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03)
- 2023(16255)
- 2022(13637)
- 2021(12736)
- 2020(10314)
- 2019(24086)
- 2018(24068)
- 2017(45916)
- 2016(25034)
- 2015(28291)
- 2014(28396)
- 2013(28125)
- 2012(26287)
- 2011(23925)
- 2010(24180)
- 2009(21906)
- 2008(21330)
- 2007(18869)
- 2006(16908)
- 2005(14886)
- 学科
- 济(105047)
- 经济(104931)
- 管理(66563)
- 业(62242)
- 企(49602)
- 企业(49602)
- 方法(40527)
- 数学(34047)
- 数学方法(33704)
- 中国(33533)
- 地方(29638)
- 农(28741)
- 贸(25793)
- 贸易(25773)
- 易(24924)
- 业经(24611)
- 财(22724)
- 学(20842)
- 农业(19287)
- 制(18115)
- 融(17776)
- 金融(17775)
- 环境(17341)
- 银(17145)
- 银行(17103)
- 理论(17033)
- 和(16871)
- 行(16518)
- 发(15909)
- 技术(15887)
- 机构
- 大学(350032)
- 学院(348965)
- 济(141326)
- 经济(138022)
- 管理(134702)
- 研究(124373)
- 理学(114773)
- 理学院(113388)
- 管理学(111596)
- 管理学院(110942)
- 中国(93024)
- 京(76928)
- 科学(74927)
- 财(63871)
- 所(62309)
- 研究所(56326)
- 中心(55977)
- 农(54757)
- 江(52592)
- 财经(49934)
- 范(49904)
- 师范(49492)
- 北京(49443)
- 业大(49396)
- 院(45986)
- 经(45350)
- 州(45187)
- 农业(42407)
- 经济学(41705)
- 师范大学(40133)
- 基金
- 项目(233244)
- 科学(182549)
- 研究(175436)
- 基金(166035)
- 家(143468)
- 国家(142183)
- 科学基金(121560)
- 社会(109194)
- 社会科(103373)
- 社会科学(103348)
- 省(91143)
- 基金项目(88408)
- 教育(80263)
- 自然(76912)
- 划(76701)
- 自然科(75065)
- 自然科学(75048)
- 自然科学基金(73656)
- 编号(72940)
- 资助(67739)
- 成果(60543)
- 发(53778)
- 重点(52257)
- 部(51323)
- 课题(51253)
- 创(48032)
- 创新(44748)
- 项目编号(44260)
- 国家社会(44110)
- 教育部(44064)
- 期刊
- 济(163114)
- 经济(163114)
- 研究(110395)
- 中国(74210)
- 学报(51446)
- 农(51037)
- 管理(50410)
- 科学(48082)
- 教育(46830)
- 财(45227)
- 大学(39270)
- 学学(36176)
- 农业(36055)
- 融(34234)
- 金融(34234)
- 技术(31002)
- 业经(27201)
- 经济研究(25638)
- 问题(23432)
- 财经(23253)
- 图书(21938)
- 贸(20522)
- 经(19877)
- 国际(19295)
- 业(19150)
- 世界(16834)
- 理论(16800)
- 现代(16566)
- 科技(16505)
- 技术经济(15983)
共检索到540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邱伟年 隋广军
城市发展转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文章从整体定位规划、动态的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的专业化程度、金融中心聚集效应、政府干预等影响国际大都市转型的五大因素分别回顾了引领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国际大都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与新加坡等的发展转型过程;并通过审视国内城市的飞跃发展离不开"市场与政府"的双驱动机制,从野蛮生长到科学发展,尝试提出适合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路径与方式。
关键词:
国际大都市 发展转型 国际商贸中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作聚
随着北京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国际化进程步入更高阶段,为此北京市政府明确提出建设世界城市、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目标。物流业作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与层次直接影响着世界城市目标的实现。当前,北京市在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法律法规、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以及国外世界城市物流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文章提出,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物流业发展,把北京建设成为物流服务水平一流,具有国际资源配置和国际商务服务功能的国际性物流枢纽城市、多式联运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应成立专门的物流职能部门,制定并落实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构建无缝...
关键词: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物流业 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马俊林
当代,是世界各国进入国际化的新时期,广州市领导提出把广州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是符合世界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广州是多功能的城市,向中级国际化城市发展比较合适,最现实的是赶上和超过新加坡和香港,但广州必须在保持社会主义特色的方针下求发展,以国际合作和国际市场为目标,以外经外贸为导向,以两个文明建设为基础,带动城市功能向世界扩展,成为覆盖面宽、辐射力强和聚集力强具有现代化国际中心作用的大都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营业管理部综合处课题组 张志东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伴随商贸活动网络化、国际化、市场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在支付方式、互联网金融、金融衍生品交易、跨境结算、多层次金融体系发展、区域金融合作等方面将催生新的金融需求。金融业在支持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过程中,应着重推进商贸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强金融创新、推进穗港澳金融合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陶希东 黄(王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伦敦、东京、巴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的新城建设获得蓬勃发展,其城市空间结构开始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本文在分析西方国际大都市新城建设背景与阶段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国际大都市新城建设的相关经验,并对21世纪上海的新城建设得出若干启示。
关键词:
国际大都市 新城 经验 启示 上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成荣
正在向"世界城市"目标迈进的北京,提出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本文在比较研究基础上,论证了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以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典型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为标杆与参照系,阐明了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典型特征。文章指出,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动态工程,北京应充分借鉴世界城市商旅结合、商展结合、商文结合、商娱结合等重要经验,做好规划,完善体制与机制,推进产业结构与城市功能优化,打造具有京商特色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关键词:
北京 商业 世界城市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国雄 宋丕丞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是城市交易功能广域化、国际化的集中体现,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形成与国家经济发展及城市的区域竞争力密不可分。我国近年经济发展迅速,国家与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型城市具备了发展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条件。通过对北京经济与商贸发展在国内及国际上的纵向与横向比较分析可知,北京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商贸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同时北京的经济总量、商业资源供给、地区影响力方面在国内具有优势;在国际城市比较中,北京既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也存在诸多不足,包括经济总量与人均量、商业特色、服务业水平等方面。基于比较分析,北京向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迈进过程中,应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不断完善商贸...
关键词:
北京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剑 张强
国际贸易多数在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进行。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在调控全球资源配置和流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交易规模,影响交易价格,进一步影响到各国经济增长。广州于2009年正式提出要打造国际商贸中心,以强化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本文选择纽约、东京、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以及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国际大都市房地产发展规律及特点。通过对比提出北京房地产发展存在的隐忧,得出一些对北京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国际大都市 房地产 北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锦华
当前北京正在快速推进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文章通过介绍国外"离岛免税"政策与购物退税制度,以及总结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实施效果,在综合分析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内涵基础上,提出了"离京免税"的概念,并探讨在北京实施"离京免税"政策的可行性和对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道勇 贾东 任利剑
"多中心"空间体系是应对持续快速城镇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的重要手段,而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建设是构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关键。文章选取东京、新加坡、巴黎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其空间体系发展的特点,探究轨道交通与新城成长的路径,从空间战略整合、投资建设运营及规划实施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基于此提出对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启示,以期为当前的政府决策和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新城 大都市区 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道勇 贾东 任利剑
"多中心"空间体系是应对持续快速城镇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的重要手段,而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建设是构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关键。文章选取东京、新加坡、巴黎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其空间体系发展的特点,探究轨道交通与新城成长的路径,从空间战略整合、投资建设运营及规划实施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基于此提出对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启示,以期为当前的政府决策和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新城 大都市区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郁文,彭德循
世界第二产业革命以来,产业空间布局最明显的特征是临海型布局,这标志着世界临海型经济格局的到来,也形成了二战后一些主要的国际城市带。它们在地理区位方面的共同特征是临海分布,且有优良港口作依托,充分体现了“港为城用、城以港兴”的规律。因此借鉴其他国际大都市的经验,以广州港为依托,建设国际大都市是非常必要的。依据广州所处的区位环境,广州港完全有条件成为东南亚港口群中又一个重要的区际枢纽港。为此,必须树立大广州港的观念,从三个层次进行建设;开辟南沙自由港,迎接东南亚地区港口的挑战;以港口为支点、处理好广州港与广州国际大都市圈的关系,树立广州作为港口城市的新形象,体现新特色。
关键词:
广州港,广州国际大都市,建设加速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庄德林 陈信康
文章对国际大都市软实力的内涵进行了回顾与研究,并着重从文化软实力、国际沟通力、城市软实力的整合等方面对纽约、伦敦、东京和首尔等国际大都市软实力塑造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归纳。城市软实力的塑造必须以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依托,并配有专门的组织机制作为保障,国际组织、会议产业、传媒和影视业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倍增器,而城市营销是城市软实力塑造活动的整合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