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8)
2023(10273)
2022(9091)
2021(8602)
2020(7184)
2019(16700)
2018(16517)
2017(31998)
2016(17600)
2015(19821)
2014(19640)
2013(19598)
2012(17844)
2011(15925)
2010(15750)
2009(14313)
2008(13601)
2007(11623)
2006(10139)
2005(8634)
作者
(52785)
(43814)
(43608)
(41188)
(27755)
(21289)
(19506)
(17385)
(16717)
(15541)
(15001)
(14789)
(13893)
(13772)
(13485)
(13480)
(13406)
(13086)
(12369)
(12289)
(11181)
(10667)
(10574)
(9829)
(9800)
(9767)
(9730)
(9631)
(8892)
(8749)
学科
(65508)
经济(65435)
管理(51158)
(48279)
(40554)
企业(40554)
方法(32067)
数学(27819)
数学方法(27516)
(17580)
(17315)
(16318)
中国(15781)
业经(14774)
地方(13551)
农业(11865)
(11613)
(11268)
贸易(11262)
理论(11099)
(10924)
环境(10870)
技术(10577)
(10362)
(10319)
财务(10253)
财务管理(10238)
企业财务(9618)
(9349)
(9206)
机构
大学(247902)
学院(246309)
管理(98796)
(88859)
经济(86745)
理学(86479)
理学院(85538)
管理学(83961)
管理学院(83556)
研究(81645)
中国(58042)
科学(55590)
(53036)
(45589)
业大(42601)
(42264)
(40621)
研究所(39027)
农业(36447)
中心(35998)
(34441)
北京(33362)
财经(33219)
(31737)
师范(31390)
(30198)
(29630)
(28885)
技术(26677)
(25623)
基金
项目(178219)
科学(137620)
基金(127656)
研究(125404)
(113379)
国家(112490)
科学基金(95227)
社会(75689)
社会科(71633)
社会科学(71614)
(70284)
基金项目(68673)
自然(65168)
自然科(63584)
自然科学(63567)
自然科学基金(62380)
(59890)
教育(56453)
资助(52744)
编号(51106)
成果(40470)
重点(39814)
(37790)
(37355)
(36846)
课题(34900)
科研(34719)
计划(34469)
创新(34402)
大学(32316)
期刊
(93292)
经济(93292)
研究(68832)
学报(46594)
中国(42283)
(41010)
科学(40442)
管理(34468)
大学(33321)
学学(31580)
农业(29444)
(28239)
教育(25183)
技术(20304)
(16113)
金融(16113)
业经(16076)
(15620)
财经(14789)
经济研究(14422)
图书(14309)
科技(13344)
业大(12857)
理论(12599)
(12348)
(12135)
问题(12130)
资源(11986)
实践(11899)
(11899)
共检索到343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明富  顾会战  彭毅  刘克  吴斌  陈尚洪  张建慧  余祥文  
本文对广元植烟土壤氮钾含量和变化水平,烟株不同时期生物量增长和增长率,烟叶氮钾吸收量和钾氮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氮素供应和烤烟对氮素吸收良好,钾素供应和吸收较差,钾素"回流"现象和土壤钾素物理固定较为突出,钾含量和钾氮比较低;烤烟移栽后15 d左右土壤氮钾含量偏高,中期不足,后期匮乏,生物量较低,烤烟生物量增长与氮钾供应不协调。应减少前期氮钾供应量,加大移栽后45~75 d的氮钾供应,保持75 d后一定量钾素供应,同时缩短钾素在土壤中的滞留时间,调节植烟根际土壤的pH值,减少钾素的物理固定,增加钾素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提高烤烟生物量和烟叶含钾量。初步摸清了川北地区烟草土壤氮钾供肥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明富  成本喜  殷英  余垚颖  吴斌  屈健康  余祥文  王勇  罗定棋  顾会占  
本文对川西、川南和川北植烟土壤氮钾养分含量和变化水平,烟叶氮钾吸收量和生物增长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和川北植烟土壤氮素供应和吸收良好,川南较差;川西和川南钾素供应和吸收良好,烟叶含钾量高,川北烟叶含钾量较低;烤烟移载后15 d左右土壤氮钾含量偏高,中期偏低,后期不足,烤烟生物量增长与氮钾供应不协调。应减少前期氮钾供应量,加大45~75 d钾素供应,保持75 d后一定量的钾素供应的同时,有效调节和改良植烟根际土壤环境,增强钾素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烤烟生物量和烟叶含钾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新华  曹翠玉  史瑞和  
高粱是C_4作物,增产潜力大,综合利用价值高,作为酿造原料有其广阔的发展前途。我国南方两熟制地区,高粱一般与小麦轮作,多系夏高粱,由于生长期短,一般产量不高。因此,研究夏高粱氮、磷、钾的吸收规律,进行合理施肥是获得籽粒高产优质的必要条件。田间试验于1987年在江苏省泗阳县砂姜黑土上进行。供试高粱品种为原杂10号,在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喜巧  杨文平  黄玲  梅沛沛  孟丽  
【目的】研究红花(Carthamus tinctoricus L.)对氮、磷、钾的吸收特征,为红花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红花3个株系(2-3、H-7、BH-1)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幼苗期、花蕾期和成熟期红花不同器官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规律,并分析氮、磷、钾累积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幼苗期氮素以叶中较高,磷素和钾素含量均以茎、叶较高;与幼苗期相比,花蕾期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下降,转移到花和蕾等器官中;成熟期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持续下降,养分转移到种子和苞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艳  陶光灿  余珺  阎静  郭兴强  谢光辉  
在淮河平原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旱稻小麦两熟种植系统土壤氮、磷、钾供应状况、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及肥料需求规律。结果表明:小麦产量对肥料的依赖性以及对磷和钾素的敏感程度高于旱稻。旱稻小麦两熟种植系统一个周期内的土壤氮素供应量为12.5 g/m2、磷素为3.3 g/m2和钾素为22.7 g/m2。土壤对第一季旱稻和小麦的氮、磷和钾素供应能力均显著高于第二季,表明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很大程度上受施肥的影响。旱稻氮、磷和钾肥表观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33.4%、3.0%和-8.5%,小麦分别为69.3%1、3.4%和36.9%。每生产1 t旱稻籽粒需氮素14.9~33.7 kg、磷素2.9~5.9 kg和钾素1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占宏  李宗圈  王位安  赵红现  王现孬  崔振光  祖耀廷  
研究表明,西瓜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很少。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多,抽蔓到一棚瓜成熟期间对氮的吸收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1419x-5.3878,r=0.9971**。座果后对磷的吸收逐渐增多;开花结果后对钾的吸收逐渐增多。西瓜植株对、氮、磷、钾的分配在结果前主要用于叶的发育和建成,其次是茎、根的生长;座果后,逐渐转向果实的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亚如  崔洁亚  侯凯旋  张晓军  王铭伦  王月福  
明确花生生长发育的适宜土壤容重和探究土壤容重影响花生生长的作用机制,为花生高产耕作栽培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采用柱栽的方法,设置020 cm和214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为1.2,1.3、1.2,1.4、1.2,1.5、1.3,1.3、1.3,1.4、1.3,1.5 g/cm36个处理,模拟大田不同土层容重的实际存在状况,研究了土壤容重对花生结荚期氮、磷、钾、钙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土壤容重相同的条件下,花生茎秆、叶片、根系、果壳、果仁和果针的氮、磷、钾、钙含量和积累量均随着21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冯文强  涂仕华  成本喜  廖鸣兰  秦鱼生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肥品种及其用量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产量、植株含钾量及吸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态氮肥与KNO3配施能显著提高烟草产量及含钾量,促进钾的吸收。在不考虑营养元素平衡的情况下,过多增施钾肥对提高产量及含钾量的作用不大;烟草需钾量是随着其它营养改善而有所提高。烟草的吸钾量与土壤有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208),说明高的土壤钾素肥力可能对生产高质量烟叶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  高丽红  黄延楠  
为探明环境对番茄养分吸收的影响 ,以中杂 9号番茄为试材 ,研究日光温室秋冬、冬春 2个栽培茬口不同温光环境下番茄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 :温光环境对番茄吸收氮磷钾总量的变化产生影响。以果实膨大期为例 ,秋冬茬番茄对全N、P和K吸收的绝对量只相当于冬春茬的 85 4 1%、70 5 1%和 82 4 % ;但 2个茬口番茄全生育期对全N、P和K的吸收比例基本相同 ,为 1∶( 0 14~ 0 17)∶( 1 6 8~ 1 73) ,与温光环境无关。秋冬茬和冬春茬番茄对全N、P和K的吸收量均呈单峰曲线 ,果实膨大期达到最大值。果实膨大和采收初期是营养吸收最旺盛时期 ,吸收量均占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飞  郭利双  李景龙  肖才升  
为研究油棉连作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湖南省常德市开展了氮肥不同用量试验,设置了5种施氮量:0,90,180,270,360 kg/hm~2。结果表明:在0~360 kg/hm~2施氮量内,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棉株氮素、磷素、钾素养分累积逐渐提高;氮素的积累分配与磷素、钾素的积累分配呈现良好的一致性,棉株氮磷钾养分累积均在施氮360 kg/hm~2条件下最大,其中在90~360 kg/hm~2施氮量内,棉铃氮素、磷素、钾素的分配比例均在施氮270 kg/hm~2条件下最大。在0~360 kg/hm~2施氮量内,氮肥的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与生产效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棉株对磷素与钾素的吸收则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增施氮肥促进了棉株生物量的积累与棉花产量的提高,当施氮水平提高到270 kg/hm~2后,其增施效果不再显著且生物量与产量均为最高。在0~360 kg/hm~2施氮量内,马克隆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整齐度和伸长率则没有显著的变化;在180~270 kg/hm~2施氮量内,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最高。适宜的施氮量利于棉株对氮素、磷素、钾素的吸收,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棉花产量与品质,该试验条件下,推荐施氮量250~270 kg/hm~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佳芳  孙芳  孙锐锋  芶久兰  钱晓刚  
为探讨马铃薯不同氮、钾肥用量和产量的关系以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马铃薯生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氮、钾2因素4水平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营养对脱毒马铃薯会-2产量及钾素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中钾处理的平均单窝重、大薯块单窝重和产量均最高。钾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较大,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产量直线上升,当钾肥用量达到一定水平,产量维持在一个最高水平,再增加钾肥产量不再增加;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迅速增加直至达最高水平,继续增加氮肥用量,马铃薯产量有所下降;过多的施用钾肥使植株体内钾素含量增加,超过最高产量后吸收的钾素属于奢侈吸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虹琦  周冀衡  罗泽民  林桂华  上官克攀  
为了探索烟草施用钾肥的抗旱效果和提高烟叶品质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不同供钾水平对烟草生长和钾素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供钾水平下生长的烟草随着供钾水平的提高 ,生长量和抗旱性均得到增强 .在干旱胁迫下 ,可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的损失速率 ,使烟叶的水分损失得到控制 .同时减缓了干旱时烟叶叶绿素含量的降解速率和烟叶细胞膜的损伤度 ,还使烟叶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减轻 ,丙二醛生成量降低 ,烟草的抗旱能力也明显得到提高 .随钾水平提高烟叶含钾量和钾素吸收量增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锡发  涂仕华  秦鱼生  冯文强  廖鸣兰  周先龙  
在四川稻-油轮作制的免耕条件下,川香优9838不同生育期吸收养分的总量差异较大。氮(N)在整个生育期以拔节期的吸收量为最高;其次是成熟期,第三是分蘖期;对磷的吸收从苗期至成熟期表现为小幅持续升高;对钾的吸收主要集中在拔节期到抽穗期,占了全生育期吸收量的73.4%。在土壤养分管理上,川香优9838的氮肥施用宜早,主要在拔节期前。如果水稻在抽穗后土壤供氮不足,应考虑追施粒肥以保证高产优质。磷肥宜作底肥施用。如遇保肥能力很差的沙质土壤或对磷固定能力很强的强酸性/强碱性的土壤,在磷肥施用上则需要分次施用,保证中后期的磷素供应。钾肥的施用应主要在前中期。如遇土壤质地较轻,也可在抽穗期补施少量K肥。免耕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曹永庆  任华东  林萍  王开良  姚小华  龙伟  汪开兴  
以5年生油茶为试材,研究了树体对大量矿质元素氮、磷、钾元素的年吸收和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油茶年发育周期中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量分别为44.05、5.50、23.31 g.株-1,吸收比例约为8∶1∶4。抽梢期(4月)至果实发育期(7月)是油茶吸收氮、钾元素的活跃时期,该段时期内的积累量超过了年积累量的50.00%,其中的氮、钾元素分别有43.64%和26.97%被根系所利用;植株对磷元素的积累量在4月至10月没有明显的起伏,从果实发育期(7月)至成熟期(10月)这段时间内,植株磷元素的积累量达到2.63 g,其中35.36%保留在根系中。油茶叶片、枝干和根系中氮、磷、钾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灿   汤伟   黄璜   任勃   周天送   吴良洁   王忍  
为探究茭白种养模式的施肥策略,设置茭虾共作(ZC)、茭白单作(Z) 2个处理,研究茭虾共作对土壤氮磷含量、茭白产量和茭白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吸收分配的影响。2021-2022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茭虾共作模式较茭白单作模式采茭期土壤中全氮、全磷、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0.85%~38.89%、5.45%~13.79%、6.19%~61.79%,净茭产量提高了5.10%~19.54%,采茭期茭白茎、叶、净茭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14.41%~16.58%、10.28%~15.15%、10.57%~21.45%。2021年茭虾共作处理较茭白单作处理在采茭期叶的氮含量显著增加了25.74%,但在孕茭期茎中磷含量显著减少了16.76%;2022年氮肥减量、减量投喂下,茭虾共作处理较茭白单作处理在孕茭期茎的氮含量显著减少了23.75%,在分蘖期叶中磷含量显著减少了12.08%,2 a全生育期同一器官的钾含量在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对于养分积累,2021年茭虾共作处理在分蘖期叶的氮、磷、钾积累量较茭白单作处理分别显著减少26.04%、27.27%、30.11%,但在采茭期茎的氮、钾积累量和叶的氮、磷积累量较茭白单作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8.80%、38.41%和44.77%、35.71%;2022年在氮肥减量、饲料减量投喂下,茭虾共作处理在采茭期叶的磷积累量和茎的钾积累量较茭白单作处理显著增加30.0%和30.77%。关于养分分配,2种处理的茭白在孕茭期和采茭期氮素的分配均以茎、叶为主,而磷、钾元素的分配均以茎为主,茎分配比例在42%~66%。对于养分转运,2021年2种处理茭白的根、茎、叶在氮、磷转运上大多为表现为“库”器官,而在钾转运上大多表现为“源”器官;2022年氮肥减量、减量投喂下,茭白的根、茎、叶在氮、磷、钾转运量上大多表现为“源”器官。因此,在茭虾共作模式中适当减少肥料、饲料的投入,能促进形成合理的源库关系,有利于茭白产量的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