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63)
2023(2985)
2022(2510)
2021(2503)
2020(1949)
2019(4891)
2018(4584)
2017(7399)
2016(4058)
2015(4966)
2014(5037)
2013(4847)
2012(4478)
2011(4117)
2010(4102)
2009(3842)
2008(3804)
2007(3336)
2006(3045)
2005(2603)
作者
(10652)
(9136)
(9020)
(8619)
(5821)
(4308)
(4192)
(3607)
(3457)
(3412)
(3286)
(3151)
(2976)
(2942)
(2890)
(2884)
(2862)
(2570)
(2492)
(2456)
(2367)
(2224)
(2214)
(2160)
(2144)
(2080)
(2054)
(2037)
(1917)
(1887)
学科
(16651)
经济(16643)
中国(8713)
管理(7979)
地方(7487)
(6337)
(5882)
(4770)
方法(4038)
农业(4030)
发展(3962)
(3960)
(3704)
企业(3704)
业经(3625)
数学(3413)
(3394)
数学方法(3391)
(3090)
教育(3019)
城市(2957)
(2912)
(2820)
环境(2819)
(2652)
金融(2651)
(2634)
地方经济(2605)
城市经济(2504)
(2470)
机构
学院(49567)
大学(49435)
研究(22495)
(20288)
经济(19762)
中国(17532)
管理(16384)
理学(12918)
科学(12826)
理学院(12661)
管理学(12419)
管理学院(12313)
(11617)
(10962)
中心(10935)
研究所(9695)
(9541)
(9079)
(9053)
师范(9025)
(8713)
(8523)
(7662)
北京(7617)
(7481)
师范大学(7361)
农业(6751)
业大(6646)
(6626)
(6540)
基金
项目(32031)
研究(25969)
科学(24743)
基金(21305)
(18478)
国家(18278)
社会(15903)
科学基金(15173)
社会科(14842)
社会科学(14841)
(13367)
教育(12054)
基金项目(11364)
编号(11223)
(11114)
成果(9764)
课题(8952)
自然(8670)
自然科(8406)
自然科学(8405)
自然科学基金(8230)
(7875)
资助(7840)
重点(7828)
(7632)
(6891)
规划(6596)
发展(6545)
(6446)
(6383)
期刊
(28580)
经济(28580)
研究(19673)
中国(18578)
教育(11206)
(9268)
学报(7148)
(7145)
科学(6906)
管理(6575)
农业(6400)
图书(5875)
大学(5706)
技术(5699)
(5538)
金融(5538)
书馆(4760)
图书馆(4760)
学学(4721)
业经(4388)
经济研究(4213)
职业(3846)
(3491)
资源(3480)
(3461)
论坛(3461)
问题(3395)
国际(3340)
(3271)
(3123)
共检索到96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暖  曾庆泳  张立建  王思洁  
在回顾广东城镇建设成就基础上,把城镇走廊作为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表现形式,构建城镇走廊指数模型,运用GIS技术方法对不同发展时期的城镇走廊进行识别和比较,以此来探讨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的变化轨迹。城镇走廊区域主要分雏形、整合、强化3种不同程度的走廊空间,广东城镇走廊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穗深等城市"据点"式发展,珠江东岸穗港"廊道"形成和珠江三角洲"块状"集聚3个阶段,与广东经历的工业化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大致相对应。未来广东城镇走廊的发展趋势和调控方向应该形成轴线式的跨省跨区域的城镇走廊格局,并以此逐步辐射并带动广东全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汉欣  
简要回顾新中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后,着重阐述高科技园区建设取得的六大成就,指出高科技园区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极,国家高新区成为自主创新密集区,肩负重要历史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后分析各地高新区不同的区域特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邢尚青  
指出轴向生长是交通走廊地带城镇形态生长的基本模式,本文从城镇规模与形态演变关系、城镇形态生长的方向性和不均衡性、城镇形态紧凑度等多个方面,论述了交通走廊地带城镇形态的演变特征,以期为我国的城镇空间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孟广文  杜英杰  
文章综合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成就及在产业发展、管理体制和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建立统一行政区和区域交通枢纽、深入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设想与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成晓  邵鲁  余志刚  
首先,对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建设的实践进行了阐述。接着,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农村建设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个时期的农村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农村建设主要是由于农业发展和农村和谐建设带动的,而在第二个阶段农村建设则主要是由于农民素质提高拉动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育良  孙良和  
本文以东辛农场近20年取得的主要经济建设成就为依据,从体制改革、结构优化与利益调控机制的合理构建方面揭示了在认识与把握自身经济发展优势和特征基础上,围绕改革搞突破,立足创新求发展的基本经验。进而以实例阐明了狠抓科技进步在发展农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一仰  焦晓云  
文章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实际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城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全面梳理了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报告了城镇化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举世瞩目、城市群渐成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第三产业在GDP中比重不断提高等现状。通过采用历史研究与逻辑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党的领导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高效的顶层设计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地方政府的创新性探索是城镇化建设的活力之源、借鉴别国经验特别是前苏联城市化建设经验是我国城镇化取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雷  黄园淅  
中国水能资源丰富,蕴藏量和开发量均居世界首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经过长期而巨大的投入,目前中国的水电资源在开发规模、工程建设、技术水平和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均已取得重大进展,成为世界水电开发大国。2007年全国水电设备容量和发电量分别为14823万kW和4717亿kW.h,比1949年增长约400倍。资源开发的空间变化则表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转移。新中国成立初期,水电建设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及用电增长较快的东部地区,水电站的建设以中小型为主。改革开放、尤其"西电东送"战略实施以来,国家把水力资源的开发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目前,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中部和西南地区水力资源的开发后来居上,已建和在建的大型和超大型水电枢纽工程不仅主导着全国水电生产的现状,而且决定着中国水电事业发展的未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严盛虎  李宇  毛琦梁  董锁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阶段与市政设施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发展呈"S"型曲线,生活设施和道路设施已进入"S"型曲线中的稳步发展阶段,生态和环卫设施建设处于"S"曲线的快速增长阶段。总体判断认为,我国市政基础设施水平依然较低,市政公用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与经济快速发展矛盾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由于不同层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受到的影响因素不同,未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行分类指导,可以采取生态优化型配置、经营城市型市政基础设施配置和循序渐进的配置模式,同时实施政府职能转换等配套措施,以保证城市发展需要,保障生...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方庄  
全景聚焦·全程回顾·全面展望——2003中国高等教育软件展暨2003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论坛隆重举行 由教育部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和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承办的“2003中国高等教育软件展”2003年9月在北京举办。在这次展会上,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等机构承办的“2003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论坛”同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超  
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成就(一)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08年底,我国西部地区电话用户总数已达2.16亿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已有1399.8万人,网民人数已达5822万人,普及率达到14.8%;光缆线路长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红  
文章回顾了深圳经济特区从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从体制机制创新、经济发展奇迹、高新技术产业、物流文化等支柱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分析深圳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经验,提出深圳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实验田"、"排头兵"作用,率先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彭磊  
2023年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十年来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自贸试验区建设布局及层次性构建基本成型,政策支撑体系初步完善,关键制度创新设立,中国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与此同时,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制度系统集成创新空间遭遇瓶颈,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自贸试验区区间以及区内外联动特别是企业联动效应不明显,与国家战略契合度仍有待提高。为此,要进一步扩大自贸试验区改革自主权,拓展自贸试验区制度系统创新空间;进一步发挥自贸试验区承载国家战略的平台和试验田功能;抓紧研究制定自贸试验区区间以及区内外企业产业联动有效机制和政策措施;持续完善本外币一体化自由贸易账户制度,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级;尽快推动自贸试验区版本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落地,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