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31)
- 2023(4621)
- 2022(3407)
- 2021(3457)
- 2020(2801)
- 2019(6544)
- 2018(6763)
- 2017(11466)
- 2016(6729)
- 2015(7549)
- 2014(7697)
- 2013(7312)
- 2012(6703)
- 2011(5615)
- 2010(5970)
- 2009(5616)
- 2008(6031)
- 2007(5256)
- 2006(4949)
- 2005(4189)
- 学科
- 济(21353)
- 经济(21320)
- 管理(21002)
- 财(20818)
- 业(16385)
- 企(14173)
- 企业(14173)
- 财政(12399)
- 中国(10905)
- 制(10578)
- 政(9936)
- 农(9017)
- 地方(8604)
- 务(7951)
- 财务(7933)
- 财务管理(7890)
- 体(7887)
- 企业财务(7533)
- 体制(7024)
- 业经(6857)
- 度(5759)
- 制度(5758)
- 教育(5560)
- 农业(5495)
- 银(5440)
- 银行(5440)
- 策(5241)
- 行(5098)
- 理论(5034)
- 方法(4797)
- 机构
- 学院(78117)
- 大学(76296)
- 研究(29794)
- 济(29234)
- 经济(28438)
- 财(26060)
- 管理(25060)
- 中国(24211)
- 理学(19589)
- 理学院(19347)
- 管理学(19054)
- 管理学院(18882)
- 京(17148)
- 科学(16495)
- 江(15506)
- 财经(15038)
- 所(14974)
- 州(14804)
- 中心(13453)
- 经(13408)
- 研究所(12616)
- 省(12489)
- 范(12152)
- 师范(12080)
- 北京(11423)
- 农(11218)
- 院(11096)
- 财经大学(10525)
- 职业(10507)
- 技术(10254)
共检索到151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袁锦霞
广东省广州市财政局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总目标,大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努力做到为改革筑根基,以改革促发展,向改革要红利。九尺之台,起于垒土——为改革筑根基广州市财政局秉持大胆探索、谨慎论证的改革精神,从顶层设计、制度创新等方面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筑牢改革发展之基。坚持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和各个要素,启动了广州市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翔
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较为严峻的下行和失速风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也处于较为复杂的经济背景之下。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过重、财政减收使国有企业与财政的关系有了一些新变化;人口红利下降、社保资金缺口使国有企业陷入劳动成本上升、社会费用压力增大的困境;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和资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苏安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牢牢把握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加大宁夏财税体制改革力度,提升财政科学发展水平,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撑。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激发各类市场竞争主体活力,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要紧密结合积极发展混合所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仲藜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任务,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为解决国家财力严重不足、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的问题,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深化财税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加强税收征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统一管理政府的国内外债务,统筹安排国债的举借、使用和归还。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在全会上的讲话也都强调要提高“两个比重”,努力开源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小莉
财政综合工作涉及面广、跨度大,从微观到宏观,从发展到改革,既有政策研究,又有资金管理,是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财政综合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财政部党组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加强研究、推进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
电子票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锡正 齐守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财政适应整个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体制改革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在促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使财政事业本身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国家财政在发展和前进中的困难非常严重:财政收支矛盾愈益尖锐,赤字有增无减,还债进入高峰期,特别是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越来越趋于弱化,长此下去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淼
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家高度关注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开始对各个层面的建设要求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科学规划,以便出台适当的计划和策略,推动社会可持续性发展。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长期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最终形成的财政税收体制更契合当今的市场经济要求,为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但是,目前财政税收体制还没有到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仍旧有一定问题存在,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国内与国外的经济环境和整体发展形势进行全方位分析,立足社会建设需要,深化改革国家的财政税收体制,使其走上一条规范有序和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财政税收 问题 改革 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伟京
东风吹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广西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案》为指导,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以着力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为重点,坚持开源、节流、依法、增效,打造发展、民生、和谐、绩效、透明"五个财政",开启了八桂大地财税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保安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财政改革发展迎接新挑战、迈上新台阶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国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建设与完善加速的一年。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高度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靓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民生项目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财政税收工作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性作用。当前,国家相关部门虽围绕财政税收工作出台了诸多的政策方针,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有待解决的制度缺陷和细节漏洞,影响我国财税事业的良性发展。基于此,文章围绕财政税收深化改革的实施意义展开研究,分析了财政税收工作中现存的问题,综合探讨财政税收工作深化改革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财政税收 现存问题 深化改革 路径研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中发 柳靖
为了贯彻财政部领导提出的振兴财政精神,推动财经理论研究和财政改革的深入发展,1991年11月5日,《财政研究》《财政研究资料》(以下简称《两刊》)编辑部、中国财政学会中青年专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财政局联合举办了"深化改革、振兴财政"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央机关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的中青年同志、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中青年教授学者、基层财税部门的青年工作者,《经济日报》社和《中国财经报》社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财政部科研所所长、《两刊》主编宁学平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就振兴财政的思路作了重要讲话,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两刊》常务副主编董霞飞同志作了总结性发言.海淀区财政局原局长、党委书记牛丛义、现任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勇坚 夏杰长 胡东兰
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20世纪90年代时,造成了日益严重的财政压力。如何通过深化改革缓解财政压力,是当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90年代,通过对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与价格改革,有效地增加了财政收入,并减少政府在此方面的财政支出,从而缓解了财政压力。但是,这一时期的服务业改革,强调了服务业改革对缓解财政压力的作用,而对政府责任没有厘清,并为实现收入最大化而维持行政垄断,这导致了服务业改革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从未来看,全面深化服务业改革对提高服务业发展效率、缓解财政压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贵华 柯小星
最近,党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设和运作中,财政的理论观点、职能作用、政策调控方式及手段如何更新转轨,这是财政经济界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为交流思想,本刊编辑部与全国中青年财政理论研究会于9月14日在北京召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财政改革"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有关部委、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中青年学者,共25人.与会同志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财政职能的转换、深化财政改革的对策思路等发表了意见.现将发言和书面材料整理如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廷星
本文通过对我国财政从产品经济模式向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转换的分析,提出社会主义财政的特征.并指出,从我国财政经济的实践出发,研究国家在当代对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运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分配关系,把它抽象为财政基础理论,这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作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财政的出现与国家的存在无关"论、"财政不一定要以国家为主体"论、"财政多元"论和"财政没有生产建设职能"论等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颖津
2016年,北京财政将积极适应新常态和新形势,深入构建财政监督大格局,把"严预算、严管理、严纪律;强化绩效、强化检查、强化问责"作为导向和标杆,紧紧围绕"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的目标任务,突出供给侧改革对资金供给方式、效率的新要求,把深化改革与强化监管紧密结合,推动"十三五"财政工作扎实开局起步。统筹聚力"理财要向挖潜转"一是统筹衔接事权和支出责任。2016年,要以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