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4)
- 2023(10826)
- 2022(9384)
- 2021(8652)
- 2020(7512)
- 2019(17352)
- 2018(17231)
- 2017(32901)
- 2016(18501)
- 2015(20788)
- 2014(21232)
- 2013(20910)
- 2012(19639)
- 2011(17886)
- 2010(18256)
- 2009(16803)
- 2008(16942)
- 2007(15393)
- 2006(13285)
- 2005(12022)
- 学科
- 济(74758)
- 经济(74680)
- 管理(49398)
- 业(44824)
- 企(34640)
- 企业(34640)
- 方法(32949)
- 数学(29041)
- 数学方法(28687)
- 农(22400)
- 学(20581)
- 中国(19122)
- 财(19089)
- 地方(17690)
- 制(15835)
- 业经(14724)
- 农业(14579)
- 环境(14044)
- 贸(12080)
- 贸易(12078)
- 理论(12004)
- 和(11935)
- 银(11801)
- 银行(11760)
- 易(11624)
- 融(11571)
- 金融(11563)
- 务(11417)
- 体(11414)
- 财务(11376)
- 机构
- 学院(264426)
- 大学(263703)
- 济(100979)
- 经济(98426)
- 管理(95869)
- 研究(95057)
- 理学(81725)
- 理学院(80652)
- 管理学(78890)
- 管理学院(78408)
- 中国(71408)
- 科学(62921)
- 京(58527)
- 农(55531)
- 所(50464)
- 财(47505)
- 研究所(46173)
- 业大(45508)
- 中心(44570)
- 农业(44034)
- 江(42340)
- 财经(37306)
- 北京(36770)
- 范(36317)
- 师范(35854)
- 州(35588)
- 院(34688)
- 经(33675)
- 省(32016)
- 经济学(30435)
- 基金
- 项目(178280)
- 科学(137731)
- 基金(126434)
- 研究(125789)
- 家(113021)
- 国家(112107)
- 科学基金(93379)
- 社会(76675)
- 社会科(72469)
- 社会科学(72442)
- 省(71428)
- 基金项目(67240)
- 自然(62099)
- 划(61199)
- 自然科(60499)
- 自然科学(60475)
- 自然科学基金(59370)
- 教育(57964)
- 资助(52174)
- 编号(51129)
- 成果(41943)
- 重点(41365)
- 发(38877)
- 部(38677)
- 课题(36916)
- 创(36078)
- 计划(35019)
- 科研(34533)
- 创新(33862)
- 性(32113)
- 期刊
- 济(114171)
- 经济(114171)
- 研究(73925)
- 中国(58487)
- 农(49977)
- 学报(49656)
- 科学(43330)
- 财(37939)
- 大学(35574)
- 学学(33735)
- 农业(33630)
- 管理(32225)
- 教育(29482)
- 融(23062)
- 金融(23062)
- 技术(22572)
- 业经(19316)
- 业(18282)
- 财经(18082)
- 经济研究(17373)
- 问题(15673)
- 经(15485)
- 版(14857)
- 资源(14856)
- 统计(12893)
- 业大(12855)
- 科技(12765)
- 图书(12527)
- 技术经济(12177)
- 理论(11899)
共检索到397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荣宝 倪少春 王龙
以广州市为例,利用2005年的TM影像,并结合DEM、水土流失现状图、地质灾害图、有机质含量分布图及社会经济等数据,分析全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空间格局特征,并将生态脆弱性区分区图与土地利用规划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生态环境优越,生态良好区占85.96%;②人类活动对生态脆弱性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各生态脆弱性类型区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平原地区好于山区,城区好于郊区;③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结构调整和布局已经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影响,符合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划实施有利用于提升环境生态服务功能。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生态脆弱性 广州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庆香 田华文 张亚丽 朱槐文
如何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村镇规划有机耦合以产生更好的指导意义是当前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阐述了两种规划耦合的边界识别、时空域及相互关系识别和两规构成要素的耦合演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规耦合的技术集成。
关键词: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村镇规划 耦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源 黄成敏
以乐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应用相对风险模型(Relative Risk Model,RRM),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规划执行期间,全市生态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上却具有不平衡性,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会出现波动甚至恶化;作物种植、交通运输和人口负荷是规划生态风险的3个最主要来源;而林地和牧草地在所有生境类型中所受到的生态压力最大;对于生态风险结果,主要表现为区域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在功能与结构上的损害。研究结果能够为乐山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规划成果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具有开展区域生态风险防控与管理的参考价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荣第
本文通过大城市鞍山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践,论述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的客观性、必要性,及其规划的任务、原则、内容、成果等。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宰斌
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分区研究宰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辖区内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所作的统筹安排和长远部署,旨在加强对城乡全部土地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协调产业间的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及其综合效益。市级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友安 郑伟元
研究目的: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刚性与弹性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规划的刚性内容,提出增强规划弹性的方法和途径。研究结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刚性与弹性是矛盾的统一体,必须在保持一定刚性的前提下,具有适度弹性。
关键词:
土地规划 刚性 弹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琼 吴斌 欧名豪 欧维新 郭杰
研究目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辨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冲突的利益相关者基础上,评价各利益相关者的属性,探寻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治理策略。研究方法:标准化访谈,李克特量表法。研究结果:就一般地级市而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冲突涉及17个利益相关者,按照影响力和利益性属性可以分为4种类型,其中市级政府、省市级层面的国土、建设(规划)等部门、地方行政主管官员等9个主体是关键利益相关者;对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应当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建立上下级政府和部门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加强督查力度、完善官员考核机制以及加强规划信息公开等,可以促进冲突的化解。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孟晓晨 赵星烁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及其成因。研究方法:采用利益分析和制度分析的方法剖析问题成因。研究结果:现行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使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成为建设用地开发的主要推动力量,而耕地保护成本与收益承担主体的不一致是耕地保护规划难于落实的根本原因;违法违规土地开发难于制止是因为合法用地的成本大于非法用地;而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则是因为低地价造成了土地与资本的替代。研究结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制度建设调整利益关系。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利益分析 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丁扬 安萍莉 张凤荣 姜广辉
研究目的:针对不同社会主体对规划认知及参与程度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提高规划认知程度的技术方法与管理措施,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参与式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顺义区公众对"土地利用规划"广义认知程度总体较低,明显低于城市总体规划;但是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相关措施认知度却较高;(2)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统筹能力都有待提高;(3)公众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了规划的实施;(4)不同特征的社会主体对自身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认知程度差异明显。研究结论:政府应在规划各个环节中加强宣传,尤其强化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促进部门之间紧密合作,培育公众的规划参与意识,提高规划的公众认知度,加快建立以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封建民 李晓华 文琦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脆弱性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降低生态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榆林市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从景观适应度和敏感度2个维度构建景观格局脆弱度,获取了景观脆弱度的空间分布及变化,并探讨了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度及转移类型对景观脆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5年,榆林市未利用地、水体、耕地减少,建设用地、林地、草地增加。不同景观类型相互融合,景观优势度降低,破碎化、均匀化、多样化趋势明显。景观格局脆弱性空间差异较大,北部风沙草滩区脆弱度高且上升明显,中、西部脆弱度低且有下降趋势,东部和东南部以中等脆弱区为主,变化不大。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利用程度、变化速度、转化类型等与景观格局脆弱性密切相关,土地利用变化的结果使区域景观格局更为脆弱。加强耕地保护,控制建设用地过度扩张,防止林地碎片化是降低生态脆弱性的关键。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脆弱性 榆林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丹 韩书成 张燕纯 易森鹏
[目的]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重要途径。为了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结合其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选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资源承载力4项一级指标及15项二级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方法]通过SPSS19.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前4个主成分,并将其作为新的样本数据,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广州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结果]根据聚类分区结果,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中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丹 韩书成 张燕纯 易森鹏
[目的]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重要途径。为了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结合其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选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资源承载力4项一级指标及15项二级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方法]通过SPSS19.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前4个主成分,并将其作为新的样本数据,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广州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结果]根据聚类分区结果,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中心发达区,包括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和越秀区;综合发展区,包括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区和从化区;重点潜力区即南沙区;资源组合区是(新)黄埔区。根据各分区的差异性,提出各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根据各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及土地利用状况,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具有合理性,能为广州市今后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常优 张本昀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认为这两项规划是国土规划中互有侧重、互为弥补、不可缺少的专项规划;其次,分析了这两项规划的主要矛盾,认为规划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规划编制指导思想与方法不同、规划编制时间的差异及规划编制基础数据的不同造成的;最后,探讨了两项规划协调的原则、步骤和内容,认为规划应主要在人口规模、用地指标、城镇规模、建设工程规划项目及基本农田的划定等方面进行协调。
关键词:
土地 土地利用 城市 总体规划 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军涛
土地利用问题是实现生态脆弱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运用数学模型从区域角度分析研究土地利用的各种变化 ,对于深入认识生态脆弱区环境变化的原因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 ,对东北农牧交错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土地利用变化 数学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书荣 陈宇
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自1998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确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以来,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途管制和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推进了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以及新兴高新产业和城市三大经济体系建设,奠定了中国经济社会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