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0)
- 2023(7847)
- 2022(6657)
- 2021(6132)
- 2020(5340)
- 2019(12730)
- 2018(12624)
- 2017(24508)
- 2016(13891)
- 2015(15440)
- 2014(15708)
- 2013(15815)
- 2012(15243)
- 2011(13769)
- 2010(13932)
- 2009(13045)
- 2008(13255)
- 2007(12313)
- 2006(10567)
- 2005(9543)
- 学科
- 济(60509)
- 经济(60466)
- 管理(35934)
- 业(34639)
- 方法(29460)
- 企(26880)
- 企业(26880)
- 数学(26380)
- 数学方法(26047)
- 农(17106)
- 学(15973)
- 财(14664)
- 中国(14242)
- 地方(13975)
- 农业(11169)
- 业经(11140)
- 制(10962)
- 环境(10816)
- 贸(10299)
- 贸易(10298)
- 易(9894)
- 务(9147)
- 财务(9125)
- 财务管理(9098)
- 和(8994)
- 企业财务(8563)
- 银(8529)
- 银行(8486)
- 融(8462)
- 金融(8458)
- 机构
- 大学(203398)
- 学院(203333)
- 济(79965)
- 经济(78171)
- 管理(74489)
- 研究(72373)
- 理学(63792)
- 理学院(62970)
- 管理学(61530)
- 管理学院(61155)
- 中国(54137)
- 科学(49076)
- 京(44953)
- 农(43427)
- 所(39117)
- 业大(36399)
- 研究所(35950)
- 财(35896)
- 农业(34433)
- 中心(33866)
- 江(32611)
- 财经(28665)
- 北京(28613)
- 州(28012)
- 范(26980)
- 师范(26654)
- 院(26591)
- 经(25818)
- 经济学(24993)
- 省(24462)
- 基金
- 项目(136531)
- 科学(104475)
- 基金(96593)
- 研究(93988)
- 家(86506)
- 国家(85825)
- 科学基金(71391)
- 社会(56954)
- 省(54721)
- 社会科(53902)
- 社会科学(53878)
- 基金项目(51806)
- 自然(48418)
- 自然科(47217)
- 自然科学(47195)
- 自然科学基金(46325)
- 划(46300)
- 教育(42907)
- 资助(40782)
- 编号(37488)
- 重点(31499)
- 成果(30219)
- 发(29991)
- 部(29588)
- 计划(27410)
- 创(27365)
- 科研(27060)
- 课题(26773)
- 创新(25824)
- 科技(25137)
共检索到299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粟娟 孙冰 黄家平 何其轩 骆土寿
以广州的越秀、荔湾、东山、天河4个具有典型环境特征的行政区为例,分析了广州城市森林的道路绿化、公园绿化、街头绿地绿化、单位附属绿地绿化的空间格局、植物种类结构、配置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
城市森林,植被组成,树木配置,广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冼丽铧 徐彬瑜 翁殊斐 冯志坚
[目的]城市鸟类及蜂蝶类群落结构多样性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了解城市园林绿地食源树种的应用,探讨食源树种的生态特性及其景观特征。[方法]调查了广州市12处城市绿地食源树种的应用,观察鸟类及蜂蝶类的取食情况,记录绿地中食源树种的种类、应用频次、配置方式及生长状况,归纳分析食源树种群落构成、观赏特性、生态性等。[结果]广州园林绿地常见食源树种有23科33属45种,其中鸟类食源树种25种,蜂蝶类食源树种20种,以桃金娘科、桑科、大戟科为主,并以乡土种为主、外来驯化种为辅;食源树种的观赏与被取食时间主要集中于春夏季(31种),秋冬季的相对较少(16种)。[结论]广州市绿地的食源树种资源丰富,约300种,但常见鸟类及蜂蝶类食源树种仅占18%,结合良好适应性、抗逆性、取食性、观赏性,归纳出20种优势乡土食源树种;同时对食源树种群落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在兼顾食源树种的观赏性与生态性的基础上,设计出6组可在广州城市园林绿地推广应用的生态配置群落,采用树种混交与立体复合栽植的形式,乔、灌、草结合,形成丰富的水平与垂直植物群落结构,提高绿地生境异质性,增加食源树种的数量及丰富度,提供丰富稳定的食物来源,为鸟类及蜂蝶类提供多样的稳定栖息地。研究结果将对城市园林绿地食源树种的合理选择与科学配置应用,以及营造鸟类及蜂蝶类昆虫生态景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食源树种 生态景观 城市绿地 植物群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苑征 李湛东 徐海生 张晓华 葛琳
在北京市区公园绿地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中8个公园绿地中常绿与落叶树种的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个公园绿地中常绿与落叶树种数量比例与投影面积由于公园特点的不同存在差异,但大部分数量比例分布在1∶1以下,均值为1∶3,投影面积总体比为1∶2;8个公园总体表现出落叶树种较多,而常绿树种较少的特点,群落季相变化比较明显。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常绿树种 落叶树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霍晓娜 李湛东 马卓 李岩 李海涛 朱英超
为了对今后城区树种规划提供依据,调查了北京市城区37个公园的793个群落,统计出这些公园的数量优势树种75种,投影盖度优势树种78种,并对优势种进行重要值排序。结果表明:在793个群落中,优势种虽种类多达89种,但其中20种频次较高,反映出北京城区公园绿地规划中主要树种突出,群落结构变化大,植物景观丰富的特点。
关键词:
北京市 公园绿地 优势树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小平 邓孺孺 彭晓鹃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像元信息分解和神经网络分类相结合的城市绿地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方法。选择广州市作为研究区,先用像元信息分解法把绿地从TM影像中分离出来,再以分离出来的绿地作为分类掩膜,采用BP神经网络法进行分类。并开展野外遥感调查以提高和验证分类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保证了分类时绿地的纯洁度,有效地排除和避免了提取绿地信息时其它多余信息的干扰和影响,提高了分类的精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娜 徐程扬 段永宏 周睿智 代向阳
该文从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根系序级、根系数量等方面对北京市油松、侧柏、白皮松3种针叶绿化树种的根系形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个树种在根系结构上有良好的一致性,即直径<1mm的根系连接数量、根系累计长度以及表面积占据总量的多数;直径<2mm的根系数量、根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是根系总量的主体;0~3序级根系连接数和根系表面积占所有序级根系连接数和表面积的70%以上。根系形态分析结果显示,白皮松根系分枝能力弱于侧柏和油松,并以油松根系分枝强度为最大。
关键词:
侧柏 油松 白皮松 根系结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楠 赵德先 刘慧 吕志坤 王海珣
由于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城市绿化的参与者同时也是绿化树种选择的决策者,城市绿地树种结构的初始分布完全由人为选择控制。现阶段受人为因素干扰,城市绿地表现出的诸如树种优势度集中、结构单一、生态效益低下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使得从参与者角度探明城市绿地树种选择的主观影响因素变得十分重要。通过建立城市绿地树种选择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让政府主管部门、规划设计者、绿化施工企业、苗木供应者及市民公众5类绿化参与者对树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再运用SPSS 23.0软件对5类绿化参与者的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从参与者角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玮玮 李晓储 汪成忠 何小弟 陆建飞 黄利斌
比较分析了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组成植物的固碳释氧效应。对19个树种单株单位土地面积的日固碳释氧能力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它们分为3类:单株日固碳释氧量>65,26~58和
关键词:
植物学 绿地植物 固碳释氧 扬州 古运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大放 刘艳艳 张晓露 何尹杰
[目的]我国目前处于城镇化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农村耕地不可避免被大量占用,如果能将耕地的多功能性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则可以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同时也有效保护耕地。[方法]以广州市为例,把耕地功能分为生产功能、生态功能以及社会功能3项,选取粮食产量等10个指标构建耕地功能综合评价模型,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GIS技术为辅,同时穿插计量学等方法,对广州市农村耕地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近25年来,广州市耕地生产功能不断下降,从0. 480下降到0. 140,减幅较大;生态功能波动不大,从0. 070减少到0. 064,比较平缓;社会功能持续上升,从0. 032增加到0. 384,增幅明显。[结论]广州市的耕地功能综合得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耕地生产功能为主转向社会功能为主,经济、人口以及政策因素是影响耕地功能的主要驱动因素。对广州市耕地功能进行评价分析能够丰富特大城市耕地功能相关研究成果,揭示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功能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规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聂磊
在城市绿地功能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对静态属性的结构性绿地和动态属性的过程性绿地进行了功能上的区分。结合树型结构和网络结构的自身优势与缺陷,提出了城市绿地树网型结构模式,并对城市绿地树网结构的特征、优势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功能空间 树网结构 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耀军 王成 贾宝全 粟娟
基于城市森林功能分类和斑块等级的思想框架,对高空间分辨率航片数据进行解译,以广州市中心区作为研究区,对其树冠覆盖景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树冠覆盖率为19.5%,其中天河区最高达26.5%,芳村区最低仅6.6%。生态公益林在5个类型组(生态公益林、公共园林、居所林、生产林和防护林)的树冠覆盖斑块中面积最大,占55.4%,其次为生产林,占19.9%。各类型的平均面积以生态片林最大,行道树最小。2)树冠覆盖斑块以面积大于1hm2的特大型为主,占总斑块面积的78.8%,小斑块(<0.1hm2)、中斑块(0.1~0.5hm2)和大斑块(0.5~1hm2)分别占9.2%,7.9%和4.2%。生态...
关键词:
广州 树冠覆盖 功能分类 城市森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常富 何兴元 陈玮 刘广林 赵桂玲
通过对沈阳市建成区城市树木的调查分析发现 ,沈阳市的各土地利用类型中的树木种类和数量分布不均匀 ,其中 ,被调查的256块样地中每公顷树种≤5种的样地有113块 ,占总调查样地的44.14% ;每公顷≤10株的样地共43块 ,占总样地的16.80%。利用树种多度重要性排序及累积贡献率获得了不同土地类型中的主要树种 ,多个生物多样性指数表明 ,公园性质绿地的树种多样性最高 ,企事业单位用地与居住区用地次之 ,街道类用地较低 ,而商业金融用地最低。在此基础上对沈阳市的树种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小仕
金融危机对广州的传统制造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是当前摆脱危机,实现经济新一轮增长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技能人才的供给是广州三次产业战略调整的直接制约因素。尤其随着广州产业结构调整节奏的逐步加快,其对技能人才的市场需求将与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相匹配而趋于刚性。因此,合理预测广州三次产业发展中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技能人才的供给能力,是广州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技能人才 预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剑平
本文应用中枢网络结构理论分析了在IT产业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主枢纽网络结构体系重构问题。文章将城市对外公路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考虑,提出了一种公路主枢纽网络结构模式,该模式能提高城市内外交通衔接的能力、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拥挤的局面、提高公路主枢纽市场化运营效率并提高其信息化管理程度。
关键词:
公路枢纽 城市公共交通 中枢网络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