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1)
2023(5741)
2022(4368)
2021(3975)
2020(3116)
2019(7098)
2018(6823)
2017(12913)
2016(7134)
2015(7817)
2014(7781)
2013(7939)
2012(7768)
2011(7363)
2010(7930)
2009(7877)
2008(6380)
2007(5492)
2006(5117)
2005(4147)
作者
(20202)
(17052)
(16873)
(16168)
(10825)
(8220)
(7694)
(6538)
(6467)
(6216)
(5896)
(5788)
(5467)
(5301)
(5170)
(5156)
(4887)
(4822)
(4800)
(4755)
(4302)
(4145)
(4032)
(4005)
(3886)
(3831)
(3775)
(3662)
(3527)
(3490)
学科
(34611)
经济(34582)
(23933)
(19409)
农业(16429)
管理(14779)
地方(12512)
业经(11078)
中国(10881)
方法(9769)
(9505)
企业(9505)
数学(8979)
数学方法(8870)
(7960)
(7619)
农业经济(7387)
(7137)
(6450)
金融(6449)
收入(6272)
发展(6121)
(6106)
(5617)
银行(5612)
(5432)
地方经济(5373)
(5098)
(5034)
(4989)
机构
学院(100172)
大学(96820)
(42449)
经济(41423)
研究(38259)
管理(35305)
中国(29956)
理学(29796)
理学院(29380)
管理学(28835)
管理学院(28626)
(22822)
科学(22188)
(20687)
(18736)
(18672)
中心(18295)
研究所(16841)
(16385)
(16344)
农业(16330)
业大(15550)
(15022)
师范(14931)
财经(14076)
(13800)
经济学(13592)
(13475)
北京(12840)
(12667)
基金
项目(67423)
科学(52790)
研究(51647)
基金(48245)
(41898)
国家(41476)
科学基金(34920)
社会(34329)
社会科(32146)
社会科学(32141)
(26642)
基金项目(25721)
(22262)
教育(22147)
编号(21498)
自然(20197)
自然科(19661)
自然科学(19657)
自然科学基金(19274)
资助(18659)
成果(17895)
(16674)
重点(15012)
课题(14914)
(14819)
国家社会(14573)
(14258)
发展(13800)
(13600)
(13319)
期刊
(56266)
经济(56266)
研究(31556)
(28579)
中国(24795)
农业(18487)
学报(16205)
科学(15664)
(13458)
大学(13261)
(13251)
金融(13251)
学学(12573)
业经(12380)
管理(11411)
教育(10137)
农村(8086)
(8086)
农业经济(8046)
问题(7770)
经济研究(7369)
技术(7163)
(6854)
(6727)
财经(6667)
资源(6105)
(5797)
社会(5655)
(5583)
经济问题(5528)
共检索到162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宏  李洪斌  姚江春  
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周边地区乡村城镇化的历程,总结了该地区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特征。认为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乡村面临着空间不断消亡、地域认同感消失、自主性不足、高风险等一系列危机。对此,城乡规划应当树立"城乡价值平等"的理念,划定永久性乡村发展区;以"中心城市—新市镇—特色乡村"的城乡体系层次引导乡村空间的保护式发展,以"乡村生态绿道"建设为契机,实现乡村生态空间整合,优化城乡公交网和乡村公共设施的配置,从而促进农村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崇明,邓毛颖  
本文针对广州市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内环路建成后产生的综合效益和影响进行推断、预测和评价 ,不仅仅局限于对交通效果的评价 ,更从多元的角度尝试对交通与环境的变化、引致土地价格和用途的改变、土地利用功能和空间布局的调整、以及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索 ,分析可能带来的影响 ,提出防患于未然的政策与措施 ,最大可能地发挥内环路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贤军  江丽  
城乡二元发展的现状、《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以及"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下,如何进行城乡统筹规划,使之达到城乡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规划领域一个重要的命题。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为例,探索了大都市周边地区统筹城乡空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统筹建设管理方式,以期对全国其它大都市周边地区的城乡统筹规划起到示范、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游欢孙  
文章对民国前期宝山、嘉定的市镇经济与市镇人口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民国前期宝山的城乡人口结构已经向近代类型转变,而嘉定的市镇人口职业构成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格局,两者的差异说明,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能量聚集过程,在城市本身商业机能获得充足发展以前,其对周边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是有限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毅  刘敏  许世远  侯立军  钱嫦萍  
上海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心 ,近 2 0年来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上海城市周边地区经济蒸蒸日上 ,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并呈现其鲜明的特点。分析上海城市周边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 ,结果表明该区大气污染有从市区向郊县转移的迹象 ;东部河口区及滨岸带水污染加剧 ,主要表现在重金属污染和营养盐所引发的赤潮问题相比过去都有增加的趋势 ,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 ,如多环芳烃的富积也愈发严重 ,研究区内的苊、蒽已经超出了ER -L和ISQV -low值 ,已具有潜在的不利的生物影响效应 ;另外 ,上海周边地区非点源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其中畜禽尿粪污染、生活污染以及农药和化肥污染在非点源污染中...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施锦  
广西以及周边的广东、海南、云南是面向东盟的最前沿地区,也都是泛珠三角经济区成员,在CAFTA的机遇下,这四个省都面临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奢望所有的地区同时实现市场的统一,而寄希望于相近个体的融合。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四者目前的分工现状,并进一步探析产生这些现状的原因,认清四省的分工弊病,为清理分工障碍打下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锋  杜宇能  高牟  
当前我国大力推行的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农村消费补贴政策是一种新型财政补贴模式。本文从农村消费补贴政策实施的实地调研入手,再通过理论分析揭示了农村消费补贴中利益相关者的获益由补贴品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共同决定,进而得出这一经济特质会使补贴产品价格存在不同程度的"虚高",并且这种"虚高"的程度与下乡工业产品的种类相关;最后结合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不同种类农村消费补贴的效率及效益,得出了财政补贴资金更为合理的使用方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施祖麟  白永平  
本文以大都市理论和区位理论为基础 ,从区域分工与协作的角度 ,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背景下 ,上海大都市周边的大城市苏州和南通未来发展的城市定位以及实现定位的途径 ,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诸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红娟  
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程,总结了该地区乡村的二元性和低效性特征,研究了乡村转型的趋势,以及传统乡村空间的消亡、地域认同感的消失、村民发展前景的风险、村民自主性的缺失等危机,并提出了城乡规划的应对策略,包括:划定乡村控制线,编制乡村发展规划;构建"中心城市-新市镇-中心村-基层村"的城乡体系;引导乡村产业多元化和"三产化";通过建设"乡村文化绿道"将乡村整合进区域休闲网络;整合配置城乡公交网和乡村公共设施;构建两级互动的乡村规划建设体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澜  张强  钟开斌  
本文通过对中国的现有社会状况的描述,全景地勾勒出目前我国危机形态的特点,并因循社会、组织到个人的逻辑过程,揭示社会转型期我国危机事件高频发生的潜在诱因,说明危机事件的常态性以及进行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紧迫性;最后,在解析我国现有的危机管理理念和系统设置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的危机管理经验提出建立我国危机管理体系、实现"危机管理常规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晓军  郭雨露  何微丹  何豫  
随着"城乡等值"逐步成为新时期城乡发展的新导向,大都市地区村庄的内涵发生改变。传统的"单村独建"出现了产业同质、设施低效、建设破碎等诸多困境,阻碍其可持续发展和品牌打造。广州从化米埗乡村群规划从产业共荣、设施共享、空间共建、社会共治四个方面探索大都市地区村庄"群落化"规划策略,以期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创新模式,为广州乡村振兴提供一种长效机制和实施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翔,史晋川,黄慰愿  
浙江省经济高速增长地区的确定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李翔,史晋川,黄慰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杭州大学经济系310028)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关于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区域划分的角度,通过对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的比较,提出以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翔雯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内容,在目前乡村治理中还面临着乡村生态环境极度恶化、乡村风俗习惯趋于畸形、乡村治理热情普遍不高、乡村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困境,实现有效治理,必须采取整饬生态环境、移风易俗、重塑乡村新秩序、鼓励人才回流等措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葛语思   杨忍   战歌   林元城  
伴随中国城乡关系的急速转型,资本成为重组城乡要素的重要因素,推动都市边缘区的乡村空间转型和重构,厘清其介入机制对补充完善乡村空间重构的动力释义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构建了城乡互动视角下资本循环和乡村空间转型间交互作用的分析框架,以都市边缘区典型村广州港头村为例,深度解析珠三角都市边缘区典型乡村空间转型的阶段特征及其资本介入机制。结果表明:(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港头村的空间转型重构经历了代际交替的村民资本城乡市场循环下的初步空心化、工商资本介入与剩余价值有限城乡市场流通下的城镇化与深度空心化和国有资本带动的“不征地”乡村闲置空间改造下的初步实心化三个阶段。(2)资本通过投资统筹乡村权益关系网络直接改造空间、投资基建改善发展环境等手段促进乡村空间转型,并全面渗透第一到第三产业;乡村可通过提升可达性、加快自然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修缮等诱发资本持续注入。(3)资本介入通过活化闲置空间、激发乡村土地等剩余价值实现“城—乡”资本转移进而推动城乡互动;现有资本介入带有极强的政策福利属性,并不完全能表征剩余价值“乡—城”流动特征已经转变,村民主体地位弱化、城乡互动主体融入度低、资本“脱实向虚”等风险依然潜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