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0)
2023(8222)
2022(7043)
2021(6698)
2020(5282)
2019(12675)
2018(12427)
2017(22466)
2016(11864)
2015(13307)
2014(13459)
2013(13230)
2012(12775)
2011(11925)
2010(12054)
2009(11202)
2008(11162)
2007(9884)
2006(9544)
2005(9340)
作者
(33509)
(28184)
(27811)
(26669)
(17975)
(13421)
(12834)
(10955)
(10723)
(10172)
(9768)
(9510)
(9258)
(9177)
(9067)
(8617)
(8363)
(8260)
(7936)
(7822)
(7444)
(6923)
(6744)
(6547)
(6405)
(6386)
(6326)
(6270)
(5759)
(5558)
学科
(55407)
经济(55350)
管理(25875)
(25079)
中国(21419)
(21265)
银行(21120)
(19929)
(19320)
地方(19158)
(18573)
企业(18573)
(15409)
金融(15409)
(15016)
方法(13772)
业经(13147)
数学(11751)
(11688)
制度(11684)
数学方法(11664)
地方经济(10551)
(10445)
业务(10191)
(10178)
农业(10162)
(10157)
(9724)
贸易(9709)
(9329)
机构
大学(159797)
学院(159668)
(71768)
经济(70227)
研究(67541)
中国(59078)
管理(55603)
理学(44393)
理学院(43751)
管理学(43203)
管理学院(42860)
科学(37907)
(36885)
(35884)
(34758)
中心(30895)
研究所(30820)
(27739)
(27397)
财经(25726)
(25077)
北京(24891)
(24643)
师范(24421)
(24184)
银行(24017)
(23302)
(23169)
(22369)
经济学(21947)
基金
项目(93985)
研究(74384)
科学(73595)
基金(65003)
(55792)
国家(55236)
社会(46473)
科学基金(46367)
社会科(44064)
社会科学(44059)
(37143)
教育(33708)
基金项目(33122)
(31246)
编号(30903)
(27225)
成果(27076)
自然(26417)
资助(26358)
自然科(25735)
自然科学(25732)
自然科学基金(25249)
课题(23109)
发展(22613)
(22223)
重点(22033)
(20671)
(19797)
国家社会(19318)
(19230)
期刊
(93071)
经济(93071)
研究(64823)
中国(47965)
(35732)
金融(35732)
教育(27521)
(27272)
(26704)
管理(23733)
科学(21655)
学报(21307)
农业(17183)
大学(16769)
经济研究(15333)
业经(15247)
学学(15008)
技术(14812)
财经(13369)
(11640)
问题(11502)
国际(11371)
(10775)
(9566)
论坛(9566)
世界(9492)
(9374)
图书(9334)
理论(9117)
改革(8474)
共检索到299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志坚  
近年来,广东银行业资产规模大幅增长,产品和服务逐步完善,资产质量不断提高。在我国金融改革开放30周年即将来临及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之际,广东银行业既要认真总结吸取近几年来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更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银行业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在新形势下实现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尚福林  
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果断决策和正确领导下,银行业金融机构以改革谋发展,理顺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改善金融服务,有效化解风险,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建立健全现代公司治理,有序推进银行业体制改革。2003年启动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已全部完成,为银行业长远健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一、全省银行业改革开放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门类不断丰富,各项业务不断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特别是随着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格局的形成和深化,银行业专业监管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全省银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韩沂  
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银行业监管工作也面临更大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按照科学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建设银行大连市分行课题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开放已步入一个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为目标取向的历史新阶段,势必要求金融体制作出相应的更新和调整。我们以大连市的改革开放形势与建设银行的发展走向为题,探索建设银行如何适应改革开放和为地方发展服务。 (一) 以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为标志,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关键时刻。形势要求大连经济建设上新台阶。为此,大连市委和市政府对经济建设的宏伟蓝图作了重新补充与调整并以更大的气魄,意欲将原先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完成的任务提前,再提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新规划市内的几条中心大道以用于商贸、金融和信息中心的建立,站前胜利广场改造和胜利路、疏港公路等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工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志坚  
十六大以来,广东银行业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为银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广东银行业必须以此为契机,以全国和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金融产业和建设金融强省的精神和目标,在宏观调控中继续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与创新,不断改进服务与监管,积极探索做大做强的新路子,进一步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范笑仙  
11月27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教育部联合举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座谈会"。会上,来自教育部高教司、科技司、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单位和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鑫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银行业向民间资本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以及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具有同步性。但是由于金融服务业受到较强监管,准人门槛较高,使得这些发展进程又不完全同步。时值改革开放40年之际,有必要对我国银行业民资准入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回顾昨天的经历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今天的现实以及指导明天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新前  
实现科学发展需要通过改革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作保障,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当前,我国改革开放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及问题。完成新阶段改革开放的两大任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蓝星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面向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我们应当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关于改革开放这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景武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发展的思路,不断推进以市场化为取向的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动金融对内对外开放,从一个金融业相对落后的省份发展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金融大省,并且朝着建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虎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银行业发展的趋势、体现的特征和面临的风险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正确认识银行业改革发展新常态,是把握监管工作主动权的关键。全省银行业监管部门务必紧密结合江西银行业实际,主动适应、科学引领银行业改革发展新常态,着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切实守牢风险防控底线,不断加快改革转型进程,努力提升依法监管能力和有效性,促进全省银行业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课题组  辛耀  
贵州省人均生产总值和金融资源都处于全国末位,但其主要金融发展指标却与全国水平大体同步,这与其经济发展粗放、产业结构偏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率和负债率高和农村借贷依存度等因素有关。改革开放30年间,贵州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由于发展模式、结构特点及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不足等原因,金融发展对经济成长的边际效果不理想。农村信贷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还有待建立。为此,贵州金融发展要进行相应调整并注重后发优势的形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传统的"唯GDP"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桎梏,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倡导共享式、包容性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主题,而这种发展模式的基本导向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基于这样一个视角,本文依据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要求,从人的素质、人的福利、人的保障、人的迁移4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改革开放30年人的发展程度进行了测度与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30年间中国人的发展状况得到明显提高,但是人的发展指数以及人的素质指数、人的福利指数、人的保障指数、人的迁移指数、经济状况指数、资源环境指数仍需不断改善。未来中国在提高增长质量的过程中要促进人的发展,强调经济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