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3)
2023(5364)
2022(4230)
2021(4236)
2020(3235)
2019(7583)
2018(7625)
2017(11795)
2016(7806)
2015(8930)
2014(8901)
2013(7984)
2012(7517)
2011(6984)
2010(7204)
2009(6187)
2008(5937)
2007(5384)
2006(4963)
2005(4670)
作者
(21020)
(17320)
(17247)
(16461)
(11231)
(8355)
(7986)
(7043)
(6702)
(6428)
(6018)
(5928)
(5784)
(5754)
(5681)
(5653)
(5500)
(5270)
(5258)
(5231)
(4576)
(4467)
(4307)
(4250)
(4179)
(4155)
(3911)
(3898)
(3683)
(3641)
学科
教育(19801)
(16821)
经济(16791)
管理(13093)
中国(12427)
(10058)
理论(9077)
(8492)
教学(8150)
(8040)
企业(8040)
方法(6041)
(5573)
(4981)
数学(4771)
(4692)
数学方法(4631)
发展(4481)
学法(4409)
教学法(4409)
(4359)
研究(4166)
业经(3977)
技术(3962)
(3950)
地方(3926)
思想(3780)
学理(3759)
学理论(3759)
(3652)
机构
大学(99072)
学院(93429)
研究(42167)
教育(29569)
科学(26452)
(26029)
中国(25131)
经济(25026)
管理(24810)
(24334)
(23916)
师范(23659)
(22157)
理学(20609)
研究所(20317)
理学院(20174)
师范大学(19732)
管理学(19496)
管理学院(19303)
(18331)
中心(17645)
技术(17432)
(17236)
北京(16595)
(15728)
职业(14917)
农业(14681)
业大(14402)
(13872)
(13011)
基金
项目(60533)
研究(49699)
科学(47255)
基金(38313)
(34852)
国家(34382)
教育(32355)
科学基金(26996)
社会(26080)
(25475)
(24478)
社会科(24181)
社会科学(24175)
编号(22719)
成果(21881)
课题(20596)
基金项目(18678)
(17391)
自然(17219)
自然科(16763)
自然科学(16753)
自然科学基金(16474)
重点(16198)
资助(15727)
(14931)
规划(14336)
(14312)
(13383)
项目编号(13321)
(13108)
期刊
教育(51163)
研究(39470)
中国(34484)
(30339)
经济(30339)
学报(17893)
(15992)
科学(14870)
大学(14161)
职业(13428)
技术(13274)
学学(11453)
农业(11221)
管理(10869)
(9834)
技术教育(9084)
职业技术(9084)
职业技术教育(9084)
(6930)
论坛(6930)
(6793)
金融(6793)
(6580)
图书(6237)
高等(6040)
(5670)
成人(5268)
成人教育(5268)
高等教育(5139)
业大(4988)
共检索到162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雪婵  赵斯羽  关燕桃  
构建终身教育资历框架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衔接的制度,资历框架包括国家资历框架和地方资历框架。本文对作为地方资历框架的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的理念和实践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研究结果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在资历框架建设中,需要制定由政府主导的运行机制;建立官方的管理和统筹机构;以标准的形式发布统一的资历级别和等级标准;建立相应的一系列的标准,如基于行业能力的职业标准、学分认定和转换标准等;建立技术支撑的学分银行平台和运行系统;建立质量保障机制等。作者期望,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的发展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职业教育改革、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为建立国家资历框架提供地方的先行先试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文  吴念香  杨永文  
构建资历框架是广东省各类教育贯通衔接的需要,是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内涵特色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畅通流动的需要。广东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本土实际,创新性地研制并发布了国内首个资历框架地方标准——《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制定了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政策,在汽车(后市场)、机械制造业2个行业开展行业资历标准研制试点,开展粤港澳资历框架合作,建立了学分银行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了广东资历框架的实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青松  
"知识爆炸"时代加速了知识的更新和交替,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应运而生,为数字时代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和网络学习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MOOC为学习者提供了数字时代正规教育以外灵活选择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路径的可能,但高辍学率和学习成果认证不足成为MOOC持续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基于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的理念,构建MOOC学习成果认证和衔接的模型,为MOOC学习成果与各种教育类型进行横向沟通和纵向衔接奠定了基础。为推动基于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的MOOC学习成果认证和衔接的持续发展,提出了四方面的策略建议:第一,发挥MOOC学习成果认证的潜在优势,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第二,突破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壁垒,引导政府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与实施;第三,坚守质量发展底线,以质量助推基于资历框架的MOOC开发与成果认证;第四,坚持开放合作共赢格局,积极联手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雪婵  贺宪春  关燕桃  何丽萍  
资历框架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制度。香港资历架构经过十几年的酝酿和发展,已形成一套比较先进并符合国际标准的程序、政策和模式,但在一体化终身教育服务方面有欠缺。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起步比较晚,在利用学分银行制度和技术平台突显资历框架的价值和内涵方面取得了成效,亟需更大力度推进资历框架实施,出台法律厘定资历框架法定地位和质量保证机构的法定职能。粤港资历框架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推动粤港资历框架的共同发展实现粤港教育一体化发展,从而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并为国家构建终身教育资历框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青松   张伟远   许玲  
构建各级各类教育衔接与沟通的终身教育资历框架,是数字时代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也是全球终身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走向。选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在2023年12月发布的第五版《全球国家和区域资历框架目录》中的79个国家/地区资历框架典型案例为样本,对全球资历框架发展阶段、建设目标、制度建设、全纳贯通、治理模式、等级划分、等级维度,以及推广途径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对我国资历框架建设有三方面启示:一是构建以法律为依据、全纳为特征的终身教育资历框架制度体系;二是构建以质量保障为核心、行业能力标准为要求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三是构建以人民为中心、技术为支撑的学分积累、互认和转换的学分银行运作系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伟远、傅璇卿在《中国远程教育》2014年第1期中撰文,介绍了澳大利亚资历框架建立和实施的发展历程,资历框架的具体内容,以及资历框架的质量保证机制。澳大利亚资历框架的建立源于上世纪60年代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建立各级教育衔接和互通的高教体系的需要。1995年澳大利亚正式建立资历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伟远  傅璇卿  
澳大利亚是国际上最早建立和实施资历框架的国家之一,搭建资历框架旨在基于统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标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互通和衔接。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澳大利亚资历框架建立和实施的发展历程,描述从上世纪60年代的社会需求到90年代中的资历框架建立通过一系列的调整后,直到2013年出台的新修订资历框架;第二部分描述澳大利亚资历框架的具体内容,包括资历框架的级别和类型,资历的内容组成和相应的学习量要求,基于成效为本的资历级别标准和资历类型指标以及学分转换、资历衔接和过往学习经历的认可;第三部分阐释澳大利亚资历框架的质量保证机制,包括高中教育阶段的质量保证机制,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玲  张伟远  李雪婵  
为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合作与人才交流,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研讨会于6月25—26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大会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构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深入对话与交流,具体包括资历框架的国际比较,资历框架的理论基础、资历框架的国际标准、资历框架的创新模式、粤港澳资历框架融合和挑战、中国资历框架创新模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历框架的提议等。粤港澳大湾区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的对接探讨与实践,对构建我国国家层面的资历框架起到先行先试的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东  王丽婷  
终身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与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我国,终身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得到政府、学校、社会和学习者的广泛认同。回顾广东终身教育发展历程,分析广东终身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广东省终身教育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在中国,从国家层面看,目前尚无一部保障终身教育体系的立法制度,本论文从散见在各种法律、文件里的终身教育政策,试图勾勒出中国终身教育政策推进的基本框架:确立终身教育的责任主体;确立终身教育的改革主体;确立终身教育的服务体系;确立终身教育的学习机制,从而描述中国终身教育政策推进的基本走向,为推进中国《终身教育法》的诞生做一些基础性的铺垫工作。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黄欣  吴遵民  
终身教育自引入我国以来,从最初的理念演变成一种思潮乃至国家的政策方针与立法举措,期间经历了约三十年。一项成熟教育政策的最终归宿乃是立法,终身教育亦不例外。在普遍推进终身教育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今天,如何从立法的高度对终身教育所体现的各项基本原则予以明确与界定,这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然而,自2005年中国大陆首先在地方层面开启终身教育立法以来,虽然福建省、上海市、太原市率先实现了终身教育立法零的突破,但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法仍如空中楼阁,迟迟没有进展。其中的缘由究竟何在,又是怎样的瓶颈与难题制约了国家终身教育法的制定?本文通过国内立法背景的梳理、国际立法理念的追溯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欣  吴遵民  
黄欣、吴遵民在《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中撰文,梳理了国内终身教育的立法背景,追溯与解读了终身教育的国际立法理念,深入分析了具体立法涉及的重要条款,探讨了正在酝酿讨论的国家终身教育法的立法思想与法律框架,为国家终身教育法的制订提供了参考。中国自"文革"结束后引进终身教育的思想,经过三十多年的大力发展,终身教育现已成为一项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雷庆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存在的局限和现代远程教育具有的特点,进而讨论了现代远程教育 对于实践终身教育思想所起到的作用,同时也指出远程教育不能代替学校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国卉男  
自20世纪90年代起,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且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写入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并在全国多地展开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政策实践。对北京市终身教育政策实践的分析表明,未来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推动终身教育立法,整合资源打通教育渠道,开展终身教育政策的分类试点与分步推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波  
对近20年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研究的理论反思与实践考察,发现终身教育在理论方面存在范式尚未形成,学术队伍单薄,过度依赖"理论移植"等问题;在实践中存在整体重视不够,本土特色不彰,经费缺乏刚性约束,责任主体不明等问题。推动我国终身教育立法要加强理论研究,注重国家顶层设计,引导地方政府创新,形成"官校民"多方参与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