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3)
- 2023(14989)
- 2022(12953)
- 2021(12020)
- 2020(9980)
- 2019(22900)
- 2018(22930)
- 2017(43984)
- 2016(23790)
- 2015(26836)
- 2014(26972)
- 2013(26817)
- 2012(25145)
- 2011(23039)
- 2010(23319)
- 2009(21358)
- 2008(20613)
- 2007(18190)
- 2006(16355)
- 2005(14847)
- 学科
- 济(115403)
- 经济(115295)
- 管理(65331)
- 业(61642)
- 企(49480)
- 企业(49480)
- 方法(43117)
- 数学(37017)
- 数学方法(36652)
- 中国(30638)
- 地方(29584)
- 农(27627)
- 学(24821)
- 业经(24183)
- 财(22172)
- 农业(19097)
- 制(18157)
- 贸(17869)
- 贸易(17855)
- 易(17152)
- 地方经济(17117)
- 环境(16979)
- 和(16588)
- 银(16202)
- 融(16185)
- 金融(16184)
- 理论(16182)
- 银行(16145)
- 行(15582)
- 技术(15287)
- 机构
- 大学(345650)
- 学院(343729)
- 济(143593)
- 经济(140514)
- 管理(132561)
- 研究(125812)
- 理学(113491)
- 理学院(112068)
- 管理学(110172)
- 管理学院(109552)
- 中国(93548)
- 科学(78167)
- 京(75908)
- 所(65152)
- 财(63511)
- 研究所(59238)
- 农(57615)
- 中心(55045)
- 江(51316)
- 业大(51199)
- 财经(49939)
- 北京(49021)
- 范(47367)
- 师范(46942)
- 院(45547)
- 经(45261)
- 农业(44805)
- 经济学(42975)
- 州(42036)
- 经济学院(38281)
- 基金
- 项目(229711)
- 科学(179791)
- 研究(167537)
- 基金(165138)
- 家(144624)
- 国家(143411)
- 科学基金(121852)
- 社会(104776)
- 社会科(99178)
- 社会科学(99153)
- 省(89512)
- 基金项目(87791)
- 自然(79143)
- 自然科(77221)
- 自然科学(77206)
- 自然科学基金(75825)
- 划(75795)
- 教育(75703)
- 资助(68102)
- 编号(67990)
- 成果(55494)
- 发(53126)
- 重点(51901)
- 部(50130)
- 课题(47668)
- 创(47042)
- 创新(43887)
- 科研(43479)
- 国家社会(42578)
- 教育部(42556)
- 期刊
- 济(169523)
- 经济(169523)
- 研究(108155)
- 中国(71436)
- 学报(55301)
- 农(52641)
- 科学(51871)
- 管理(51021)
- 财(46292)
- 大学(41264)
- 教育(39319)
- 学学(38720)
- 农业(36593)
- 融(31666)
- 金融(31666)
- 技术(30398)
- 经济研究(27443)
- 业经(26738)
- 财经(24833)
- 问题(21536)
- 经(21329)
- 业(18775)
- 图书(18737)
- 技术经济(18112)
- 资源(16963)
- 理论(16680)
- 科技(16680)
- 现代(16039)
- 贸(15797)
- 商业(15674)
共检索到528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宁生
本文选择GDP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和耕地面积减少率为主要分析指标,详细讨论了1978~1996年广东省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和耕地面积减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现象的发生时间与经济的“过热”增长阶段基本同步,具体则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牵动;认为经济增长是影响广东省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宏观驱动因子。
关键词:
耕地面积减少 经济增长 人口增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贯成
通过对江苏十三个市 (1978~ 1996年 )耕地面积变化和经济增长过程的分析 ,阐述了耕地面积变化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变化量之间的相关性 ,并且根据耕地面积减少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关系分析 ,将江苏十三个市划分为三种具体类型 :(1)经济增长超前 ,耕地减少滞后 ;(2 )经济增长滞后 ,耕地减少超前 ;(3)经济增长与耕地减少同步变化。由上述分析发现 ,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与经济过热增长阶段基本同步 ,江苏的经济增长模式仍属于资源消耗型。在江苏十三个市中 ,国内生产总值变化量与耕地面积变化量比值的差别较大 ,说明被挪作他用的那部分耕地的利用效益在各个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后 ,提出了正确处...
关键词:
耕地 资源 经济发展 相关分析 粮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叶浩 濮励杰
江苏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和经济增长二者关系更为明显和完整,具有极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论文利用近20年来耕地面积、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长序列统计资料,对江苏省1981~2004年间的耕地面积与经济增长及城市化水平的协整性和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耕地面积、GDP与城市化水平均是不平稳的时间序列,直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是不严谨的;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具有长期的协整性;江苏省耕地面积与GDP、城市化水平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通过研究,认为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极不合理。因此,降低耕地减少速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非常紧迫的战略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党安荣,阎守邕
本文就建国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和粮播面积的时序变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在1949年~1995年全国粮食生产数据库的支持下,从变化趋势和变化机制两个方面,对中国耕地面积和粮播面积的时序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综合增长法和灰色等维递补法对耕地面积和粮播面积进行了动态预测,结果表明:到本世纪末(2000年),我国耕地面积将是9400万公顷、粮播面积可保持10800万公顷;并分析了达到上述预测结果的可能性和艰巨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宁生
通过对1980 - 1993 年国际上(95 个国家) 耕地、经济和人口代表性数据的统计分析,讨论了国际上耕地面积变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之间的相关联系,重点论述了耕地面积减少的宏观驱动机制问题,指出耕地面积减少具有两种基本成因类型:1) 代价性减少,与经济的高速增长有关,以亚洲7 个发展中国家为代表;2) 保护性减少,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以欧美日8 个发达国家为代表。
关键词:
国际比较,代价性减少,保护性减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旺明 栾一博 杨陈 崔雪锋
本文揭示中国1961年-2007年间饮食所需耕地面积(LRF)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要素。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利用IPAT等式分析了1961年-2007年间中国粮食的饮食结构、单产、复种指数和人口数量对饮食所需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在1961年-2007年间中国总的LRF的变化曲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但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人均LRF在研究时段内呈现‘V’字形的变化趋势;人均每天热量、脂肪和蛋白质摄入量增长显著,同时,根据国家制定的热量、脂肪和蛋白质摄入量的饮食标准,饮食结构在研究时段内呈现出结构不均衡性;对LRF的影响要素分析表明,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单产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后期饮食结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汪涌 王滨 马仓 钟晓琳 蔡运龙
研究目的:受耕地面积统计数据口径影响,中国耕地面积数据序列不连续,以致有关复种指数研究成果中1996年以前时间段的数据偏高,难以反映耕地利用真实情形。本文基于订正后耕地面积数据序列重新计算了1980—2006年的复种指数。研究方法:资料分析法、类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订正了1980—2006年耕地面积数据序列,对订正后数据进行趋势效果分析并和先前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表明订正耕地数据序列具有合理性;(2)基于订正后耕地面积数据重新计算了1980—2006年的复种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复种指数自1980年以来呈现总体增加的态势,达到了对1980年以来复种指数重新认识的目的。研究结论:连续的耕地面积数...
关键词:
耕地面积 数据订正 复种指数 中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志强 刘纪远 庄大方
基于中国环境资源数据库及对中国耕地面积10年变化研究的基础,采用重心模型方法,通过计算两个时期的耕地面积重心,得出中国耕地面积重心10年向西北移动了28.3377km,尔后,在耕地生态背景质量模糊评价的基础上,生成耕地生态背景质量指数,利用此指数计算出耕地重心的移动所导致的中国耕地质量下降2.52%的定量化数值。
关键词:
耕地面积重心,耕地生态背景质量指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绪红 薛樵风 周寅康
作为拓垦过程和人地交互作用显著的代表性区域,对台湾省历史耕地时空变化重建的研究,有利于深化对海峡两岸历史土地变化过程特征、差异和规律的认识。基于历史文献和统计年鉴,以历史人口数据为代用资料,分析了耕地和人口记录特征后,综合采用引用替代、线性内插、隐匿系数修正法、人均耕地系数法和余粮规模检验等方法,估算和订正了近300年来中国台湾省历史耕地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台湾省耕地总量,由荷据时期的0.91×104hm~2增长到当前的79.30×104hm~2,增加了近86.60倍,阶段特征大体呈先增加后持续减少的态势,清前中期呈平稳低速增长,日据时期呈快速波动增长,国民党治台后中前期呈波动缓慢增长,中后期呈逐步降低态势。(2)百年尺度下,台湾省水田和旱田变化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水田规模呈先增加再波动后逐步减少的态势,旱田呈先增加再减少而后逐步增加的态势;1931年以前,旱田比例均高于水田,峰值期高了3%~5%;之后,水田比例超过旱地,居于优势地位,1936—1965年水田比例平均高于旱田22.23%。(3)台湾省的土地垦殖过程具有空间拓展性和区域不平衡性,土地开垦经历了由点到面、由南到北、由西往东的发展过程;台南地区是最先被开垦的区域,其后依次是台中和台北,台东地区是最后才被垦殖的区域;台南地区的垦殖强度一直高于其他地区,最高时达36.71%。(4)HYDE数据集与本文结果均呈逐步上升态势,但两者耕地规模和变化过程差异显著,国际数据集并不能反映近300年来台湾省耕地变化的客观史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春华 李宁 史培军
本文在介绍通径分析原理的基础上,采用该原理对1978~2002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11个影响因子进行了实证研究,力图剖析各影响因子对耕地面积的直接影响及其间接影响关系。结果显示,农业结构调整、市场化和粮食安全的因素对耕地的直接影响作用明显,而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耕地利用的比较利益和人口因素的间接作用也不能忽视。结果意味着和耕地面积相关系数大的影响因子不一定是直接作用最大的因子,而直接作用小的影响因子的间接作用也可能比较大,可见耕地保护必须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取综合的措施。
关键词:
耕地变化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秀彬
利用国家、省、县三级行政单位的统计和普查数据,分析了我国近20 年来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空间特征和驱动因子。揭示出:①减少的耕地主要是分布在东部地区质量较好的耕地,而增加的耕地主要是质量较差的边际土地; ②非农产业占地的多少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减仍十分敏感; ③城市化和乡镇企业的分散程度对土地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者建议重新检讨现行的土地管理政策,提出了应尽快从行政区“耕地总量平衡”向“基本农田的有效保护”转移等政策措施
关键词:
耕地损失 驱动因子 政策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毕于运 郑振源
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实有耕地面积增减变化的分析 ,否定了根据耕地统计面积得出的“1 95 7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基本呈下降趋势”的说法。 1 95 3年全国查田定产得出的耕地面积 1 0 85 3× 1 0 4 hm2 最能代表建国初期我国实有耕地面积 ,此后直到 1 96 0年 ,耕地统计面积基本能反映我国当时的实有耕地面积。除“大跃进”时期外 ,1 980年前我国耕地面积基本上是不断增加的。 80年代初期全国实有耕地面积1 32 5 0× 1 0 4 hm2 ~ 1 3970× 1 0 4 hm2 ,比 1 95 7年净增 1 / 5~ 1 / 4左右。近 1 5a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群 郭贯成
在界定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的基础上 ,运用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是 :城市化与保护耕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城市化发展有利于保护耕地 ,协调两者关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 ,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关键词:
城市化 耕地面积 相关分析 集约利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党安荣 田青
本文以1985年与1994年我国各县粮食生产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地理信息(GIS)为分析手段;从空间变化特征、变化成因及变化趋势三个方面,着重对1984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的空间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
关键词:
中国 耕地面积 空间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涛 马卫鹏
我国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农业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学术问题,结合耕地面积变化展开的研究也颇为多见,从全国到各省的分析皆有,但一般集中在粮食主产区省份。陕西省虽不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但其耕地面积不小,因此对其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生产的相关性研究也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该文总结了陕西省耕地面积概况和粮食生产概况,以1980~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选取了总量、年变化率等指标,分析了陕西省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的相关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认为近年来陕西省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呈现缓慢增加态势;虽然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耕地面积变化对粮食总产的约束作用逐渐弱化,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与粮食总产量的相关...
关键词:
陕西省 耕地面积 粮食生产 相关性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