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2)
- 2023(10775)
- 2022(9008)
- 2021(8663)
- 2020(7121)
- 2019(16135)
- 2018(15807)
- 2017(29671)
- 2016(15834)
- 2015(17819)
- 2014(17206)
- 2013(16900)
- 2012(15631)
- 2011(14504)
- 2010(14641)
- 2009(13932)
- 2008(13499)
- 2007(11739)
- 2006(10839)
- 2005(9798)
- 学科
- 济(62573)
- 经济(62515)
- 管理(44657)
- 业(39045)
- 企(30175)
- 企业(30175)
- 方法(24611)
- 数学(21628)
- 中国(21605)
- 数学方法(21352)
- 农(19774)
- 贸(15362)
- 贸易(15350)
- 财(15116)
- 易(15082)
- 学(14030)
- 制(12970)
- 业经(12954)
- 农业(12795)
- 环境(12369)
- 策(11917)
- 地方(11072)
- 银(11031)
- 银行(11021)
- 行(10707)
- 发(10617)
- 和(10382)
- 资源(10025)
- 融(9833)
- 金融(9832)
- 机构
- 学院(225611)
- 大学(223992)
- 济(97899)
- 经济(95934)
- 研究(84444)
- 管理(83965)
- 理学(71038)
- 理学院(70264)
- 管理学(69089)
- 管理学院(68687)
- 中国(67004)
- 科学(50909)
- 京(49281)
- 财(44722)
- 所(43075)
- 研究所(39189)
- 农(38470)
- 中心(37937)
- 财经(34947)
- 江(33505)
- 业大(31977)
- 经(31972)
- 北京(31902)
- 经济学(30611)
- 院(30425)
- 农业(30337)
- 范(30234)
- 师范(29943)
- 经济学院(27450)
- 州(26807)
- 基金
- 项目(148961)
- 科学(117749)
- 研究(109589)
- 基金(109544)
- 家(96633)
- 国家(95923)
- 科学基金(81149)
- 社会(70268)
- 社会科(66710)
- 社会科学(66696)
- 基金项目(56107)
- 省(55161)
- 自然(51860)
- 自然科(50489)
- 自然科学(50474)
- 教育(49702)
- 自然科学基金(49578)
- 划(47880)
- 资助(45848)
- 编号(44438)
- 成果(36192)
- 重点(34037)
- 部(33934)
- 发(33334)
- 课题(30983)
- 创(30412)
- 国家社会(30077)
- 中国(29366)
- 教育部(28809)
- 创新(28604)
共检索到348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姬超 颜玮
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必然要求。在广义系统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中国草地资源禀赋及其利用现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草地退化问题一方面由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另一方面人为原因造成的破坏更为严重。经验证据表明,单从草业科学或生态学的角度不能为草地治理提供满意的答案,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内在的统一于草原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因此,在跨学科和广义系统论视角下,应重新审视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为实现草地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将草地治理的主体赋予草原当地居民,为适宜性制度的演进创造条件;政府同时需要在基础设施、教育等方面对草原地区进行必要投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黎明 赵英伟 谢花林
本文对我国草地退化的现状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作了分析 ,并根据草地退化的形式、原因等划分为六个草地退化区域 ,针对各区域的退化草地特征 ,作者提出了我国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宏观对策 ,对实现我国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草地资源 退化 区域特征 可持续利用管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晔 王钟建
一、中国草地资源持续利用现状分析(一)中国草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战略意义作为人类第二大绿色屏障的草地,全世界面积为3240亿亩,占陆地面积的24%,比农田系统大1.1倍,全球草地每年的植物初级生产力为148.3亿吨,占陆地生态系统生产的有机质生物产量的1...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宝英 樊胜岳 赵成章
天然草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又是重要的生态屏障。长期以来 ,天然草地因疏于管理与保护 ,加之不合理的放牧利用 ,致使我国天然草地陷于面积缩减 ,草地组成退化 ,生产力下降 ,草地生境日趋恶化的困境 ,草原退化已成为我国重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之一。本文以祁连山区的肃南县为例 ,通过对天然草地退化现状的调查研究 ,剖析了天然草地退化的社会经济原因。通过分析我们认为 ,草地退化虽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是制度不完善 ,过度放牧 ,农户经营封闭、生产结构单一等人为因素才是造成草地生态急剧退化的主要原因。并依此为依据 ,提出了完善草原法体系、加强管理、创新草业发展制度等天然...
关键词:
肃南县 草地退化 可持续利用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博
草地退化是在过牧、开垦等人为活动及不利自然因素影响下草地生态系统逆行演替的一种过程,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在讨论了草地退化指标及其等级划分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北方退化草地分布图。据此图计算,北方草地退化面积达137.77万km2,占该区草地总面积的50.24%,近15年来以每年1.9%的速度在扩大退化。为此提出了防治对策及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
草地退化 指标体系 防治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黎明 张凤荣 赵英伟
本文分析了我国草地资源生产力的现状及区域分布特征 ,初步建立了草地资源生产潜力预测分析的方法 ,估算了各农业生态区草地资源的生产潜力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草地综合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草地资源 生产潜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英伟 刘黎明 李振鹏
文章从西部旱区草地资源的现状、特征入手,分析引起退化的驱动因素,设计草地资源退化态势量度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青海省德令哈市为例进行了研究。据此提出了加强生态建设、改革使用制度、实现法制化管理、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等合理利用西部旱区草地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
草地资源 退化态势 西部旱区 青海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海鹏 柴浩放 姜志德
草地资源的退化会造成未来收益的减少,从而形成草地所有者或管理者的使用者成本。通过比较草地资源利用的社会最优模型和私人最优模型,发现两者使用者成本之间存在的差异是造成草地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原因。改进的途径一是延长草地承包期,二是建立草地流转市场,弥合社会使用者成本和私人使用者成本之间的差异,实现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草地资源 使用者成本 制度安排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英伟 刘黎明
西藏高寒草地面积达 770 7.5 3万 hm2 ,占草地总面积的 94 .90 % ,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草地资源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西藏高寒草地资源的特点及其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 ,进行了可持续利用评价 ,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并以昌都地区丁青县为例进行研究分析 ,据此提出了改革草地使用制度、实施草地生态建设、实现草地法制化管理和建立草原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等实现西藏高寒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对象
关键词:
高寒草地 可持续利用 评价 管理 西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昱霞 赵成章
我国北方牧区的天然草地发生了严重的退化,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经济问题。导致草地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制度供给不足和滞后是主要的社会经济原因。单纯依靠技术和资金投入治理退化草地,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从科学发 展观的视角,通过改革现行草地所有权、使用权,完善草地资源管理制度,构建有助于体现草地资源生态价值的绿色考核体 系,实施有利于牧区发展的生态补偿政策,建立和完善草地利用和保护的激励机制,从而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尹晓青
采用1990年以来全国和省级层面相对连续的草原普查和监测数据,构建能够衡量不同年度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变化的可比性草地面积指数和存栏系数,对我国草地可持续利用状态的变化态势和区域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与1990年相比,目前全国和20个草原重点省份的可比性草地面积均有所下降,但同期这些地区的草食家畜的饲养量逐年增加。从2005年以来全国和各省份的可比性草地面积的变化看,随着政府各项草原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大部分省份的可比性草地面积开始小幅增长,同期草食家畜的饲养量也在增加,说明这些省份的草地资源利用是趋于可持续方向;但同时也有一些省份的草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在下降,需要各级政府关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峰 钱育蓉 李建龙 杨齐 杨智明
以天山北坡典型荒漠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点—线—面"的方法,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以人类活动频繁的城市和农业为主要研究点,设置横竖样带分析典型荒漠草地19 a间的动态变化,进而从自然社会因子角度探讨荒漠草地退化成因。结果表明:1990—2008年间,研究区域荒漠草地面积急剧下降,而农业及其它用地面积增加。同时,荒漠草地覆盖度也明显下降,特别是中覆盖度和高覆盖度草地植被变化较大。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角度分析草地退化原因,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类的活动和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导致草地面积减少、覆盖度降低。因此,通过对天山北坡草地退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的研究,以期为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天然草地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荒漠草地 景观生态 新疆草地 遥感监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新时 李博 史培军
据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组织的“南方草地资源开发利用”考察资料,并参考有关考察地区提供的观测或调查资料,针对我国南方草山草坡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草山草坡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建设我国“常绿草地带”高效畜牧业发展的战略,并就草山草坡的开发提出具体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