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34)
- 2023(5068)
- 2022(4296)
- 2021(4183)
- 2020(3360)
- 2019(7778)
- 2018(7481)
- 2017(14489)
- 2016(8159)
- 2015(9066)
- 2014(9047)
- 2013(8852)
- 2012(8654)
- 2011(8017)
- 2010(8643)
- 2009(7885)
- 2008(7884)
- 2007(7249)
- 2006(6765)
- 2005(6157)
- 学科
- 济(28273)
- 经济(28234)
- 管理(24828)
- 业(21498)
- 企(16604)
- 企业(16604)
- 农(10916)
- 方法(9975)
- 中国(9070)
- 财(8619)
- 数学(8457)
- 策(8293)
- 数学方法(8249)
- 学(7670)
- 制(7190)
- 地方(7056)
- 农业(7000)
- 贸(6614)
- 贸易(6605)
- 业经(6475)
- 易(6425)
- 及其(6357)
- 银(5894)
- 银行(5881)
- 行(5701)
- 政策(5644)
- 融(5403)
- 环境(5402)
- 金融(5402)
- 税(5192)
- 机构
- 学院(117031)
- 大学(116307)
- 济(46622)
- 经济(45446)
- 研究(43630)
- 管理(43545)
- 理学(36471)
- 理学院(35973)
- 管理学(35246)
- 管理学院(35022)
- 中国(34302)
- 科学(26781)
- 京(25233)
- 财(24332)
- 所(22898)
- 农(22105)
- 研究所(20630)
- 江(20202)
- 中心(20112)
- 财经(17750)
- 农业(17285)
- 业大(17235)
- 范(17084)
- 师范(16948)
- 北京(16161)
- 州(16130)
- 经(16089)
- 院(15864)
- 省(15025)
- 经济学(13479)
- 基金
- 项目(73630)
- 科学(58103)
- 研究(54888)
- 基金(52877)
- 家(46230)
- 国家(45815)
- 科学基金(38679)
- 社会(33593)
- 社会科(31710)
- 社会科学(31701)
- 省(28589)
- 基金项目(27016)
- 自然(25433)
- 教育(25389)
- 自然科(24741)
- 自然科学(24729)
- 划(24685)
- 自然科学基金(24312)
- 编号(22878)
- 资助(22250)
- 成果(20220)
- 重点(16767)
- 课题(16714)
- 部(16641)
- 发(16183)
- 创(14724)
- 性(14392)
- 教育部(13929)
- 创新(13786)
- 科研(13757)
共检索到192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明惠 陈旭飞 林赋英 钟丽
<正>核心提示本文结合新形势下耕地保护工作的新要求,总结了广东省耕地保护的做法与成效,分析了其耕地保护现状及问题,从资源潜力储备、协同治理、资金使用、政策保障等方面剖析了广东省耕地保护工作中的难点,并从规划端、实践端、效益端、制度端等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沈彭
广东耕地保护的现状和对策广东省国土厅副厅长广东省土地法学会会长沈彭抓住开源、节流、保护、挖潜四个环节,采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措施,保护和开发耕地资源。(一)10多年来,广东始终是把耕地保护作为国土管理工作的重点,抓住开源、节流、保护、挖潜四个环节,采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美球 魏晓华 刘桃菊
由于耕地为公众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强烈外部性的非生产性功能,很多国家都把耕地保护作为一个公共目标,并通过社会化扶持手段来得到实施。中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占有量低的国家,耕地保护任务更加突出,虽然"切实保护耕地"成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策,提出要执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并制定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用途管制等一系列耕地保护政策,但耕地保护整体效果却不容乐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耕地的氛围。本文对当今世界耕地保护社会化扶持的政策依据及实践手段进行综合与分析,并结合我国耕地保护的形势,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社会化扶持的一系列对策措施,包括加快耕地产权制度建设,明确耕地保护的责...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社会责任 社会行为 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梅泉
为使耕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为使耕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福建省宁化县政府先后出台3个文件,明确规定:凡划入保护区内的耕地未经有权批准机关同意,不准占用或改变用途;严禁随意砍伐农田保护林;不准抛荒耕地;不准破坏地形、地貌,进行掠夺性经营。各乡镇也分别制定了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一鸣
传统的行政命令式耕地保护模式过分依赖行政力量推动,僵硬死板的制度无法应对灵活多变的市场,且耕地保护制度在某些地方执行中出现偏差,中央政府保护耕地的政令在与市场、农民、地方政府磨合中产生了一系列现实问题。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耕地流失,但并未根本扭转我国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的严峻形势,耕地保护效果欠佳,急需向以经济激励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度转型。通过构建市场化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粮食补贴成本社会分摊机制和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等手段,调动耕地保护中各方主体维护自己耕地权利的热情,解决耕地保护的外部性问题,降低耕地保护成本,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行政手段 经济激励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燕培 许实 方斌
研究目的:通过对全国31个省地方政府耕地保护义务量测算结果分析,构建耕地保护对策,以期为强化地方政府的耕地保护责任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借鉴前人研究成果,采取情景分析法,按照情景分析——态势评价——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测算各省在不同情境下的2030年政府耕地保护义务量,并针对分析结论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1)通过与中国2020年耕地保有量对比分析,8种情景下,2030年的国家耕地保护义务量基本可以满足需求;(2)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基本无法满足各省自身粮食需求,中部地区可实现供需平衡,并略有盈余;(3)东部与西部粮食需求无法实现的原因有差异,中部地区应成为中国耕地保护重要区域。研究结论: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书羽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耕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镇化是社会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多数国家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均存在矛盾,不合理的城镇化发展必然会破坏自然界并不多有的耕地资源,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因而,分析城镇化与耕地保护间所存在的矛盾,并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对策,才能够在保护耕地宝贵资源的基础上更高效地推动城镇化发展,共建美好家园。
关键词:
城镇化 耕地保护 矛盾 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蓉 邱道持
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当前我国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和保护的对策。研究的方法是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的结果是通过对近年来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人地矛盾极为尖锐和突出,特别是耕地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研究的结论是增强国土忧患意识,大力推进科学发展;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发挥市场基础作用;遏制地方政府冲动,发挥制度约束作用。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基本特点 严峻形势 保护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卫
本文以我国耕地紧缺的实际为背景,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耕地保护对提高农业投资效率和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性,并构建了与耕地紧缺相适应的耕地保护国民经济评价方法。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的对策体系。
关键词:
耕地保护,经济分析,国民经济评价,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水映 李魁
2007年"粮食海啸"引发粮食贸易保护主义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值得我们对粮食安全进行一定的反思。迄今为止,立足于自给的中国粮食供给基本处于安全范围之内,但存在着保障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等突出问题。未来中国粮食安全面临人口持续增长和耕地不断减少带来的双重压力,而且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农地资源的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需要确立以"粮食生产能力"指标为核心的农地保护政策,选择"紧凑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并积极拓展和利用海外农地资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艳霞 王柏源
耕地保护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原动力,满足人民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耕地保护制度不断完善的驱动力。本文结合耕地的多种功能、多重属性、多种目标等,系统梳理了中国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其背景和基本逻辑,并对新形势下的耕地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福军 李华蕾 王秋兵
耕地保护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是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针对近年来耕地保护工作的运行效果不理想,落实成效与期望值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的现状,论文从地方政府开展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分别从耕地占卜质量不平衡、耕地保护主体无动力、耕地保护相应法律法规不健全、耕地保护工作技术支撑不到位、耕地保护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不完善以及耕地管理相关部门之间工作不协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多角度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对策,为今后的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辽宁省 耕地保护 问题 对策 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小青 欧阳竹
近年来,耕地多功能管理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针对耕地需求无序竞争、耕地边际化与耕地生态系统退化三大现实问题,建立了以土地单功能利用为症结的综合分析框架,认为中国耕地保护须向耕地多功能管理转型。然而,目前尚缺乏耕地多功能的内涵解释框架。本文通过梳理耕地多功能的相关研究,从实证与规范、供给与需求及其相互关系角度,建立了耕地多功能内涵的综合解释框架。最后,本文提出耕地保护转型可同时注重构建以主体功能差异化为前提的耕地多功能空间融合模式、拓展耕地价值的提升途径并建立耕地多功能统筹利用保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