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9)
- 2023(10859)
- 2022(9606)
- 2021(9118)
- 2020(7600)
- 2019(17748)
- 2018(17922)
- 2017(33893)
- 2016(19072)
- 2015(21595)
- 2014(21928)
- 2013(21119)
- 2012(19214)
- 2011(17248)
- 2010(17156)
- 2009(15295)
- 2008(14665)
- 2007(12641)
- 2006(10880)
- 2005(9256)
- 学科
- 济(66515)
- 经济(66430)
- 管理(51531)
- 业(47119)
- 企(39345)
- 企业(39345)
- 方法(31461)
- 数学(26954)
- 数学方法(26605)
- 农(18764)
- 中国(18244)
- 学(17117)
- 财(16625)
- 理论(15032)
- 业经(14927)
- 地方(14173)
- 制(13136)
- 教育(12587)
- 农业(12123)
- 和(11688)
- 技术(11304)
- 贸(11126)
- 贸易(11122)
- 易(10766)
- 环境(10652)
- 务(10499)
- 财务(10429)
- 财务管理(10410)
- 银(10223)
- 银行(10176)
- 机构
- 学院(258839)
- 大学(258758)
- 管理(101873)
- 济(92492)
- 经济(90131)
- 理学(88540)
- 理学院(87482)
- 研究(86249)
- 管理学(85841)
- 管理学院(85391)
- 中国(61337)
- 科学(56840)
- 京(55890)
- 农(45855)
- 所(43928)
- 业大(42245)
- 财(42031)
- 研究所(40460)
- 中心(38629)
- 江(37544)
- 农业(36259)
- 范(36180)
- 师范(35780)
- 北京(35309)
- 财经(33927)
- 院(31617)
- 技术(31586)
- 经(30848)
- 州(30823)
- 师范大学(28628)
- 基金
- 项目(183228)
- 科学(141905)
- 研究(134737)
- 基金(129012)
- 家(113247)
- 国家(112269)
- 科学基金(95143)
- 社会(79997)
- 社会科(75472)
- 社会科学(75448)
- 省(73780)
- 基金项目(69316)
- 教育(63464)
- 自然(63358)
- 划(62313)
- 自然科(61829)
- 自然科学(61815)
- 自然科学基金(60648)
- 编号(57022)
- 资助(53038)
- 成果(46662)
- 重点(41171)
- 课题(40074)
- 部(39488)
- 发(38562)
- 创(38328)
- 创新(35589)
- 科研(35015)
- 项目编号(34981)
- 大学(34049)
- 期刊
- 济(100246)
- 经济(100246)
- 研究(73888)
- 中国(52199)
- 学报(45443)
- 农(41726)
- 科学(39671)
- 教育(39115)
- 管理(36556)
- 大学(33337)
- 学学(31135)
- 财(30680)
- 农业(29380)
- 技术(24125)
- 融(18208)
- 金融(18208)
- 业经(17263)
- 图书(15687)
- 财经(15482)
- 经济研究(15229)
- 业(15073)
- 科技(13443)
- 经(13047)
- 理论(12955)
- 问题(12826)
- 版(12579)
- 实践(12168)
- 践(12168)
- 业大(12157)
- 技术经济(11424)
共检索到371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泽芳 洪亚辉 胡超
以广玉兰的叶芽、花托、花被、雄蕊、幼叶为试材 ,用 MS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不同浓度的 2 ,4 - D,NAA,6 -BA,筛选适合其脱分化、分化、生根的培养基 ,结果表明 :最适外植体为叶芽 ,在 MS+2 ,4 - D 3.5~ 5 mg/ L +NAA3~ 5 mg/ L +6 - BA0 .8~ 1.2 mg/ L +AC0 .8g/ L 的培养基上都能很好地诱导出愈伤组织 ,其中速率最快的最佳培养基是 MS+2 ,4 - D4 .5 mg/ L+NAA3m g/ L+6 - BA1.2 mg/ L+AC0 .8g/ L;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为 MS+2 ,4 - D 2 .5 mg/...
关键词:
广玉兰 离体培养 愈伤组织 胚状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希 王若涵 谢磊 龙茹 牟淑琳 张志翔
通过野外观察,运用人工授粉、噻唑蓝(MTT)、柱头压片等方法,对广玉兰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雌雄异熟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广玉兰为期5~6d的单花开花过程中,存在二次开合现象;2)广玉兰开花后花粉活力随开花进程逐渐减弱,初次开放阶段是柱头最佳可授期,对异株异花、同株异花及自花授粉皆具可授性;3)广玉兰自花授粉在柱头表面及花柱道内不发生自交不亲和,并可座果结籽,具有自交亲和的潜在可能;4)从繁育角度推测,玉兰亚属可能比木兰亚属更原始;5)广玉兰的雌性先熟是通过主动控制花药开裂时间,降低雌雄功能干扰,有效减少自花授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艳萍 朱延林 康向阳 张江涛
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又名洋玉兰、荷花玉兰,属木兰科(Magnoliaceae)木兰属,常绿乔木,原产北美东南部(火树华,1990)。1913年前后引入我国广州,故名广玉兰。广玉兰树姿端庄雄伟、枝繁叶茂、叶大光亮、花期较长且洁白芳香,耐烟抗风,尤其是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具有很高的抗性,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开跃 李晓储 樊亚苏 张双全 毕慧敏
用乙酸乙酯从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叶片中萃取出的活性物质,在进行主要成分理化检识鉴定后,以人工抗氧化剂PG(没食子酸丙酯)和天然抗氧化剂PA(植酸)为对照,测定了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用两种体系DPPH.(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和卵磷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提取物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提取物稀释10倍(92.00 mg.mL-1)时,对过氧化氢的清除率达最大,为29.41%,在稀释20倍(46.00 mg.mL-1)时,抑制活性氧活性达最大,达500活力单位,稀释50倍(18.40 mg.mL-1)时,非酶体系的总抗氧化能力达最大,为270活力单位。DPPH.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桂梅 王冲 吴海红 印东生 雷家军
以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l.)品种油匠的花丝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君子兰花丝离体培养能通过愈伤组织和直接再生不定芽两条途径成苗。适宜花丝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花蕾长度为0.6~1.0 cm;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加速了外植体的褐化,对花丝诱导和分化不利;暗培养和接种前4℃低温预处理明显降低了外植体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在花丝离体培养中不宜采用;花丝诱导和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2.0mg·L-1+NAA3.0mg·L-1+IBA1.0mg·L-1,诱导率与分化率分别为16.3%和50.0%。
关键词:
君子兰 花丝 离体培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萍 朱延林 康向阳 晏增 马永涛
采用电导法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类型广玉兰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变化曲线进行拟合,计算其低温半致死温度(TLT 50)。结果表明:广玉兰6个类型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变化曲线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呈S形上升,由此计算出S形曲线拐点对应的温度即为其TLT 50,不同类型广玉兰的TLT 50分别为类型Ⅰ-18.86℃、类型Ⅱ-19.76℃、类型Ⅲ-19.47℃、类型Ⅳ-21.10℃、类型Ⅴ-22.56℃、类型Ⅵ-20.99℃。综上分析可知,广玉兰6个类型中,类型Ⅴ和类型Ⅳ的抗寒性相对较强,类型Ⅰ的抗寒性较差,类型Ⅱ、类型Ⅲ和类型Ⅵ的抗寒能力中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敬文 蒋晶
近20a来已对20个属70余种竹子进行了离体培养研究。以侧芽、顶芽、成熟胚作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制备悬浮细胞进行细胞悬浮培养,由悬浮细胞制备原生质体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竹子愈伤组织经不定芽途径或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再生完整植株。通过芽尖培养增殖新生芽进行竹微繁殖,并获得脱病毒种苗。以芽为外植体增殖的新芽或组培再生苗经继代培养诱导竹试管开花结实。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正>二乔玉兰(Yulania×soulangeana Soul.-Bod.)是木兰科玉兰属植物,由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和紫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 Desr.)杂交培育而成。落叶小乔木,高6~10m。叶倒卵形,长6~15cm,宽4~7.5cm。花蕾卵圆形,花先叶开放,呈浅红色至深红色。聚合果长约8cm,直径约3cm。蓇葖卵圆形或倒卵圆形,具白色皮孔。种子深褐色,宽倒卵形或倒卵圆形。花期2-3月,果期9-10月。二乔玉兰原产于我国,耐寒性极强,栽培范围很广,北起北京,南达广东,东起沿海各地,西至甘肃兰州、云南昆明等地。二乔玉兰先于叶开放,颜色变化较大,极具观赏价值,是公园、绿地和庭园栽植的优良园艺品种。(张建国,2023年摄于北京中国林科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明媚 Kevin Parris ZHANG Dong-lin 金晓玲 李志辉 杨玉洁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探讨了天女花与广玉兰杂交后代9株幼苗的遗传多样性。9株F_1代幼苗根据生长健壮的情况依次标记为SA、SB、SC、SD、SE、SF,、SG、SH、SI。选用10个ISSR引物对亲本以及9株F_1代幼苗的基因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株植物共扩增出96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5条,占总条带的88.5%。UPGMA聚类结果表明所有F_1代幼苗与六倍体父本更为相似,与二倍体的母本遗传距离较远。其中SC无论从叶片大小、边缘的形态在9株F_1代幼苗中与父本最相似,SG叶片为披针形,在9株F_1代幼苗中较为特殊。其余7株F_1代幼苗日渐成熟后再根据UPGMA聚类树状图进行形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玉洲 郑怀书
玉兰大刺叶蜂MegabelesescrassitarsisTakeuchi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害虫 ,中国新记录种。严重危害白玉兰MagnoliadenudataDesr和紫玉兰MagnolialilifloraDesr,分布于安徽大别山区。 1年发生 1代 ,以预蛹在土壤内茧中越夏越冬。幼虫食叶危害 ,每年 5月上、中旬为猖獗危害期。此虫发生与海拔、温度、湿度关系密切。以 80 %敌敌畏乳油稀释 1 5 0 0倍喷射 3龄前幼虫 ,可杀死幼虫 95 %以上。
关键词:
玉兰大刺叶蜂 生物学 环境 防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翼 武耀廷 潘坤 马子龙
以椰子成熟胚为外植体,得出其胚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最适培养条件如下:①胚的启动培养最适培养基为Y3+6-BA0.5mg·L-1+NAA0.5mg·L-1+蔗糖60g·L-1+活性炭2.5g·L-1的液体培养基;②继代培养最适培养基为Y3+6-BA1.0mg·L-1+NAA1.0mg·L-1+蔗糖60g·L-1+活性炭2.5g·L-1+琼脂7.0g·L-1;③最适生根培养基为Y3+IBA2.0mg·L-1+NAA2.0mg·L-1+6-BA1.0mg·L-1+蔗糖45.0g·L-1+活性炭2.5g·L-1+琼脂7.0g·L-1。试管苗经练苗移栽后,成活率达90%以上。
关键词:
椰子 胚 离体培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丽园 桑子阳 陈发菊 马履一
【目的】对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显微观察,探讨其自然状态下结籽率低的原因。【方法】于2012年5月红花玉兰花芽分化开始每月采花芽1次,直至次年开花,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制片,对红花玉兰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详细的细胞学观察。【结果】红花玉兰雌蕊成熟时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为单胞子发生型,成熟胚囊为7胞8核胚囊,蓼型胚囊发育方式。雄蕊花药四室,腺质型绒毡层,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结论】红花玉兰大、小孢子发生以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未见异常现象,因此该物种雌、雄蕊发育不是导致其濒危的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符策强 唐甸伟 刘杰
玉兰笋是以食用性笋为主的楠竹品种。自70年代从广东佛山引种海南,80年代末经科技人员与笋农的精心培育,艰苦摸索,配套了高产栽培技术,引发了玉兰笋经济开发的契机。90年代初,形成规模生产,玉兰笋产量逐年提高,海南省现有笋园达4000多公顷,食笋能自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