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6)
- 2023(9901)
- 2022(8550)
- 2021(7797)
- 2020(6547)
- 2019(15534)
- 2018(15434)
- 2017(29630)
- 2016(16268)
- 2015(18648)
- 2014(19064)
- 2013(19298)
- 2012(18774)
- 2011(17323)
- 2010(17543)
- 2009(16224)
- 2008(16301)
- 2007(14941)
- 2006(13228)
- 2005(12245)
- 学科
- 济(82251)
- 经济(82181)
- 管理(41614)
- 业(39895)
- 方法(29343)
- 企(28478)
- 企业(28478)
- 数学(25920)
- 数学方法(25719)
- 地方(25359)
- 农(23362)
- 中国(23179)
- 业经(16298)
- 农业(15966)
- 学(15757)
- 财(15327)
- 贸(15306)
- 贸易(15293)
- 易(14669)
- 地方经济(13410)
- 制(13067)
- 融(12669)
- 金融(12667)
- 银(12426)
- 银行(12399)
- 行(12022)
- 环境(11927)
- 发(11789)
- 和(11240)
- 技术(9996)
- 机构
- 学院(240752)
- 大学(238499)
- 济(100152)
- 经济(97907)
- 研究(90020)
- 管理(86905)
- 理学(72708)
- 理学院(71719)
- 管理学(70466)
- 管理学院(69995)
- 中国(68445)
- 科学(56519)
- 京(53012)
- 所(47676)
- 农(46775)
- 财(45534)
- 研究所(43026)
- 中心(41550)
- 江(39342)
- 业大(37243)
- 农业(36548)
- 财经(35151)
- 北京(34394)
- 范(34272)
- 师范(33942)
- 州(33425)
- 院(32116)
- 经(31615)
- 经济学(30537)
- 省(29801)
- 基金
- 项目(152511)
- 科学(117822)
- 研究(111310)
- 基金(106688)
- 家(93327)
- 国家(92482)
- 科学基金(77101)
- 社会(68651)
- 社会科(64919)
- 社会科学(64896)
- 省(61409)
- 基金项目(56917)
- 划(51911)
- 教育(50136)
- 自然(48992)
- 自然科(47697)
- 自然科学(47680)
- 自然科学基金(46768)
- 编号(46196)
- 资助(43951)
- 发(39361)
- 成果(38005)
- 重点(34943)
- 课题(33261)
- 部(33088)
- 发展(31462)
- 创(30976)
- 展(30952)
- 创新(29098)
- 科研(29002)
- 期刊
- 济(121400)
- 经济(121400)
- 研究(74491)
- 中国(53928)
- 农(43703)
- 学报(38633)
- 科学(35771)
- 财(34481)
- 管理(30474)
- 农业(29463)
- 大学(28085)
- 教育(26902)
- 学学(26392)
- 融(26199)
- 金融(26199)
- 技术(21092)
- 业经(21058)
- 经济研究(18872)
- 财经(17042)
- 问题(16658)
- 业(16099)
- 经(14639)
- 贸(13208)
- 资源(12789)
- 技术经济(12438)
- 商业(12104)
- 理论(11768)
- 图书(11749)
- 版(11504)
- 国际(11405)
共检索到381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庄容 陈烈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广州市边缘区掀起了商品房开发热潮,其主要宏观动因是城市化引致的人口迅速集聚和城市地域扩散功能以及经济发展带动了对房地产的真实需求,但是从微观执行层面来看,是地方政府、开发商与购房者三方博弈所致。文章针对广州市边缘区商品房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持续开发对策。
关键词:
商品房 开发 广州市边缘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跃东 阎小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龙会典 张海燕
商品房价格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国民的生活质量,对商品房价格的预测直接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同时商品房价格的研究,预测和控制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通过建立ARIMA模型并运用它预测广州市商品房价格。
关键词:
ARIMA模型 商品房价格预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利佳 张国俊 周春山
以821份问卷数据为基础,采用Probit模型对广州市边缘区居民金融包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广州市边缘区储蓄包容水平较高,贷款包容水平较低。(2)居民个体特征对金融包容的影响较大,如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年龄等。家庭资产与负债等家庭财富因素对贷款包容有一定影响,但对储蓄包容作用不显著。(3)银行网点设置评价与网络使用对储蓄包容有一定影响,但对贷款包容无显著影响。(4)个人发展乐观度对贷款包容影响显著但与储蓄包容关联不大。(5)广州边缘区居民金融包容状况是在金融供求双方特征、网络风险防范能力与制度保障水平的共同驱动下形成的。加强新型金融机构建设、发展数字金融、完善信用制度环境等是提升居民金融包容的重要举措。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靖 张文忠 刘俊杰
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有助于保护城市周边和城市内部重要生态区域和自然资源;引导城市高效、有序开发建设,防止城市低效蔓延;优化城市建设空间格局,提高城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本文基于经济与生态双重视角定义了一个建设适宜性指数,通过计算用地单元建设适宜性指数,并设定决定是否纳入开发边界内的适宜性指数阈值,对广州市番禺区这一典型大都市边缘城镇的开发边界进行了划定,在建设用地规模保持不变、有所增加、有所减小等3种不同发展预期下,得出了3种相应的划定方案。结果显示:①番禺区建设适宜性指数较高的区域与现有建成区吻合程度较高,包含了位于番禺区东北部、西部部分尚未开发建设的战略储备用地。建设适宜性指数较低区域主要包含了山林、水源保护区、生态廊道、永久基本农田等;②开发边界划定结果中生态廊道体现明显,将番禺区建设用地分隔为若干组团,且连片的建设用地中有足够的"生态留白";③开发边界划定结果与现状建设用地存在一定差异,这有助于引导优化城市建设空间格局、提高城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3种不同发展预期下开发边界划定方案的差异主要在于对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同时较高或较低的用地单元的取舍。大都市边缘城镇由于其自身特征,在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时应兼顾引导、保护和优化的功能。本文采用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综合考虑了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并且具备一定灵活性,适宜在大都市边缘城镇的开发边界划定中采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范凌云 雷诚
在辨析边缘区概念发展的基础上,指出边缘区已成为大城市发展的核心空间,实质上承担了大都市"自上而下"的空间外拓和撤市(县)设区后"自下而上"式的城镇蔓延。通过分析大城市边缘区的演化,归纳了演化要素、结构模式、管理方式、空间边界等若干要素和特征,并提出对"边缘区"内涵的补充。由此展开对广州市案例的研究,从空间形态、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多方面分析二元发展的矛盾及深层原因,并进一步探索新发展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治理体系建构的合理模式。
关键词:
大城市边缘区 都市区化 二元发展 广州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程玉鸿 黄顺魁
论文使用1998-2009年广州市商品房价格和城镇居民不同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来分析房价与收入差距和家庭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发现,收入差距扩大为房价上涨的Granger原因,但是房价并不是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房价对低、中低收入户的家庭可支配收入有较大影响,而中、中高收入户的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房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高收入家庭既促进了房价上涨同时也从中受益最大。政策制定应该依据房价与不同收入户的家庭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而具体实施,不能一概而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晓东 李欢 穆镁锐 麦凤霞
超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空间扩展蔓延的前沿区域,是亟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场域。论文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借助FROM-GLC10 LULC数据产品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灰色关联度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1985—2020年白云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城市空间演变的过程、特征、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超大城市边缘区的治理路径与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 1985—2020年,白云区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和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耕地与建设用地此消彼长的特征极为显著。(2)研究时段内,白云区建设用地呈现出“急剧扩张”“高速稳定扩张”“扩张减缓”“低速扩张”4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与特征。建设用地扩展受到中心城区辐射的显著影响,呈现由南向北扩展的空间态势。(3)超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变受到自然因素、地理区位、经济发展、要素投入、政策制度等因素影响,多种因素共同驱动超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演变。(4)新时期中国超大城市边缘区治理应以革新治理理念、完善内容目标、创新手段模式、健全体制机制等为重点,有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城乡共治、多元共治、整体智治和基层自治。研究结果可为新时期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和现代化治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祁新华 程煜 陈烈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作为城市化前沿地带,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探讨其动力机制可以为人居环境优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广州市为例,从不同角度将人居环境演变动力划分为三类,宏观层面的动力(城市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发展、市场体制的确立);政府层面的驱动力(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城镇发展政策、城市空间重构、产业结构调整、行政区划调整、大型项目投资);城市内部不同地域相互作用力(核心区推力、乡村推力、边缘区自身吸引力),并构建了综合动力机制的概念模型。
关键词:
大城市边缘区 人居环境 演变 动力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进锋 杨忍 庄诺亚
在乡村振兴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背景下,文章尝试构建“土地发展权—土地租差”的分析框架,以位于珠三角都市边缘区的凤和村为例,通过半结构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借助博弈论,分析工商资本下乡推动宅基地功能转型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1)都市边缘区农村宅基地存在的土地租差是工商资本下乡的主要驱动力,拥有土地发展权是捕获土地租差的基础。在土地租差的驱动下,工商资本与村民、政府展开了对土地发展权的博弈,博弈的结果决定了宅基地功能转型与收益的分配。(2)与工商资本相比,村民由于缺乏资金与组织发展能力,在博弈中缺乏宅基地基本发展权的定价话语权,以致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均。(3)工商资本与政府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增加了工商资本获利的不确定性,政府的刚性管制使得工商资本所能获得宅基地超额发展权较为有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耿
大城市中心区的商业和房地产开发,既随着城市功能外溢而分化,又随着中心城区的二次开发而重构。以越秀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分别针对消费者和社区居民的两次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以街道为基本分析对象,通过空间和行为分析等方法,发现中心城区商业业态与房地产开发具有2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商业业态空间下商业配套与居住的关系,二是城市化进程下商业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从第一层含义看,人口的空间分异和居民的消费习惯,解释了商业与房地产开发的空间分异、商业中心的业态构成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社区商业发育程度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从第二层含义看,地价的空间差异和政府的规划行为导向,成为影响商业与房地产开发关系的深层原因,巨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耿,李燕
选取广州市商业业态空间中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区,通过对其目标路段的对比分析,揭示各种要素在特色商业区支撑系统中的作用,指出影响商业空间效益的内部原因,为相关部门的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
广州市 商业业态空间 商业区 要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明珠 申艾青
游憩功能是城市特色街区的基本功能之一。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日益发展,居民游憩需求的增长,特色街区游憩功能的开发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体验经济的今天,如何实现特色街区的体验功能与游憩功能的结合是街区开发的一大难点。本文选取广州沙面作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出发,采用ASEB法进行分析,得出沙面应从扩展游憩活动、发展街区购物、塑造文化氛围和开发产品体系等方面提升游客体验,开发游憩功能的结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豫 李心欣
文章基于广州市番禺区房屋价格的Hedonic模型,评估楼巴服务对房屋价格的影响及验证楼巴服务是否能为开发商提供NPV(净现值)盈余。回归结果显示楼巴服务对房屋价格有显著正影响;保持其他房屋特征属性不变,新增一条楼巴线路可使小区房价上升大约2%。成本收益分析显示在具有一定住户数量的小区内,提供楼巴服务可以给开发商带来净现值盈余。
关键词:
楼巴 房价 Hedonic模型 广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