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6)
- 2023(10073)
- 2022(8949)
- 2021(8335)
- 2020(6980)
- 2019(16079)
- 2018(16258)
- 2017(31339)
- 2016(16951)
- 2015(19102)
- 2014(19035)
- 2013(18856)
- 2012(17134)
- 2011(15255)
- 2010(14903)
- 2009(13451)
- 2008(12802)
- 2007(10953)
- 2006(9445)
- 2005(8038)
- 学科
- 济(67728)
- 经济(67660)
- 管理(52552)
- 业(50236)
- 企(42634)
- 企业(42634)
- 方法(34436)
- 数学(30034)
- 数学方法(29716)
- 农(17254)
- 技术(16740)
- 中国(16099)
- 财(16099)
- 业经(14974)
- 学(14660)
- 地方(13203)
- 农业(11815)
- 理论(11677)
- 环境(11602)
- 贸(11443)
- 贸易(11438)
- 和(11157)
- 易(11107)
- 务(10728)
- 财务(10664)
- 财务管理(10650)
- 制(10139)
- 企业财务(10119)
- 划(9889)
- 技术管理(9520)
- 机构
- 大学(239959)
- 学院(238218)
- 管理(101135)
- 济(93149)
- 经济(91119)
- 理学(88833)
- 理学院(87930)
- 管理学(86518)
- 管理学院(86106)
- 研究(76100)
- 中国(53925)
- 京(50748)
- 科学(48672)
- 财(39275)
- 所(37337)
- 业大(37262)
- 农(36394)
- 研究所(34429)
- 中心(34364)
- 财经(32731)
- 江(32380)
- 北京(31929)
- 范(31119)
- 师范(30855)
- 经(29902)
- 农业(28602)
- 院(27861)
- 州(26921)
- 经济学(26857)
- 技术(26185)
- 基金
- 项目(172055)
- 科学(135548)
- 研究(126138)
- 基金(124882)
- 家(108363)
- 国家(107501)
- 科学基金(93148)
- 社会(78487)
- 社会科(74483)
- 社会科学(74461)
- 基金项目(67627)
- 省(67550)
- 自然(61482)
- 自然科(60051)
- 自然科学(60041)
- 自然科学基金(58964)
- 教育(57425)
- 划(56504)
- 编号(51647)
- 资助(50897)
- 成果(40267)
- 重点(37887)
- 部(37701)
- 创(36591)
- 发(36181)
- 课题(34625)
- 创新(34105)
- 科研(32788)
- 教育部(32371)
- 项目编号(32076)
共检索到328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刘君
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先对全国29个省域(1986~2009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然后通过ARDL方法实证分析广义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全国总体上的能源效率存在波动性(均值为2.3%),各地区水平差异较大;长期中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不同区域能源效率的改善效果和机制各不相同,其1%的变动会对全国总体分别带来0.46%和0.95%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安宝 李星敏
文章利用我国1990~2010年相关数据对能源价格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能源价格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在短期和长期都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升;能源价格对技术进步有"引致效应",但其对能源效率作用的发挥受能源市场化程度制约;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受制于其自身的发展水平,且会通过降低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产生负的影响。
关键词:
能源价格 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毅
文章利用1978~2011年样本数据,使用ARDL模型方法对能源效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长期中能源价格、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均显著的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但短期内,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存在滞后效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改善;而技术进步即使在短期内对能源效率的提高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影响因素 ARDL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琪林 李富有
本文在构建1999—2010年中国29个省区市能源产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应用Malmquist-DEA方法,对中国能源产业的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增长来源、差异与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能源产业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是生产率提高的决定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于技术进步的依赖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中国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而不是技术效率。此外,各地区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但不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技术进步既存在条件收敛,也存在着绝对发散。因此,我国各省份能源产业的生产率将不能实现最终趋同。
关键词:
能源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DEA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李金叶
文章通过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2006—2020年能源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发现中国能源碳排放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分布格局,进一步将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能源碳排放效率纳入同一框架分析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能源碳排放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能源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环境规制通过抑制技术进步水平而降低能源碳排放效率。因此,应坚持新发展理念,优化绿色绩效考核,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同时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励企业绿色转型,从而实现能源碳排放效率进一步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李金叶
文章通过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2006—2020年能源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发现中国能源碳排放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分布格局,进一步将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能源碳排放效率纳入同一框架分析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能源碳排放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能源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环境规制通过抑制技术进步水平而降低能源碳排放效率。因此,应坚持新发展理念,优化绿色绩效考核,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同时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励企业绿色转型,从而实现能源碳排放效率进一步提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俊松 贺灿飞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生产与消费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单位GDP的能耗却不断下降。理论上,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可以归因于结构变化与技术进步。为了解释中国能源效率的这种变化过程,本文采用对数平均的LMDI方法将中国1994-2005年的能源强度变化分解为六大类产业结构变化、两位数产业结构变化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994-2005年,能源强度降低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的贡献在2001年后不断降低,产业结构变动在1998年前降低了能源强度,1998年之后导致能源强度的上升。在技术效应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高耗能产业部门及居民消费...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结构变动 能源效率 能源强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衍龙
广义技术进步的测定及改进李衍龙一、技术进步测定的难点从力‘法上讲,技术进步测定的研究大致上沿着两条路线展开:经济计量学法和指数法。经济计量学法由了伯根首开先河,作法是在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中加入表示技术进步的简单时间趋势变量。后来,克里斯腾森(L.Ch...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楠 贾丽静 张军桥
由于"回弹效应"的存在,对技术进步是否必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存在争议。本文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技术进步对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中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法将技术进步分解为前沿型技术进步与追随型技术进步两类,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Tobit回归模型对技术进步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过程中的影响机制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发现追随型技术进步对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施加了显著正向影响,而前沿型技术进步作用并不明显;影响中国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诸因素,其正向作用力度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态势。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进步 Tobit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辉 吴昊
在考虑环境污染的条件下,基于DEA模型对2005-2011年中国省际工业能源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产业转移、技术水平对区域工业能源效率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效率的差异是造成综合工业能源效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地区工业能源效率存在趋同;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显著;除东部地区以外,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能源效率呈负相关关系;产业转移与技术水平的交互项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最为明显。提高能源效率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推广、引导外资投向节能技术研发等方式带动区域能源效率的提升以及缩小区域间能源效率的差距。
关键词:
工业能源效率 趋同 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滕玉华
为了缓解中国当前的能源约束,政府与诸多学者提出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方式来提高中国的能源效率。本文介绍了技术进步与中国能源效率研究的发展状况和脉络,并对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以期为国内学者研究中国的节能降耗问题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文献综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冯烽
从内生性视角构建了分析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动态效应的经验模型,并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能源价格、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动态效应。结果表明:能源价格是调节能源效率的重要手段,能源价格上涨能有效提高能源效率;"软"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正向冲击效应,但"硬"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冲击在统计上不显著;能源价格与"硬"技术进步对改善能源效率的长期累计贡献相当且均大于"软"技术进步的长期累积贡献。结果提示,技术进步对改善能源效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完成"硬"技术进步由生产效率导向型向节能导向型转变是实现技术进步促进能源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文彬 胡宗义
本文运用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MCHUGE模型,研究技术进步降低能源强度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在2006~2010年间我国能源使用技术进步0.762%,那么能源强度年均下降1%,其幅度大于技术进步的幅度,在"十一五"末期将使能源强度将下降5%。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能源需求的下降和国内产出的增加,其中高能耗产业的技术进步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龙如银 李仲贵
文章通过R&D投入经费测算出代表中国技术进步的知识存量,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中国能源强度,对两者进行了长期和短期的实证关系研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并提出了降低能源强度的几点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富忠
通过对我国能源强度进行现状和理论分析,建立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低碳能源投入要素下的技术进步效率要高于高碳能源,并提出了能源分类情形下的最优能源强度;从技术进步角度来看,研发支出和发明专利的提升有助于抑制我国能源强度,外贸凭借规模优势、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低碳能源消费占比的提升也有助于抑制我国能源强度,而内贸、电商发展、第二产业占比的上升会促进我国能源强度。
关键词:
能源强度 低碳能源 技术进步 技术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