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8)
- 2023(15681)
- 2022(13339)
- 2021(12622)
- 2020(10416)
- 2019(24225)
- 2018(24294)
- 2017(46363)
- 2016(25292)
- 2015(28654)
- 2014(28849)
- 2013(28507)
- 2012(26327)
- 2011(23929)
- 2010(24290)
- 2009(22153)
- 2008(21470)
- 2007(18977)
- 2006(16948)
- 2005(15064)
- 学科
- 济(107270)
- 经济(107171)
- 管理(69750)
- 业(65096)
- 企(52224)
- 企业(52224)
- 方法(45939)
- 数学(39339)
- 数学方法(38645)
- 中国(30136)
- 农(29492)
- 地方(27993)
- 学(24703)
- 业经(24077)
- 财(21054)
- 农业(20087)
- 环境(19631)
- 理论(18467)
- 和(18056)
- 贸(17326)
- 贸易(17311)
- 制(17224)
- 易(16661)
- 技术(16227)
- 发(15660)
- 银(15658)
- 银行(15616)
- 融(15469)
- 金融(15467)
- 行(15052)
- 机构
- 学院(358844)
- 大学(357551)
- 管理(141489)
- 济(136390)
- 经济(133162)
- 研究(124155)
- 理学(121511)
- 理学院(120029)
- 管理学(117600)
- 管理学院(116936)
- 中国(92826)
- 科学(80638)
- 京(79347)
- 所(63415)
- 财(60983)
- 农(60770)
- 研究所(57980)
- 中心(56385)
- 业大(55204)
- 江(54238)
- 北京(51197)
- 范(51111)
- 师范(50632)
- 财经(48383)
- 农业(47174)
- 州(46304)
- 院(45708)
- 经(43800)
- 师范大学(40835)
- 技术(39591)
- 基金
- 项目(245393)
- 科学(191761)
- 研究(177980)
- 基金(174997)
- 家(153337)
- 国家(152041)
- 科学基金(129948)
- 社会(109331)
- 社会科(103504)
- 社会科学(103474)
- 省(97240)
- 基金项目(93149)
- 自然(86042)
- 自然科(83871)
- 自然科学(83853)
- 自然科学基金(82267)
- 划(82104)
- 教育(81631)
- 编号(73600)
- 资助(73235)
- 成果(59030)
- 发(55765)
- 重点(55289)
- 部(52545)
- 课题(51413)
- 创(50188)
- 创新(46763)
- 科研(46620)
- 大学(44520)
- 计划(44425)
- 期刊
- 济(156830)
- 经济(156830)
- 研究(103888)
- 中国(74997)
- 学报(57636)
- 农(55087)
- 科学(54558)
- 管理(52120)
- 教育(44366)
- 财(43217)
- 大学(42814)
- 学学(40016)
- 农业(38640)
- 技术(32838)
- 融(30547)
- 金融(30547)
- 业经(27698)
- 经济研究(23878)
- 财经(22040)
- 图书(21627)
- 业(20494)
- 问题(20195)
- 资源(20156)
- 经(18732)
- 科技(18173)
- 技术经济(17336)
- 理论(16956)
- 版(16311)
- 统计(16075)
- 现代(16060)
共检索到537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庄大昌
广州市南沙湿地资源特别丰富,开展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十分优越。文章根据广州市南沙湿地呈环带状分布的特征,对广州市南沙湿地资源进行了景观分类:即南沙珠江河汊区、南沙湿地平原区、南沙湿地低丘岗地区;分析了广州市南沙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按照南沙湿地各环带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南沙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即南沙湿地珠江河汊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南沙湿地平原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南沙湿地低丘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并就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说明,以期达到保护地区湿地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实现广州市南沙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广州市 南沙湿地 生态旅游资源 开发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书星
基于广州市南沙湿地旅游感知形象的调研数据,利用SPSS 18.0对326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将旅游感知形象分为认知形象因子、行为因子和情感认可因子,并比较了该三项因子的均值、方差及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游客的年龄、学历、收入、职业均影响其情感认可因子,其中以职业的影响最为深远,职业不仅影响情感认可因子,且对认知形象因子、行为因子皆具影响;认知形象因子直接影响情感认可因子,认知形象因子通过行为因子间接作用于情感认可因子,认知形象因子直接作用的影响要显著优于通过行为因子间接作用的影响;游客对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城市湿地 旅游感知形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玮
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海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状况和开发现状及缺陷的基础上,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角度出发,提出以点带面的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点-面开发模式进行探讨,以及延伸其具体的开发战略与开发措施,以促使设计出的开发模式能够适应当前的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和生态旅游开发政策;同时,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促进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系统间的和谐共生,进而促进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峰云 刘伟 吴宜进 蔡崇法
鄱阳湖是我国东部地区最典型的湖泊湿地,具有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种群和灿烂闻名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资源加之宏观上的区位、交通、客源市场等优势,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条件。但是长期以来单一的农业、渔业生产结构,掠夺式开发湿地资源,加之主观上认识的不足,造成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退化、污染严重等诸多因素制约了鄱阳湖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据生态学和旅游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笔者提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对策与措施,以期实现湿地资源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湿地资源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鄱阳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燕
若尔盖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湿地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从分析若尔盖湿地的旅游资源入手 ,提出了若尔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若尔盖 湿地 生态旅游 保护性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庄大昌,丁登山,任湘沙
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是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大,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的自然地理区域,造就了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由于过去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本文根据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了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以实现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旅游资源 保护性开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军 王媛
旅游地的发展都要依托社区,处理好社区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才有可能获得旅游发展新的突破。本文对江苏海滨湿地周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意识、旅游规划的参与、参与旅游经营及收益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当地社区参与观念淡薄,社区在旅游规划、旅游经营、旅游收益、相关宣传和培训等方面的参与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参与方式单一,程度浅,参与内容狭窄。因此本文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依据墨菲的社区旅游战略模式,结合研究地的实际,从进入性模式、商业经营模式、社会文化展现模式、管理模式、环境保护模式和社区参与旅游规划决策模式6个方面建立了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一方面促进了对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本林
商丘市黄河故道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湿地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从黄河故道湿地资源入手,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对策: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体现地方特色、优化产品结构、分区分层开发以及实施湿地生态恢复。
关键词:
商丘市 湿地 生态旅游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明辉 朱有志 庄大昌
洞庭湖区湿地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大湿地资源集中地之一 ,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长期共同作用下 ,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明显的碟形盆地带状地貌、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构成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因素 ,又呈东、南、西三大片分布 ,且各具特色 ;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几乎涵盖亚热带内陆所有湿地类型造就了该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围湖造田人工围垦、工业废水农药污染、乱捕乱猎人类干扰导致了该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系统的脆弱性。治理对策为 :退田还湖 ,确保自然湿地生态系统面积 ,科学解决“田湖之争” ,复还湿地生态系统。标本兼治 ,力争入...
关键词:
洞庭湖 湿地 生态旅游资源 保护性开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建树 刘洋 张祖陆 李静 王学
鲁北滨海湿地是山东省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对其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可为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提供依据。针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从资源禀赋条件、旅游开发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客源市场条件等4个方面建立一套包含42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多层次灰色评价系统,对该区19处代表性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较为合理,可信度较高;针对研究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均集中在Ⅰ级-Ⅲ级、总体上资源开发空间大的特点及各地市间开发潜力的差异,提出了构建"一体两翼"的大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带的总体...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滨海湿地 开发潜力 策略 鲁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良杰 郑丽波 戴雪荣 俞立中
江西是我国湿地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价值,并成为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一个热点。分析江西湿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类型,对江西湿地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思路和建议,以期为江西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湿地 旅游资源 旅游产品 江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慧 夏保国 梁滨 康芬
运用田野调查法,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武汉城市圈内31家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湿地公园及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类型、数量和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和交通通达指数分析圈域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湖泊型湿地生态系统典型、生物景观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美学价值高;圈域整体交通通达性较好,武汉市的核心集聚效应明显。从空间结构、区位特点、核心功能、产品内涵、功能分区和典型代表这6个层面构建景区依托型、生态农场型、生境保育型三种典型的延展整合模式,为城市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湿地生态旅游 空间结构 整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祖鹏
洞庭湖湿地在维系洞庭湖区域生态平衡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开发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应保护与开发并举,设立统一管理机构,构建政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三位一体的开发机制,设计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实施品牌化开发战略。
关键词:
洞庭湖湿地 旅游资源 开发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芳
根据东洞庭湖湿地资源禀赋及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判断,东洞庭湖湿地社区居民依然处于被动参与阶段;构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成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管理和生态旅游利益分配三个角度构建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并从制度与组织保障、教育和培训机制、法律三个路径分析了东洞庭湖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为民 吴中元 张玉波
湿地作为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体系之一,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对我国湿地资源概况及功能、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的分析,指出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开展生态旅游前景广阔,同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利用管理体系,以期为全面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发挥湿地的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旅游 管理模式 可持续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