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1)
- 2023(8886)
- 2022(7987)
- 2021(7671)
- 2020(6489)
- 2019(15290)
- 2018(15442)
- 2017(30156)
- 2016(16458)
- 2015(18628)
- 2014(18756)
- 2013(18586)
- 2012(16969)
- 2011(15177)
- 2010(15033)
- 2009(13629)
- 2008(13147)
- 2007(11109)
- 2006(9566)
- 2005(8167)
- 学科
- 济(62622)
- 经济(62545)
- 管理(45667)
- 业(44089)
- 企(37289)
- 企业(37289)
- 方法(31209)
- 数学(26947)
- 数学方法(26641)
- 农(15873)
- 财(14995)
- 中国(14814)
- 学(14536)
- 业经(13616)
- 地方(13550)
- 贸(11491)
- 贸易(11487)
- 易(11143)
- 技术(11114)
- 理论(11001)
- 和(10829)
- 农业(10701)
- 环境(9908)
- 制(9769)
- 务(9744)
- 财务(9687)
- 财务管理(9671)
- 教育(9258)
- 企业财务(9169)
- 划(8748)
- 机构
- 大学(232882)
- 学院(228816)
- 管理(95354)
- 济(87108)
- 经济(85140)
- 理学(83526)
- 理学院(82599)
- 管理学(81255)
- 管理学院(80837)
- 研究(75042)
- 中国(53097)
- 京(49765)
- 科学(47806)
- 财(38116)
- 所(37436)
- 业大(35283)
- 农(34838)
- 研究所(34482)
- 中心(33422)
- 北京(31693)
- 范(31621)
- 财经(31409)
- 师范(31354)
- 江(30935)
- 经(28612)
- 农业(27522)
- 院(27335)
- 州(26461)
- 师范大学(25750)
- 经济学(24883)
- 基金
- 项目(162867)
- 科学(127344)
- 研究(120230)
- 基金(117181)
- 家(101405)
- 国家(100559)
- 科学基金(86349)
- 社会(73367)
- 社会科(69406)
- 社会科学(69387)
- 省(63522)
- 基金项目(63242)
- 自然(57070)
- 自然科(55704)
- 自然科学(55693)
- 教育(54967)
- 自然科学基金(54659)
- 划(53851)
- 编号(49985)
- 资助(48469)
- 成果(40711)
- 部(35909)
- 重点(35800)
- 发(34242)
- 创(33916)
- 课题(33780)
- 创新(31517)
- 项目编号(31241)
- 科研(31163)
- 教育部(30726)
共检索到320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卫红
美国硅谷在产生发展背景、智力资源与创新效率、投融资体制、管理模式、服务体系、创新文化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竞争优势与经验。硅谷的成功主要在于密集的大学与高技术人才、健全的风险投资与服务体系、强大的中小企业衍生能力、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等。广东高新区的差距在于,创新资源短缺、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管理模式不完善、孵化功能与社会科技服务体系不发达、创新文化氛围不浓等,广东高新区应采取对策,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关键词:
高新区 广东 硅谷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卫红 魏巍
本文针对广东高新区与美国硅谷在发展背景、创新能力、投融资体制、企业制度、服务体系、创新文化等六方面的发展与管理模式进行比较,总结出硅谷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密集的大学与高技术人才、健全的风险投资体系、强大的小企业衍生能力、创新的个性文化环境等。广东高新区与硅谷的差距在于,创新资源短缺、风险投资机制不全、企业制度与管理模式不善、创新文化氛围不浓等,对广东高新区的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
关键词:
广东高新区 硅谷 发展与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沙德春
硅谷指数是一种反映硅谷地区发展状况,分析硅谷经济成长与社区发展情况,突出挑战,从而为领导层和决策者提供分析基础的年度报告。本文基于对硅谷指数与中国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设计理念、指标内容、体系结构、制定主体以及指标功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硅谷指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灵活应变"的结构体系、"社会组织"为主的制定主体等对中国国家高新区评级指标体系建构乃至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硅谷 硅谷指数 国家高新区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盖文启 王缉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克俊
本文对成都与西安这两个内陆高新区在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体制与机制、规划建设、投资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比较,得出了主要结论。
关键词:
高新区 比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妍
以国家火炬统计以及广东省高新区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从经济、产业、科技、企业等方面对全省23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发展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园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关键词:
统计调查 广东 高新区 发展特征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向东 孙建军 洪雁平
美国的硅谷 ,使我们看到了我国高新区发展过程中 ,在人才、投融资渠道、规划、管理体制和立法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高新区的持续、稳定发展 ,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具体有效措施是 :( 1)出台加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 ;( 2 )理顺投资融资体系 ,建立与完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 ;( 3)统一规划高新区 ,普及重大贡献技术 ,提升传统产业 ;( 4 )健全完备的法规保障 ,以法治区。
关键词:
硅谷 高新区发展 问题与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伟奇 王兴平
以南京市国家级高新区为例,通过建立一套空间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南京高新区和城市空间效益的现状进行一系列相关的比较研究,分析评价国家级高新区对城市的贡献作用,并进一步提出高新区拉动城市空间效益的对策,为正确评价国家级高新区的历史功绩以及对城市的贡献作用和现实价值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嘉祺 贾金荣
文章选取18个小规模高新区的数据构建指标体系,运用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后发现,样本内的高新区在国际化水平、园区经济规模、工业化水平、企业经济效益、科研人才和必要的科研投入等六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关键词:
高新区 企业数量 国际化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代瑞红 和金生 张自强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高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国家创造税收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也存在着功能错位、机制落后、协同度低和创新不足等问题。文章从问题出发,探索了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发展模式,分析了高新区集群发展的条件,提出了高新区集群培育和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高新区 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代明
高新区与城市的协调互动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发展离不开高新区的引领和带动,高新区发展需以城市的基础条件为依托。文章认为,高新区应实施工业振兴战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聚集和整合创新资源,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园区与城市的协同发展。高新区所在地方政府应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和优化高新区发展规划,为高新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促进城市与高新区的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高新区 城市 互动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戒辉
产业集群与高新区发展密不可分,产业集群可以优化高新区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分工合作和提高高新区影响力与竞争力;高新区的发展又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南宁高新区面临着产业集群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融资渠道有限和有效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其产业集群建设应该明确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扩大集群范围与效应;完善优势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增强区域创新网络功能;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拓宽企业筹资渠道。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南宁高新区 互动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国强 郭荣旺 张宝建 李鹏利
为探究中国高新区创业生态现状,以中国115家高新区为样本,通过整体视角探讨影响高新区创业活跃度的诸多因素间的复杂联动机制,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整合高新区创业生态中四类要素层面的7个变量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高新区创业生态要素组合成的7条路径中3条为高效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创业活跃度;市场要素中出口额和技术合同成交额作为核心变量,其余要素只有与市场要素共存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中国高新区创业生态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新区 创业生态 路径选择 定性比较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奇 张壬癸
罗湖区是深圳最早开发的城区之一。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区老化、土地空间匮乏以及缺少高端创新人才,使得罗湖区的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对此罗湖区提出全面振兴发展的战略,通过"大梧桐产业带"的建设来推进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晓锋
主要通过对硅谷、新竹、班加罗尔三个知名高新区发展模式的分析和比较,识别出这些园区的关键成功要素以及成功异同,发现政府、地区主管部门推动、合作互动、错位发展等相关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随后提出了天津市市级高新区发展模式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市级高新区 发展模式 成功要素 成功异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