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22)
2023(5420)
2022(4627)
2021(4340)
2020(3704)
2019(8697)
2018(8597)
2017(16474)
2016(9081)
2015(10251)
2014(10342)
2013(10008)
2012(8979)
2011(8087)
2010(8429)
2009(7702)
2008(7411)
2007(6363)
2006(5575)
2005(4840)
作者
(25985)
(21762)
(21737)
(20578)
(14269)
(10483)
(9865)
(8672)
(8558)
(8003)
(7949)
(7526)
(7287)
(7147)
(6907)
(6748)
(6721)
(6546)
(6460)
(6278)
(5508)
(5474)
(5433)
(5233)
(4974)
(4932)
(4909)
(4716)
(4499)
(4317)
学科
(44289)
经济(44266)
管理(22532)
方法(20646)
(20354)
数学(19231)
数学方法(18746)
(16171)
企业(16171)
地方(15550)
(10078)
中国(9495)
地方经济(9257)
(8189)
业经(7563)
农业(6783)
理论(6700)
环境(6620)
(5869)
贸易(5863)
(5679)
(5665)
(5576)
技术(5386)
(5144)
(4894)
金融(4893)
(4788)
教学(4760)
资源(4694)
机构
学院(126665)
大学(123132)
管理(49603)
(48519)
经济(47535)
理学(43517)
理学院(42978)
研究(41918)
管理学(41749)
管理学院(41527)
中国(30412)
科学(28698)
(26602)
(25122)
(21977)
(21508)
业大(20939)
研究所(20001)
中心(19582)
(18937)
农业(17472)
(17459)
师范(17242)
(16498)
(15540)
技术(15390)
财经(15382)
北京(15269)
(14369)
经济学(14006)
基金
项目(92095)
科学(73118)
基金(65379)
研究(65023)
(57798)
国家(57379)
科学基金(49718)
社会(40348)
(40048)
社会科(38317)
社会科学(38306)
基金项目(34496)
自然(33809)
自然科(33027)
自然科学(33022)
自然科学基金(32374)
(32277)
教育(30831)
资助(27556)
编号(26809)
重点(21602)
(21039)
成果(20092)
(19553)
课题(19505)
(19156)
创新(18299)
(17981)
计划(17692)
科研(17512)
期刊
(51486)
经济(51486)
研究(31563)
中国(24935)
学报(19815)
科学(18915)
(18733)
管理(18100)
教育(15500)
大学(14670)
学学(13921)
技术(13879)
农业(13271)
(13086)
(9436)
金融(9436)
业经(9393)
统计(8811)
资源(8522)
(8301)
经济研究(7975)
(7499)
决策(7413)
财经(6830)
技术经济(6816)
科技(6695)
问题(6366)
商业(6105)
职业(5909)
(5856)
共检索到179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忠林  宋权东  冯沛  贾黎明  
肉桂 (CinnamomumcassiaPresel)是我国著名的特产树种之一 ,西江桂皮和桂油是国际驰名的香料以及医药原料 .为确切地预估肉桂收获量 ,该文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和西江林场 6年生肉桂树木的实测数据建立了肉桂树皮、枝叶和树干的收获模型 ,分别是 :W皮 =6 0 0 774× 10 - 3 (HD0 ) 1 4 0 759;W枝叶 =0 0 5 6 0 44 6 8(HD0 ) 1 3 64 1 1 ;W树干 =0 0 1082 73(HD0 ) 1 79864 .同时模型显示肉桂的收获量与地径、树高密切相关 .经实际检验 ,收获模型估测精度较高 ,达 94%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飚  陈雪梅  
西江流域是南中国一条重要的内河流域,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基础扎实以及经济互补性强的天然特征,是发展流域经济的绝佳地段。然而,至今为止西江流域尚未形成规划统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产业经济带,流域沿线的省份和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后劲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共筑西江产业带日渐引起学术界和官方的重视。文章以产业生态网络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资源禀赋、产业集群特征,探究集群之间的网络共生关系,尝试构建西江流域产业生态网络模式并提出其实现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源  
西江流域工业结构调整构想刘源西江是珠江的主体,西江流域是大西南与沿海地区的结合部,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西江流域的开发将对于大西南经济的振兴,改善我国的生产力布局状况,有重大意义。建立合理的工业结构是实施开发战略的重点及核心。一、资源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一平  
1 西江流域概况 西江流域是珠江流域的主体,干流长2214多km,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4省(区),流域面积36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79%,其中云南省在西江流域范围内的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16.5%,贵州省占16.8%,广西区占56.2%,广东省占7.3%。西江流域地处祖国南疆,西靠云贵高原,东接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西南部与越南接壤,南接北部湾和南海。流域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能理论运蕴藏量为2900万kW,可供开发的达2133万kW,开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永领  何桐  高全洲  
利用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36个气象站1960年~2000年的冬、夏半年及年平均气温资料,对西江流域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冬半年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信度水平在99%以上,冬、夏半年及年平均气温的增加率分别为0.237℃/10年、0.07℃/10年和0.127℃/10年;从区域上看,冬半年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气温增加趋势显著,南盘江至柳江之间的区域增温趋势的信度水平在99%以上,夏半年和年平均气温仅部分区域出现显著增温;冬、夏半年及年平均气温都在不同的尺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周期震荡;冬半年和年平均气温均在1987年左右发生增温突变,突变后气温分别增加0.5℃和0.4℃。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鹏  唐厚田  江平  张杨  
随着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实现之后,我国进入了“后扶贫时代”,防范返贫与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发展的核心问题。既有研究发现流域生态脆弱区与返贫风险区在地理位置上存在高度的耦合,因而生态补偿在返贫治理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学界缺乏系统性的针对研究。论文在对西江流域生态补偿与返贫治理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深度分析“后扶贫时代”西江流域返贫现象的特征,进而论证生态补偿与返贫治理的协同效应,最后从上层建筑与作用机制两个方面提出构建生态补偿式返贫治理模式,以求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文章从分析新型工业化的产业生态模式选择、西江产业带的产业生态优势及基础出发,提出发展产业生态的政策导向:决策机制创新、产业政策创新、主导产业技术创新、区域工业布局整合创新、生态工业体系创新、生态环境监测机制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鹏  唐厚田  江平  张杨  
随着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实现之后,我国进入了“后扶贫时代”,防范返贫与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发展的核心问题。既有研究发现流域生态脆弱区与返贫风险区在地理位置上存在高度的耦合,因而生态补偿在返贫治理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学界缺乏系统性的针对研究。论文在对西江流域生态补偿与返贫治理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深度分析“后扶贫时代”西江流域返贫现象的特征,进而论证生态补偿与返贫治理的协同效应,最后从上层建筑与作用机制两个方面提出构建生态补偿式返贫治理模式,以求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旺  唐力  曾清怀  梁鸿  李会亚  
珠江流域是岭南地区最大的流域,西江流域为珠江的主要支流。西江流域未来时期年最大降雨与年均降雨的变化会影响未来时期的极端洪水与水资源短缺情况,但是相关研究较少。该研究基于国际多模型比较计划ISIMIP2b数据,对西江流域未来时期年最大降雨与年均降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年最大与年均降雨在RCP8.5与RCP4.5场景下均有增加的趋势,但趋势的空间分布受气候模型的影响。在RCP8.5场景下,年最大降雨的增加趋势显著,而在RCP4.5场景下,增加趋势不显著;在RCP8.5场景下,年均降雨的增加趋势不显著,而在RCP4.5场景下,增加趋势显著。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旺  唐力  曾清怀  梁鸿  李会亚  
珠江流域是岭南地区最大的流域,西江流域为珠江的主要支流.西江流域未来时期年最大降雨与年均降雨的变化会影响未来时期的极端洪水与水资源短缺情况,但是相关研究较少.该研究基于国际多模型比较计划ISIMIP2b数据,对西江流域未来时期年最大降雨与年均降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年最大与年均降雨在RCP 8.5与RCP 4.5场景下均有增加的趋势,但趋势的空间分布受气候模型的影响.在RCP 8.5场景下,年最大降雨的增加趋势显著,而在RCP 4.5场景下,增加趋势不显著;在RCP 8.5场景下,年均降雨的增加趋势不显著,而在RCP 4.5场景下,增加趋势显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代明  覃剑  
流域经济是以水系为轴线的区域经济,其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其研究为区域开发提供新视角。通过对珠江主干西江流域的实证分析,测度并比较其上、中、下游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情况,发现流域经济常常呈逆地理梯度状分布,即逆水系上行,受区位自然变异带来的直接限制作用和由此衍生而来的其他因素的间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逐渐降低,地理空间与经济空间不相称由此成为常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运用区域规划的思想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成虎  刘菊  胡宝清  陈秀芬  
【目的】水源涵养在众多生态系统服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揭示水源涵养服务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识别水源涵养服务重要区,对流域水资源利用、分区管理与综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广西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InVEST模型、GeoDa与ArcGIS等工具,使用全域和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空间分布模式,构建空间误差模型辨识水源涵养服务关键影响因素,采用分位数分类法进行水源涵养服务重要性分级。【结果】广西西江流域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185.36 mm,2015年总量为376.10亿m~3。全域莫兰指数为0.769,表明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空间依赖性。考虑到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最终从13项影响因素中筛选出7项进入空间误差模型,得出土壤饱和导水率、多年平均降水量、坡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经济密度对水源涵养服务产生显著正面影响,而人口密度和不透水率对水源涵养服务产生显著负面影响。识别出黔浔江流域及左郁江流域南部区域是水源涵养服务重要区,在相关政策制定与管理决策中需重点和优先考虑。【结论】广西西江流域水源涵养服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分布,并以低-低聚集和高-高聚集类型为主。土壤饱和导水率、多年平均降水量、坡度以及不透水率是水源涵养服务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图5表2参28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宾长初  
大乌圩是清代广西四大圩镇之一,与苍梧戎圩、桂平江口圩齐名,是西江流域著名的商品集散地。从现存的列圣宫碑刻以及地方志资料来看,大乌圩成圩于明末,经清前期发展,商业在道光年间达到鼎盛,经咸丰兵燹后于光绪年间有所恢复。大乌圩地处西江流域,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商业繁盛。嘉庆年间重修列圣宫碑刻资料显示,当时有848家(次)商号捐款,有199家商号参加抽厘。从抽厘总额3057余两估算,嘉庆年间大乌圩商人年经营额为100余万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清  柯月嫦  李细归  
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西江流域现存牌坊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功能演变。结果表明:①西江流域以现代牌坊为主,古代牌坊以明清时期居多,呈现由不断增加到迅速下降再到急速上升的发展态势。②西江流域牌坊为集聚型分布,总体表现出"东多中少"的分布格局。③类型上以标志坊为主;材质上以石牌坊最多,琉璃坊最少;石牌坊、钢筋混凝土坊与木石坊属于广域型分布,琉璃坊、砖石坊、木牌坊、砖木牌坊与砖牌坊则属于局域型分布。④国家级文保牌坊主要分布于西江沿线及其以南地区,分布较为分散,省级与市级文保牌坊则呈现出相对集中特征。⑤空间自相关呈"东热中冷"的分布特征,冷点区面积远大于热点区。⑥功能演变表现为由单一到丰富再到单一的变化趋势,空间上呈现从分散到集中的分布特征,且各区域功能差异性也逐步缩小,体现出国人思想观念的历史变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彬  靳友雯  
西江流域旅游服务贸易是指西江流域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运用当地可控制的旅游资源,向本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近年来,西江流域旅游服务贸易额呈直线增长趋势,为地方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09年我国的旅游贸易服务出现逆差,虽然西江旅游服务贸易的绝对值依然呈现增长趋势,但部分省的就业人员呈现递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