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55)
- 2023(4133)
- 2022(3546)
- 2021(3319)
- 2020(3028)
- 2019(6797)
- 2018(6814)
- 2017(12577)
- 2016(7420)
- 2015(8228)
- 2014(8233)
- 2013(8038)
- 2012(7597)
- 2011(6852)
- 2010(7092)
- 2009(6456)
- 2008(6393)
- 2007(5520)
- 2006(4774)
- 2005(4285)
- 学科
- 济(29610)
- 经济(29588)
- 方法(17503)
- 数学(16030)
- 数学方法(15635)
- 管理(15258)
- 业(14960)
- 企(12088)
- 企业(12088)
- 学(11284)
- 农(6180)
- 中国(5727)
- 地方(5315)
- 财(5175)
- 理论(4876)
- 土地(4584)
- 贸(4404)
- 贸易(4402)
- 业经(4303)
- 易(4246)
- 农业(4217)
- 和(4211)
- 环境(4133)
- 资源(3782)
- 税(3714)
- 融(3653)
- 金融(3652)
- 技术(3644)
- 制(3569)
- 税收(3467)
- 机构
- 大学(107238)
- 学院(105345)
- 研究(41996)
- 管理(37075)
- 济(36357)
- 经济(35556)
- 理学(32402)
- 理学院(31928)
- 科学(31799)
- 管理学(30675)
- 管理学院(30506)
- 中国(29345)
- 农(27090)
- 所(24188)
- 京(23863)
- 业大(23270)
- 研究所(22811)
- 农业(21725)
- 中心(18302)
- 江(16147)
- 院(16085)
- 财(15616)
- 省(15308)
- 北京(15180)
- 室(14509)
- 农业大学(14493)
- 范(14372)
- 师范(14132)
- 实验(13592)
- 州(13319)
- 基金
- 项目(79988)
- 科学(60888)
- 基金(57421)
- 家(54683)
- 国家(54356)
- 研究(48945)
- 科学基金(44114)
- 自然(32981)
- 自然科(32190)
- 自然科学(32184)
- 省(32050)
- 自然科学基金(31557)
- 基金项目(30044)
- 社会(28572)
- 划(28028)
- 社会科(26998)
- 社会科学(26993)
- 资助(25400)
- 教育(22801)
- 重点(19321)
- 计划(18574)
- 编号(17809)
- 科技(17654)
- 发(16646)
- 部(16617)
- 科研(16612)
- 创(15865)
- 创新(14984)
- 专项(14221)
- 成果(14090)
共检索到150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珂 廖绍波 孙冰 陈勇 罗水兴 吴培培
岭南槭Acer tutcheri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乡土彩叶树种。研究它所在天然群落特征,可为该地区科学合理营建岭南槭风景林提供理论依据。以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七娘山的岭南槭所在天然群落为对象,对比分析其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主要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3地岭南槭所在天然群落物种丰富度表现为南岭>黑石顶>七娘山;黑石顶乔木层的岭南槭平均树高为15.1 m,红叶景观效果最好,4 cm径级以下岭南槭比例为57.14%,说明其小径级个体数量相对较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敖子琦 贾炜玮 闫妍 苏巴提·赛达合买提 孙毓蔓 张小勇
【目的】以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的3种典型针叶树种:红松、长白落叶松、樟子松标准木的树干解析、枝解析的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适合3种典型针叶树种的一级枝条基径和长度的哑变量模型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探索不同树种一级枝条基径和长度的生长特点及差异,简化枝条建模工作。【方法】为了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基于再参数化模型,构建以树种为哑变量的枝条基径和长度的哑变量模型、以树种作为随机效应的枝条基径和长度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然后,利用R_(adj)~2、RMSE、AIC、BIC 4项统计指标评价模型预测能力。最后,根据两个模型的评价结果,基于具有更优拟合效果的模型对3个树种的生长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同一树种在不同等级木下其一级枝条的基径和长度均差异显著,林木等级越高,基径和长度值越大。基于相同等级木,长白落叶松无论从基径还是枝长,都与其他两种树种存在显著差异。2)基于哑变量模型方法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方法的一级枝条基径预测模型的R_(adj) ~2分别达到了0.616 7和0.603 6,长度预测模型的R_(adj)~2分别达到了0.679 4和0.671 2,哑变量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但根据模型的拟合过程,在进行枝条基径和长度预测时应根据样本量等选择适合的分枝属性预测模型。3)根据更优的哑变量模型的拟合结果,3种树种一级枝条的基径和长度大小及变化范围存在差异。从树种看,3个树种的一级枝条基径和长度大小值排序为樟子松>红松>落叶松。【结论】无论是哑变量模型还是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都为简化枝条大小建模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字李 谢福明 舒清态 吴荣
以香格里拉市云南松、高山松、云杉和冷杉4种典型针叶树种为研究对象,运用ASD Field Spec 3地物光谱仪测定野外叶片光谱,并对原始光谱进行微分变换处理,再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对4种针叶树种最佳波段窗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isher判别分析能有效判别4种典型针叶树种原始光谱、一阶微分光谱和二阶微分光谱差异显著的波段,主要位于近红外波段,最佳波段窗口分别为980~989、415~424、960~969 nm;原始光谱的二阶微分处理更能有效判别4种针叶树种,Fisher总判别精度高达98.8%;根据4种典型针叶树空间分布特征,将其分为云南松、高山松和云冷杉两组,云南松、高山松的最佳波段窗口为870~879、1 020~1 029、530~539 nm,云杉、冷杉的最佳波段窗口为540~549、520~529、1 150~1 159 nm.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大尺度机载、星载高光谱遥感树种精细分类提供指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广 金杰 韩学琴 王雪梅 邓红山 廖承飞
【目的】本文探索了干热河谷典型造林树种的光合特性。【方法】采用LI-6400光合测量系统测定、比较研究了辣木(Morin-ga oleifera)、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和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叶片主要光合参数随有效光合辐射的变化特征,探讨3树种的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特征差异。【结果】3种树种的Pn和Gs对PAR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响应规律;弱光条件下(PAR 银合欢>罗望子;辣木和银合欢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而银合欢和罗望子光补偿点较低; 3树种表观量子效率(AQY)总体上处在正常范围内,但辣木和银合欢AQY显著高于罗望子(P 罗望子>银合欢。【结论】考虑到干热河谷区银合欢高蒸腾、低水分利用效率特征以及其潜在的入侵植物危害属性,今后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物种筛选应谨慎选择银合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宇 陈丽华 余新晓 杨启红 杨新兵 肖洋 王小平
该文通过比较油松和侧柏的蒸腾特性,为北京生态涵养带抗旱树种的筛选提供基础数据。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在2006年5—10月对北京市密云水库典型针叶林(油松和侧柏)的蒸腾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油松和侧柏的日平均蒸腾速率分别为2.18和1.95mmol/(m2.s),日平均水分利用率分别为3.52和3.04μmol/mmol。油松和侧柏的水分利用率均在11:00时达到峰值,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均为单峰曲线,且在12:00前后达到峰值。因此,油松和侧柏作为北京山区两种典型针叶树种具有相似的蒸腾特性,油松的日平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均略高于侧柏,蒸腾作用受环境因子综合影响,气孔导度是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志波 黄清麟 庄崇洋 郑群瑞 王宏
【目的】分析各林层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探讨各林层之间的联系和群落结构的形成机制,以期为深入了解典型森林群落组成成分在垂直空间中的分布规律、揭示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在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设5块50 m×50 m标准地,使用最大受光面法自上而下将乔木层划分为第Ⅰ,Ⅱ和Ⅲ亚层,第Ⅰ,Ⅱ亚层属于受光层,第Ⅲ亚层为非受光层,采用常见物种多样性指标分析各层的组成与多样性,用相似性系数探讨各层之间的联系。【结果】5块标准地均表现为由第Ⅰ亚层降至第Ⅲ亚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各样地相同亚层的物种组成及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琪 于晓南
以金叶女贞、紫叶桃和紫叶小檗的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通过人工模拟降温处理,测定其萌芽率、相对电导率等8个指标在0至-36℃低温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3个生理生化指标可作为3种彩叶树抗寒性的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3种彩叶树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金叶女贞、紫叶桃、紫叶小檗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086、0.106和0.979,即紫叶小檗的抗寒能力最强。
关键词:
彩叶树 生理响应 抗寒性 评价指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苑征 李湛东 徐海生 张晓华 葛琳
在北京市区公园绿地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中8个公园绿地中常绿与落叶树种的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个公园绿地中常绿与落叶树种数量比例与投影面积由于公园特点的不同存在差异,但大部分数量比例分布在1∶1以下,均值为1∶3,投影面积总体比为1∶2;8个公园总体表现出落叶树种较多,而常绿树种较少的特点,群落季相变化比较明显。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常绿树种 落叶树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飞 蒋乙东 段文标 朱海媖 王秋宇
【目的】为了解小兴安岭南部地区的红松天然林内资源和空间分布结构。【方法】本研究基于外业调查数据,对小兴安岭南部的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红松林的生态位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在云冷杉红松林中,优势树种为红松Pinus koraiensi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等,紫椴Tilia amurensis的生态位宽度最宽,白桦的最窄。在阔叶红松林内,优势树种为红皮云杉、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枫桦Betula costata等,红皮云杉和暴马丁香的生态位宽度较宽;2)云冷杉红松林内优势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度低于阔叶红松林;3)云冷杉红松林内优势树种的相似性较为接近,变化范围为0.74~0.79,均值为0.76,但是阔叶红松林内生态位相似性结果差异性较大,毛赤杨Alnus sibirica—紫椴最高,为0.99,红皮云杉—春榆Ulmus davidiana最低,仅为0.64;4)云冷杉红松林内红松、白桦、红皮云杉、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为衰退树种,其他树种为发展树种。阔叶红松林内除了紫椴以外全部为发展树种;5)通过对比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红松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发现角尺度(W)、大小比数(U)、混交度(M)均相近,角尺度结果显示2种林型的点格局均为随机分布,大小比数等级均为中庸强度,其混交度均介于强度和中度之间;6)红松在云冷杉红松林内大小比数等级为优势,枫桦在阔叶红松林大小比数等级为优势,其他树种的大小比数等级多为中庸;7)混交度与大小比数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22,混交度与生态位响应速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72。生态位宽度和生态响应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91。【结论】2种林型的空间和资源特征受到的影响因素不同,阔叶红松林为发展中的群落,主要受种群之间的竞争影响,而云冷杉红松林为稳定的群落,主要受建群种物种特性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青勤 王奕淞 蒋治岩 陈祥伟 王秀伟
【目的】探究典型黑土区主要水土保持树种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在器官水平的分配规律及其种间差异,以期为水土保持植物的科学选择与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典型黑土区5种水土保持树种(小叶锦鸡儿、榆叶梅、白桦、糖槭和红皮云杉)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植物叶片、枝条、干材、树皮及树根,测定并比较各器官可溶性糖、淀粉及总NSC的含量。【结果】(1)NSC含量在树种和器官之间均差异显著(P <0.05)。5种树种中叶和根的NSC含量较高,树干中可溶性糖含量最低,根中淀粉含量最高,叶片中含量最低。红皮云杉叶和枝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树种,糖槭干和根淀粉含量和NSC显著高于其他树种。(2)不同生活型树种的NSC及其组分的含量和分配也有明显差异,乔木叶片的可溶性糖和NSC含量高于灌木,乔木淀粉含量均表现为落叶树种大于常绿树种。(3)红皮云杉将更多的NSC分配到地上部分,榆叶梅将更多的NSC分配到地下部分。(4)落叶灌木将大多数的NSC分配到细根和中根上,乔木(红皮云杉)选择将细根作为根系储存NSC的主要组织。【结论】可溶性糖和淀粉在各器官中分配不同,叶和根分别是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储存结构,乔木树的NSC分配利于叶片碳同化和光合作用。在5种树种中,红皮云杉、榆叶梅和糖槭均具有抗旱性,此外,红皮云杉还具有良好的耐寒性,可以更好地适应低温干旱的生长环境,因此红皮云杉、榆叶梅和糖槭是研究区域适应能力相对较强的水土保持树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炎红 郭连生 田有亮
在半干旱地带的呼和浩特地区使用LI-COR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8~11年生油松、新疆杨、侧柏、白榆、沙棘、美国红梣、白杄7种针阔叶树种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素荧光猝灭特征,结果表明:光化学猝灭(qP)和非光化学猝灭(NPQ)随光强度的变化规律可拟合为y=a+b[1-EXP(-cx)](式中:x为光强,y为qP或NPQ);qP与NPQ呈直线性负相关。NPQ光响应曲线转折点可作为光抑制初始点,该点对应的光强度可作为评价不同树木抵御光胁迫伤害能力和对强光适应能力的指标;NPQ转折点光强度愈大抵御光胁迫伤害能力愈大,对强光的适应能力愈强。测试树种对强光的适应能力由小到大的排序为:白杄、沙棘、美国红梣、侧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浩伊 满秀玲 王军 朱哲圣 尚友贤
【目的】研究寒温带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针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及随龄级增加的变化规律,揭示不同生活型针叶树种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生长阶段之间的关系,为寒温带植物生长与养分供给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为对象,研究5-9月针叶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利用内稳性指数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C、N、P之间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生长阶段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针叶N、P月平均含量表现为随龄级的增长而降低,C含量则是随龄级的增加而增加,且5-8月兴安落叶松针叶N、P含量高于樟子松,C含量则低于樟子松。(2)兴安落叶松针叶C∶N、C∶P和N∶P月平均值均高于樟子松,4个龄级兴安落叶松针叶N∶P均小于14,而樟子松在5-7月N∶P小于14,8-9月N∶P大于16。兴安落叶松针叶N、P以及N∶P稳定性大于樟子松。(3)土壤含水率与2树种针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呈极显著相关,樟子松针叶N含量与C、N、P化学计量比呈显著相关,兴安落叶松针叶C含量与N∶P、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显著相关。【结论】大兴安岭北部不同生活型的2种针叶树种,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对寒冷气候和冻土生境的适应策略不同,兴安落叶松是本区的顶级群落优势种,但其生长受到N的限制,而樟子松生长的限制因子因季节变化而不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翀 张晨晨 刘庆生 李贺 杨晓梅 刘高焕
【目的】结合Sentinel-2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Sentinel-1雷达后向散射特征,开展光学与雷达影像协同人工林树种分类研究,评价不同数据源和不同特征在树种分类中的作用,获取最优分类策略,为热带典型人工林树种精细识别提供新的技术途径。【方法】获取Sentinel-2光学影像43个光谱特征,将优选的Sentinel-2光谱特征与Sentinel-2纹理特征、Sentinel-1雷达后向散射特征组合,采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研究区橡胶林、油棕林和桉树林进行精细提取,并评价不同特征对人工林树种识别的贡献。【结果】1)选择重要性排名前17的Sentinel-2光谱特征参与分类时,OOB score达最高值0.947 2,其中Sentinel-2的蓝波段、红边和近红外波段及其相应的植被指数在树种识别中重要性较高; 2) Sentinel-2纹理特征和Sentinel-1雷达后向散射特征对于不同树种均具有一定差异性,可作为树种分类的有效特征; 3)仅利用Sentinel-2光谱特征对橡胶林、油棕林和桉树林的区分度有限,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的调和平均值(F1)分别为0.70、0.74和0.61;结合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后向散射特征,3种人工林的分类精度达到最高,F1均大于0.80,同时其他地物的分类精度也有较大提高,总体分类精度为0.85,Kappa系数为0.83。【结论】Sentinel-2光学影像的光谱特征是树种识别的重要基础,Sentinel-2光学影像派生的纹理特征及由Sentinel-1雷达影像提取的后向散射特征可为不同人工林树种识别提供有益补充。考虑到Sentinel-2和Sentinel-1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同时结合其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后向散射特征对热带典型人工林树种进行精细识别具有极大潜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世友 李小宁 李生红 金贵军 周全 胡小龙 王秋华
在火烧迹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滇中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华山松Pinusarmandii,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等3种树种在不同林火行为下的耐火性差异,确定了从树皮的阻燃性角度分析林木耐火性的研究方法。对3种树种的树皮的结构进行了调查,对树皮的平均厚度、含水率、导热系数、氧指数和热辐射作用下的质量损失过程和树皮内表面温度变化过程6个阻燃性相关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①云南油杉树皮内皮层结构完整不开裂,外皮层疏松,平均厚度是云南松和华山松树皮的1.38和3.07倍,导热系数为云南松树皮和华山松树皮的67.66%和54.85%,氧指数是云南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