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4)
2023(13811)
2022(12013)
2021(11219)
2020(9258)
2019(21408)
2018(21261)
2017(40481)
2016(22001)
2015(24793)
2014(24935)
2013(24643)
2012(22985)
2011(20834)
2010(20969)
2009(19100)
2008(18412)
2007(16226)
2006(14540)
2005(12900)
作者
(65124)
(54072)
(53633)
(50746)
(34515)
(25880)
(24303)
(21241)
(20650)
(19388)
(18730)
(18349)
(17354)
(17188)
(16615)
(16525)
(16088)
(15899)
(15569)
(15461)
(13515)
(13470)
(12937)
(12354)
(12139)
(12083)
(11983)
(11973)
(10909)
(10728)
学科
(91618)
经济(91519)
(58210)
管理(57972)
(45978)
企业(45978)
方法(36602)
数学(30468)
数学方法(30126)
中国(27386)
(26898)
地方(25377)
业经(21479)
(20826)
(18816)
农业(18464)
(15745)
贸易(15731)
(15232)
(15163)
理论(15146)
(14838)
环境(14829)
技术(14497)
(14370)
银行(14328)
(14257)
金融(14255)
(13835)
(13642)
机构
大学(311138)
学院(310462)
管理(123004)
(120438)
经济(117661)
研究(110367)
理学(105310)
理学院(104017)
管理学(102295)
管理学院(101714)
中国(81698)
科学(70033)
(69055)
(56108)
(53670)
(53008)
研究所(51182)
中心(49712)
业大(47968)
(46778)
(44908)
北京(44829)
师范(44498)
财经(42497)
(40749)
农业(40657)
(38787)
(38574)
师范大学(36102)
经济学(34298)
基金
项目(212780)
科学(166228)
研究(157257)
基金(151495)
(133013)
国家(131571)
科学基金(111545)
社会(96722)
社会科(91443)
社会科学(91417)
(84204)
基金项目(81321)
自然(72440)
教育(71199)
(70820)
自然科(70640)
自然科学(70626)
自然科学基金(69337)
编号(65011)
资助(62417)
成果(53053)
(49417)
重点(47528)
(45840)
课题(45336)
(43738)
创新(40683)
科研(40465)
项目编号(39271)
发展(39250)
期刊
(140441)
经济(140441)
研究(94108)
中国(63381)
学报(50207)
(48634)
科学(47602)
管理(45102)
教育(39450)
大学(37948)
(37751)
学学(35435)
农业(33658)
(27959)
金融(27959)
技术(26991)
业经(25107)
经济研究(20942)
财经(19569)
图书(19269)
问题(18400)
(17188)
(16649)
科技(16571)
理论(15146)
林业(14975)
资源(14664)
技术经济(14574)
(14099)
现代(14017)
共检索到470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隋春花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韶关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现状,在分析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单一、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旅游产品发展类型、加强对外宣传力度、"三高投入"与"三高效益"紧密结合等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战慧  
韶关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森林旅游资源,发展森林旅游的潜力极大。目前应立足资源优势,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森林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开发。在对森林旅游资源优势和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韶关市森林旅游资源深度整合开发的原则、战略和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欠强  陈秋华  
本文对满意度与游客满意度的概念进行界定,给出了游客满意度的两种表示方式;接着提出了研究方法: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数据处理,项目分类,改进措施;最后选取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实例进行调查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朝望  赵思媛  
文章运用SWOT定量分析法综合考虑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因素,通过分析发现: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机遇明显,同时也存在较多限制和挑战。因此提出了合理规划、改革体制、保护资源、完善设备、引进人才以及加强宣传等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以期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实现森林公园综合效益最大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朝望  赵思媛  
文章运用SWOT定量分析法综合考虑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因素,通过分析发现: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机遇明显,同时也存在较多限制和挑战。因此提出了合理规划、改革体制、保护资源、完善设备、引进人才以及加强宣传等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以期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实现森林公园综合效益最大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世东  陈鑫峰  
本文通过对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游客量、旅游收入等指标变化的研究,以及对不同省(区、市)、规划分区、全国4大地区各指标的变化与所占份额等方面的分析,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轨迹。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发展分为4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急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快速成长阶段,具有时间分布上的加速现象、空间分布上的位移现象、游客量与旅游收入上的耦合现象、在全国旅游业地位上的提升现象。预测分析表明,“十一五”期间中国森林公园事业还将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到2010年,全国森林公园总数将由目前的1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万燕  虞依娜  陈丽丽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我国森林公园数量逐渐增加,大多数森林公园具有良好的风景资源,却受区位非优影响,发展严重滞后。以广东帽子峰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从资源区位、交通区位、市场区位、认知区位、经济区位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该森林公园资源优势明显,但因周边存在同质景观,以致资源区位优势度不高;内外公共交通不发达;周边景区竞争大,客源市场分散;开发商与市民认知度不高;投资环境差,游客消费能力低等问题。提出挖掘新型旅游发展模式、提高同质景观资源影响力,重视道路建设、建立与热点景区之间的交通网络,开发新的旅游圈、扩大周边市场,加大品牌营销、增加各界认知度,积极吸引企业合作、共同提升经济区位等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辉  陈秋华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从旅游者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城市森林公园的游客生态足迹划分为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娱乐等6个方面,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计算出2006年公园的人均均衡旅游生态足迹0.010896hm2,其中旅游餐饮的生态占用比重最大,达45%;林地的土地类型占用最多,为44.72%,旅游生态效率为240美元/hm2,反映出城市森林公园的旅游是一种生态占用较低,旅游生态足迹效率也较低的旅游方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秀娟  
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利用2003—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森林公园发展效率进行研究,为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行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测算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TFP),比较中国31个省区间和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效率及TFP增长率。结果显示:省区间比较,上海、浙江等地区的效率最高,贵州、山西等地区的TFP增长率最高;三大区域间比较,东部地区的效率最高,中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最大,西部地区的效率和TFP增长率都最低。最后,从要素投入、旅游吸引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几个方面对影响效率大小及其差异的原因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提出继续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庄惠  龚有坤  陈贵松  
文章采用定性描述方法,结合2013年度森林公园建设经营情况统计数据,比对2006年学者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的测算,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基于旅游发展动力机制视角,提出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公园管理者低碳管理、旅游经营者低碳经营、社区居民参与获益以及低碳旅游者意愿引导等五大动力源的推动力及反推动力协调推动,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曹先磊  贾小茹  
发展森林公园旅游产业不仅是把森林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两山”理论的客观要求。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及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测度森林公园资源禀赋,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对其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外部市场占有率和内部产业综合效率角度检验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对其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增加森林公园面积、提高国家级或省级森林公园比例,对当地及邻近地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从长远看存在明显的“资源福音”效应;(2)相较于森林公园数量增加,提高高等级森林公园比例对其旅游产业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大;(3)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改善区域森林公园资源禀赋,主要是通过扩大旅游市场占有率和提高产业综合效率来推动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的发展;(4)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邻近地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对当地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也反映了我国不同区域间森林公园资源禀赋优化利用对其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拉动作用小于区域间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导致的挤压效应。最后,文章提出了把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以及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丽娜  赵希勇  
选取2013、2015和2017年数据应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协调性进行计算,分析随机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协调性的影响及调整前和调整后数据的差异性。结合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借助ArcGI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研究森林公园旅游协调度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协调性呈现负影响;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协调度均值为0.771,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处于协调等级呈现聚集现象,处于失调等级呈现分散现象,协调度高低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无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省级行政区协调性发展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协调性发展的关联程度,在31个省级行政区未出现"H-H"区域和"L-L"区域,位于"L-H"区域有上海和天津两个城市,"H-L"区域只有甘肃省,说明随着森林旅游行业发展,各省间差距逐渐减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丽军  万志芳  胡潇敏  王庆  
在评价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根据200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泰尔系数法,结合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增长速度快,但总体水平低;区域间的总差异大,73.45%来源于区域内差异,南方林区差异呈显著扩大态势,南方、西南林区对差异贡献率波动增长,而西北、华北和北方林区则波动下降。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政策支持、基础设施条件和资源优势都对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有显著正向影响;交通区位有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和管理投入无显著影响。为实现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区域协调,应加强区域间合作,提高总体发展水平;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缩小区域间的差异;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孙兆明  孙丰胜  
山东省森林公园旅游业起步较早,发展迅速,成为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总体仍处于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发展阶段。人均旅游消费、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收入偏低,投入不足,在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供给、旅游企业能力、产业发展机制、旅游配套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制约,产业综合素质、产出效率偏低,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森林公园旅游业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系统经济发展模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转变旅游开发理念,丰富旅游产品内涵,优化旅游业态结构,整合森林公园内外资源和要素,促进多部门、多产业的协同耦合,创新产业发展机制,提升持续发展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