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44)
- 2023(13315)
- 2022(11504)
- 2021(10587)
- 2020(8895)
- 2019(20848)
- 2018(20548)
- 2017(39719)
- 2016(21934)
- 2015(24845)
- 2014(25201)
- 2013(25040)
- 2012(23914)
- 2011(22069)
- 2010(22715)
- 2009(21202)
- 2008(21097)
- 2007(19277)
- 2006(17231)
- 2005(15745)
- 学科
- 济(100325)
- 经济(100242)
- 管理(59686)
- 业(58312)
- 企(44881)
- 企业(44881)
- 方法(41298)
- 数学(36808)
- 数学方法(36246)
- 农(29074)
- 中国(28726)
- 地方(27448)
- 财(21922)
- 业经(20834)
- 学(20390)
- 农业(19443)
- 贸(18757)
- 贸易(18741)
- 易(18078)
- 制(17662)
- 银(16288)
- 银行(16259)
- 融(15936)
- 金融(15933)
- 行(15711)
- 环境(15557)
- 和(14621)
- 地方经济(14604)
- 策(14231)
- 发(13897)
- 机构
- 学院(322091)
- 大学(318956)
- 济(134256)
- 经济(131305)
- 管理(119893)
- 研究(117201)
- 理学(101685)
- 理学院(100448)
- 管理学(98332)
- 管理学院(97716)
- 中国(89015)
- 科学(72885)
- 京(68952)
- 财(61576)
- 所(61575)
- 农(58746)
- 研究所(55657)
- 中心(53424)
- 江(51772)
- 业大(48480)
- 财经(47481)
- 农业(45893)
- 北京(44429)
- 范(44416)
- 师范(43993)
- 州(43315)
- 经(42706)
- 院(42194)
- 经济学(40324)
- 省(37720)
- 基金
- 项目(206603)
- 科学(161642)
- 研究(150064)
- 基金(147025)
- 家(128752)
- 国家(127656)
- 科学基金(107877)
- 社会(93191)
- 社会科(88316)
- 社会科学(88289)
- 省(82706)
- 基金项目(76452)
- 自然(69998)
- 划(69913)
- 教育(69327)
- 自然科(68292)
- 自然科学(68273)
- 自然科学基金(66983)
- 资助(62492)
- 编号(61841)
- 成果(51243)
- 发(49711)
- 重点(47314)
- 部(45271)
- 课题(44513)
- 创(42165)
- 发展(39626)
- 科研(39449)
- 创新(39445)
- 展(39000)
- 期刊
- 济(156678)
- 经济(156678)
- 研究(98166)
- 中国(68598)
- 农(54142)
- 学报(49905)
- 科学(46846)
- 财(46163)
- 管理(44383)
- 教育(37102)
- 大学(37002)
- 农业(36423)
- 学学(34765)
- 融(34090)
- 金融(34090)
- 技术(29522)
- 业经(26639)
- 经济研究(24944)
- 财经(23049)
- 问题(20819)
- 业(19856)
- 经(19775)
- 统计(18069)
- 技术经济(17105)
- 贸(16899)
- 策(16437)
- 资源(15504)
- 商业(15054)
- 图书(15038)
- 决策(15028)
共检索到502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慈福义
我国各地区在积极进行循环型工业试点,但由于对区域循环型工业发展与布局政策的理论研究滞后,各地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该文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探讨了区域循环型工业的行业结构政策、技术政策、组织结构政策和布局政策的目标制定与手段选择的基本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慈福义 佘丽敏 梁璐
我国已开始推广循环经济模式,但目前很少有学者对大范围的循环型工业系统进行研究,因此,该文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探讨循环型点轴模式和区位导向战略模式的应用。花都区应采用由“一主三副”的循环型增长极体系与一横一纵的循环型发展主轴线有机组成的循环型点轴模式,并发挥区位优势,逐步形成循环型汽车产业集群、循环型金银珠宝产业集群、循环型皮革皮具产业集群、循环型纺织与服装产业集群、循环型化工产业集群、循环型金属制品业集群和循环型临空产业集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冠伟 龚建周 谢建华 李江涛
研究目的:探索土地利用的多地类CA模拟方法,并掌握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研究方法:选取典型城市边缘区——广州市花都区为研究区域,利用C#语言结合ArcEngine GIS平台编程进行花都区土地利用演变CA模拟研究。以不同时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图为基础数据,比较研究期内各地类的变化数量与方向以确定地类转换之间的优先级,并确定各地类的转换概率阈值。然后利用蒙特卡罗方法结合控制因素进行判断,最终确定元胞的转化状态。研究结果:模拟结果表明,2000—2005年间,新增建设用地分布在除北部山区以外的所有区域,但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农用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北部,而且破碎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流向上,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孝安
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如何在推进城镇化转型发展过程中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直是各地区努力探索的课题。2015年2月,广州市花都区获得了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批复,成为全省首个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一年多来,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科研实践基地落户花都区;主动服务企业,至今全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常春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和热点问题之一,其中快速工业化区域LUCC的比较研究意义尤为重大,有利于对不同类型和模式工业化区域LUCC机理的深入理解。广州市花都区与佛山市南海区地理位置相邻,自然条件与行政区划相似,同属快速工业化区域,却处于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工业化模式也存在明显差异,是比较研究的理想区域。论文利用两地普查、更新调查和逐年统计数据,结合卫星影像资料和实地调研,深入比较分析二者LUCC时空特征与动力机制,揭示出:①二者LUCC时空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南海区耕地非农化水平相对较高,建设用地特别是独立工矿用地扩张迅猛,但空间集中度不及花都;②工业化模式、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丽明 陈健飞
从降低城市化过程中因建设用地扩展所致生态不利影响出发,本文以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为基础,选取已有建设用地作为扩展源,构建地形、地质、生态脆弱性和可达性四个阻力因子体系。在生成的MCR面上,划分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并利用Hydrology扩展模块提取建设用地适宜扩展路径、生态隔离带和生态关键点,为城镇生态建设规划和景观格局优化提供决策支持。主要结果包括:应用本文方法分析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面、线、点综合特征,比仅进行扩展面评价分析的常规方法更为全面,且更具可操作性;划分出建设用地适宜扩展区、较适宜扩展区、限制扩展区、禁止扩展区和生态恢复区,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建设用地在适宜扩展区和较适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涛 易晓峰
提出了大城市外围地区的概念,认为纳入广州市辖区范围的花都区是典型的大城市外围地区。从产业、人口与城市化、建设用地、区域性大型交通设施等方面分析了花都区作为大城市外围地区二重性的特征,指出其根源在于不同层次政府的发展目标的差异,并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城市外围地区 二重性 花都区 广州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丽明 陈健飞
1999—2009年,广州市花都区经历了经济腾飞的10 a,不断变迁的城市景观格局时刻影响着热环境的分布。论文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获得地温反演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图。采用均值-标准差法划分热力等级以分析热力重心变化,并与建设用地重心变化作对比。通过移动窗口得出可视化的景观指数,指数刻画包括景观多样性和建设用地密度、形状和分布状况,进而分析景观指数与地温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南部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剧烈;土地利用类型并非是影响地温分布的唯一因素;区内城市景观格局多样性与地温虽存在正相关关系,但随着多样性程度加剧且各组合面积比例均匀,降低了两者相关程度;建设用地面积比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黎金钊
本文在简要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以狮岭镇皮具产业集群为例,从政策、人才与教育、品牌、产品技术、营销网络等方面探讨产业集群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 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常春 陈烈 魏成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和热点问题之一,其中大都市边缘区域耕地变化研究意义尤为重大。本研究利用广州市花都区近30年来的普查、更新调查和逐年统计数据,结合卫星影像资料和实地调研,在深入分析耕地数量变化时空特征基础上,重点对耕地变化影响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揭示出:工业化及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及城市化分别构成全区耕地减少的第一、二驱动因子,经济对外开放对耕地数量变化的影响力不断加强,土地政策、土地规划、经济政策和行政区划等制度因子亦对耕地数量周期性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认为综合运用耕地保护管制和经济调节手段、建立土地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体系、加强建设用地规划与整理整治、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军波 余斌 江海燕
通过构建基础教育设施供给模型,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从供给主体结构及制度设计视角探讨了转型期基础教育设施供给模式变革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是计划经济时期基础教育设施的唯一供给主体,一体化承担其提供和生产责任,供给决策受政治运动主导,并通过垂直层级式监督实现供给管理;改革开放以来,差异化利益定位和实现机制驱动市场企业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了基础教育设施的供给,基础教育设施的提供和生产逐步分离,生产主体和生产流程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但供给监督仍以体制内约束为主。供给主体多元化及多样化机制组合驱动基础教育设施供给模式综合变革,是转型期制度政策变革、市场机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出结构-能动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艳 江成城
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造业向高端发展,而低端的服务业市场日渐饱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加快,由此带来的审批、税收和融资等优惠政策的涌现,这些都促使发达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产业比重中服务产业比重超过工业产业,成为产业最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后工业化国家"。目前,各国都在采用快车道方式,试图通过重视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来拉动本国经济的提升。高端服务业是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主要提供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蒋丽
基于2004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广州市街道(镇)尺度的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空间集聚测度方法,探讨城市先进制造业的布局演变特征。利用地方政府深度访谈数据,分析地方政策对先进制造业布局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4—2018年广州市先进制造业的分布密度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分布集聚程度中等偏上且越来越正相关;(2)先进制造业布局郊区化特征明显,逐步由核心圈层向内圈层的东部和外圈层的北部和南部转移,形成了以内圈层东部夏港街道为中心的三级多中心圈层空间结构;(3)广州市政府制定的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政策直接影响先进制造业的布局演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