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9)
- 2023(10190)
- 2022(8332)
- 2021(7495)
- 2020(6448)
- 2019(14253)
- 2018(13970)
- 2017(27376)
- 2016(14856)
- 2015(16389)
- 2014(16086)
- 2013(16077)
- 2012(14877)
- 2011(13212)
- 2010(13744)
- 2009(13136)
- 2008(13302)
- 2007(12262)
- 2006(11212)
- 2005(10472)
- 学科
- 业(79753)
- 企(74709)
- 企业(74709)
- 济(66504)
- 经济(66418)
- 管理(62881)
- 业经(27179)
- 方法(25747)
- 财(24960)
- 农(24110)
- 务(19205)
- 财务(19188)
- 财务管理(19168)
- 策(18181)
- 企业财务(18127)
- 数学(17746)
- 数学方法(17546)
- 农业(17453)
- 技术(16990)
- 中国(15600)
- 制(15312)
- 划(14049)
- 和(13177)
- 理论(13010)
- 贸(12359)
- 贸易(12351)
- 企业经济(12292)
- 经营(12187)
- 易(12044)
- 体(11687)
- 机构
- 学院(220098)
- 大学(212394)
- 济(96302)
- 经济(94485)
- 管理(89898)
- 理学(76186)
- 理学院(75488)
- 管理学(74612)
- 管理学院(74193)
- 研究(72954)
- 中国(58973)
- 财(46885)
- 京(44961)
- 科学(41683)
- 农(39228)
- 所(37163)
- 江(36256)
- 财经(35886)
- 研究所(33022)
- 中心(32644)
- 经(32484)
- 农业(30922)
- 业大(30861)
- 北京(28308)
- 州(27859)
- 经济学(27738)
- 院(26611)
- 财经大学(26087)
- 商学(26072)
- 商学院(25836)
- 基金
- 项目(135998)
- 科学(108953)
- 研究(101470)
- 基金(99451)
- 家(85966)
- 国家(85096)
- 科学基金(74427)
- 社会(65036)
- 社会科(61699)
- 社会科学(61683)
- 省(54483)
- 基金项目(51337)
- 自然(48295)
- 自然科(47211)
- 自然科学(47195)
- 自然科学基金(46463)
- 教育(45191)
- 划(44501)
- 资助(41052)
- 编号(40696)
- 业(34648)
- 成果(32822)
- 创(31825)
- 发(30571)
- 重点(30427)
- 部(30052)
- 创新(28745)
- 课题(28510)
- 制(26991)
- 性(26775)
- 期刊
- 济(117019)
- 经济(117019)
- 研究(67194)
- 中国(44630)
- 管理(41224)
- 财(40013)
- 农(37664)
- 科学(30169)
- 学报(28960)
- 农业(25909)
- 融(23686)
- 金融(23686)
- 大学(22850)
- 学学(21894)
- 业经(21489)
- 技术(20977)
- 教育(19595)
- 财经(18416)
- 经济研究(18243)
- 业(16120)
- 经(15993)
- 问题(14427)
- 技术经济(13565)
- 贸(12903)
- 现代(12444)
- 世界(12222)
- 国际(11667)
- 财会(11459)
- 商业(11008)
- 经济管理(10994)
共检索到346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建耀
进入壁垒使得新进入市场的厂商必须承担一些在位厂商并不承担的成本。广告的竞争性使得在位厂商可利用广告形成进入壁垒。这些进入壁垒主要包括产品差异化壁垒、规模经济壁垒和广告“抢先”所形成的进入壁垒。为应对这些进入壁垒,我国企业可采取广告的“确定性指向”策略、人无我有策略和强势品牌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建耀
进入壁垒使得新进入市场的厂商必须承担一些在位厂商并不承担的成本。结构性进入壁垒是由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行政性政策和法律等行业中的客观因素所形成。为应对结构性进入壁垒,新厂商可采取积累必要资本量、灵活切入、市场追随和战略联盟等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启洋 任荣明
海外投资壁垒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推动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遭遇海外投资壁垒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东道国与海外企业的利益博弈分析框架,讨论了投资壁垒产生的原因以及海外企业通过利益再分配来有效应对东道国投资壁垒的可行性。最后,结合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企业频频遭遇海外投资壁垒的原因,提出了我国企业应对海外投资壁垒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壁垒 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林 曾国安
本文基于策略性阻止进入模型,分析进入壁垒如何影响在位企业用于进入阻止的创新行为。理论模型显示,高进入壁垒形成进入封锁,在位企业没有动力通过策略性创新投入对潜在进入者进行威慑;低进入壁垒形成进入容纳,在位企业进行威慑的创新投入成本过高;只有在临界值内中等高度的进入壁垒能促使在位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威慑潜在进入者。因此,在位企业的策略性创新投入与进入壁垒高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过高或过低的进入壁垒都导致企业降低创新投入。利用中国制造业2005-2007年482个四位码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进入壁垒与中国工业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基于样本、变量和模型的稳健性...
关键词:
进入壁垒 进入阻止 创新投入 倒U型关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晓峰 王林彬
哈萨克斯坦(以下简称"哈国")是中亚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也是中亚地区与中国经贸关系最密切的国家。自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哈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之后,两国不仅签署了高达140亿美元的合作大单,还就开展产能合作达成共识;2015年3月,中哈又进一步签署了涉及236亿美元的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备忘录及30多份合作文件,将中哈关系提升至历史的新高度。5月7日至8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昌忠泽
进入壁垒、退出壁垒和国有企业产业分布的调整昌忠泽一、进入壁垒、退出壁垒的内涵、种类及其意义传统经济学推崇完全的市场自由竞争标准模式——把企业自由进入和退出行业设想为一种理想境界,但现实经济并不如此,是典型的非完全竞争的,企业进入和退出存在各种障碍,这...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林秀 郭缙
煤炭企业转型升级是完成煤炭行业"去产能"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煤炭企业从低附加值产业链中游向高附加值产业链上下游转移的重要方法。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受到企业目前所在产业退出壁垒和企业转型目标产业进入壁垒的双重影响。通过静态平衡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进入壁垒、退出壁垒强度与企业利润负相关,同时这种影响会随着壁垒强度的提高而减弱,得出需面临高退出壁垒的煤炭企业更倾于向高进入壁垒的产业链上游转产的分析结果,通过相关度分析对结果进行了检验。最后,对实现"去产能"目标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志玲 魏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尚静 樊海林
基于对绿色壁垒形成的逻辑梳理,本文旨在揭示新的竞争环境中企业以及相关管理机构面对的现实问题及机遇,并着重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壁垒 发展动态 应对策略 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方超英 强信然
一、贸易技术壁垒的主要特征 贸易技术壁垒是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虽然它阻碍了国际贸易自由化,但因其提出的许多技术措施适应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类自身保护的需要,所以利用技术壁垒维护贸易秩序,已经得到世贸组织的认可,这使得技术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将会长期存在。 从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贸易技术壁垒是商品进口国以贸易保护主义为目的,通过制订某些特殊的技术条件形成的贸易壁垒。它一般采取颁布技术标准、法律、法令或推行技术条例、认证制度、检验规范等方式,对进口商品提出较为苛刻的技术条件或卫生安全、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莉丽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西方不少国家利用这一时代要求,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实行了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措施——绿色贸易壁垒(GreenBarriersto Trade),来限制其他国家产品的进入以获取本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利益。绿色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的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有挑战性也有机遇。为此,我国应在反对高水准的环境标准的同时,又要适应国际环保的大趋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绿色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 对应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启洋 任荣明
海外投资壁垒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推动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遭遇海外投资壁垒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东道国与企业的利益博弈模型,对海外投资壁垒产生的原因、严厉程度以及企业强化利益分享对东道国设置投资壁垒的影响进行研究。最后,本文结合博弈模型的相关结论,就我国企业如何应对海外投资壁垒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壁垒 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