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07)
- 2023(19640)
- 2022(16686)
- 2021(15596)
- 2020(12938)
- 2019(29563)
- 2018(29268)
- 2017(55605)
- 2016(29895)
- 2015(33719)
- 2014(33278)
- 2013(32422)
- 2012(29986)
- 2011(27152)
- 2010(27127)
- 2009(24453)
- 2008(23737)
- 2007(21029)
- 2006(18559)
- 2005(15964)
- 学科
- 济(119887)
- 经济(119774)
- 管理(87680)
- 业(83212)
- 企(68207)
- 企业(68207)
- 方法(49686)
- 数学(42391)
- 数学方法(41799)
- 中国(36547)
- 农(34701)
- 地方(31166)
- 业经(28788)
- 财(28269)
- 学(25037)
- 技术(24263)
- 农业(23646)
- 制(22208)
- 理论(20630)
- 贸(20490)
- 贸易(20471)
- 和(20058)
- 银(19850)
- 环境(19820)
- 银行(19805)
- 易(19771)
- 融(19046)
- 金融(19043)
- 行(19004)
- 务(17398)
- 机构
- 学院(410587)
- 大学(409802)
- 管理(163070)
- 济(161367)
- 经济(157638)
- 理学(140184)
- 研究(139707)
- 理学院(138600)
- 管理学(136066)
- 管理学院(135296)
- 中国(105486)
- 京(88305)
- 科学(86712)
- 财(73471)
- 所(68959)
- 农(66128)
- 中心(64779)
- 研究所(62680)
- 江(62103)
- 业大(60631)
- 财经(58008)
- 范(56719)
- 师范(56201)
- 北京(56100)
- 经(52816)
- 州(52374)
- 院(51859)
- 农业(50967)
- 经济学(47499)
- 技术(45323)
- 基金
- 项目(283243)
- 科学(223067)
- 研究(209822)
- 基金(202768)
- 家(176415)
- 国家(174872)
- 科学基金(150845)
- 社会(131381)
- 社会科(124369)
- 社会科学(124337)
- 省(112470)
- 基金项目(107791)
- 自然(97374)
- 教育(96787)
- 自然科(95040)
- 自然科学(95015)
- 划(94071)
- 自然科学基金(93279)
- 编号(86558)
- 资助(82229)
- 成果(69680)
- 发(63514)
- 重点(63476)
- 部(61635)
- 创(61436)
- 课题(60118)
- 创新(56825)
- 国家社会(53617)
- 科研(53514)
- 教育部(52825)
- 期刊
- 济(181157)
- 经济(181157)
- 研究(120855)
- 中国(89336)
- 学报(63188)
- 管理(61797)
- 农(60345)
- 科学(59180)
- 财(55279)
- 教育(54149)
- 大学(48408)
- 学学(44836)
- 农业(42092)
- 技术(39173)
- 融(37271)
- 金融(37271)
- 业经(31881)
- 经济研究(28005)
- 财经(27432)
- 图书(25377)
- 经(23540)
- 问题(23223)
- 业(22396)
- 科技(22245)
- 技术经济(20179)
- 资源(19793)
- 理论(18940)
- 坛(18770)
- 论坛(18770)
- 版(18532)
共检索到617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雪 刘佐菁 徐勇 林琛尧
基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视角,通过分析黄埔区引进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势条件,分析广州黄埔区政府主导引进科技创新资源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等,提出进一步优化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建设的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杨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继国家信息化战略后,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其战略转变要求从信息资源层面给予充分保证,由此推动了信息资源配置的变革与发展。本文从国家创新发展需求出发,在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变革动因的基础上,探索了信息资源配置机制的社会化转型,然后从配置模式、配置形式、配置手段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信息资源配置的发展与变革趋势。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创新体系 信息资源 资源配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曹志鹏
本文通过构建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科技资源立体评价模型,并应用各省市区2000-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总体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平稳增长,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效率差距较为明显,且中部地区相对东西部地区波动较大,而西部相对于中东部地区增长速度较快。同时,我国科技产出效益差别较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科技资源 DEA 评价标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凌
以广州黄埔村为代表性案例,文章分析指出城市化背景下的历史村落保护与科学发展应避免过往整治性规划的片面性,应建立在逐步获得自我更新的社会与经济原动力的基础之上;并结合黄埔村的特点,提出了以城市经营为核心的规划策略层次体系,探讨了城市经营的三种可能模式和相应的规划设计内容。
关键词:
城市化 历史村落 科学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奕俊 王建初
为克服职教主流发展模式的弊端,近年来我国各地不断探索优化资源配置的职教新模式,主要包括职教园区模式、职教集团模式、行业协会模式、定岗双元模式和城校互动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这些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创新职教发展模式需要注意以下三点:探寻不同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发挥政府部门在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资源配置优化 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创新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许宏伟 钟粤俊
本文基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校合并政策,研究高等教育资源再配置对高校创新研发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合并显著提高了高校创新研发产出,且部属院校所受的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高校合并通过影响科研经费投入、学科发展水平和基础研发能力进而增加创新研发产出。进一步讨论发现,规模依赖和互补类型的高校合并对创新研发的影响效应更大。本文对于当前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高校创新研发潜能和建设“双一流”高校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高校合并 创新研发 教育资源再配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诗炜 张光宇 罗嘉文
以2003—2018年国内关于新型研发机构的139篇研究文献为分析样本,使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现状进行评估与综述。研究发现,近年新型研发机构论文发表数量不断增长,多以案例研究为主要方法进行定性分析与现状总结,定量分析与实证研究不多,也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为此,从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官产学等多创新主体"耦合"的角度出发,基于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价值链视角,从知识来源、获取、转化到应用的内在创新过程,构建一个创新生态范式,促进科技成果跨越"死亡之谷",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探索路径。
关键词:
新型研发机构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价值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建平 赵园园 吴美琴
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从科技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异质性动态演化的视角出发,首先将中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市区按照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区域划分,然后运用六个距离测度与交叉效率集结模型对2014年31个省市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同区域内部评价分析,再利用改进的熵权法确定各区域最优权重,以此区域间交互评价得到的综合效率值作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依据,最后对其结果加以分析并给予政策性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卫 陈雷霆
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研究视角,界定承载研发创新功能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和形成动因,研究不同信息条件下新型研发机构的作用机理。通过建立数理分析模型发现,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通过组织间合作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各参与方能够获得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即使在没有经济收益的极端情况下,参与方也可以获得非经济收益,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提升。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创新研发风险越高,通过各方合作建立新型研发机构,获得的研发创新收益越大。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春杨 许浩楠
基于2009~2015年我国省域创新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大学研发资源配置及其溢出效应对企业创新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地理集中程度在波动中下降,但空间依赖程度却不断增强。大学研究经费的集聚对促进该地区工业企业的创新产出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具备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区域的创新产出。但是,"产学"合作无论是在区域内还是在区域间,对工业企业创新产出均呈现显著的负效应。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大学研发经费集聚对工业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提出了合理配置大学研发资源及提高创新资源使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研发 知识溢出 企业创新 资源配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景保峰 任政坤 周霞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2015年和2016年我国各省份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认为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效率高于全国平均值;与纯技术效率相比,规模效率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较大;非有效省份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存在科技资源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现象;各省份之间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差异不大,并呈缩减趋势。基于此,提出六点提升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蕊 金晓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资源配置模式。但在此模式下,不仅先发地区出现了创新极化过度、扩散不足的弊端,而且后发地区隐性的后发优势潜能也受到了严重抑制。故在分析传统资源配置方式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落后地区创新资源配置模式的可行路径。依托创新资源的跳跃式梯度转移模式、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和基于创新资源贡献度的补偿机制,不仅先发地区可以更好地将技术溢出效应辐射至后发地区,后发地区还能够借助政策引导,掌握更多的创新资源禀赋,从而实现经济赶超。因此,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机制进而释放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潜能,是解决我国区域经济非平衡非充分发展矛盾解决的重要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树明 符磊 强永昌
江苏省作为中国第二经济大省、第一制造业大省和科教资源大省,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但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文章选择2001—2015年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由产业结构熵数指数和产业结构高度值构成的子系统与由科技活动人员数、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和专利申请授权量构成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复合系统协调度除了2011年、2012年和2015年大于0.1以外,其余年份都处于0.1以下,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创新资源 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树明 符磊 强永昌
江苏省作为中国第二经济大省、第一制造业大省和科教资源大省,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但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文章选择2001—2015年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由产业结构熵数指数和产业结构高度值构成的子系统与由科技活动人员数、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和专利申请授权量构成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复合系统协调度除了2011年、2012年和2015年大于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创新资源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夏鸣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