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05)
2023(3258)
2022(2791)
2021(2630)
2020(2304)
2019(5273)
2018(5291)
2017(10032)
2016(5767)
2015(6108)
2014(5908)
2013(6001)
2012(5948)
2011(5260)
2010(5282)
2009(4804)
2008(4644)
2007(4129)
2006(3736)
2005(3272)
作者
(18510)
(15647)
(15559)
(14837)
(10059)
(7754)
(6908)
(6134)
(6062)
(5641)
(5539)
(5378)
(5268)
(5266)
(5217)
(4925)
(4767)
(4598)
(4572)
(4547)
(4229)
(4044)
(3974)
(3608)
(3504)
(3487)
(3482)
(3293)
(3272)
(3217)
学科
(25667)
经济(25656)
方法(11116)
(10948)
管理(10337)
数学(10333)
数学方法(10257)
(9521)
地方(7992)
(7935)
企业(7935)
中国(6268)
(6068)
(5594)
结构(5157)
地方经济(4896)
(4568)
产业(4369)
农业(4186)
业经(3989)
(3779)
土壤(3766)
(3737)
森林(3736)
(3695)
(3620)
(3549)
(3516)
金融(3515)
环境(3365)
机构
学院(79456)
大学(79442)
研究(33827)
(31817)
经济(31244)
管理(25643)
中国(24501)
科学(24175)
理学(21999)
理学院(21661)
管理学(21097)
管理学院(20961)
(19731)
(19051)
(17989)
研究所(17950)
业大(16422)
农业(15179)
中心(14562)
(13827)
(13241)
(13229)
(13155)
(12690)
北京(11517)
财经(11076)
(11048)
(10783)
科学院(10716)
师范(10622)
基金
项目(58792)
科学(45465)
基金(42975)
(40793)
国家(40553)
研究(36995)
科学基金(32645)
自然(23372)
(23371)
基金项目(23024)
自然科(22756)
自然科学(22750)
社会(22718)
自然科学基金(22359)
社会科(21545)
社会科学(21540)
(20226)
资助(18013)
教育(16450)
重点(14948)
(13476)
计划(13125)
编号(12880)
科技(12713)
(12303)
科研(12087)
(11146)
创新(10672)
专项(10412)
课题(10271)
期刊
(34797)
经济(34797)
研究(22740)
学报(20790)
科学(17762)
(16647)
大学(14785)
学学(14488)
中国(14155)
农业(11114)
(9594)
林业(9327)
管理(8693)
(6484)
业大(6076)
(6015)
金融(6015)
经济研究(5998)
业经(5966)
技术(5578)
财经(5518)
资源(5430)
问题(5404)
教育(5321)
(4797)
科技(4671)
(4647)
农业大学(4116)
(3749)
统计(3706)
共检索到117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佟富春  肖以华  
为了解华南地区城市森林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对广州市长岗山自然保护区的木荷林、桉树林、竹林和青皮林4种典型林分的土壤线虫进行调查。4个样地共获得土壤线虫31 570头,隶属于2纲8目39科93属,滑刃属、真滑刃属和伪垫刃属为优势属,常见属有14个,优势属和常见属的数量占总个体数的90.90%,其中,植食性线虫约占总数的35.27%,食微(食细菌类群+食真菌类群)线虫约占52.15%,而捕食/杂食类群约占12.58%,并且大部分食微线虫分布于凋落物层(66.99%)。总土壤线虫密度在10月份达到最高,土壤线虫密度与土壤含水量显著相关(r=0.631;P<0.01)。土壤线虫密度和菌食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佟富春  肖以华  岑亚美  梁卓华  唐祥佑  秦文权  
为进一步认识植被类型通过影响土壤生物进而影响整个土壤生态系统过程,对城市森林不同林分类型下的土壤线虫群落功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2010年1—12月,对广州市长岗山自然保护区4种典型林分(木荷、青皮、尾叶桉和粉单竹)的凋落物层、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线虫群落进行逐月调查,采用Baermann漏斗法分离线虫;土壤含水量采用烘干法进行测定;应用营养类群组成、c-p类群结构及营养结构特征指数等特征值分析城市林地土壤线虫群落功能结构及其特征。4种林分样地共分离得到32 879头土壤线虫,隶属于2纲8目39科93属,土壤线虫的平均个体密度为669头/100 g干土;土壤线虫空间分布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秀清  韩有志  
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选择3个生态功能区设置典型样地,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森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及碳氮比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随着生态系统由人工林→次生演替早期杨桦阔叶林→次生演替中后期云杉、杨、桦混交林顺向演替,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平均值先增加后减小,碳氮比平均值呈逐渐减小趋势。3指标变异系数在11.74%64.71%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变异性;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变程相对次生林增大,基台值相对减小,表明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异质性程度较低,空间分布较次生林更趋于均匀化。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及碳氮比的结构方差比在0 64.8%之间,变异具有较弱或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波  张会兰  王彬  王云琦  郭平  刘春霞  唐晓芬  
通过在2010~2012年8月份对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土壤进行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酸沉降对研究地森林土壤酸化的影响,并从多角度深入分析了4种林分土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酸化机理。结果表明:(1)在常年酸沉降的影响下,缙云山森林土壤酸化现象非常严重,pH值较低,表层土壤pH值为3.87~4.47,4种林分土壤pH值都随土层加深递增;(2)4种林分有机质含量相差较大,灌木林最高(37.7g/kg),毛竹林最低(11.44g/kg),且随土层增加而降低,这主要是受枯落物类型和来源的影响;(3)由于长期酸雨淋溶作用,4种林分土壤CEC含量均较低为12.76~19.73cmol/kg,表层含量最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中声  谷新光  江蓝  徐道炜  刘金福  李文周  陈文伟  
【目的】探讨土壤细菌群落在戴云山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900~1 500 m)分布特征,为理解海拔影响森林土壤结构和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探讨不同海拔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并分析环境因子对土壤优势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过程。【结果】(1)随海拔升高,土壤全磷含量总体呈逐渐递减;土壤有效磷含量整体呈单峰模式;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呈双峰变化趋势。(2)不同海拔中土壤细菌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10%)。(3)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如物种数、Chao1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ACE指数沿海拔梯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1 100 m处达到峰值,且达到显著水平(P <0.05)。(4)微生物共现网络分析表明戴云山不同海拔土壤优势细菌群落具有明显模块化结构,关键类群包括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的部分属,其中变形菌门的细菌关键类群最多。【结论】海拔、坡度、pH值、土壤全氮、水解氮和土壤有效磷是驱动不同海拔森林土壤优势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志颖  李江荣  高郯  郑维列  
[目的]探明色季拉山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污染状况。[方法]在色季拉山阴坡和阳坡分别选取了3 700,3 900,4 300 m 3个海拔梯度,设置了6个采样点,分层(0~10,10~20,20~40,40~60和60~100 cm)采集土样,测定Cr、Cd、Hg、Ni、Se、As、Pb 7种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参照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色季拉山森林0~20cm土层重金属元素Cr、Se、As、Pb含量低于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和西藏土壤元素背景值;Cd和Hg含量都超过了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和西藏土壤元素背景值,分别是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的2.2倍和2.92倍、西藏土壤元素背景值的2.75倍和9.5倍;Ni含量低于西藏土壤元素背景值,但高于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是其含量的1.03倍。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都大于50%,其中Hg表现为极度变异,其余6种均属于高度变异。(2)在同一土层Cr、As含量均表现为阳坡低于阴坡,Pb、Ni和Hg含量总体均表现为阳坡大于阴坡。在阳坡,As、Cd、Hg含量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Se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而在阴坡,Cr、Se和As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Pb和Hg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重金属元素As含量在阴坡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加,Hg含量在阳坡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其余重金属元素含量在不同坡向、海拔及土层间无明显规律性。(3)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在色季拉山森林土壤0~20 cm土层,在阳坡,Hg为重度污染,Cd为中度污染,Ni为轻度污染,Cr、Se、As、Pb都是非污染状态;在阴坡,Cd和Hg为中度污染,其他5种重金属元素都是非污染状态。(4)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在色季拉山森林0~20 cm土层,阳坡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程度明显高于阴坡,主要污染物均为Ni、Cd和Hg。(5)通过污染负荷指数法对色季拉山林0~20 cm土层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发现,阳坡森林土壤受到轻度的重金属污染,阴坡土壤无重金属污染。[结论]在色季拉山森林0~20 cm土层中,Ni、Cd和Hg 3种重金属元素都达到了污染程度,其中Ni是轻度污染,Cd和Hg是中度以上污染;阳坡土壤受到轻度的重金属污染,阴坡无重金属污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丽飞  刘春国  王传铭  罗巧育  刘艳红  胡先奇  
【目的】以金平县森林为代表,研究自然生境下线虫群落的多样性。植物寄生线虫在植物病害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但可以直接危害寄主植物,而且能够传播病毒、真菌和细菌参入复合病害,使林木生长衰退,加剧植物病害。然而,国内外缺乏自然生境下森林土壤线虫系统的研究。鉴于此,本文章针对这一研究薄弱环节,运用植物线虫学的研究方法,对金平自然生境下森林土壤线虫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研究。【方法】于2013-2016年在金平县未被破坏的森林植被中采集了35份土壤,带回实验室,经过分离、杀死、固定,应用形态学鉴定的方法。【结果】一共鉴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景唐  王文新  曹雪峰  王占勤  逯保林  
本文对太岳山林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森林土壤类型进行了调查研究.选择了5个典型剖面;详细观察了各剖面形态;对其物理化学性质作了全面分析;并对肥力状况作了初步探讨.结果确定了,该林区山地垂直带上的4个主要土壤类型(或亚类).即钙积褐土(海拔900~1 200m);普通褐土(海拔1 200~1 500m);棕壤(海拔1 500~2 100m);腐棕土(海拔2 100~2 400m).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秋芳  郑小平  余文忠  
从海拔560m开始,西天目山森林土壤各类酶的活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从主要土壤亚类来看,棕黄壤和乌黄壤的酶活性高于黄壤和黄红壤。石灰性土壤的酶活性较同海拔的黄红壤为高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伟  俞新玲  林勇明  陈俊蓉  李键  陈灿  吴承祯  
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火烧杉木林、马尾松林和未火烧马尾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结果表明,火烧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产生重大影响.土层深度为0-20 cm,火烧马尾松林土壤微环境受到明显干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细菌数量逐渐减少,真菌数量逐渐增加;深度大于20 cm,火烧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变化与上述相反,火烧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总数低于未烧林,火烧杉木林微生物数量变化幅度较小;在20-40 cm深处,细菌数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真菌数量则略有减少.2种火烧林型土壤细菌和真菌总数呈极显著差异(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晓  方晰  喻林华  项文化  黄志宏  
以湘中丘陵区杉木人工林(CL)、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PM)、南酸枣落叶阔叶林(CA)、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LG)为对象,研究了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同一土层SOC、TN、TP含量随着森林树种增加而增加,LG、CA 0~30 CM土层SOC平均含量显著高于CL,但与PM差异不显著,CA各土壤层TN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CL、PM,但与LG差异不显著,CA各土壤层TP平均含量显著高于CL、PM、LG;4种森林土壤SOC、TN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呈"倒金字塔"的分布模式,但TP含量随土壤深度变化不明显,呈"圆柱体"的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笑  
该文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作为土壤分类的基础,研究了北京妙峰山低山森林土壤的分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根据1995年《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该土壤属雏形土纲,湿润雏形土亚纲,简育湿润雏形土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万勤  王开运  
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 ,在几乎所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 ,土壤酶活性的监测似乎成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酶活性动态 ,植被特征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的关系 ,植物 -土壤界面的土壤酶 ,森林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土壤酶及人类活动干扰对森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等是当前森林土壤酶学的研究重点。由于土壤酶的功能和生态重要性 ,森林土壤酶研究可能包括 :(1 )土壤酶系统分异 ;(2 )作为森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土壤酶活性 ;(3)植被动态与土壤酶的关系 ;(4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酶活性特征 ;(5 )人工林土壤酶活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罗汝英  
本文综合介绍了北美森林土壤晚近的主要研究方向、苗头、新趋势以及研究方法技术的发展等情况,并与中国森林土壤学研究作了相互比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薛会英  罗大庆  
调查藏东南亚高山地带急尖长苞冷杉林皆伐迹地及林地0~30cm土层的土壤线虫群落,分离得到线虫14496条,隶属于2纲6目65属,线虫个体密度平均为989条·(100g)-1干土,表层(0~5cm)土壤中线虫个体数量占总数的48.60%,表聚性明显。Boleodorus、Helicotylenchus为优势属。植食性线虫是主要营养类群,非植食线虫中食细菌性线虫所占比例最大。土壤有机质以细菌分解途径为主。冬季的线虫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明显高于春季;丰富度指数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土层间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值随土层加深而减小,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值则随土层加深而增大,0~5c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