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5)
2023(8682)
2022(7310)
2021(6568)
2020(5310)
2019(12434)
2018(12389)
2017(23928)
2016(12971)
2015(14671)
2014(14603)
2013(14447)
2012(13280)
2011(12371)
2010(12970)
2009(12135)
2008(11958)
2007(10819)
2006(9806)
2005(9125)
作者
(37403)
(30968)
(30958)
(29377)
(19903)
(14677)
(14100)
(12120)
(12047)
(11409)
(10752)
(10515)
(10159)
(10090)
(9511)
(9456)
(9155)
(9116)
(8874)
(8629)
(8037)
(7590)
(7575)
(7268)
(7118)
(7090)
(6907)
(6736)
(6309)
(6088)
学科
(64173)
经济(64124)
管理(35049)
(34826)
(28172)
企业(28172)
方法(24467)
数学(20995)
数学方法(20475)
中国(20104)
地方(17718)
(16032)
业经(15219)
理论(11838)
(11628)
(11387)
(10955)
贸易(10941)
农业(10899)
(10554)
银行(10551)
(10511)
(10500)
金融(10499)
(10429)
(10220)
(10038)
地方经济(9865)
环境(9336)
(9289)
机构
学院(191356)
大学(188576)
(78414)
经济(76730)
管理(70975)
研究(65354)
理学(59931)
理学院(59228)
管理学(57799)
管理学院(57427)
中国(49595)
(41141)
科学(38934)
(36021)
(33099)
(30174)
研究所(29606)
中心(28919)
(28459)
师范(28272)
财经(27848)
(27223)
北京(26766)
(24982)
(24923)
业大(24755)
经济学(23859)
(23271)
师范大学(22390)
经济学院(21176)
基金
项目(118159)
科学(93685)
研究(90541)
基金(83207)
(71191)
国家(70535)
科学基金(60896)
社会(56924)
社会科(53918)
社会科学(53902)
(48436)
教育(43159)
基金项目(42494)
(40104)
编号(38077)
自然(37548)
自然科(36690)
自然科学(36686)
自然科学基金(35976)
资助(34910)
成果(31816)
(29870)
课题(27826)
重点(27133)
(25468)
发展(25065)
(24812)
(24694)
创新(22968)
(22931)
期刊
(95933)
经济(95933)
研究(62645)
中国(42724)
教育(29914)
管理(28961)
(27607)
(26246)
学报(25855)
科学(25088)
大学(20462)
技术(19952)
(19190)
金融(19190)
学学(18672)
农业(17972)
业经(17219)
经济研究(15815)
财经(14779)
(12787)
问题(12272)
统计(11128)
技术经济(10436)
图书(10330)
商业(10192)
(10047)
(9809)
(9383)
决策(9115)
(9068)
共检索到301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继明   高宏   陈臣  
本文使用几何平均的方式引入标准生产力矩阵与合成机会成本概念,将基于比较优势原理的广义价值论两部门分工交换模型扩展为多部门模型,在坚持比较利益率均等原则的基础上,给出了多部门模型下相对生产力系数、平均比较生产力、均衡交换比率、产品价值等概念的表达式,证明了当部门数量从两个变为多个时,多部门模型的相对生产力系数、均衡交换比例、平均比较利益率等变量的表达式与两部门广义价值论模型是一致的,是两部门广义价值论模型的一种合乎逻辑的扩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芳  余长林  
借鉴Feder(1983)两部门模型的思想,构建了一个改进的包含金融部门和实际经济部门的两部门模型,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全国样本实证估计结果表明,以各省银行贷款总额为测度指标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以投向非国有部门的贷款总额为测度指标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比较显著的正向关系。从三大地区估计结果来看,以各省贷款总额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时,西部和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显著,而东部地区显著为正,说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以投向非国有企业的贷款额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三大地区都是显著的,但显著性程度和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向以斌  殷绪文  
在发展中国家,多部门模型已被用来分析包括长期增长与结构变化、投资分配、发展战略的选择、收入分配、贸易政策和对外部震荡的结构调整等诸多问题。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展的过程,所以多部门模型常常是发展经济学家不可缺少的工具。本文介绍最近20年发展起来的多部门经济模型,不包括多国模型,也不考虑短期宏观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莉  周方  
本文在《投入与产出结构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一文(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所得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多部门生产系统动态模型”,因此,文中方程式(1)~(7)均取自该文。文中方程式(1)~(23)组成的系统即是一个“多部门生产系统动态模型”。模型反映出,为促进生产率增长而投入的资金(科技进步投资)均取自于生产所得利润,而且科技进步投资一方面可降低投入系数(科技进步),另一方面却又增加成本。这表现了科技进步投资的双刃性。为了检验模型的运行,我们取一个假想的三部门生产系统做为例子,使用DYNAMO语言编写了模型的程序,利用软件PD Plus作了多阶段动态模拟运算。结果表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寇恩惠  刘柏惠  
公私部门工资差距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扩展的Heck-man选择模型,同时考虑劳动参与和公私部门选择双重样本选择,对工资方程进行回归,并用Oacaxa方法把双重样本选择调整项对工资差距的贡献分解出来。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参与选择和公私部门选择的决策不是相互独立的;双重样本选择调整项在工资方程的估计中都是显著的;分离出误差选择调整项差异,工资差异中被歧视的部分所占的比例上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仁祥  喻平  
本文通过部门间的外溢效应来研究引进外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外资与内资的两部门模型,并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两部门间相互存在外溢效应。对中国经济外资与内资数据的描述性分析、两部门模型的回归分析以及外溢效应分析后,发现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正在增强,但对内资的外溢效应正趋于减弱。与此相适应,中国引进外资的政策应该由依靠政策优惠为主向依靠增强内资实力为主转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阳小晓  包群  赖明勇  
通过对Feder(1983)模型引入适应性预期过程并考虑了双向外部效应,文章采用银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动态两部门模型,针对中国1978~2000年期间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银行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实际部门对银行部门的外部效应大于银行部门对实际部门的外部效应,说明我国银行发展基本处于"需求带动型"阶段,进一步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银行部门的外部效应主要体现在资本形成效应,而银行发展对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鸣鸣  刘澄  王军  
本文基于两部门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部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的均衡增长路径,并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特别是二元结构转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部门产出的持续增长可以促进经济二元结构的转化,而提高金融部门效率也可以推进二元结构的转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熙保  谷萌菲  
统一增长理论解释了人类从原始停滞时期到现代持续增长时期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机制,自21世纪初兴起以来,便成为增长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近十几年,学界从不同侧面对统一增长理论进行了拓展,相关文献大量涌现。本文重点倾向于对统一增长理论框架下建立和发展的两部门模型分析进行梳理和评述。两部门分析也是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本文把统一增长理论中的两部门分析与发展经济学中的两部门分析进行了对比考察,从中概括出两种理论的共同点和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晓露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与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不太相符,在理论界引起不少争议。尝试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模型化,通过分析两大部类积累率及增长速度间的变化规律,发现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框架下消费资料生产有可能优先于生产资料生产,并推导出了均衡积累率。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通过扩展在目前情况下仍适用于我国经济。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学彬  
西方学者运用“两部门”模型对货币政策效应的探讨陈学彬货币政策效应问题,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凯恩斯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认为,反周期货币政策对就业和产出具有实质性影响,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工具。新古典学派则认为被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对就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少波  冯丹  
文章探讨了人力资源在应用技术部门和基础研究部门的资源配置问题,揭示了两技术和消费的增长率与生产弹性之间的正比关系。人力资源在应用技术研究部门的投资份额大于基础研究部门的投资份额,人力资源配置在基础研究部门的份额正比两要素在各个部门的生产弹性,配置在应用技术部门份额正比于应用技术各个部门的生产弹性,而在商品生产部门的配置份额与这些弹性负相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笔者曾用一个单一部门模型预测了中国未来5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能源需求总量。现在,我们建立一个多部门模型,来预测中国未来25年的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模型的核心内容与单一部门模型的相同。此模型分12个生产部门:(1)农业,(2)煤炭开采,(3)石油开采,(4)天然气开采,(5)其它采矿,(6)能源加工,(7)制造业,(8)建筑业,(9)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同   潘省初   王寅初   李强   胡宗良   张春平  
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在国际上,冷战结束后,各国之间经济的竞争日益加剧。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速度以多少为宜?如何保证持续地快速增长?在快速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昌才  
从20世纪60年代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简称CGE模型)出现到现在,不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表明,瓦尔拉斯的模型构建思想是极为有用的。文章在瓦尔拉斯框架的基础上,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经济(简称C-D经济),分析了多部门非线性经济系统的一般均衡问题,为进一步解决多部门非线性动态经济系统的平衡增长和最优增长提供了基本的CGE模型架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