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5)
- 2023(8844)
- 2022(7466)
- 2021(7129)
- 2020(5832)
- 2019(12972)
- 2018(12717)
- 2017(24008)
- 2016(12808)
- 2015(14314)
- 2014(13913)
- 2013(13492)
- 2012(12601)
- 2011(11237)
- 2010(11908)
- 2009(11171)
- 2008(11080)
- 2007(10541)
- 2006(9645)
- 2005(8678)
- 学科
- 管理(46162)
- 济(45174)
- 业(45143)
- 经济(45123)
- 企(38812)
- 企业(38812)
- 技术(18112)
- 中国(17378)
- 农(16585)
- 财(14597)
- 方法(13644)
- 业经(13082)
- 技术管理(12498)
- 地方(12294)
- 策(12061)
- 制(12026)
- 农业(10830)
- 数学(10601)
- 银(10433)
- 银行(10426)
- 数学方法(10309)
- 行(9979)
- 理论(9492)
- 融(9015)
- 金融(9015)
- 贸(8891)
- 贸易(8883)
- 易(8634)
- 务(8176)
- 财务(8135)
- 机构
- 学院(174562)
- 大学(170491)
- 济(72158)
- 经济(70394)
- 管理(70236)
- 研究(58813)
- 理学(58364)
- 理学院(57787)
- 管理学(56950)
- 管理学院(56585)
- 中国(48106)
- 财(37112)
- 京(36196)
- 科学(32398)
- 江(30157)
- 所(28409)
- 中心(28207)
- 财经(26855)
- 研究所(24677)
- 州(24640)
- 经(24137)
- 北京(23711)
- 范(23556)
- 师范(23400)
- 农(23319)
- 院(21723)
- 业大(20678)
- 技术(20568)
- 经济学(20161)
- 省(19798)
- 基金
- 项目(106252)
- 研究(86684)
- 科学(85376)
- 基金(73586)
- 家(61581)
- 国家(60923)
- 科学基金(53754)
- 社会(53711)
- 社会科(50767)
- 社会科学(50758)
- 省(44626)
- 教育(40413)
- 基金项目(37962)
- 编号(36772)
- 划(36135)
- 自然(32191)
- 成果(31765)
- 自然科(31479)
- 自然科学(31472)
- 自然科学基金(30937)
- 资助(29079)
- 创(28538)
- 课题(27408)
- 创新(25530)
- 发(24142)
- 重点(23753)
- 部(23125)
- 年(22745)
- 项目编号(22568)
- 性(22135)
共检索到294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海东 严中华
社会资本成为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建设的新视角。本文在对广东科技园区现状及其创新社会资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社会资本提高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广东科技园区 创新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敬华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本文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的内容,分析了园区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并对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科技创新 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林海
本文以创新理论为指导分析高技术时代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 ,并提出集成创新理论观。在此基础 ,界定了创新能力的概念 ,分析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结构 ,提出了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关键词:
科技园区 区域创新能力 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海东 严中华
加强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是促进和实现我国高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战略的关键步骤,本文在集成创新理论观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特征及其结构维度,旨在为我国科技园区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基础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科技园区 创新能力 特征 结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林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妙燕
本文根据科技园区内部特点、互动机制以及外部创新环境、创新网络和园区本身的产业发展,建立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决定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集群效应对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影响的结合制度、技术、知识创新等方面,提出一套基于集群的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以广东省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对象,选用层次聚类分析法,用软件MATLAB中的pdist、linkage、dendrogram等函数,形成可视化的聚类树,得出各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科技园区 创新能力 聚类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竞 孙承志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支撑,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建立有利于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综合学界研究成果、调研园区和访谈专家的基础上,笔者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网络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评价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对8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进行测评。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农业科技园区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明确自身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优势、劣势,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园区的创新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雪 李宝山
科技园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家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创新能力的提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升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科技园区在创新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着若干隐患,本文通过分析指出了这些隐患所在,并且提出了应该根据创新集群和集成创新的思想建立科技园区创新平台。
关键词:
科技园区 创新能力 隐患 创新平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竞 孙承志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支撑,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建立有利于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综合学界研究成果、调研园区和访谈专家的基础上,笔者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网络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评价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对8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进行测评。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农业科技园区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明确自身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优势、劣势,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园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晓萍 霍明 房建琳
[目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主阵地,提升园区运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测算园区运营效率的基础上,对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园区运营效率的因素,为提升园区运营效率做出参考。[方法]以139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园区的运营效率,利用修正二阶段泰尔系数对园区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园区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园区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在逐步变大,而造成这种差异拉大的原因是省域内园区之间的差异,因此造成园区运营绩效差异主要因素并非是区位因素,而是园区自身的建设与发展。[结论]对于运营绩效不佳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需要重视园区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完善、做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落实、推动园区科技孵化器与加速器的建设。同时,注重农村电商平台的搭建以及农业科技龙头企业的培育,并促进示范基地与研发机构与实际需求的精准对接,加大农业品牌化运作的力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阚景阳
阐述影响国内外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交通条件、科技资源、管理模式和资金来源等。针对雄安新区科技园区建设,提出建设应用研究所联合体,试点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及谋划金融小镇、完善新区创业投资服务功能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园区 基础设施 影响因素 开发建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费翔 冯俊文
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积极建设现代化科技园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关键。本文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背景,以某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现状为实例,深入研究了该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建设布局框架以及园区未来发展对策,希望以此提高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觉悟,体现科技园区建设现实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声怡 邓燕雯 曹仁稳 李先
从文化视野分析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文化瓶颈问题,并创新性地引入文化新理念—S生态观,即基于东方生态哲学及现代生态观之上的一种新的思想。形成基于S生态观指导下的园区创新文化:即生态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资源观、生态科技观、整体发展观、生态美学观等,并以S生态观指导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指出政府部门应从六个方面指导园区进行生态建设;园区及其内驻企业主要从三个方面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并做好自己的行为规范。最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建设园区提供参考。
关键词:
S生态观 农业科技园区 文化整合 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志强 乔怡迪 刘璇
创新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基本属性,创新质量决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质量。科技园区促进区域产业集聚,集聚显著影响科技园区创新,但缺乏对"一区多园"创新质量的综合集聚效应研究。由此,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质量指标体系,在分析中关村科技园区3种集聚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集聚模式对创新质量影响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以2006—2017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等相关数据为基础,研究不同集聚模式与创新质量的时空效应并对其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质量呈现显著时间循环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各园区创新质量空间集聚存在高-高、低-低等模式并随着时间推移发生跃迁。所有园区受到正向显著的专业化集聚影响,大兴-亦庄园受到负向显著的多样化集聚影响,而房山园、密云园和延庆园受到的多样化集聚影响不显著,海淀园、朝阳园、大兴-亦庄园、东城园、西城园、通州园、门头沟园和顺义园受到市场竞争集聚效应的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建中
我国主流科技园区大都处于产业主导状态,为了充分放大科技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以"创新极"支撑"增长极",必须促使科技园区从产业主导向创新突破转变。为此,应该特别重视:以制度创新强化科技园区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借助产业集群汇聚科技园区的持续竞争优势;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对科技园区的外溢效应;最大限度发挥社会资本对科技园区创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科技园区 经济增长极 创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