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6)
2023(14035)
2022(12212)
2021(11524)
2020(10057)
2019(23279)
2018(23290)
2017(45783)
2016(25061)
2015(28627)
2014(28671)
2013(28140)
2012(26195)
2011(23587)
2010(23672)
2009(22052)
2008(21910)
2007(19564)
2006(16694)
2005(14700)
作者
(71149)
(59501)
(59484)
(56615)
(38277)
(28582)
(27310)
(23307)
(22563)
(21586)
(20217)
(19980)
(18913)
(18778)
(18673)
(18640)
(18130)
(17598)
(17385)
(17152)
(14743)
(14724)
(14721)
(13621)
(13460)
(13388)
(13305)
(13283)
(12011)
(11908)
学科
(103362)
经济(103265)
管理(75547)
(73346)
(61381)
企业(61381)
方法(54432)
数学(49084)
数学方法(48331)
(30208)
(27428)
中国(24549)
(20822)
贸易(20813)
业经(20802)
(20334)
财务(20264)
(20257)
财务管理(20215)
企业财务(19194)
(18971)
地方(18658)
(18358)
农业(17717)
理论(16974)
(16016)
银行(15987)
(15219)
金融(15216)
(15083)
机构
学院(356439)
大学(353999)
(146801)
经济(143730)
管理(141909)
理学(122745)
理学院(121508)
管理学(119128)
管理学院(118483)
研究(113198)
中国(88044)
(73065)
(69448)
科学(68243)
(57421)
(56904)
财经(55301)
中心(54627)
(53416)
业大(52268)
研究所(51406)
(50170)
北京(45648)
农业(45389)
经济学(44844)
(43986)
师范(43522)
(42479)
财经大学(41093)
经济学院(40728)
基金
项目(237741)
科学(187596)
基金(173051)
研究(172627)
(149895)
国家(148670)
科学基金(128820)
社会(107876)
社会科(102405)
社会科学(102376)
(93565)
基金项目(90616)
自然(85365)
自然科(83446)
自然科学(83427)
教育(82188)
自然科学基金(81932)
(78871)
资助(73993)
编号(71129)
成果(57611)
(53572)
重点(53462)
(50032)
(49532)
课题(48924)
科研(46289)
教育部(46252)
创新(46201)
大学(45208)
期刊
(152800)
经济(152800)
研究(99235)
中国(64076)
(55869)
学报(52167)
管理(51080)
(50306)
科学(48229)
大学(40051)
学学(37891)
教育(36595)
(36105)
金融(36105)
农业(34068)
技术(33888)
财经(27137)
经济研究(25359)
业经(25158)
(23144)
统计(20540)
问题(20083)
(18733)
(18503)
技术经济(18154)
(17506)
理论(17234)
决策(17007)
商业(16386)
(16297)
共检索到515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林川  
在考察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调控效力的基础上,借助UECM模型,将货币供给量、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价格变量纳入传统货币状况指数中,构建了中国的广义货币状况指数。实证结果发现,长期内利率对我国物价波动影响并不显著,而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对我国物价波动影响显著,在广义货币状况指数中的权重高达0.67。通过对广义货币状况指数的测算发现,一方面广义货币状况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货币政策环境,同时广义货币状况指数的走势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走势高度吻合,特别在物价波动剧烈的时期,广义货币状况指数能够更好地反映通货膨胀信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金全  张达平  张都  
在中央银行损失函数的基础上构建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后,利用TVP-VAR模型对我国名义利率的动态调控路径进行了相应研究。根据等间隔及时点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中央银行针对异质通货膨胀指标进行的利率调控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同时在"二率背离"的时点上,PPI的波动并未引起货币当局的充分反应,而货币政策在稳定物价方面更加关注CPI的变化趋势。因此,面对近年来我国PPI持续紧缩的情况,我国中央银行应充分重视PPI的走势,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韦  郑中华  
近期我国货币供应量以及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引发各界对我国通胀的担忧。对我国历年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期的价格水平和前一期GDP的增长率是正相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下一年度物价水平的上升,检验结果都显著。货币当局在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调节手段,防止流动性泛滥;进行窗口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国际资金流动监管,防止输入型通货膨胀;维持汇率稳定,增强产品出口竞争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协和  吴竞择  何志强  
扩大货币供给应对经济金融危机是以价格型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为中介目标的中央银行普遍采用的货币手段,但本文的研究表明这种操作模式存在货币需求缺口错配的问题,经济危机后出现货币实际供给高于长期合意需求水平现象,形成通货膨胀压力。本文以中国1996~2009年间应对系列经济金融危机的货币变化特征为对象,估计了我国的长期货币需求函数与短期局部调整函数,据此测算了此期间的长期货币需求缺口,并将之与实际通货膨胀水平进行关系检验,显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故审慎把握此期间的货币扩张行为是必要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蓝乐琴  仇喜雪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构建状态空间模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传递和货币政策变动对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主要衡量指标的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显示,汇率、货币政策变动和CPI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汇率传递在我国是不完全的,汇率变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为负向且程度较低,货币政策变动对物价的调控也是低效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曼君  李颖  
通过使用PVAR模型对11个发达国家1999~2009年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11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显著地降低了通货膨胀水平,但这种效应存在滞后;反之,通货膨胀对于货币政策透明度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加强中央银行的信息披露从长期看对治理通货膨胀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春蕾  
金融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一度加大,央行货币政策调控陷入多重的两难困境。管理通胀预期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具备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的优势,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条件。"社会融资总规模"指标的提出,表现了当局货币调控的决心。有效调控通货膨胀需对我国货币政策运作框架作出适时调整。我国应考虑分阶段、有过渡地推行通货膨胀目标制,适时构建、测算并公布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以有效管理通胀预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思旭  宋倩雯  
本文在美国已经持续实施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通过建立VAR模型,从实证方面剖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充分认识其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的传输渠道并把握其潜在风险,对于正处于经济关键转型期的我国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加强物价监管;加强热钱监管,抑制国际游资大量涌入;调整经济结构,控制贸易逆差;优化外资引入机制,鼓励本国企业跨国经营与投资;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强中美两国的政策协调,强化增持美元资产的条件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范德维  柴溢  戴志敏  
本文基于我国现实经济状况和日益复杂的外部经济运行环境,综合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和全国房地产开发业综合景气指数等显性指标,利用最新宏观经济数据,重新考虑我国货币状况指数实际构成状态。利用小波变换分析方法研究货币状况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得出货币政策的改变应与物价保持一致性跟随。最后从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历史沿革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平  
著名的货币主义学派的头面人物费里德曼对通货膨胀曾有过颇有影响的判断:“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个货币现象。”这一结论对许多国家的通胀都得到了验证。 我国的通胀能否归结为货币现象?即我国的通胀能否归结为货币的过量发行?进一步,我国的通货膨胀到底是有利于经济增长还是有损于经济成长?如何度量这种影响?如此而自然引出的问题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与通胀的理想比值是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纪显  张宗益  陈建梁  
本文试图在整个宏观经济框架下找到具有微观基础的 ,能够对产品市场产生冲击的货币政策起点 ,然后再找到货币政策相对起点的偏离对产品市场影响的深远程度 ,即对价格的冲击水平和价格的粘性周期。首先本文以凯恩斯 (Keynes)和希克斯 (Hicks)的经典理论为宏观经济框架 ,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 ,以严格的数学推导为逻辑纽带 ,以价格粘性为指导 ,提出并建立了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通货膨胀效应模型。模型可预期未来下一期的通货膨胀 ,可确定均衡价格粘性周期 ,是一个通用的国家模型。然后本文建立了它的中国模型 ,并对中国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庆君  白文娟  
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剧,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递成为货币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构建包含资本流动与汇率干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设定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并拓展构建了前瞻性、后顾性和前瞻后顾性等货币政策规则,探究开放经济下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在开放经济下,跨境资本流动会降低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的有效性,但是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所提高;与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相比,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性较高;从拓展货币政策规则来看,引入利率平滑且盯住汇率波动的货币政策规则效果更优,并且前瞻性规则优于前瞻后顾性规则和后顾性政策规则;为了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先完成汇率市场化,然后逐步放松资本管制的效果更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仲昆  
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发现,我国通货膨胀是在公众预期主导下,由生产部门成本推动与消费部门需求拉动所造成,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结构性特征。以抑制银行系统流动性为核心的政策操作,在抑制通货膨胀预期上存在局限性,因而迫切需要调整。中国人民银行若能充分发挥利率非对称性调节的力度,显著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积极引入货币政策规则,就能在优化信贷结构并改善供给效率的同时,锚定公众预期并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的抬头。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丽  
基于我国的现实经济状况和日益复杂的外部经济运行环境,综合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和全国房地产开发业综合景气指数等显性指标,利用小波变换分析方法研究货币状况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从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历史沿革的视角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伍戈  李三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有关中国通货膨胀的文献,我们发现,现有的研究通常偏重于数据挖掘,而忽视了普适性宏观经济理论的约束,因而所得出的结论其经济学含义值得商榷。尽管总供给-总需求框架是十分简洁的宏观分析框架,但是很少有人用它的具体方程来推导通货膨胀的决定式,并将所得来的决定式用之进行中国的实证分析,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互印证。本文创新性地在总供给-总需求框架下,首先对封闭经济下的通货膨胀成因做了较为深入分析,接着将模型推广到开放经济中以获得计量上可估的线性方程,并利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通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