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6)
- 2023(9297)
- 2022(8470)
- 2021(8086)
- 2020(6743)
- 2019(15921)
- 2018(15909)
- 2017(31197)
- 2016(17084)
- 2015(19384)
- 2014(19490)
- 2013(19337)
- 2012(17743)
- 2011(15760)
- 2010(15718)
- 2009(14273)
- 2008(13875)
- 2007(11999)
- 2006(10596)
- 2005(9335)
- 学科
- 济(66160)
- 经济(66077)
- 管理(50703)
- 业(47148)
- 企(39389)
- 企业(39389)
- 方法(31494)
- 数学(27127)
- 数学方法(26761)
- 农(18254)
- 财(16902)
- 中国(16863)
- 学(15017)
- 业经(14967)
- 地方(14320)
- 农业(12159)
- 制(11813)
- 贸(11703)
- 贸易(11699)
- 环境(11695)
- 理论(11602)
- 和(11340)
- 易(11334)
- 务(11039)
- 财务(10975)
- 财务管理(10951)
- 技术(10611)
- 企业财务(10365)
- 划(10067)
- 教育(9700)
- 机构
- 大学(240509)
- 学院(239039)
- 管理(99228)
- 济(92073)
- 经济(89877)
- 理学(85967)
- 理学院(85038)
- 管理学(83612)
- 管理学院(83191)
- 研究(78181)
- 中国(57775)
- 京(51691)
- 科学(49685)
- 财(41638)
- 所(39285)
- 农(36518)
- 业大(36163)
- 研究所(35655)
- 中心(35397)
- 江(34012)
- 财经(33519)
- 北京(33147)
- 范(32163)
- 师范(31920)
- 经(30415)
- 州(28841)
- 院(28586)
- 农业(28465)
- 经济学(26007)
- 师范大学(25834)
- 基金
- 项目(165556)
- 科学(129644)
- 研究(122622)
- 基金(119019)
- 家(102840)
- 国家(101968)
- 科学基金(87835)
- 社会(75020)
- 社会科(70947)
- 社会科学(70926)
- 省(65085)
- 基金项目(64182)
- 自然(57997)
- 自然科(56602)
- 自然科学(56592)
- 教育(55753)
- 自然科学基金(55545)
- 划(54566)
- 编号(51155)
- 资助(49252)
- 成果(41575)
- 重点(36483)
- 部(36153)
- 发(34955)
- 课题(34738)
- 创(34238)
- 创新(31825)
- 项目编号(31701)
- 科研(31600)
- 教育部(30978)
- 期刊
- 济(101583)
- 经济(101583)
- 研究(71491)
- 中国(42495)
- 学报(36644)
- 管理(36092)
- 科学(34206)
- 农(33215)
- 财(30754)
- 教育(27966)
- 大学(27474)
- 学学(25604)
- 农业(23468)
- 技术(20990)
- 融(18990)
- 金融(18990)
- 业经(17111)
- 财经(15562)
- 经济研究(14886)
- 图书(14839)
- 问题(13514)
- 理论(13345)
- 经(13114)
- 实践(12399)
- 践(12399)
- 科技(12189)
- 技术经济(11875)
- 业(11197)
- 现代(11033)
- 情报(10776)
共检索到346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勇
通过实证分析了目前广东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指出解决广东的节能减排问题应主抓工业,而工业中重化工业节能减排又是重中之重;基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重化工业在广东仍有大力发展的必要和增长空间;推进重化工业节能减排需要从重化工业产业内深化和服务业升级两方面入手,且具备可行性;重化工业节能减排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特性,不能仅仅依赖于企业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的严格规制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在这方面世界各国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经验。
关键词:
节能减排 重化工业 产业深化 产业升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勇
中国沿海经济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约束,尽管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但进一步深化发展好沿海的重化工业仍有其必要性。从服务业竞争力来源、服务业需求产生、服务业资源能力角度看,重化工业的充分发展能促进服务业升级。
关键词:
节能减排 重化工业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许月恒 刘德军 张辉 李静
近年来,山东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的同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当前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建设生态文明和节约型经济的背景下,加快山东重化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研究探索符合实际的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对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重化工业转型升级 经济结构调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勇
节能减排,一方面制约着我国沿海一些产业类型的发展,给整体沿海经济发展带来全面压力,但另一方面又给沿海经济带来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契机。通过我国沿海和广东省的工业实践,印证了世界工业发展深化的一般规律,即工业深化能够推进节能减排的原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宗兆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维军 周飞雪 徐常萍
作为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区域、产业、企业以及学校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中,而对于造成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生态足迹方法的应用却不多见。本文首先分析了重化工业生态足迹形成机理,将重化工业生态足迹的形成划分为资源消耗与环境排放两个阶段,然后将重化工业生态占用划分为化石能源、水资源、工业用地、工业废水、工业废气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六个方面,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分别详细介绍了每个项目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最后分析了计算生态足迹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重复计算问题及处理方法,二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碳固定化比率问题,三是水泥工...
关键词:
重化工业 生态足迹 均衡因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五七 聂鸣
本文运用1998~2010年工业行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基于DEA的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测算了节能减排约束的36个工业行业技术效率,通过核密度估计分析行业技术效率的动态分布特征,并就工业产权结构变革与行业异质性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测算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工业行业技术效率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存在对生产前沿的技术追赶效应。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行业技术效率差距有不断减小的趋势,但全国工业技术效率的平均水平偏低,节能减排潜力依然较大。基于Tobit随机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国退民进"的工业产权结构变革有利于技术效率改进,FDI显著促进了技术效率提升,技术效率与行业集中度呈U型曲...
关键词:
节能减排 SBM模型 环境效率 低碳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虹 项玉娇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工业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单位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能耗下降21%左右,重点工业行业的单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江波 郭琪
节能减排自身公共性和投入产出不对称性等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外力来围绕政策导向进行激励和约束。传统经济政策中行政命令型工具因具有缺乏灵活性、严格受制于财政资金的余缺程度等弊端,"机制内生、自动调节、目标可控、运作灵活"的市场调整型工具更具优势。但是,市场化工具运作初期缺少共识,往往遭遇微观主体缺乏行为激励、政策环境不利、工具自身运行要素缺失等问题,难以推广和运作。金融具有的资金、市场、信用等禀赋优势可以推进市场化工具的创新与应用,从而通过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建流转交易市场、改变微观主体资信等级等弥补这些短板,助推节能机制的良性运转来实现社会福利目标。
关键词:
节能减排 市场化工具 金融创新 激励约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五七 聂鸣
在考虑能源与碳排放的共同生产前沿分析框架下,运用基于DEA的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测算中国1998-2010年省级工业技术效率,并分析了地区工业技术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测算结果发现,忽略能源与碳排放约束的传统效率测算结果高估了工业技术效率,地区工业环境效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全国工业环境效率总体水平偏低,东部工业环境效率明显高于西部与中部。基于面板数据的Tobit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工业环境效率与人均收入呈U型曲线关系,财政分权、企业所有制结构及出口活动对工业环境效率有负面影响,其中,财政分权的负面影响最为显著;外商直接投资、研发强度及进口基本上促进了工业环境效率的改善,"波特假说"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启庚 冯艳婷 余明阳
工业作为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产业,同时也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产业。为探索用能权交易、排污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等环境规制政策对工业节能减排的影响作用,从系统动力学视角出发,通过构建资源型地区工业产业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山西省为例动态直观地考察各项环境规制政策的节能减排效果,为资源型地区工业环境规制政策创新提供现实依据。仿真结果显示,各项环境规制政策均能降低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量,但政策力度要把握在合理的区间。据此提出在制定基于市场的环境规制政策时,要紧跟市场形势,确定有效的交易价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宁 丛雅静 姚懿珈
本文构建一种基于生产率的新型节能减排指数,测度2007~2013年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节能减排效率,并重点分析企业自主创新、国内创新溢出和国外技术引进对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减排效率普遍较高,资源、资本、劳动密集型行业节能减排效率普遍较低;企业自主创新对高效率行业作用更明显,国外技术引进对低效率行业影响更突出,国内创新溢出对各行业效率的影响力度基本一致;环境规制、行业企业规模等也是影响节能减排效率的因素之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海英 修静 臧晓强 李淑华
为了测度工业的节能减排全要素生产率,引入了加权的非径向非角度的Malmquist指数,并且对其进行了分解。对30个省的实证发现:节能减排全要素生产率在持续增长,其中东部表现最好,但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