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
- 2023(1628)
- 2022(1295)
- 2021(1101)
- 2020(996)
- 2019(1983)
- 2018(2067)
- 2017(3553)
- 2016(1805)
- 2015(2124)
- 2014(2217)
- 2013(2220)
- 2012(1995)
- 2011(1779)
- 2010(1823)
- 2009(1584)
- 2008(1578)
- 2007(1539)
- 2006(1293)
- 2005(1211)
- 学科
- 业(11178)
- 技术(10152)
- 企(9590)
- 企业(9590)
- 管理(9545)
- 济(8931)
- 经济(8929)
- 技术管理(5611)
- 方法(4579)
- 数学(4088)
- 数学方法(4005)
- 新技术(2498)
- 高新(2493)
- 高新技术(2493)
- 农(2284)
- 农业(1900)
- 中国(1886)
- 学(1824)
- 业经(1808)
- 贸(1622)
- 贸易(1619)
- 易(1608)
- 理论(1513)
- 财(1455)
- 产业(1425)
- 环境(1415)
- 教学(1389)
- 技术经济(1348)
- 信息(1269)
- 出(1247)
- 机构
- 学院(31282)
- 大学(30861)
- 济(13334)
- 经济(13057)
- 管理(12961)
- 理学(11183)
- 理学院(11099)
- 管理学(10860)
- 管理学院(10800)
- 研究(10611)
- 中国(7248)
- 科学(7111)
- 京(6720)
- 农(5958)
- 技术(5839)
- 业大(5738)
- 所(5714)
- 研究所(5246)
- 中心(5035)
- 江(4948)
- 农业(4739)
- 财(4306)
- 北京(4207)
- 经济学(3899)
- 科技(3790)
- 院(3782)
- 州(3760)
- 经济管理(3745)
- 省(3648)
- 范(3614)
共检索到46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衍龙
广义技术进步的测定及改进李衍龙一、技术进步测定的难点从力‘法上讲,技术进步测定的研究大致上沿着两条路线展开:经济计量学法和指数法。经济计量学法由了伯根首开先河,作法是在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中加入表示技术进步的简单时间趋势变量。后来,克里斯腾森(L.Ch...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刘君
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先对全国29个省域(1986~2009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然后通过ARDL方法实证分析广义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全国总体上的能源效率存在波动性(均值为2.3%),各地区水平差异较大;长期中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不同区域能源效率的改善效果和机制各不相同,其1%的变动会对全国总体分别带来0.46%和0.95%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孟令杰
本文指出万广华先生所提出的技术进步测定新方法的不足之处及产生原因;并对其他的技术进步测定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洪学
以投入产出的观点来分析,经济的增长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投入劳动力的增加;第二部分是投入资金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投资等;第三部分是技术进步,包括科学技术成果的采用,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职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等。正确估算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仅可以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作出科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心愉
利用生产函数测定技术进步的程度,最常用的方法是索洛的"余值法"。这种方法依赖于两个重要假定。一是中性技术进步假定,即随着技术进步,生产函数中生产要素间的比例保持不变时,边际替代率仍然保持不变。以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生喜 文平
本文证明了一般中性技术进步均对应一个要素扩大型的生产函数,然后在纯要素生产率的意义下对技术进步做了全新分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方
《只要有(广义)技术变动,劳动生产率就不可能不发生变化;只要劳动生产率发生了变化,就说明肯定有(广义)技术变动。 (广义)技术变动=劳动生产率变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万广华
利用矢量代数原理导出了测算技术进步的一种新方法。这一方法的最大优势是把规模经济的效应从技术进步中分离出来。文章后一部分采用澳大利亚的数据证实了所提方法论的可行性及可靠性,同时表明了Solow余值法带来的误差不可忽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方
在宏观经济意义下,一国在某一年的实际产出(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或实际国民收入)为何比上一年增长了,造成这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相对重要性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度量它们的贡献作用,等等,都是经济学应设法弄清楚的一些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红玲,徐桂祥,胡中立
农业经济增长中广义技术进步的度量方法研究王红玲徐桂祥胡中立ABSTRACTThispaperhasmadedetaileddiscussiononrestrictivefactorsanddificultpointsinmeasurementofge...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继明 钟一瑞 高宏
"价值总量之谜"反映的是在传统劳动价值论框架下,社会财富总量与价值总量脱节的现象,其根源在于,劳动价值论以活劳动作为新价值的唯一源泉,不能反映非劳动生产要素和技术进步对价值创造和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在广义价值论框架下,建立了内生技术进步的消费-生产者一般均衡模型,认为消费-生产者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以学习技术,技术能够进入产品的生产函数,也是新增价值的源泉。技术进步能够促进价值总量增加和经济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价值总量等于劳动总量,但从跨期来看,由于不同时期的劳动时间已经存在质的差别,只要这种质的差异体现的是技术进步的贡献,当期的价值总量就会大于前期的价值总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陈俊 章恒全 龚雅云
针对水资源消耗强度问题,本文基于改进的LMDI方法研究1997-2011年我国水资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我们发现,总效应与强度效应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强度效应下降及反转是总效应下降及反转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效应未促进用水强度下降;利用完全模型得到,各省份用水效率普遍提高,主要由于技术进步,东部发达地区是用水强度下降的主要推动因素,产业结构效应并未推动总效应下降,区域结构效应对总效应的影响较弱;利用简化模型得到,总效应下降幅度较大的省份集中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效应与强度效应对总效应的影响与完全模型一致,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效应促进总效应下降的效果好于中西部地区;改进的LMDI方法符合残差检验和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颖 石建华 翟洁丽
运用门槛回归和潜在产出法分别改进了基于能源增强型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回弹效应测算模型。基于改进前后的模型并利用1997—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中国的回弹效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考虑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非线性关系以及技术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测算得出的回弹效应更精确;由能源增强型技术进步诱发的回弹效应呈上升趋势,广义技术进步诱发的回弹效应表现出剧烈波动的特征。认为政府应逐步建立回弹效应监控体系以有效控制回弹效应。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回弹效应 门槛回归 潜在产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军 徐康宁
基于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本文测度了我国城市的生产率增长、效率改进与技术进步。研究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城市生产率的增长率持续下降,并连续多年出现负值,导致生产率水平下降,而这主要是由技术水平下降所致,但城市效率水平同期却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进。地级市的平均Malmquist指数及效率改进指数,要高于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向后者的趋同;西部城市的生产率增长率与东部城市存在较大差异,生产率水平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