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28)
- 2023(4998)
- 2022(4206)
- 2021(3455)
- 2020(2764)
- 2019(6453)
- 2018(6472)
- 2017(12325)
- 2016(6756)
- 2015(7484)
- 2014(7408)
- 2013(7625)
- 2012(6956)
- 2011(6299)
- 2010(6349)
- 2009(5541)
- 2008(5270)
- 2007(4636)
- 2006(4037)
- 2005(3450)
- 学科
- 济(25227)
- 经济(25215)
- 管理(23567)
- 业(19247)
- 环境(15366)
- 企(13334)
- 企业(13334)
- 方法(10322)
- 学(9345)
- 数学(8875)
- 数学方法(8741)
- 生态(8235)
- 划(7635)
- 资源(7032)
- 地方(6971)
- 和(6707)
- 农(6681)
- 服务(6368)
- 中国(6226)
- 业经(6057)
- 规划(5842)
- 环境规划(5678)
- 财(5525)
- 工作(5515)
- 服务业(4982)
- 发(4681)
- 贸(4636)
- 贸易(4634)
- 农业(4533)
- 易(4503)
- 机构
- 学院(93052)
- 大学(92550)
- 管理(38016)
- 济(34586)
- 经济(33663)
- 理学(32492)
- 研究(32119)
- 理学院(32116)
- 管理学(31622)
- 管理学院(31464)
- 中国(23209)
- 科学(22600)
- 京(20621)
- 业大(16964)
- 农(16797)
- 所(16349)
- 研究所(15236)
- 中心(14939)
- 江(14166)
- 财(14014)
- 北京(13267)
- 院(13026)
- 范(12983)
- 师范(12864)
- 农业(12513)
- 州(11931)
- 省(11290)
- 财经(11138)
- 经济管理(10421)
- 师范大学(10269)
- 基金
- 项目(69982)
- 科学(54544)
- 研究(50604)
- 基金(48890)
- 家(43684)
- 国家(43377)
- 科学基金(36669)
- 社会(31659)
- 社会科(29907)
- 社会科学(29897)
- 省(29528)
- 基金项目(26500)
- 划(24270)
- 自然(23836)
- 自然科(23083)
- 自然科学(23078)
- 自然科学基金(22619)
- 教育(20988)
- 编号(20241)
- 资助(18681)
- 发(16446)
- 重点(16356)
- 成果(15403)
- 创(14318)
- 课题(13922)
- 部(13822)
- 计划(13785)
- 科研(13567)
- 创新(13413)
- 发展(12850)
共检索到136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小林 高岚
为了以低成本方式吸收二氧化碳,广东省在2008年由中国绿色碳基金投资,在龙川县和汕头市潮阳区分别造林200公顷。广东碳汇林营造之后,它有哪些价值,应该如何科学地进行评价,这些问题值得予以研究。在实地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意愿调查法等方法,对广东碳汇林的综合价值进行了计量,计量结果为:在二十年的项目期内,广东碳汇林共计产生835 274.4万元的总价值,其中碳汇价值为371 445.41万元,生态价值为457 370.3万元,经济价值为5 859.22万元,社会价值为599.45万元。
关键词:
碳汇林 广东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小亮 陈珂 鲁晨曦
对森林碳汇服务价值核算可促进碳汇市场的快速发展,还能更好地了解森林碳汇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森林碳汇的研究背景,根据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特点与最新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蓄积量法对2009-2013年的森林碳汇进行计量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3年中国的天然林和人工林碳储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人工林的碳储量增速要高于天然林;森林碳汇价格下降致使森林碳汇价值整体下降,年均减少0.13%,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林碳汇价值降低,年均减少0.58%,但人工林碳汇价值呈增加态势,年均增加2.81%,这与森林碳汇实物量的计量结果相同。最后指出目前中国碳交易市场情况不容乐观,碳汇市场除碳交易形式外,...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汇计量 碳汇服务 核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同谦 欧阳志云 郑华 王效科 苗鸿
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持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功能和过程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客观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效能,对于森林资源保护及其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其提供服务的机制、类型和效用,把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划分为提供产品、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生命支持功能四大类,建立了由林木产品、林副产品、气候调节、光合固C、涵养水源、土壤保持、净化环境、养分循环、防风固沙、文化多样性、休闲旅游、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多样性13项功能指标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中的10项功能指标以2000年为评价基准年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10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辛琨 黄星 洪美玲 蓝崇钰 刘强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定量评价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重视其生态功能。文章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阐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类型,并根据两个估算实例,探讨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体系,最后针对目前估算过程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华 刘晓艺
云南作为森林生态大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探讨研究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对于开展森林生态资产产权交易,优化调整其林业产业结构,推动长江上游森林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云南森林生态系统实际,以2015年为基准年对其经济价值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云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为22 873.87亿元/a;单位面积价值量100 608.17元/(hm2·a)。价值构成中,固碳释氧功能价值最大,占总价值的32.32%;其次是物种保护价值,占总价值的24.09%;而提供林产品价值和景观游憩价值分别仅占总价值的2.38%和0.22%。云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经济价值远大于其直接经济价值的现实表明,大力发展其森林生态服务产业十分必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林媚珍 马秀芳 杨木壮 蔡砥 陈志云 姜喜东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特别是1987年以来,高速的经济发展、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对广东的森林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变化和服务功能退化带来较大的影响。为了实现广东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以及为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合理补偿和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永续利用提供一些依据,本文根据广东省1987年、1996年和2004年的森林资源基础数据,利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了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功能效益单位价值,分别计算出各个阶段广东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987年199.88×108元,1996年226.25×108元,2004年236.81×108元,其中生态功能和经济功...
关键词:
服务功能 森林 生态系统 广东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勇军 王兵 陈步峰 彭清珍
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以及碳汇功能是一项基础工作,对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平衡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对江西大岗山16年生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进行研究,估算其碳汇/源功能。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为156.256 t·hm-2,乔木层占94.9%,林下层生物量为3.197 t·hm-2,年凋落物归还量为4.756 t·hm-2;杉木人工林碳储量为77.246 t·hm-2,其平均年净生产力为6.837 t·hm-2,其碳汇能力为1.595(±1.179)t·hm-2a-1,可见杉木人工林林生态系统显著地固定了大气中的CO2,有着明显的碳汇作用。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生物量:碳储量 森林碳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敏健 虞依娜 邹碧山 梁建荣 谢嘉淇
对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碳储量和价值量进行核算,有助于摸清国有林场改革前后的森林资源家底,了解森林资源状况,合理制定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措施,为提升国有林场林业碳汇能力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基于广东省西江林场2015—2018年国有林场改革前后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核算其森林资源碳储量及其变化情况,并按照不同林种分类核算森林资源的碳储量和价值量。结果显示:(1)国有林场改革后,广东省西江林场的森林面积增加了420.19 hm~2,森林蓄积量增加了10 100 m~3,森林碳储量由603 707 t增加到615 408 t,从起源来看,森林以人工林为主,其碳储量增加了1.74%。(2)从森林碳储量的价值来看,2015—2018年,广东省西江林场碳储量价值从5 705.58万元增加到6 180.26万元,增加了474.68万元,增长率为8.32%。由此可见,国有林场改革加大了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促使林场资源结构不断优化,森林碳储量和价值量都呈增加态势。
关键词:
双碳 碳储量 森林碳汇 蓄积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敏健 虞依娜 邹碧山 梁建荣 谢嘉淇
对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碳储量和价值量进行核算,有助于摸清国有林场改革前后的森林资源家底,了解森林资源状况,合理制定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措施,为提升国有林场林业碳汇能力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基于广东省西江林场2015—2018年国有林场改革前后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核算其森林资源碳储量及其变化情况,并按照不同林种分类核算森林资源的碳储量和价值量。结果显示:(1)国有林场改革后,广东省西江林场的森林面积增加了420.19 hm~2,森林蓄积量增加了10 100 m~3,森林碳储量由603 707 t增加到615 408 t,从起源来看,森林以人工林为主,其碳储量增加了1.74%。(2)从森林碳储量的价值来看,2015—2018年,广东省西江林场碳储量价值从5 705.58万元增加到6 180.26万元,增加了474.68万元,增长率为8.32%。由此可见,国有林场改革加大了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促使林场资源结构不断优化,森林碳储量和价值量都呈增加态势。
关键词:
双碳 碳储量 森林碳汇 蓄积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小兵
林业碳汇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从我国目前林业碳汇的现状来看,还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主体的利益补偿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本文在明晰林业碳汇权利内涵与特征基础上,提出应构建完善的市场交易体系、生态效益补偿体系以及相应的法律体系,以期为实现林业碳汇生态价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碳汇 碳减排量 生态价值 制度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颖 王得祥 张浩 李志刚 魏耀锋 胡天华
【目的】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生态功能及其价值进行研究和评估,为宁夏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的制定,以及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运用替代工程法、市场价值法、费用替代法和机会成本等方法,对宁夏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贮养、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游憩与生态文化等生态功能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宁夏回族自治区2003和1998年森林资源清查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分别为425 611.069 1和459 976.917 9万元/年。2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主要服务功能的实物量及其价值量排序依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19...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娇 胡丹 李智勇
采用能值分析法,对辽宁省九项具有典型代表性森林生态功能价值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辽宁省2010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值总量为1.872×10~(26) sej,能值价值为7.334×10~(13)元;鉴于多样性是历史积累的结果,去除生物多样性后的辽宁省2010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值总量为5.179×10~(23) sej,能值价值为2.031×10~(11)元,约占2010年辽宁省GDP总量1.846×10~(12)元的11%;其中,土壤保育功能价值最大(7.695×10~(10)元),剩余依次为涵养水源价值4.965×10~(10)元、净化空气价值3.884×10~(10)元、生物量增...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奕汝 吴强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量,特别是将其价值额度量化从而获得其货币价值量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社会群体对森林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文章系统梳理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界定、价值论和方法学以及服务功能总价值计量评价,提出采用森林生态系统长期连续定位观测数据、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社会公共数据来计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通过实物量和价值量方法进行评估,以期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绿色GDP核算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计量评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惠兰 祁应军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当前生态学和经济学交叉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参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标准,利用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实测数据和基于GIS和RS技术获得的不同林分面积等数据,评估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果表明: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年均服务价值总计178.90亿元,各项服务价值排序为:生物多样性(43.08%)>固碳释氧(19.35%)>固土保肥(16.17%)>涵养水源(13.11%)>林产品(5.16%)>净化大气(1.55%)>林木营养物质积累(0.96%)>旅游休憩(0.62%);按照服务价值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秀霞 齐露鹭 牟晓庆
[目的]该研究从农用地的功能出发,以吉林省9个地市(州)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吉林省农用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时空演化规律。[方法]运用影子工程法、碳税法、造林成本法和替代法等多种方法测算2005—2015年吉林省农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并运用Ar GIS10. 2对2005—2015年吉林省农用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结果](1) 2005—2015年辽源市、白山市、四平市、松原市、通化市和延边州等农用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下降为-24. 33%、-22. 69%、-15. 88%、-12. 53%、-12. 09%、-5. 34%;(2) 2005—2015年白城市、吉林市和长春市农用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上升为25. 9%、7. 83%、0. 21%;(3) 2005—2015年吉林省林地和耕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大于草地和水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结论] 2005—2015年吉林省农用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存在着空间差异,呈现东高西低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吉林省东部地区为低山丘陵地带,林地、水域面积大,生态环境保护比较好,而中西部地区为松辽平原,耕地面积较大,林地和草地面积较小,且伴随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不断蚕食农用地,使得农用地面积减少所致。研究结果旨在为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农用地价值补偿制度、保护农用地等方面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