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9)
2023(6377)
2022(5685)
2021(5204)
2020(4762)
2019(11038)
2018(10907)
2017(20617)
2016(11904)
2015(13583)
2014(13786)
2013(13922)
2012(13299)
2011(12047)
2010(12190)
2009(11331)
2008(11656)
2007(10701)
2006(9041)
2005(8061)
作者
(39903)
(33774)
(33536)
(32027)
(21082)
(16565)
(15246)
(13393)
(12486)
(12006)
(11630)
(11221)
(11006)
(10909)
(10839)
(10837)
(10505)
(9986)
(9916)
(9802)
(8889)
(8525)
(8400)
(7748)
(7596)
(7563)
(7548)
(7498)
(7039)
(6946)
学科
(47597)
经济(47552)
(28855)
管理(28473)
方法(24851)
数学(22295)
(22266)
企业(22266)
数学方法(22078)
(15095)
(13743)
(12668)
中国(11246)
地方(9653)
(9023)
贸易(9022)
农业(9012)
业经(8807)
(8724)
(8468)
(7975)
(7751)
财务(7738)
财务管理(7716)
企业财务(7279)
(6756)
银行(6705)
环境(6615)
理论(6459)
(6349)
机构
大学(178127)
学院(177219)
研究(66607)
(66391)
经济(64825)
管理(61571)
理学(52808)
理学院(52096)
管理学(50909)
管理学院(50596)
中国(48338)
科学(47681)
(44326)
(39098)
(37928)
农业(35510)
研究所(35244)
业大(35204)
(30519)
中心(30170)
(27950)
北京(24794)
财经(24310)
(23827)
(23287)
(23089)
农业大学(23072)
师范(22750)
(21845)
(21747)
基金
项目(122461)
科学(92273)
基金(86446)
(80392)
研究(80146)
国家(79802)
科学基金(64015)
(48332)
社会(46872)
基金项目(46252)
自然(45096)
社会科(44180)
社会科学(44162)
自然科(43944)
自然科学(43922)
自然科学基金(43100)
(42412)
教育(36491)
资助(36053)
编号(31822)
重点(29220)
计划(26974)
(26648)
(26045)
成果(25983)
科技(25463)
科研(24936)
(24304)
创新(22944)
课题(22887)
期刊
(69778)
经济(69778)
研究(46883)
学报(41357)
(39209)
科学(33829)
中国(32231)
大学(28792)
学学(27708)
农业(26024)
(24321)
管理(18792)
(15180)
教育(14891)
技术(13566)
(13037)
金融(13037)
财经(11759)
经济研究(11483)
林业(11408)
业经(11317)
业大(11314)
(10986)
(10000)
问题(9859)
科技(9493)
资源(9256)
农业大学(8731)
技术经济(8573)
统计(8326)
共检索到254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兰秀  刘永贤  宋同清  陈海生  曾馥平  
【目的】研究不同龄级(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桉树人工林植被与土壤特征及相关关系和影响因素,以加强对桉树人工林植物群落与土壤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推进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方法】以广西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查,以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5个龄级植被和土壤特征,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桉树林生长的主要因子,用逐步回归法揭示各土壤因子对植物多样性的贡献大小,用冗余分析法对植被和土壤的相关关系进行阐明。【结果】桉树林灌木层优势度指数在中龄林最大,丰富度指数在成熟林最大,近熟林的均匀度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最大。草本层多样性指数整体比灌木层低,成熟林的优势度指数最高,均匀度指数在幼龄林最高,丰富度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在近熟林达到最高。TC和AN在成熟林后下降,TK在中龄林后下降,TN、TK和AK含量均在中龄林达到最高值,SiO_2占矿质养分的绝对优势。细菌、真菌数量在近熟林和过熟林占优势,放线菌数量在幼林龄占绝对优势。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均在过熟林和幼林龄较高,而微生物生物量磷在近熟林和成熟林较高。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均在近熟林最高。RDA分析结果表明植被因子与土壤因子大多呈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得到得到TP、TN、TC、TK、Al_2O_3、微生物生物量碳、真菌、放线菌等是影响桉树生长的主控因子,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对灌木多样性影响显著的因子有TP、TN、TK、MgO、MnO、SiO_2等,对草本多样性影响显著的因子有AP、TP、TC、TN、TK、MnO、Al_2O_3、Fe_2O_3、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磷。【结论】广西5个龄级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不高,植物多样性指数偏低,随龄级变化差异显著。植物因子与土壤因子大多呈正相关关系,在生产经营中要做好土壤管理,同时保持群落植物多样性的稳定,以促进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育锋  肖智华  彭晚霞  杜虎  宋敏  刘永贤  
为实现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为广西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桂东南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主产区幼龄林(1 a)、中龄林(2 a)、近熟林(3 a)、成熟林(5 a)、过熟林(6~8 a)5个不同龄级15个样点45块1 000 m~2样地为调查对象,比较分析不同龄级桉树人工林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对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龄级桉树人工林共有63科142种植物,其中灌木层35科88种,草本层28科54种;分布最广的植物为禾本科植物,共计10种。幼龄林下灌木丰富度指数最高,中龄林丰富度指数最低;近熟林和成熟林共有种数最高,达35种,相似性系数为0.365。土壤理化性质影响了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的多样性变化,有机质与灌木层Simpson指数和全磷与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呈现显著正相关,仅有机质与灌木层丰富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勇军  王兵  陈步峰  陈进  史欣  李汉强  
土壤温度是太阳辐射平衡、土壤热量平衡和土壤热学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明显的时空特点,大气和土壤温差以及土壤之间的温度梯度决定热通量的大小,进而改变地表能量收支,影响大气边界层发展,对土壤中发生的物理、生物、化学过程有很大的影响。森林土壤温度是森林气候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热量资源,其变化特征直接影响着土壤生物的生存和功能的作用,影响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小芳  陈凯鹏  陈丹  王聪  李勇  何斌  杨梅  
深刻认识桉树人工幼龄林根区和非根区土壤属性特征对优化桉树营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桉树人工幼龄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冬季和夏季桉树人工幼龄林根区和非根区0~20 cm和20~40 cm深度土壤理化性质、C∶N∶P化学计量比和细菌数量,探讨桉树人工幼龄林根区和非根区土壤理化属性和细菌丰度特征。结果表明,非根区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显著大于根区土壤,非根区0~20 cm土壤可溶性有机氮(DON)和全磷(TP)含量显著大于根区土壤。夏季根区、非根区土壤含水量、DON、SOC和非根区DOC含量显著大于冬季;夏季桉树根区和非根区0~20 cm土壤TN、TP、土壤全钾含量显著低于冬季。参照全国土壤分级标准,冬季根区土壤SOC和夏季根区土壤TN含量为四级较缺乏水平。与全球森林土壤C∶N∶P平均值相比,桉树幼龄林根区土壤C:N夏季高、冬季低,且根区土壤N∶P和C∶P均低于平均水平,推断桉树人工幼龄林冬季根区土壤存在C限制,夏季根区土壤存在N限制。桉树非根区0~20 cm土壤细菌丰度显著大于根区0~20 cm和非根区20~40 cm土壤。夏季土壤细菌丰度较冬季显著增加。研究表明,桉树人工幼龄林非根区土壤C、N含量和细菌丰度较根区高,根区土壤可能处于C、N元素缺乏状态,根区、土壤深度和季节是影响桉树幼龄林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丰度的重要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志宏  周国逸  Jim Morris  张宁南  
对雷州半岛纪家林场桉树人工林小集水区 1 999- 2 0 0 0年度干季土壤水分及林内小气候的定位观测结果进行典型相关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1 )地下 0~ 4m深土壤层间 (即SM5 0 ,SM1 5 0 ,SM2 5 0 ,SM35 0 )表示含水量差异极显著 ,下层土壤含水量高于上一层 ;(2 )最高温度 (Tmax)和最低温度 (Tmin)对土壤含水量 (SWC)变化的权重系数分别为 1 2 6 0和 0 84 0 ;影响较深层次 (即SM1 5 0 ,SM2 5 0 ,SM35 0 )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因素是水汽压差 (VPD)、Tmin、辐射 (Rs)、Tmax,其中SM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会利  吴秦展  兰文明  陈晓龙  柯琴  王政烨  韦中绵  陈利军  吴立潮  曹继钊  
【目的】林下植被抚育是桉树人工林的重要经营措施之一,研究多代连栽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与土壤渗透性能等物理性状的变化为科学管理林下植被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和生物量、枯枝落叶现存量、土壤容重、渗透性能等指标,分析了林下植被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结果】1)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桉树林下植被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种植前期对林下植被丰富度有促进作用,而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出下降趋势,说明连栽导致林下植被种间的个体差异变大;2)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桉树林地土壤孔隙度、持水量、渗透性能和土壤蓄水量大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土壤容重变化趋势则相反,表明种植前期土壤物理性能不断得到改善,第4代是生产经营者需注重改善土壤物理状况的关键阶段;3)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林下植被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林下植被生物量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最大持水量和部分孔隙度指标呈现显著正相关;枯枝落叶现存量与总孔隙度、渗透性能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孔隙状况和持水性能受林下植被的影响更大,土壤渗透性能则主要受枯枝落叶现存量的影响;4)第3代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和枯枝落叶现存量分别达到4.98和8.84 t/hm2,最有利于土壤结构、孔隙度和渗透性能的改善。【结论】保留恢复林下植被与保留枯枝落叶是提高桉树人工林地力恢复能力、提高林地生产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少雄  李志辉  李天会  周国福  吴志华  周群英  
通过分析1993年设立于广西东门林场的桉树人工林5种造林密度(1)2222株.hm-2、(2)1667株.hm-2、(3)1250株.hm-2、(4)883株.hm-2和(5)667株.hm-212年的生长数据,计算了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材种出材量、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结果显示,6.3 a前5种密度蓄积生长量的差距达到极显著水平,8.3 a以后差异就不再显著;密度2222株.hm-2、1667株.hm-2和1250株.hm-2的数量成熟均为6 a,密度883株.hm-2为6.5a,密度667株.hm-2为7 a;造林密度越大,纸浆材的出材比例越高,而大、中径材出材比例越小,造林密度小,锯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智  安冰  付军  黄彩枝  陈虎  魏国余  
【目的】探明桉树人工林的土壤养分丰缺状况,明晰其土壤养分综合水平,为广西各林区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及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19—2021年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土壤数据库的土壤调查数据,分析其8个分场桉树人工林的土壤容重、pH及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铁、有效硼含量等的现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综合评价不同区域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等级。【结果】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桉树人工林土壤总体上表现出高酸及肥力中等特性,透水性、透气性、导热性和紧实度中等,多数林地土壤具有较强的持水性能;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除有机质和有效铜含量处于三级水平及有效磷和有效硼含量处于五级较低水平外,其他养分含量均处于四级中等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速效磷含量与其他指标间均呈负相关,其中与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公武分场>岑勒分场>北山分场>念克分场>鸿鸪分场>大王山分场>那赖分场;占全场桉树中小径材工业原料林培育面积和蓄积量50.06%和53.07%的5个分场,其主要土壤肥力指标均低于全场桉树人工林相应主要土壤肥力指标的平均值,说明桉树速生阶段对土壤肥力要求高,中小径材培育模式更易引起土壤肥力衰退。【结论】桉树中小径材培育模式下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土壤肥力更易衰退,在实际生产中应重视测土配方施肥和精准施肥,增大混交林、大径材人工林培育面积,减少使用酸性肥料,增施有机肥、缓释肥,以保障桉树人工林的速生丰产和可持续经营。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竹万宽  
桉树(Eucalyptus)是中国华南区营造人工林普选树种之一。速生丰产的特性使其在非科学经营管理下逐渐显现出众多生态问题。土壤呼吸作为地下碳排放的主要方式之一,对森林的碳收支状况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影响要素调控下的土壤呼吸时空异质性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精确预测人工林土壤碳排放规律及估算人工林土壤碳排放通量。目前,对不同树种桉树细分下的土壤呼吸研究工作相对缺乏。本研究选取雷州半岛北部立地条件类似的5个桉树林和1个湿加松林(对照):尾叶桉林(EU)、粗皮桉林(EP)、托里桉林(ET)、赤桉林(EC)、尾巨桉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对比分析了福寿林场3个龄组杉木人工林0~60 cm土层内土壤碳贮量及其土层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3个龄组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都表现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土层0~20 cm有机碳含量最高,为29.07~35.27 g·kg-1,是土层20~30 cm和土层30~45 cm的1~2倍和3~4倍,而土层(45~60cm)的有机碳含量最少,为5.03~6.68 g·kg-1。2)3个龄组的人工林0~60 cm土层内平均碳含量和碳贮量都表现出了随着年龄的变化先减少而增加的趋势,其平均碳含量的次序依次为成熟林(16.65 g·kg-1)>幼龄林(14.78g·kg-1)>中龄林(13.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佳  周小玲  陈建华  韦铄星  田育新  张珉  蒋燚  
以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野外试验采取网袋法,系统研究了桉树人工林间作下土壤养分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可旨在为维护桉树人工林的长期生产以及实施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桉树纯林凋落物叶和枝分解360 d后均比桉树+象草林低,比桉树+山毛豆林凋落物叶和枝分解低。不同间作模式下桉树凋落物叶和枝均先固持后释放;P含量变化不同,K、Ca、Mg含量均下降。桉树纯林土壤有机质降低34.8%,而桉树+象草林、桉树+山毛豆林土壤有分别增加147.3%和15.5%;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书林  温作民  
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地统计学方法及生态经济学价值量评估方法估算了广西斯道拉恩索公司两个原料林基地桉树人工林不同树种有机碳储量及其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3种树种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列为:桉树(36.38 t/hm~2)>马尾松(35.02 t/hm~2)>杉木(33.37 t/hm~2),结果与其他学者利用样地调查方法估算的结果相一致;研究区森林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7.03×10~5t,总固碳价值为842.61亿元;3种树种单位面积价值量由大到小排列为:桉树(436.52万元/hm~2)>马尾松(420.28万元/hm~2)>杉木(400.47万元/hm~2)。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书林  温作民  
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地统计学方法及生态经济学价值量评估方法估算了广西斯道拉恩索公司两个原料林基地桉树人工林不同树种有机碳储量及其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3种树种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列为:桉树(36.38 t/hm2)>马尾松(35.02 t/hm2)>杉木(33.37 t/hm2),结果与其他学者利用样地调查方法估算的结果相一致;研究区森林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7.03×105t,总固碳价值为842.61亿元;3种树种单位面积价值量由大到小排列为:桉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宋贤冲  项东云  杨中宁  张照远  曹继钊  
为了揭示广西主要桉树人工林种植区桉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差异,借助BIOLOG检测法,比较了广西5个地区的桉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各样点土壤微生物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排序为梧州样点(WZ)>田林样点(TL)>吴圩样点(WX)>鹿寨样点(LZ)>宁明样点(NM);5个地区的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类型和微生物代谢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分异,对根际土主成分1起分异作用的碳源为糖类及其衍生物、氨基酸类和羧酸类物质;5个地区的桉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性之间的差异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克勤  王斌瑞  
本文对采用集水造林措施的两种密度人工刺槐林的产流、土壤水分变化、水量平衡以及林木生长情况与常规造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集水造林能增加植树带径流收获量,提高土壤含水量,使更多的降水渗入到根际区以下的深层土壤,防止了土壤水分长时间持续严重亏缺———土壤干化的发生,以及所导致的林木生长不良等问题。其中,以密度较小的8m2拍光处理的效果最佳,生长季汇集径流量的20%以上将贮留于土壤中,有效地补充了深层土壤水分,促进了林木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