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15)
- 2023(5968)
- 2022(5088)
- 2021(4751)
- 2020(4060)
- 2019(9059)
- 2018(8914)
- 2017(16357)
- 2016(9078)
- 2015(10240)
- 2014(9854)
- 2013(9779)
- 2012(9505)
- 2011(8649)
- 2010(8816)
- 2009(7938)
- 2008(7995)
- 2007(6952)
- 2006(6288)
- 2005(5638)
- 学科
- 济(38769)
- 经济(38732)
- 管理(21189)
- 业(19625)
- 企(14892)
- 企业(14892)
- 方法(14362)
- 学(12856)
- 数学(12243)
- 地方(12095)
- 数学方法(12059)
- 农(11111)
- 中国(9285)
- 农业(7722)
- 业经(7453)
- 财(7322)
- 贸(7102)
- 贸易(7096)
- 易(6690)
- 环境(6396)
- 地方经济(5971)
- 制(5927)
- 和(5788)
- 理论(5763)
- 融(5631)
- 金融(5628)
- 银(5110)
- 银行(5076)
- 划(5002)
- 行(4925)
- 机构
- 学院(132092)
- 大学(131837)
- 研究(53649)
- 济(47388)
- 经济(46297)
- 管理(43584)
- 中国(38253)
- 科学(37762)
- 理学(37388)
- 理学院(36710)
- 管理学(35698)
- 管理学院(35461)
- 所(29560)
- 京(28817)
- 农(28541)
- 研究所(27612)
- 中心(23207)
- 业大(23201)
- 农业(22564)
- 财(21835)
- 范(21079)
- 师范(20860)
- 江(20621)
- 州(20163)
- 院(19701)
- 北京(18370)
- 省(17574)
- 财经(17377)
- 科学院(17180)
- 师范大学(17070)
- 基金
- 项目(94187)
- 科学(73273)
- 基金(67710)
- 研究(63504)
- 家(62739)
- 国家(62246)
- 科学基金(50865)
- 社会(38611)
- 省(36891)
- 基金项目(36495)
- 社会科(36286)
- 社会科学(36276)
- 自然(35680)
- 自然科(34753)
- 自然科学(34736)
- 自然科学基金(34088)
- 划(32545)
- 教育(28386)
- 资助(27232)
- 编号(24595)
- 重点(22751)
- 发(21231)
- 成果(19894)
- 部(19761)
- 计划(19654)
- 创(18627)
- 科研(18389)
- 课题(18371)
- 科技(17730)
- 创新(17471)
共检索到197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唐赛男 王成 裴男才 张昶 王子研 段文军 孙睿霖
为了解河涌沿岸植被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选取广州市南沙区4条河涌作为研究对象,对河涌沿岸的农业景观、工业景观和村落景观3种类型河段的植物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河涌沿岸植物共计有70科126属144种,其中农业景观河段有45科51属58种,工业景观河段有25科33属40种,村落景观河段有64科119属130种。②河涌沿岸各景观类型河段植物区系分布均以广义热带成分为主,占比均达80%以上,符合所在区域气候特点。③植物功能需求差异和人为利用方式差异,导致不同景观类型河段的优势植物组成产生差异。农业景观河段,食用型果树表现出显著优势;工业景观河段,防护植物和城市绿化植物占有优势;村落景观河段,食用型果树和观赏型植物表现出显著优势。④3种景观类型河段植物多样性特征存在差异,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从高到低均为村落景观河段、农业景观河段、工业景观河段。⑤道路建设活动与农业景观河段乔木丰富度呈负相关。建筑物构造活动对各景观类型河段的植物多样性特征具有积极影响,其中对农业景观河段的影响体现在乔木的多样性上,对工业景观河段的影响体现在灌木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上,对村落景观河段的影响体现在乔木和灌木的丰富度、多样性上。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金一博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在乡村河流整治实践中,大部分新农村河流建设采取的方法都是以水利工程为主,渠化现象较为严重,这种不恰当的乡村河流建设模式形成千河一面的局面,景观特色缺失,同时降低了河流的生态效益。加强对乡村河流研究,有效识别乡村河流风貌特征,进行基于地方特色乡村河流建设模式的探索已成为乡村河流治理建设的关键。本文借通过鉴英国景观特征法对广州南沙第3、7、11、14、18涌景观风貌带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河涌景观风貌带的建设策略,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了河流景观风貌带的概念,确定了基于视觉感知影响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王子研
目前,我国岭南地区水网乡村景观的建设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而在乡村景观中,植物作为具生命意义的个体,最能见证乡村景观的发展演替,也最能体现乡村景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因此,对水网乡村植物景观风貌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广州南沙河涌区的三涌、七涌、十一涌、十四涌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区域植物景观、建筑景观、河流景观及文化景观,主要分析植物景观构成特征、空间特征及文化特征,将空间类型分为滨河植物景观、街道植物景观、庭院植物景观、水塘植物景观及公共空间植物景观,分析东西向河涌及南北向河涌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赛男 王成 张昶 裴男才 王子研 段文军 孙睿霖
【目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部分传统村落开始向外扩张,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延续传统乡村植物景观特色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方法】为了解村落外扩对传统村落植物景观的影响,本文以广州3个传统村落为例,调查村落居住区范围内植物景观特征,对比分析村落传统区与扩展区的植物景观特征差异。【结果】(1)无论是传统区还是扩展区,庭院林的绿色贡献率均为最大。(2)从传统区到扩展区,植物种类更加丰富,数量增多,植物生活型结构趋于灌木化。(3)从传统区到扩展区,人们对植物功能的关注由生态和食用开始向观赏转变。(4)传统区优势植物是榕树、木棉等风水树种,龙眼、黄皮、菠萝蜜等食用果树,麻楝、构树、绿竹等生态树种。扩展区优势植物是风水树榕树,龙眼、黄皮、番石榴等食用果树,紫薇、鸡蛋花等观赏树种,小叶榄仁、香樟、绿竹等生态树种。整体植物景观风貌由自然化、果树化向观赏化、城市化转变。(5)从传统区到扩展区,风水林和水岸林的绿量贡献率大幅减小。(6)乔木占比对传统区和扩展区的植物绿量都具有积极影响。传统区中,生态型和食用型植物越多,植物景观类型绿量贡献率越大;扩展区中,生态型植物越多,植物景观类型绿量贡献率越大。【结论】本研究分析了村落外扩过程中植物景观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基于研究结果为外扩过程中的传统村落的植物景观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丹 杨仁斌
以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植物景观为例,分析了该校园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和习性,并将校园划分为教学科研区、公寓宿舍区、景点区、道路区,分别阐述了这四大功能区的植物景观的特色,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植物景观 改进策略 长沙环保职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孟玺
人们往往论及地质地貌条件形成的泰山之雄,气候水文条件形成的泰山之奇,文化历史条件形成的泰山之荣,其实,还应充分注意到植被条件所产生的泰山雄中显秀、奇中有灵、荣中藏妙的特色。 历史上的泰山,植被极为茂密,“朱樱满地,古木参天”,“凌汉峰南竹树森森,未风先鸣”。明、清以来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后经大力绿化,如今植被覆盖率已达90%以上,“岱宗夫如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子研 王成 唐赛男 张昶 韩丹
【目的】分析广州南沙河涌区典型乡村聚落带植物多样性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卫星影像解译及相关统计方法探索随着河段区位及居住建设活动变化的植物多样性特征差异。【结果】①研究区共记录植物44科70属77种,其中乔木42种,灌木19种,草本13种,藤本3种,以蔷薇科Rosaceae和棕榈科Palmae植物种类最多,桑科Moraceae和芸香科Rutaceae次之。②不同河段优势植物种类无显著差异,乔木以龙眼Dimocarpus longan、小叶榕Ficus concinna和黄皮Clausena lansium为主,灌木以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九里香Murraya exotica和米仔兰Aglaia odorata为主,草本以香蕉Musa nana和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为主。③研究区域西闸至东闸不同河段内,乔木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灌木和草本无明显趋势,整体均匀度无明显变化趋势,但居住段乔灌草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河段,而农业段各项指数都低于其他河段;河道宽度与草本植物多样性显著相关,建筑盖度与灌木均匀度显著相关。④研究区植被呈垂直分布,以4 m和8 m为界限分为上中下3层,下层以香蕉、青皮竹和龙眼为主,中层以龙眼、黄皮、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和白颜树Gironniera subaequalis为主,上层以龙眼、小叶榕和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为主;不同高度层优势树种不同。【结论】人为活动对大型乔木影响较小,但对盆栽类灌木和草本类等小型可灵活栽植的植物影响较为显著。图4表2参29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伯红 汤建中
本文结合苏州河沿岸文化景观带的功能潜力和上海城市功能定位提出了苏州河沿岸文化景观带功能开发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原则 ,并对分段开发进行具体策划与设计
关键词:
文化景观带 功能开发 设计 苏州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董静瑞 胡成业 水玉跃 田阔 杜肖 水柏年
根据2015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温州南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多元分析及其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和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南部沿岸海域共鉴定鱼类47种,隶属于9目27科41属,主要以暖水性和暖温性为主,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最多,共26种;其次为鲱形目(Clupeiformes),共6种;再次为形目(Tetraodontiformes),共4种。春季,优势种依次为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as)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美婷 孙冰 陈雷 罗水兴 陈勇 黄应锋 张静 张珂
以地理位置及游客组成划分代表性,以广州城市中心区越秀公园、城市近郊火炉山森林公园、城市远郊黄山鲁森林公园这3个广州市典型性城市公园为主要对象,研究植物景观美景度。为避免非植物因子,如道路系统、园林小品、建筑设施等干扰,在不同空间结构下选择不同的面积空间:每个公园内选取3块典型性密林绿地,面积为20 m×40 m;3块典型性半开敞疏林绿地,面积为20 m×20 m;3块典型性开敞性绿地,面积为30 m×30m。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心理物理学美景度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唐东芹 杨学军 许东新
选择了若干对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定性和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主要体现整体性与和谐性要求 ,定量指标主要体现景观多样性要求 ,建立整体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 )构造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定性指标的量化 ,以及采用Simpson指数公式计算景观多样性的定量指标值 ,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实例评价。分析结果认为 ,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园林植物景观或其他城市人工植物景观的分析评价 ,尤其是适合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预评价及其多方案选优方面的应用。表 3参 9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景观评价 层次分析模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郑伯红 汤建中
本文结合苏州河沿岸文化景观带的功能潜力和上海城市功能定位提出了苏州河沿岸文化景观带功能开发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原则,并对分段开发进行具体策划与设计。
关键词:
文化景观带 功能开发 苏州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翠玉 杨善云 严莉 肖万娟 刘云峰
以柳州市居住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30个植物景观单元作为评价样方,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进行评价,以构建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排序为生态功能Y1(0.539 6)>美学功能Y2(0.297 0)>服务功能Y3(0.163 4)。指标层前四位权重值排序为植物间的协调共生性X4(0.244 1)>植物生活型多样性X3(0.172 6)>植物色彩与季相变化X6(0.119 4)>植物观赏特性多样性X5(0.088 6)。30个样方的综合评分值均在6.7~7.9分之间,这表明柳州市居住区植物景观总体较好。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8个优秀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招英 张建和
五泄风景名胜区是以瀑峰林著称的天然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植被状况良好 ,但季相变化不甚明显。结合景区内植物景观现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从植物景观特色、绿化方式和绿化树种选择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立地环境植物景观营建的措施和对策。参 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明 杜小玉 杨炜茹
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兼具实践性和艺术性的双重标准,在评价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主观判断,很难进行定量的分析评定。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北京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北京市5个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非量化因素的可量化研究,是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公园绿地 植物景观 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