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16)
- 2023(17441)
- 2022(14856)
- 2021(13632)
- 2020(11641)
- 2019(26253)
- 2018(25959)
- 2017(50157)
- 2016(27571)
- 2015(30286)
- 2014(29814)
- 2013(30055)
- 2012(27535)
- 2011(24548)
- 2010(24309)
- 2009(22482)
- 2008(22274)
- 2007(19559)
- 2006(17258)
- 2005(15193)
- 学科
- 济(110382)
- 经济(110256)
- 业(98805)
- 管理(88132)
- 企(86524)
- 企业(86524)
- 方法(51276)
- 数学(41548)
- 数学方法(41128)
- 农(34876)
- 业经(32811)
- 财(32776)
- 中国(26947)
- 农业(24617)
- 务(23608)
- 财务(23545)
- 财务管理(23520)
- 学(23276)
- 企业财务(22342)
- 地方(21574)
- 制(21388)
- 技术(21368)
- 贸(20389)
- 贸易(20381)
- 易(19770)
- 理论(19640)
- 和(19235)
- 划(17652)
- 环境(16835)
- 策(16374)
- 机构
- 学院(391571)
- 大学(389609)
- 管理(156745)
- 济(153688)
- 经济(150460)
- 理学(135842)
- 理学院(134335)
- 管理学(132085)
- 管理学院(131373)
- 研究(129698)
- 中国(97394)
- 科学(84757)
- 京(83336)
- 农(77407)
- 财(69553)
- 所(66714)
- 业大(65884)
- 农业(61385)
- 研究所(61215)
- 中心(59175)
- 江(58526)
- 财经(56205)
- 北京(51761)
- 经(51252)
- 州(48726)
- 范(48432)
- 师范(47826)
- 院(46784)
- 经济学(45225)
- 财经大学(41720)
- 基金
- 项目(272318)
- 科学(212897)
- 基金(197680)
- 研究(191680)
- 家(175490)
- 国家(173964)
- 科学基金(148671)
- 社会(120721)
- 社会科(114358)
- 社会科学(114324)
- 省(107340)
- 基金项目(105576)
- 自然(99879)
- 自然科(97605)
- 自然科学(97574)
- 自然科学基金(95869)
- 划(90381)
- 教育(86149)
- 资助(80888)
- 编号(76705)
- 重点(60830)
- 成果(60360)
- 部(58483)
- 创(58304)
- 发(57798)
- 创新(53944)
- 科研(52774)
- 业(52698)
- 课题(52073)
- 计划(51484)
- 期刊
- 济(168111)
- 经济(168111)
- 研究(108827)
- 中国(72274)
- 农(70529)
- 学报(70194)
- 科学(61933)
- 管理(58798)
- 财(54537)
- 大学(51662)
- 学学(49127)
- 农业(48750)
- 教育(36052)
- 技术(32782)
- 融(32400)
- 金融(32400)
- 业经(30009)
- 业(27762)
- 财经(27394)
- 经济研究(26196)
- 经(23460)
- 问题(22192)
- 图书(21164)
- 技术经济(20354)
- 科技(20207)
- 版(19837)
- 业大(18632)
- 现代(18472)
- 理论(17986)
- 商业(17847)
共检索到567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千欢 千庆兰 陈颖彪
基于2001—2011年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影响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主导因素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及脉冲响应分析法对主导因素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作用和工业发展水平是影响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政府的作用在初期会迅速带动该产业的发展,但其影响的力度逐渐减弱,工业发展水平则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稳步增长,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据此提出提高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丽
基于广州第二次经济普查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员数据,运用赫芬达尔指数、信息熵、区位商和空间分析法对广州2008年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州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是高度集中在CBD,并有沿交通主干线向外扩散的趋势,初步呈现郊区化现象,导致多中心城市出现;六类生产性服务行业在全市的集中程度各不相同;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在广州城市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是各行业自身的区位特性和外部的市场经济导向、政府规划政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导致了城市就业次中心的出现并有力地促进城市中心向外蔓延,但对多中心城市发展的影响还很弱。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日新 陈向阳
随着城市之间贸易的深入发展,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向各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集聚日益增长。本文以广州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对生产性服务业与下游制造业的集聚进行了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其结论认为:在理论上控制生产性服务业与下游制造业集聚的参数主要有中间服务与最终产品的运输成本和二者的边际产品以及中间服务的供应价格等;由于现阶段中国的生产性服务在城市之间的贸易程度尚较低,因此它们和制造业中的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生产企业既有集聚式分布又存在分散式布局模式,现代中国大都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与下游企业的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四大商业银行 集聚式分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符淼 冯琴
本文选取广州市1988—2007年服务业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对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的技术进步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要素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资本存量1%的增长可以导致服务业增加值0.84%的增长;相应地,劳动投入1%的增长可以产生服务业增加值0.26%的增长。但是,服务业整体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仍然比较低,技术进步表现较佳的行业往往就是地方服务业的主导行业,如金融、国家机关和科技服务业,它们是广州吸引投资、保证产业繁荣的关键。而交通、批发零售、卫生和教育的技术进步水平有待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技术进步率 要素产出弹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志斌 公维民 张怀林 王凯佳 赵航
依据兰州市2016年工商企业登记数据,运用基于距离的产业集聚研究方法,分析了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布局、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不均衡,自东向西依次为中心高密度地带、过渡地带、扇形低密度地带,呈现出"圈层+扇形"的空间结构特征;从不同行业来看,金融保险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集聚趋势更为明显,而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集聚趋势较弱,并且除金融保险业呈现出多中心的集聚特征外,其余行业都是单中心集聚;就不同规模而言,较大规模企业的集聚范围较大但集聚程度较弱,而较小规模企业的集聚范围较小但集聚程度较强,成为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主导力量;城市功能分区、地价租金水平、交通便捷程度、办公空间分布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振中
文章根据2005—201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对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借助自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指标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城市化水平、创新能力、信息化水平、政府作用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影响因素 偏最小二乘回归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韩德超 张建华
明晰和识别中国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能为不同区域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1997年~2006年中国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和识别中国转型时期专业化分工、产权结构、效率、工业结构、工业化进程和制造业集聚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专业化程度加深、效率提高、非国有产权比重的增加与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显著正相关,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抑制作用,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微弱;分工深化对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最大,而产权结构改变对中部...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影响因素 专业分工 产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仁发 刘纯彬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利用我国20个省市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市场规模和市场增长潜力呈正向关系,但细分行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这两个行业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会促进其FDI的流入。(2)整体和细分生产性服务业FDI均明显具有追逐制造业FDI的倾向,并且与前期生产性服务业FDI具有正向关系。(3)劳动力工资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FDI流入呈正相关,这与绝大多数现有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制造业或服务业FDI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不同。(4)熟练工人、基础设施系统、政府干预和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红霞
基于第二次和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数据,以邮区为基本空间单元,从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微观视角实证分析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演变及这一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在市域范围内,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分布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以城市中心为原点,随距离增加集聚程度先升后降;两次经济普查期间呈现向心集聚的发展趋势,但总体集聚度有所减弱。进一步地,距离最近地铁站的距离、距离机场的距离、到中轴线中心距离等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有重要的负向影响,路网密度以及距离制造中心的距离的作用较弱;政策新区和发展区规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集聚水平对当期的集聚影响较大,以上因素共同决定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圈层+极化"的空间布局。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影响因素着手,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集聚区位、集聚过程等进行科学引导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成东 綦良群 蔡渊渊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受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自身竞争力提升等多层次因素共同的驱动,融合过程由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和组织融合等阶段有机构成;产业融合受产业技术能力因素、产品能力因素、市场能力因素、管理能力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利用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指标构建融合水平综合测度模型,依据SFA方法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影响因素的评价模型,基于中国30个省市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揭示融合影响因素的影响强度和影响方向,最后提出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莉芳 洪琳琳 郭玮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根据1993~2008年数据,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时间和区域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较容易形成规模经济的产业特点。技术有效性不断降低,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专业化水平、规模经济和市场化水平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车放 刘昊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保持着迅速增长的态势,是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的重要推动力量。文章以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例,运用就业弹性、投入产出法、结构偏离度等指标对重庆市就业效应进行测度,实证分析了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均较强,且具有较大的就业增长空间。在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中,行业投资水平和行业产出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而行业工资水平的提高则不利于该行业就业的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飞 陈晓峰
文章利用区位商指数测度了我国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水平,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以我国东部地区十个省市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回归估计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制造业水平、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外商投资以及政府政策对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集聚水平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丹 张清正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本文较全面地选取工业化程度、对外开放等作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我国3 0个省区的1997-2011年面板数据,以全国和区域角度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特点,为不同区域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以有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影响因素 区域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旭辉 周斌 李博
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资源型城市的特点,选取了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情况、经济开放程度、城镇化进程、基础设施状况等指标,对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总水平和工业化水平间存在较强的联动关系,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而经济开放程度和基础设施状况对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促进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产性服务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