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5)
2023(11945)
2022(10389)
2021(9865)
2020(8202)
2019(19035)
2018(19183)
2017(36657)
2016(20119)
2015(22814)
2014(23154)
2013(22591)
2012(20682)
2011(18665)
2010(18592)
2009(16886)
2008(16341)
2007(14569)
2006(12815)
2005(10725)
作者
(58146)
(47904)
(47745)
(45413)
(30590)
(22997)
(21795)
(18991)
(18496)
(17291)
(16597)
(16129)
(15427)
(15121)
(14776)
(14737)
(14301)
(14170)
(13806)
(13630)
(11961)
(11867)
(11610)
(11061)
(10806)
(10788)
(10734)
(10510)
(9666)
(9594)
学科
(74910)
经济(74735)
管理(56522)
(50458)
(43120)
企业(43120)
方法(34451)
数学(28085)
数学方法(27764)
中国(21715)
(21522)
(18922)
(18611)
业经(18260)
地方(17508)
理论(16171)
(15101)
(14918)
农业(13802)
教育(12938)
(12073)
贸易(12066)
环境(11926)
(11856)
银行(11810)
技术(11755)
(11634)
(11570)
财务(11489)
财务管理(11469)
机构
大学(277900)
学院(276433)
管理(110039)
(101294)
经济(98716)
理学(94976)
理学院(93867)
研究(92566)
管理学(92177)
管理学院(91666)
中国(68087)
(60162)
科学(59616)
(47387)
(46632)
(46426)
业大(43251)
研究所(42425)
中心(42305)
(41214)
(38442)
师范(38049)
北京(38042)
财经(37575)
农业(36254)
(34160)
(34076)
(34064)
技术(31874)
师范大学(30575)
基金
项目(192827)
科学(150005)
研究(142980)
基金(136752)
(119063)
国家(118000)
科学基金(100657)
社会(87575)
社会科(81937)
社会科学(81911)
(76874)
基金项目(73211)
教育(66271)
自然(65772)
(64517)
自然科(64182)
自然科学(64165)
自然科学基金(62978)
编号(60176)
资助(55810)
成果(49806)
重点(42794)
课题(42034)
(41829)
(40388)
(39790)
项目编号(37074)
创新(36966)
科研(36772)
大学(35874)
期刊
(113861)
经济(113861)
研究(81549)
中国(57279)
学报(46964)
(42691)
科学(41649)
管理(39947)
教育(39251)
(35438)
大学(35144)
学学(32531)
农业(29557)
技术(25042)
(22874)
金融(22874)
业经(19300)
图书(18841)
财经(17693)
经济研究(16892)
(14949)
问题(14516)
(14321)
科技(14183)
理论(14110)
(13525)
实践(13176)
(13176)
书馆(12743)
图书馆(12743)
共检索到408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洪波  
当前,广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着征信立法和制度建设滞后、信用信息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信用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等问题,亟须贯彻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法律制度和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推动信用信息广泛应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城  
在社会信用立法模式方面,世界上主要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模式和以欧洲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我国社会信用立法不拘泥于现有模式,而是基于建设发展现状,选择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市场能动作用的信用立法模式。2008年以来,广西在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健全信用法规制度,推进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公开和使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国家层面的宏观部署和其他省(区、市)的立法进展情况相比,广西社会信用立法工作尚未全面启动,信用法规制度建设水平较为滞后。对此,广西社会信用立法应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聚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要素,采取中观立法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于春梅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从法律法规、制度、中介组织、教育与研究等四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军富  
中央提出的"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而信用成本不仅是构成企业成本的重要部分,更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主要因素。加强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有效降低企业的信用成本,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视角,分析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信用成本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降低信用成本的博弈机制,对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降低信用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等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斯琪  麦勇  晏景瑞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社会责任脱耦问题是否具有治理效应?现有研究鲜有关注。利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政策,并采用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对企业社会责任脱耦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能显著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脱耦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可以增强地区信任水平、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和抑制管理者短视,从而可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脱耦问题。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治理质量低的企业和处于社会责任敏感行业中的企业,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对企业社会责任脱耦问题的治理作用更显著。经济后果分析发现,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改善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脱耦问题,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因此,要继续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推进,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要强化对管理者短视行为的约束,以更高的道德取向引导管理者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意定  胡愈  金发奇  
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育的进程。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信用数据分割、企业信用管理未开展,制约了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规、规范信用数据的采集和使用、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引导信用需求、开展企业信用管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平  
失信和缺信是信用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其根源在于经济金融转轨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成本收益不对称和增信机制不健全。本文对信用体系的总体框架进行了设计,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杜金富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工程。它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信用活动的参与者为主体,以信用活动者的信用记录为基础,旨在规范信用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形成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机制。社会信用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晶妹  
社会信用体系是以信用为基础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创新制度安排。信用已经成为一种生产要素,这体现了一种社会公平。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新依据,信用资本比实体资本来得更直接,有时甚至可以一票否决。信用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配置需要信用监管体系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信用提高了现代生活的质量与效率,建立并发挥社会信用体系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必不可少的内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瑜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和法治经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基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推动新常态下的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创新、改革与增长,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凝心聚力,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连镇殿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事关一个地区的优势再造和长远发展。县级信用体系是构建区域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成效。山东省威海荣成市和德州宁津县自2012年起,启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走出了信用建设与科学发展互促共进的新路子。其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馨  张海阳  王世贵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初级市场经济向高级信用经济的转轨时期,由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的社会经济损失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社会信用体系可以被看做是为适应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而建设的一种社会机制,是作用于特定范围内的市场规范,保证市场经济向信用经济方向转变而建立的一种信用机制。在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方面,信用制度是基础,通过建设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
[期刊] 征信  [作者] 肖玉霞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着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中介市场发展滞后、信用法制体系缺失、失信惩戒机制薄弱等问题。今后,要大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健全征信立法和征信制度,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立信用评级结果互认机制和信用信息共享制度,积极发展信用中介组织等,以加快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  王蕴  
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现阶段,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信用体系建设实质上面临着"转型+重建"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缘、地缘信用体系要向社会信用体系转型,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还面临着诚信意识的重建,这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一)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个人信用观念淡薄,社会诚信意识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