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5)
2023(273)
2022(280)
2021(234)
2020(205)
2019(507)
2018(472)
2017(1069)
2016(563)
2015(632)
2014(641)
2013(653)
2012(631)
2011(575)
2010(517)
2009(467)
2008(422)
2007(384)
2006(346)
2005(287)
作者
(1363)
(1244)
(1226)
(1120)
(937)
(628)
(508)
(472)
(465)
(443)
(438)
(435)
(429)
(420)
(409)
(405)
(381)
(358)
(357)
(335)
(329)
(292)
(286)
(278)
(272)
(271)
(268)
(267)
(266)
(262)
学科
(3334)
经济(3330)
方法(1772)
数学(1718)
数学方法(1717)
资源(970)
(881)
中国(862)
管理(855)
(759)
地方(735)
(683)
(682)
海洋(657)
(652)
贸易(651)
(644)
开发(612)
地方经济(598)
海洋资源(514)
(509)
(481)
水产(454)
环境(430)
(404)
企业(404)
出口(403)
出口贸易(403)
(403)
产业(393)
机构
大学(7807)
学院(7550)
(4552)
经济(4508)
研究(3488)
管理(2597)
中国(2494)
理学(2287)
理学院(2259)
管理学(2241)
管理学院(2230)
科学(1938)
经济学(1741)
(1696)
经济学院(1614)
(1602)
研究所(1588)
中心(1580)
(1424)
(1403)
海洋(1345)
财经(1316)
(1245)
(1219)
(1200)
研究中心(1192)
上海(1030)
(1014)
(999)
财经大学(983)
基金
项目(5413)
科学(4303)
基金(4246)
研究(3910)
(3870)
国家(3857)
科学基金(3068)
社会(2845)
社会科(2705)
社会科学(2705)
基金项目(2055)
资助(1887)
自然(1796)
(1752)
教育(1750)
自然科(1723)
自然科学(1723)
(1722)
自然科学基金(1694)
(1569)
(1491)
重点(1408)
国家社会(1393)
中国(1326)
(1311)
经济(1306)
发展(1282)
(1264)
教育部(1220)
编号(1208)
期刊
(4741)
经济(4741)
研究(2495)
中国(1345)
学报(1285)
科学(1159)
(1145)
管理(1116)
经济研究(1013)
大学(964)
学学(948)
财经(721)
(706)
问题(665)
(653)
世界(636)
技术(581)
(564)
农业(519)
技术经济(488)
统计(468)
国际(444)
(442)
金融(442)
经济问题(435)
资源(417)
上海(403)
业经(400)
(392)
海洋(392)
共检索到11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维栋  
广泛增强海洋意识大力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的战略选择于维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而且越来越快。有关统计数字表明,80年代平均每年递增17%,90年代以来达到20%,远高于全国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牟盛辰  
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具有宏观战略导向的顶层设计基础、区域蓝色强省的试点发展基础和尖端海洋技术的深蓝创新基础,但也存在陆海统筹之协调性、新旧动能之接续性、法治海洋之滞后性三大问题。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强国建设应处理好供给侧与需求侧、大陆域与大海洋、强硬件与优软件、新秩序与旧秩序的关系,系统建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陆海保护体系、深蓝创新体系、国际治理体系,协调推进近岸、深海、远洋、极地开发,统筹推进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陆儒德  
树立海洋战略意识建设海上经济强国陆儒德摘要海洋世纪正向人们走来。海洋经济给人类留下了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征:1980年,世界海洋经济产值为3400亿美元;1990年,达到6700亿美元;到2000年,预达15000亿至20000亿美元,海洋经济是世界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靖宇  张晨瑶  任洨燕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表明中国今后要以海洋强国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为了逐步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全面"经略海洋":注重海洋经济发展,为海洋强国奠定物质基础;注重海洋社会进步,为海洋强国铸就前沿阵地;注重海洋生态文明,为海洋强国开发示范基地;注重海洋创新驱动,为海洋强国强化战略支撑;注重海上通道安全,为海洋强国拓展扬帆远航;注重捍卫海洋权益,为海洋强国维护发展空间;注重海洋军事保障,为海洋强国进程保驾护航;注重海洋国际合作,为海洋强国提供广阔舞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黎静  钱宏林  李宁  
在海洋强省战略背景下,广东正积极开创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跨越的局面,但也面临着海洋资源环境、科技、经济、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挑战,为抢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机遇,谋求发展先机,文章提出了运用政策优势促进海洋经济稳增长、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统筹产业竞争与区域合作、坚持海陆联动、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等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贵斌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战略,这是党和国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发展全局和长远角度对我国发展做出的新的战略选择和决策部署。我国的海洋开发和经济发展提高到强国的新高度,由此进入大战略引领的新阶段,这对我国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尔升  裴广一  陈羽逸  李雪晶  
本文根据历史经验,认为:海洋话语权是海洋强国的前提,其内在逻辑是:海洋思想—海洋话语—海洋法律(制度、规划)—海洋活动—海洋强国。目前,国际海洋话语出现双垄断(国际海洋法公约,美国)的现象,中国在国际海洋话语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对中国产生消极影响。本文认为:国际海洋话语权的双重垄断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改变,中国海洋话语的弱势将继续保持。中国要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必须建立符合中国海洋强国要求的本土化的海洋话语体系;完善法制,增强海洋话语的合法性;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确立海洋话语提供坚强的后盾;打好经济牌,增强中国海洋国际事务的发言权,理性地融入国际海洋话语体系,与各方平等开展沟通对话;在网...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雪梅  孙祥山  于旭蓉  
海洋意识在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灵魂作用,是我国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历史要求、战略需要和核心动力。海洋意识是人类海洋事业发展、构建海洋策略、打造海洋生态文明的内在动力;海洋生态文明则是海洋意识发展程度的具体体现,是海洋意识在客观实践领域对认知的基本反映,是海洋意识优化与提升的基础。文章对高校海洋意识培养教育现状及优势进行分析,认为高校在对海洋意识培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涉海高校应充当海洋意识培育的主力军。针对当前国民海洋意识薄弱的情况,高校应从海洋自然意识、海洋文化意识、海洋经济意识和海洋政治意识等方面研究海洋意识培养与教育策略。因此,建立完善大学生海洋意识培育体系并服务于海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向晓梅  燕雨林  陈小红  
广东作为海洋经济大省,海洋经济基础雄厚,海洋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提升海洋经济质量与海洋产业竞争力的挑战。当前广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与机遇,应抓住发展契机,以"深蓝广东"建设为依托,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积极推进海洋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统实施海洋经济强省战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飞  祝黄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逐渐生成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思想引领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功能,但也同时遭遇三大主要挑战,伴随经济全球化并行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时刻没有停歇,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动从来没有停止,网络化时代海量信息的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受众的思想意识。如何确保意识形态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掌控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促进意识形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建设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金森  
把建设海洋经济强国作为跨世纪国家战略杨金森(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90年第45届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敦促世界各国把开发利用海洋列入国家的发展战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ZI世纪议程》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葛扬  
作为奠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的《资本论》,具有与西欧历史环境和革命斗争相适应的革命逻辑和相应的意识形态功能。在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习、研究《资本论》不仅要接受《资本论》文本具有的革命逻辑,还要根据变化了的历史环境和《资本论》的理论内涵,实现由革命向建设的认知逻辑转换、由斗争向发展的意识形态功能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以《资本论》的建设逻辑为指导,更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逻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琳  
进入21世纪,海洋的国家战略地位空前提高。全世界最主要的沿海国家都将海洋事业的发展作为本国的重要战略。总结国际上海洋强国发展的模式,提炼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要素对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和选择适合的模式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借鉴国外海洋强国建设经验,识别影响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问题,找出解决对策对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的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以及科学地制定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梳理国外海洋强国的建设经验,分析其海洋强国的途径与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发展海洋强国的模式选择。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晨  卢江  周端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并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场景,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表现,因此,对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阐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部分。在关于中国特色对外开放的研究中,我们系统地讨论了经济全球化、对外经济关系以及全球经济治理等问题,梳理了中国特色对外开放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的基本经验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晨  卢江  周端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并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场景,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表现,因此,对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阐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部分。在关于中国特色对外开放的研究中,我们系统地讨论了经济全球化、对外经济关系以及全球经济治理等问题,梳理了中国特色对外开放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