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5)
- 2023(6941)
- 2022(5962)
- 2021(5496)
- 2020(4359)
- 2019(10075)
- 2018(9701)
- 2017(17404)
- 2016(9464)
- 2015(10401)
- 2014(10535)
- 2013(10445)
- 2012(9565)
- 2011(8564)
- 2010(9054)
- 2009(8174)
- 2008(8024)
- 2007(7300)
- 2006(6673)
- 2005(6228)
- 学科
- 济(37323)
- 经济(37283)
- 管理(24532)
- 业(18186)
- 中国(14782)
- 企(14636)
- 企业(14636)
- 地方(11983)
- 方法(10452)
- 财(8935)
- 农(8921)
- 理论(8424)
- 学(8371)
- 数学(8171)
- 数学方法(7958)
- 业经(7627)
- 城市(6930)
- 制(6877)
- 教学(5974)
- 农业(5892)
- 环境(5849)
- 教育(5755)
- 发(5320)
- 和(5249)
- 贸(5173)
- 贸易(5165)
- 地方经济(5148)
- 划(5037)
- 工作(5007)
- 城市经济(4981)
- 机构
- 大学(129016)
- 学院(128773)
- 济(45894)
- 研究(44938)
- 管理(44648)
- 经济(44340)
- 理学(36803)
- 理学院(36107)
- 管理学(35239)
- 管理学院(34936)
- 中国(33641)
- 京(29221)
- 科学(27578)
- 财(24001)
- 江(22866)
- 所(22067)
- 范(21745)
- 师范(21554)
- 州(21423)
- 中心(21116)
- 研究所(19382)
- 北京(18623)
- 财经(17842)
- 师范大学(17510)
- 院(17152)
- 农(16767)
- 经(16000)
- 业大(15937)
- 技术(15282)
- 省(14929)
- 基金
- 项目(80422)
- 科学(62801)
- 研究(60857)
- 基金(56476)
- 家(48819)
- 国家(48396)
- 科学基金(41802)
- 社会(37679)
- 社会科(35586)
- 社会科学(35576)
- 省(31775)
- 基金项目(30018)
- 教育(28630)
- 划(26557)
- 自然(26261)
- 编号(25684)
- 自然科(25680)
- 自然科学(25672)
- 自然科学基金(25149)
- 成果(22146)
- 资助(21956)
- 课题(18961)
- 重点(18209)
- 发(17528)
- 部(16518)
- 创(15898)
- 年(15872)
- 大学(15772)
- 国家社会(15583)
- 项目编号(14974)
共检索到213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延旭 张浩鑫
一座伟大的城市不仅要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优美的建筑,还需要城市公共空间来增添色彩。城市的公共空间能够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诸多的服务,改善人们的生活,彰显出城市的文化魅力。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广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明清闭关政策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同时广州也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钟虹滨
在近50年的城市建设中,哥本哈根的城市公共空间不断增加。通过倡导自由与平等、休闲与愉悦、交往与体验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理念,哥本哈根使城市建设重新回归到了满足城市生活的需求上来。本文对哥本哈根新城市空间建设进行了介绍,认为哥本哈根通过交流空间、新型运动空间的营造以及空间服务设施的设立,为城市的公共生活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哥本哈根 城市公共空间 公共生活 回归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周璟
当我们提到城市精神生活的场所,"书店"是脑海里无法割舍的一个名词。冯骥才曾说:"晚上是读书的好时间,看到一个书店就想走进去是自然而然的。一进书店人就变得沉静深邃,有求知和解惑的追求。对于过去读过的经典会捧起再读几句,翻开一本新书也是不自觉开始思想的过程,其实根本上都来自于精神追求。"现实中,书店的命运似乎在繁华的城市里变得越来越岌岌可危。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阅读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GholamHossein Karbaschi 朱关鑫 李富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立志 洪再生 严红红 刘彦君 李宇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对于城市交往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针对当前城市公共交往空间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内城市传统交往特征与当前交往特征的转变,并结合对城市交往空间使用现状的评价,以提高城市居民交往机会为目的,提出了营造城市公共交往空间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 公共交往空间 交往特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子皎
<正>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要求发生改变。而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对提高城市文化水平、引导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设计者需不断寻求书法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地域特色和城市文化内涵,以便实现艺术与设计的完美融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一书立足于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背景,审视城市空间设计的各个环节,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阐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变迁,深入探讨了书法艺术在其中的融入机制,旨在让广大城市居民增强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崔琰 房文博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中的大量公共空间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旧有的城市公共空间因不适应快速的发展而逐渐衰败从而成为社会的负担。如何使这些衰败的城市空间再生,恢复其活力,重新满足社会及人的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其进行再生设计成为一个新兴的话题。本文基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人的特性,与周边界面的关系以及作为公共聚集场所的功能进行了相应城市公共空间再生设计的探讨,并以实例分析来印证,对城市公共空间再生设计的基本要素进行剖析。希望借此引起对衰败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再生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再生 更新 再设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军波 付景保 叶昌东
基于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调查及人口交通出行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和数据统计方法,研究广州中心城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特征及其成因。广州中心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整体上呈老城区为核心、老城外围为边缘的空间分布格局;区际及不同类型服务设施的空间聚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与人口分布不相协调;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圈层及扇形分化特征突出,次中心区的配置水平逐步提升。自然地理条件、城市建设历史、经济发展、制度政策变革及供给与需求变化是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特征 成因 广州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晓林 张琦
<正>一般来说,城市公共空间包含建筑物、交通道路、绿地等空间,可承载居民的公共活动、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尤其城市建筑,其是塑造城市公共空间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从建筑角度出发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规划设计,为市民营造舒适、富有特色、展现城市人文气息的公共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参考由孙彤宇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模式研究》一书,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模式”,探讨了如何提高城市建筑的功能、形态价值及场所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文翎
在总结城市空间发展理论与交通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了因交通依附而导致的城市空间结构表现为集中与分散不断演替的发展特征,延续了不同交通方式对城市形态影响的图解,指出当前的多个阶段的空间发展规划无不以交通为依附,使城市趋向更大范围的分散。但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将会出现以信息、资本、技术与人力资源为特征的新型集聚,不管新的主要城市集中区在哪里产生,都会依附于新的交通结点,集中是城市后依附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
城市空间 交通依附 空间演变 广州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军波 余斌 江海燕
社会经济体制综合转型以来,市场机制逐步取代行政命令成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体方式,其空间分布形态也由空间均衡趋向社会分异。以广州市为例,基于3954份有效问卷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调查数据,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社会生态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社会分异特征显著,中心城区116个街镇单元可以划分为6个类型,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居住单元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可达性存在显著差异;受旧城区社会经济持续繁荣及历史沉积效应影响,社区地位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及可达性之间呈非完全一致性,体现出类似西方国家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城市生态法则"的作用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超
新时代城市规划正在从工程建设转向空间治理,公共空间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公私利益博弈和空间事务集中的糅合体,是聚焦规划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领域。通过回溯城市治理的“空间性”及公共空间对于社会生产与社会治理的核心意义,阐明公共空间已成为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共空间治理思维的基本特征及其与规划手段之间的关联机理,从而提出公共空间规划模式治理化转型的四方面要点。最后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在地实践为例,进一步探讨了公共空间治理的规划设计方法论,以期发现改良以往技术弊端和盲点的可能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威
1前言公共设施设计通常具有专项设计、小批量生产的特点,这与环境设计的特征相似,因而业内人士大多将公共设施设计视为环境设计的延续。这也是一些学术界人士不将公共设施列入工业设计范畴的原因。实际上,公共设施设计的独特性原则在于设计者应根据建设地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城市规模等因素的差异,对相同功能的设施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使其更好地与环境"场所"相融合,这便形成了一个关于城市特色公共设施的话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阳 吕庆华
应用文献归纳和整合对比等方法,从公共空间的定义与特征以及创意城市的含义和形成要素入手,在回顾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了公共空间发展趋势,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以构建创意城市为目的,认为应该丰富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提升社会影响力,重视细节,更开放更具宽容性以及充分发挥应有的经济服务作用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把握。
关键词:
西方城市 公共空间 创意城市 营造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