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7)
- 2023(15229)
- 2022(13070)
- 2021(12240)
- 2020(10115)
- 2019(23342)
- 2018(23036)
- 2017(44350)
- 2016(24099)
- 2015(27079)
- 2014(27137)
- 2013(26708)
- 2012(24473)
- 2011(21949)
- 2010(21871)
- 2009(20125)
- 2008(19716)
- 2007(17363)
- 2006(15360)
- 2005(13258)
- 学科
- 济(93857)
- 经济(93719)
- 管理(73197)
- 业(64703)
- 企(54287)
- 企业(54287)
- 方法(39336)
- 数学(33554)
- 数学方法(33156)
- 中国(28100)
- 财(25966)
- 农(25758)
- 地方(22944)
- 业经(22130)
- 制(21085)
- 学(19841)
- 农业(16948)
- 环境(16532)
- 理论(15922)
- 务(15858)
- 财务(15781)
- 财务管理(15750)
- 和(15434)
- 贸(14975)
- 贸易(14965)
- 企业财务(14927)
- 技术(14500)
- 易(14435)
- 体(14318)
- 银(14315)
- 机构
- 大学(336849)
- 学院(334558)
- 管理(133089)
- 济(129951)
- 经济(126736)
- 理学(114784)
- 理学院(113385)
- 研究(111913)
- 管理学(111519)
- 管理学院(110880)
- 中国(82639)
- 京(73111)
- 科学(68850)
- 财(62599)
- 所(54397)
- 中心(51441)
- 江(49928)
- 农(49733)
- 财经(49385)
- 研究所(49259)
- 业大(48343)
- 范(46279)
- 北京(46215)
- 师范(45923)
- 经(44790)
- 州(42297)
- 院(41686)
- 经济学(38975)
- 农业(38438)
- 师范大学(37511)
- 基金
- 项目(232034)
- 科学(183347)
- 研究(172282)
- 基金(168080)
- 家(145222)
- 国家(144011)
- 科学基金(124955)
- 社会(108915)
- 社会科(103116)
- 社会科学(103093)
- 基金项目(90361)
- 省(90069)
- 自然(80645)
- 教育(78893)
- 自然科(78734)
- 自然科学(78718)
- 自然科学基金(77263)
- 划(76104)
- 编号(70621)
- 资助(67333)
- 成果(57653)
- 重点(51549)
- 部(50987)
- 发(48964)
- 课题(48959)
- 创(48081)
- 制(45375)
- 创新(44845)
- 国家社会(44447)
- 教育部(44068)
共检索到496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红 韩文超 许永成 邹佳雯 肖菲
文章对广州建城以来的城市空间演变历程进行梳理,根据城市空间演变动力和特征将其分为4个阶段:受自然地理环境、传统礼制思想、对外商贸等影响,广州长期在云山珠水之间单中心发展;1949—2000年间,工业化、开发区建设以及两次全运会配套建设推动城市沿珠江水系向东组团式发展;在2001—2010年间,通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新城新区建设,广州实现了多中心的战略拓展;2011年以来,广州通过聚焦重大交通枢纽、创新平台、高品质公共空间等核心区域,促进了城市空间的优化与提升。文章认为,规划引领下的重大建设项目、新城新区开发、大型体育赛事等大事件是推动城市空间演变的重要动力,广州未来应进一步突出高品质发展与民生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GZPI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GZPI)创于1953年,是华南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专业最齐全、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规划勘测设计高新技术单位,致力于向政府、社会和公众提供城乡规划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技术服务。GZPI业务涵盖了城市规划、测绘地理信息、建筑设计、市政与景观、岩土工程、工程管理与咨询六大领域,并始终以"服务政府、服务社会"为宗旨,兼顾质量标准、法律法规、业主期望和公众利益的统一,重视城市空间和地域文化对具体项目的要求。GZPI作品与项目遍及全国各地,乃至国际。
关键词:
广州市 勘测设计 城市规划 研究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城市设计创造美好人居环境GZPI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GZPI)创于1953年,是华南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专业最齐全、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规划勘测设计高新技术单位,致力于向政府、社会和公众提供城乡规划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技术服务。
关键词:
广州市 勘测设计 城市规划 研究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邓木林 朱江 刘国威
本文在研究国土空间规划对规划建设用地资源配置要求的基础上,以广东省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例,从规划建设用地全方位管控的角度,提出建立“底线约束+战略引领+格局优化+结构调控+政策保障”的资源配置路径方法。
关键词:
国土空间 总体规划 广州市 广东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箭飞 桂昆鹏 章倩滢
综述了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了相关规划实践,认为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中缺乏系统全面的目标体系,也无法落实到全方位的行动计划,因而不利于城市现代物流的健康发展。认为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体系至少具有四个层次,即"战略目标-子目标-行动计划-考核指标"。首先,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目标应当服从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战略;其次,子目标应包括"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升级优化,行业发展提升,企业运行高效"四个方面;第三,行动计划应包括"构建完善的物流体系和物流通道、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物流绿色化、全球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等;第四,遵循有代表性、灵活性的原则,考核指标应该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指标库;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应用构建的目标体系理论框架制定了广州市具体的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体系。
关键词:
现代物流 目标体系 广州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温锋华 许学强
对广州商务办公空间进行了系统考察,分析了广州商务办公空间的二维和三维空间演变特征,并分析了商务办公空间在功能维度方面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最高办公建筑对办公活动的引导和集聚作用非常明显,每次最高商务办公建筑的诞生,均会引发商务办公空间重心的偏移,带动城市中央商务区空间的轮换。
关键词:
商务办公空间 三维空间 功能演变 广州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魏宗财 肖荣波 唐勇 李晓晖
自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后,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梳理国内相关规划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结合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标要求,从广州市、5类主体功能区两个层面构建了市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管制指标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目标落到实处,而且将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并为市层级进行相关规划(特别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管制指标体系的研究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规划 管制指标 广州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素红 杨文越
本文以广州为例,探究跨江大桥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首先,通过对广州跨江大桥80年的建设历程进行梳理,分别总结了不同时期跨江大桥建设对广州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其次,归纳了跨江大桥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机制,认为经济发展是跨江大桥建设以及推动城市空间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政府和市场是影响机制中的两种不同力量。政府通过跨江大桥的建设实现城市规划的空间发展战略,引导城市空间的发展和城市轴线、节点等空间要素的形成;市场则在跨江大桥建设改变了交通可达性与空间区位关系的条件下,推动了资本空间与地租空间的重构,并进一步对城市空间发展产生影响。
关键词:
跨江大桥 城市空间 广州 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正栋 蒙金华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形成的特殊城市气候特征之一,热岛效应对城市规划布局、经济发展及人群健康等许多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本文应用Landsat-5TM图像的TM6波段(空间分辨率为120m),利用单窗算法反演了行星亮度温度,结合GIS和CAD技术分析了广州市的"热岛效应"空间格局和特征,规划了城市降温通道。得出以下结论:①广州市城市热岛特征显著、空间分异明显。在中心城区内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岛,中心片区城中村热岛效应强烈,城市绿地和水面"冷源"效应明显;②规划了广州市市区范围内的降温通道,形成了以珠江沿线为主轴、点线面相结合的网格状降温通道格局;③充分利用丰富的绿地、水域以及降温通道的作用降低热岛强度...
关键词:
单窗演算 热岛效应 降温通道 广州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策方 卞芸芸
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是实现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国内的评价模型和实践应用有待丰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为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规划实践提供了重大契机。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认为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定量模型研究及本地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依托重大契机寻求实践突破是目前交通与国土空间规划协同工作的重点,其中可达性在交通与土地利用反馈调节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协同评价模型的关键指标。结合广州在国土空间规划等多层次规划中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可达性先行构建的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评价模型,可应用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交通与产业空间布局协同评估、交通设施周边用地效能提升,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提供决策支撑,对于促进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落地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丹 韩书成 张燕纯 易森鹏
[目的]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重要途径。为了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结合其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选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资源承载力4项一级指标及15项二级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方法]通过SPSS19.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前4个主成分,并将其作为新的样本数据,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广州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结果]根据聚类分区结果,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中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丹 韩书成 张燕纯 易森鹏
[目的]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重要途径。为了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结合其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选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资源承载力4项一级指标及15项二级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方法]通过SPSS19.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前4个主成分,并将其作为新的样本数据,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广州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结果]根据聚类分区结果,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中心发达区,包括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和越秀区;综合发展区,包括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区和从化区;重点潜力区即南沙区;资源组合区是(新)黄埔区。根据各分区的差异性,提出各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根据各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及土地利用状况,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具有合理性,能为广州市今后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秦学
城市的本质是人的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现代社会休闲已成为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与生存方式,满足市民的休闲生活需求是城市的基本责任,“创造市民休闲生活”应该成为当代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指导思想。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了基于市民休闲生活需求的城市规划方向和管理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
休闲生活需求 城市规划 城市管理 广州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祁新华 程煜 陈烈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作为城市化前沿地带,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探讨其动力机制可以为人居环境优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广州市为例,从不同角度将人居环境演变动力划分为三类,宏观层面的动力(城市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发展、市场体制的确立);政府层面的驱动力(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城镇发展政策、城市空间重构、产业结构调整、行政区划调整、大型项目投资);城市内部不同地域相互作用力(核心区推力、乡村推力、边缘区自身吸引力),并构建了综合动力机制的概念模型。
关键词:
大城市边缘区 人居环境 演变 动力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