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4)
2023(11810)
2022(10143)
2021(9062)
2020(7643)
2019(17608)
2018(17372)
2017(33185)
2016(18032)
2015(20489)
2014(20918)
2013(20949)
2012(20235)
2011(18767)
2010(19269)
2009(17940)
2008(17726)
2007(16244)
2006(14621)
2005(13593)
作者
(56216)
(47325)
(47197)
(44910)
(30142)
(22694)
(21611)
(18402)
(17813)
(16986)
(16299)
(15763)
(15225)
(15068)
(14856)
(14688)
(14265)
(14017)
(13690)
(13578)
(12120)
(11835)
(11535)
(10849)
(10768)
(10598)
(10554)
(10421)
(9728)
(9444)
学科
(100746)
经济(100668)
管理(46005)
(45091)
方法(35519)
(33464)
企业(33464)
数学(31333)
数学方法(31101)
地方(27584)
中国(26600)
(24792)
业经(19912)
(19252)
(17556)
农业(17042)
地方经济(16539)
(15860)
贸易(15850)
(15220)
(15203)
(14457)
金融(14455)
(14184)
银行(14140)
环境(13908)
(13718)
(13656)
(12825)
理论(11561)
机构
学院(274936)
大学(273674)
(123820)
经济(121313)
研究(103375)
管理(98943)
理学(83489)
理学院(82407)
管理学(81084)
管理学院(80546)
中国(77513)
科学(62927)
(59136)
(54691)
(53586)
(51597)
研究所(49398)
中心(45947)
(43614)
财经(41846)
业大(41350)
农业(40540)
经济学(38894)
北京(38024)
(37681)
(37661)
师范(37306)
(36025)
经济学院(34818)
(34787)
基金
项目(172232)
科学(133962)
研究(125739)
基金(122033)
(106549)
国家(105614)
科学基金(88585)
社会(80011)
社会科(75843)
社会科学(75818)
(69135)
基金项目(64370)
(57595)
教育(57001)
自然(55048)
自然科(53693)
自然科学(53673)
自然科学基金(52732)
编号(51029)
资助(50157)
(43756)
成果(42370)
重点(39470)
(37779)
课题(36398)
发展(35349)
(35272)
(34804)
创新(33106)
国家社会(32918)
期刊
(149377)
经济(149377)
研究(87185)
中国(59384)
(48073)
学报(43827)
(40792)
科学(40066)
管理(36481)
农业(32497)
大学(32468)
学学(30585)
教育(29300)
(28035)
金融(28035)
技术(24840)
经济研究(24656)
业经(23542)
财经(21511)
问题(19576)
(18707)
(17359)
技术经济(15923)
(15245)
世界(14209)
统计(13881)
商业(13858)
国际(13346)
图书(12918)
经济问题(12658)
共检索到433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对决定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做出了中国经济在中长期还会保持快速持续发展的判断,同时提出了一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炳发  李锡纯  
1 前言目前对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常用的方法有计量经济模型等,但是,其预测模型对历史数据大都有很强的依赖性,而现有的历史数据对经济发展的反映能力是有限的。为了建立在功能上更加准确地反映现实经济系统的模型,我们选用了结构依存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佳木斯市经济发展进行了中长期预测。佳木斯市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而且是全国国民经济新核算体系的试点城市,这为本模型的建立和经济预测的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学工  
从现在起到2010年的15年,将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设想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人口趋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顺利实现这些战略设想和制订正确的人口政策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中长期的角度讨论了人口总量增长的态势、年龄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就业等宏观经济景气变量以及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主要结论有:这一时期趋缓但持续的人口增长对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是有利的,但由于资源约束的加剧,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会逐渐加大,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构成威胁。人口的继续增长也对就业问题的解决产生不利的影响。对初始改革有利的若干人口因素的正面作用已经逐渐丧失,而一些不利因素开始发挥作用。综合地看,促进人口早日实现静止应是主要的政策目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运行态势,指出经济下行压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大。提出未来经济走势(2015年至2020年)有四种可能性:一是一路走低,二是继续走平,三是重返10%以上高增长,四是以合理区间的中线为基础,使经济运行在上下限之间的合理区间正常波动。本文主张争取第四种可能性,并提出政策建议,构建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新棋局,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与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区域发展相结合。本文最后指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还有较大空间,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降应是一个波浪式的渐进过程,而不应是"大幅度"下台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淮  江林  
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基本矛盾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淮中国人民大学江林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研究与制定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首先必须对中国经济目前及未来15年所处的发展阶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基本判断。从中国自身来说,正处于工业化的初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姚愉芳  贺菊煌  
本文是中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与数学模型(一)、(二)、(三)(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1994年第1期、1995年第5期)的续文。是用系统动力学与投入产出模型定量研究中国未来(1990-2050年)经济、社会发展,其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如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建人  
东亚发展中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估析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陆建人一、东亚发展中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东亚发展中经济在90年代上半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在90年代下半期至21世纪初这一段时间中,东亚经济的高增长势头能否继续保持下去?有哪些因素会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一鸣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向"自主稳定增长"转换的重要时期,经济运行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宏观调控的核心是要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控物价的关系,把控物价放在首位。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但潜在增长水平将逐步下调。要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斌  李建伟  
在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相对稳定、美欧日经济平稳增长的情况下,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回调到9.7%左右,2012~2015年将保持10%左右的较快增长状态。2011年和2012年我国通货膨胀压力较大,CPI涨幅将超过5%。2012年以后食品价格和CPI涨幅趋于下降,但非食品价格仍将保持较快上涨态势,内在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可通过适度控制交易性货币供给增速和工资上涨幅度、加大人民币升值幅度等措施缓解物价上涨压力,但需要处理好抑制物价上涨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关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罗丙志  
广东经济发展至今,已在很大程度上与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此态势下,广东经济的未来发展将不仅仅取决于国内经济走势和政府政策调控,而且与全球经济的冷暖变化密切相关。作为中国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制定对外政策方面可供广东选择的余地不大。本文在对国际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于可控对策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尚希  
当前,全球经济中长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公共风险的衍化:由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向预期转弱、社会供需形成负反馈机制衍化;由就业岗位不足向工资风险溢价上升衍化;由刺激政策力度不够向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风险效能不足衍化。中国也不例外。所有的公共风险最终会转化为个人、企业和政府的成本,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尤其会导致风险折现率提高、要素成本上升、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公共风险治理,避免公共风险水平上升可能引发的经济长期衰退。基于对公共风险持续扩散的内在根源的剖析,本文提出当前应妥善处理六大关系,即发展与安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农民市民化与乡村振兴,多元目标与政策协同,经济调控与经济治理,地方政府能力与事权、财权、财力匹配,从而实现对公共风险的有效对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润惠  
这次随广西区党委、区人民政府组团赴广东学习参观,耳闻目储了广东13年巨变。广东在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创造积累的系统丰富经验,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可供我们学习借鉴。一、发展态势广东国民经济发展,一年一变化,几年上一个新台阶,其发展态势: 1、序位跃居全国第一。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变化。1978年、1985年、1991年分别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一鸣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在全球位势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持续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1979—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平均增速,也一直高于国际组织最乐观的预期。世界银行1997年发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倪红日  
本文对我国当前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长下滑风险而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特点、效应进行了分析,指出短期以刺激投资为主的财政政策会进一步加剧我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调。为协调短期财政政策与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关系,应该双管齐下——刺激投资与刺激消费并举。具体措施:从鼓励再就业方面,加大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从收入分配方面,采取三方面措施调整目前已经失调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