩增与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出49株PGPR,其中,溶磷菌28株、固氮菌21株。溶磷菌中17株菌能够溶解无机磷,溶磷量介于290.32~457.77μg·mL~(-1),菌株PBRS2溶无机磷量最大,达457.77μg·mL~(-1);11株菌能够溶解有机磷,溶磷量介于1.64~6.95μg·mL~(-1),菌株MBRS15溶有机磷量最大,达6.95μg·mL~(-1)。21株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介于93.33~234.35 nmol·(h·mL)~(-1),菌株NARS10固氮酶活性最高,达234.35 nmol·(h·mL)-1。从老芒麦根际筛选的PGPR最多。根表土(RS)区域菌株的促生特性较强。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9株促生特性优良的PGPR,经16S rRNA鉴定,7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1株属于红育菌属(Rhodoferax),1株属于马赛菌属(Massilia),以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属。这9株促生特性优良的PGPR可为后续研制适宜若尔盖高寒草地的微生物菌剂提供优良菌种资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振山  段阳阳  
【目的】从秋海棠中筛选植物促生菌,并探究其对植物促生防病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的秋海棠植株整株挖出,采集健康部位的根部和茎部,清洗后进行表面消毒,并切割为68段(每段长度约0.5cm),将切段的材料分别置于3种筛选培养基(PDA培养基、YMA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以筛选出目标促生菌,并分析促生菌的促生能力以及抑菌活性;最后采用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均以无菌水处理为对照,分析了促生菌对大豆和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从秋海棠根部和茎部分离获得22株菌株,其中11株菌具有多种促生和防病作用。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霞  王道本  周启  
从棉花根际中分离到的大量细菌,经多次盆栽和田间试验,筛选到6株对棉花具有防病促长作用的菌株,编号为CS85、ZR、PF2、ZS1、18和S14。根据它们的形态和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等的鉴定结果,将6株菌分别归属为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CS85)、恶臭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putidaZR)、假单胞杆菌PF2(Pseudomonassp.PF2)、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ZS1)、枯草芽孢杆菌(Bacilussubtilis18)和腊状芽孢杆菌(BaciluscereusS1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