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01)
- 2023(3669)
- 2022(3124)
- 2021(3126)
- 2020(2695)
- 2019(6183)
- 2018(6207)
- 2017(11379)
- 2016(6453)
- 2015(7472)
- 2014(7521)
- 2013(7242)
- 2012(7124)
- 2011(6407)
- 2010(6715)
- 2009(6239)
- 2008(6741)
- 2007(6240)
- 2006(5692)
- 2005(5165)
- 学科
- 济(23835)
- 经济(23792)
- 管理(18641)
- 业(16310)
- 企(14529)
- 企业(14529)
- 方法(10891)
- 数学(8610)
- 数学方法(8316)
- 学(8277)
- 财(7167)
- 理论(6386)
- 中国(5926)
- 农(5915)
- 业经(5662)
- 制(5458)
- 贸(4974)
- 贸易(4971)
- 易(4829)
- 和(4408)
- 教学(4254)
- 银(3911)
- 银行(3891)
- 务(3855)
- 财务(3834)
- 财务管理(3821)
- 农业(3762)
- 技术(3749)
- 教育(3733)
- 行(3671)
- 机构
- 大学(102754)
- 学院(99826)
- 研究(35590)
- 管理(35410)
- 济(33678)
- 经济(32728)
- 理学(30079)
- 理学院(29622)
- 管理学(28669)
- 管理学院(28478)
- 中国(26299)
- 科学(24867)
- 京(23297)
- 所(19543)
- 农(18988)
- 研究所(17887)
- 财(16909)
- 江(16422)
- 中心(16303)
- 业大(15887)
- 范(15426)
- 师范(15239)
- 农业(15189)
- 北京(14837)
- 财经(13229)
- 州(12984)
- 院(12372)
- 师范大学(12319)
- 经(11913)
- 技术(11799)
- 基金
- 项目(63850)
- 科学(49452)
- 基金(46140)
- 研究(43508)
- 家(41760)
- 国家(41448)
- 科学基金(34619)
- 社会(26074)
- 社会科(24495)
- 社会科学(24486)
- 省(24355)
- 自然(24087)
- 基金项目(23885)
- 自然科(23610)
- 自然科学(23599)
- 自然科学基金(23176)
- 划(21305)
- 教育(20864)
- 资助(19830)
- 编号(17457)
- 成果(15916)
- 重点(14604)
- 部(13749)
- 创(12680)
- 计划(12594)
- 发(12515)
- 课题(12368)
- 科研(12310)
- 创新(11888)
- 大学(11859)
共检索到154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兆升 王川久
广义费用及其在公路网络分配中的应用杨兆升,王川久一、简介广义费用的概念的提出是基于网络规划中对于道路服务水平的一切属性的综合评价的需要。服务水平的属性一般有距离、旅行时间、流量速度关系以及其它费用(如燃料、收费)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属性是旅行时间,在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沛权 曹小曙
利用GIS手段,以重力度量模型、网络连通度和最短距离度量模型为基础,构建综合评价指标分析了广佛都市圈17个县区、127个空间节点的公路路网通达性。研究表明:广佛都市圈的公路路网发育较成熟,受自然环境、经济及空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其通达性空间格局呈明显的圈层结构,通达性从都市圈的几何中心向外围递减,且向东—西方向延伸,成走廊态势,南北向的通达性递减趋势明显快于东西向,珠江北岸通达性优于南岸,并对广佛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提出调整建议。
关键词:
通达性 空间格局 公路网络 广佛都市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蒋晓威 曹卫东 罗健 朱胜清 唐云云
以1996、2004、2010年为时间断面,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探讨安徽省公路网络中节点城镇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96-2010年,安徽省公路网络可达性总体空间格局变动不大,其值大体以合肥地区为中心向外围呈不规则环状递增,且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交通干道指向性。公路网络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内节点城镇可达性,其中第一阶段(1996-2004年)可达性值提升较第二阶段(2004-2010年)更为显著;可达性变化幅度与初值有关,第一阶段可达性值变化率空间格局由"徐合高速—合芜宣高速"沿线地区和沿江地区组成的"T型"区域向周围递减,第二阶段呈现出沿新建高速公路地区向四周递减的多极空间格局;不同地区可达性受益迥异,江南地区可达性受益最为显著,其次是淮北、江淮地区;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可达性水平由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优化,可达性等值线趋于均匀、平滑,中心城市可达性差异逐渐缩小,可达性分布趋于均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亚婷 秦耀辰 闫卫阳 潘少奇
以最短时间和可达性系数为指标,在ArcGIS的支持下,对1986,1996和2006年3个时间断面的河南省公路交通可达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公路网络连接的县级城市可达性值以中部及中北部为核心,向外围逐渐增高,大致呈不规则环状分布格局;研究期内,可达性空间格局总体变化不是很大,可达性比较好的县级城市主要位于河南省的中部及中北部,可达性较差的县级城市均分布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带,3个时间断面中,新县、台前始终是可达性最差的2个县;随着河南省公路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河南省整体可达性及各县的可达性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但不同阶段可达性的提高幅度又有所不同,1986—1996年各县可达性值减少率高于19...
关键词:
可达性 公路网络 空间格局 河南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顺
为合理评估高速公路网的时间价值效益,文章基于单个高速公路项目与路网的差异性比较,利用"前后对比分析"法,通过分析节点筛选、路网构建,建立路径选择、流量时间延误和单位时间价值模型等综合分析手段,提出了路网出行时间价值效益的测算方法,并以广东省新一轮高速公路网规划为实例,验证了该测算方法的有效性。文章提出的基于网络视角的时间价值效益测算方法,充分考虑了路网内路网之间的相互影响,更符合实际中公路网建设成网情况下的运营状况,该方法可为各类公路网营运后评价提供支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兵 金凤君 于良
利用可达性评价模型,计算1984—2004年公路网络演变过程中带来的可达性变化,并对2025年湖南高速公路网络可达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湖南公路网络变化过程中,可达性显示以中南部为主的“中心—边缘”同心圈层结构,呈现明显“东北—西南”轴线特征,网络变化使湘西、湘南等边远地区受益巨大,但滞后的特征仍然显著。公路网络演变过程中,城市之间的可达性变异先减小后增大,到2025年,湖南高速公路网络完成,城市间可达性将逐步实现优化均衡,14个地级市4h通勤圈基本形成,长沙等核心城市2h交流圈的扩展将推动区域一体化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
公路网络 可达性 空间格局 区域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春 王秉德 沈昊婧
以重庆市38个区县公路网络为研究对象,以最短距离为原则,在构建公路网络拓扑结构的基础上,计算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和通达性系数来衡量城市通达性水平的高低,并对通达性水平的特点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38个区县的通达性水平呈现出"放射状同心圆"特征,以重庆市主城区为圆心,随着同心圆的半径增加,通达性水平逐渐降低,形成明显的环状分异态势;(2)路网的拓扑连接水平较低,路网等级体系不够完善,网络的辐射效率不高,网络结构相对脆弱,网络的有效性较低;(3)高等级路网发育不均衡,区县间出现通达性差异很大的现象,影响区域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公路网络 通达性 重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薛红木 冯长春 张剑锋
通过大数据技术抓取百度地图中288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之间的最短旅行时间,修正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公式,研究我国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及高速公路网路对我国城市可达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高速公路网络下,可达性格局为以湖北为核心向外圈层递减的"中心—外围"模式;高速公路网络下,转变为以湖北—河南为核心向外圈层递减的"中心—外围"模式,向北方向拉伸显著;高速公路时空压缩效应显著,城市之间总通行时间距离压缩效应达46.76%;高速公路对城市可达性影响显著,可达性变化幅度在空间上多中心(西南省份、新疆、华北、河南)向外围递减的阶梯式格局;高速公路网络下我国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均衡度下降。
关键词:
可达性 高速公路 空间格局 城市可达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恩菊 孙虎 李广文 鲍锋
本文通过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区内旅游公路网络的平均通达度和相对连通性的分析发现: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旅游公路交通的平均通达度和相对连通性地区差异较大;旅游公路网络存在支线公路建设滞后、通达深度不够、知名景点的通达度差、各景点间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该区旅游公路交通网络建设的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红 张平宇
高等级公路是城市群城际联系的快速通道,对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2个入网城市的最短路径矩阵为基础,选取通达指数、伸展指数、趋中指数等指标,对辽中城市群高等级公路网络的发育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辽中城市群高等级公路网络的发育程度在空间格局上呈现明显的"核心-外围"模式,通达指数最高的城市集中在中部地区(沈阳周围),较低的城市分布在外围地区;趋中指数排序与通达指数排序相吻合;作为城市群重要门户城市———营口的通达性丞待提高,城市群南北向高等级公路网络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爱虎 匡桂华
依据图论和空间结构理论,建立网络结构的通达性度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rcgis10.0地理信息系统和Ucinet6复杂网络软件工具,从效率公平和区域经济以及物流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广东省1989~2030年高速公路网络结构的通达性演化,并与广东省物流经济空间格局变化对比分析。结论表明:广东省高速公路网络结构由线状往网格状发展,网络通达性不断地改善;东西两翼和山区与珠三角洲地区的交通网络差异化逐渐缩小,但差异仍然存在;广东省物流集散中心由广州市往珠三角地区和东西两翼扩散;到2030年形成"两横五纵"的物流干线;广东省物流经济空间格局由逐渐集中再分散,与高速公路扩散相类似。结论为区域经济与物...
关键词:
通达性 高速公路 网络结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会艳 梁莎莎 韩磊
结合选址及路径优化模型对高速公路物流网络的优化问题展开研究,构建了高速公路物流网络规划模型并应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分析,通过算法的改进设计提高了算法求解的效率和最优解的精度,以期对以高速公路路网为载体的社会物流服务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速公路路网 物流网络优化 遗传算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石培基 王祖静 李巍
甘肃省旅游资源丰富,有3个5A级和15个4A级景区,但是由于受交通条件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旅游经济并不是十分发达。本文将城市地理学的腹地理论应用于旅游规划中,同时考虑中心城市旅游经济综合规模和公路交通条件,在GIS软件支持下,采用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以2009年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为研究对象,借助场强模型和哈夫模型,计算旅游经济的场强,进行城市旅游腹地的测定,发现场强随着距离中心城市和路网越远而逐渐减小,并且腹地多形成于中心城市周边,沿路网分布十分明显。然后将旅游腹地与市域行政区范围进行叠置分析,找出属于处于相同层次类型的城市,以期为增加全省旅游经济收入,全省城市旅游经济区划和旅游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路网络 城市旅游腹地 GIS 甘肃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留科 牛智慧
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地区1994~2004年公路交通网络和城市化的发展及现状,寻求区域内公路网络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关性,得出二者无论是在时间序列还是在空间系列上都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证明陈彦光提出的线性相关模型不仅可应用于铁路交通网络分析,而且还能适用于公路交通网络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网络与城市化是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且相关性更强。
关键词:
公路网络 城市化 中原城市群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雪 禹丹丹 孙宏声
以山西公路网为例,首先构建了基于加权复杂网络的区域煤炭运输公路网络模型,然后分析了其静态结构特征,最后通过Matlab平台对不同攻击下网络可靠性进行仿真实验,指出了路网中的关键节点和关键边,为路网营运及改扩建工作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