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71)
2023(12544)
2022(10650)
2021(9599)
2020(8255)
2019(18860)
2018(18213)
2017(34011)
2016(18997)
2015(21250)
2014(21221)
2013(21119)
2012(20181)
2011(18366)
2010(18287)
2009(17129)
2008(17065)
2007(15449)
2006(13623)
2005(12207)
作者
(61536)
(51633)
(51389)
(48670)
(32572)
(25013)
(23165)
(20309)
(19532)
(18274)
(17713)
(17265)
(16617)
(16367)
(16205)
(16120)
(15983)
(15198)
(14928)
(14863)
(13298)
(12725)
(12631)
(11853)
(11732)
(11466)
(11360)
(11271)
(10582)
(10524)
学科
(80239)
经济(80117)
管理(51539)
(50741)
(39065)
企业(39065)
方法(35986)
数学(31957)
数学方法(31632)
(27601)
(21496)
中国(20771)
(19834)
业经(18789)
农业(18723)
地方(18124)
(16367)
(15683)
贸易(15678)
(15220)
(11978)
金融(11976)
(11942)
银行(11875)
(11781)
财务(11741)
财务管理(11705)
环境(11692)
(11285)
(11135)
机构
大学(284383)
学院(281619)
(112973)
经济(110544)
管理(102748)
研究(102540)
理学(88992)
理学院(87870)
管理学(86113)
管理学院(85614)
中国(75231)
科学(68481)
(65074)
(60696)
(55300)
业大(52391)
农业(51507)
(51384)
研究所(50763)
中心(46737)
(44207)
财经(40540)
北京(37781)
(36807)
(36724)
(36649)
(36554)
师范(35999)
经济学(34991)
(34296)
基金
项目(194354)
科学(149940)
基金(140181)
研究(131733)
(127305)
国家(126207)
科学基金(104544)
社会(83032)
(78580)
社会科(78380)
社会科学(78352)
基金项目(74853)
自然(70794)
自然科(69110)
自然科学(69077)
自然科学基金(67863)
(65960)
教育(59475)
资助(56686)
编号(50923)
重点(44866)
(42178)
(42043)
成果(40773)
(39945)
计划(39582)
科研(38671)
创新(37448)
课题(36364)
科技(35479)
期刊
(124365)
经济(124365)
研究(78067)
(60564)
学报(59709)
中国(56490)
科学(50920)
大学(43496)
学学(41593)
农业(40514)
(39636)
管理(34651)
教育(24782)
(24148)
金融(24148)
业经(21764)
技术(21373)
(21155)
财经(20175)
经济研究(19578)
(17302)
(17248)
问题(17175)
业大(16733)
科技(14562)
林业(13789)
农业大学(13785)
技术经济(13586)
(13338)
资源(13273)
共检索到415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胜林  何潇  曹磊  李海奎  徐期瑚  刘晓彤  
【目的】分析不同因子对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的影响,为林木选育、碳汇计量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广东省樟树、木荷、枫香3个乡土阔叶树种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的实测数据,利用含协变量和无交互作用的多因子方差分析法,从5大类30个因子(11个定性因子、19个定量因子)中,筛选出与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相关的因子,进而用增强回归树(BRT)来分析不同因子对3个树种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影响程度的大小。【结果】(1)植被类型、枝下高、胸径、植被总覆盖度、冠幅东西向宽度是影响樟树树干密度的主要因子,地市、植被类型是影响木荷树干密度的主要因子,坡向、海拔、平均高度为影响枫香树干密度的主要因子;3个树种树干密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无共同主要影响因子。(2)影响樟树木材密度的主要因子有枝下高、植被类型、海拔、植被总覆盖度、平均高度、灌木盖度、年龄、胸径、林种、土层厚度,影响木荷木材密度的主要因子有年龄、草本盖度、枝下高、平均胸径、土层厚度、植被类型,影响枫香木材密度的主要因子为坡向、海拔、平均高度、枝下高;3个树种木材密度具有共同主要影响因子枝下高,其相对贡献率相近,均在10%左右。(3)林分因子和单木因子同为影响樟树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的主导因子,其相对贡献率之和分别为87.04%和76.92%。林分因子、单木因子和地域因子是影响木荷树干密度的主导因子,其相对贡献率之和为79.96%;影响木荷木材密度的主导因子为林分因子、单木因子和土壤因子,其相对贡献率之和为83.04%。地形因子、林分因子和单木因子同是影响枫香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的主导因子,其相对贡献率之和分别为83.98%和92.70%。【结论】本文通过多因子方差分析和增强回归树对不同因子进行分析,得出林分因子和单木因子同是影响樟树、木荷、枫香树干密度和木材密度的主导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齐靖  董祯  毛永民  申连英  张玉星  刘杰  王晓玲  
以冬枣×临猗梨枣杂交F1代的150株个体为作图群体,利用AFLP标记和RAPD标记,对已有的枣遗传连锁图谱进行加密,构建1张包含388个AFLP标记和35个RAPD标记、由15个连锁群组成的高密度枣遗传连锁图谱,覆盖基因组总长度1309.4cM,标记间平均距离3.1cM。与原图谱相比,总图距增加72cM,标记间平均距离缩短0.8cM,大于10cM的标记间隔减少7个,图谱饱和度显著提高。在新构建图谱的基础上,利用JionmapQTL4.0软件,首次对控制枣树干直径性状的QTL进行分析。共检测到控制枣树干直径的QTL6个,分布在5个连锁群上,分别可解释38.1%,10.0%,14.4%,10.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梅婷婷  王传宽  赵平  蔡锡安  刘晓静  张全智  
树干液流在微时空尺度上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尺度扩展过程中又极易引起误差,而有些环境因子则是在较大空间尺度上发生变化,容易降低液流密度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引入单位面积液流日累积量(Qa)和液流密度峰值(Jsmax)这2个参数,根据树高和胸径划分不同优势度,研究木荷树干液流时空动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讨液流密度研究更合理的方法。结果表明:2007年9月到2008年4月木荷优势木、中等木和劣势木液流日进程均呈现单峰格型,根据树高划分优势度等级的木荷中等木平均液流密度要略大于优势木,劣势木的平均液流密度远远低于优势木和中等木;而根据胸径划分优势度等级的木荷优势木液流大于中等木,中等木液流大于劣势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会儒  唐守正  胥辉  
估计密度的一般统计模型为:y=bx+e,其中y为干重,x为体积,b为待估系数,即密度,e为误差。式中b值的估计,依据y的方差与x的关系的不同,有三种方法:(1)y的方差与x无关;(2)y的方差正比于x,即δ2yx=xδ2;(3)y的标准差正比于x,即δyx=xδ。本文对这三种平均密度估计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用哑变量方法对树干不同部位、不同龄组之间密度的差异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方法(1)能较理想地描述树干材及树皮的体积和干重之间的关系,同时给出较小的误差估计;树干不同部位间密度总体上无显著差异,个别树种个别部位间有显著差异。不同龄组间密度无显著差异。据此,在利用材积密度法估计树干干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苹  毛斌  许丽娟  吴鞠  刘海轩  徐程扬  
【目的】林分密度、灌草盖度和树干形态是影响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本文从色彩斑块景观指数变化特点角度,对北京油松人工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形成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林内景观画面的色彩斑块结构特点解析,研究了林分密度、灌草盖度和树干形态变化对林内景观指数的影响。【结果】林分密度对斑块分裂指数(SPI)有显著影响,SPI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灌草盖度对聚集度指数(AI)、景观形状指数(LSI)有显著影响,随灌草盖度增大两个指数均增大;树干形态对辛普森均匀度指数(SIEI)有极显著影响,对LSI有显著影响,LSI在树干弯曲与通直并存时数值较大,SIEI在树干通直时数值较大;林分密度与灌草盖度的交互作用对LSI、SPI、SIEI有显著影响,3个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灌草盖度的增大而增大。林分密度与树干形态的交互作用对LSI、SIEI有显著影响,两个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LSI在树干弯曲与通直并存时数值较大,SIEI在树干通直时数值较大;灌草盖度与树干形态的交互作用对SIEI有显著影响,SIEI随灌草盖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树干弯曲与通直并存时数值较大。【结论】林分密度、灌草盖度、树干形态及其交互作用均对林内景观指数有显著影响。主要原因是结构要素的变化引起视域内斑块数量以及形状的改变从而引起斑块指数的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杰  孙伟  邱岭  祖元刚  刘伟  
基于连续1年的兴安落叶松树干液流密度和环境因子(光照、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测定结果,探讨不同时间尺度下树干液流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差异。在月时间尺度上,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显著影响树干液流密度变化,土壤温度单位增加引起树干液流上升0.084~0.123L·cm-2month-1;在天时间尺度上,显著影响因子有土壤温度、光照和空气温度,其中土壤温度为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单位增加会导致树干液流上升1.9~2.7mL·cm-2d-1;在小时时间尺度上,主要影响因子在不同季节不同,但最主要因子多是直接影响地上叶片生理指标如光照和空气湿度,二者单位上升平均分别引起树干液流上升1.23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崴  魏天兴  朱清科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乡土树种河北杨的树干液流密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和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法和自动气象监测系统对陕北吴起县河北杨树干液流密度和周围气象条件、土壤含水量等进行连续测定分析。【结果】河北杨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呈宽幅单峰形,液流密度峰值提前于太阳辐射强度峰值约2.5 h,提前于水汽压差(VPD)峰值约4 h。夜间液流活动主要发生在后半夜00:00—06:00,晴天液流密度变化幅度小,雨天变化幅度大;灌水当天干基液流密度峰值出现的时间明显提前,峰值大小比灌水前提高66.66%,冠基处峰值比灌水前提高73.62%,灌水处理后实验组连续两日液流密度均值比灌水前减少2.21%,而对照组减少21.89%,晴天条件下,树干液流密度与太阳辐射、VPD、气温和风速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相对湿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降雨天树干液流密度与太阳辐射、气温和风速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VPD显著正相关(P<0.05);与对照组比较,灌水之后液流密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没有明显增加;河北杨树干储存水的日动态总体表现为上午释放和下午补充,并存在两次较明显的释放-补充周期。【结论】河北杨树干液流密度主要受太阳辐射强度、VPD、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液流密度峰值时间与太阳辐射强度、VPD、气温等气象因子存在时滞,土壤水分的增加可缩短液流密度与气象因子峰值的时间差,上午储存水的持续释放是导致树干液流密度与气象因子时滞效应的重要原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栾启福  姜景民  张建忠  张守攻  
松类杂种直到20世纪中期才开始被培育利用,如窄果松×辐射松(Pinus attenuata×P.radiata)、欧洲落叶松×日本落叶松(Larix decidua×L.kaempferi)等(Dungey,2001)。同时,松属种间的一些杂种在其亲本自然分布区外获得较大成功1)(Nikles,2000;Peter,1979;Khurana et al.,1998;Lopez-Upton,1999)。同样,引种到中国的火炬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青华  周志春  张开明  兰永兆  吴吉富  聂国勤  
利用设置在福建武平的12年生马尾松种源与初植密度互作试验林,研究5个优良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因性状而异。种源胸径和活枝下高对初植密度反应最为敏感,树高次之,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反应最小。广西岑溪、广东信宜、江西崇义和福建武平属于胸径对初植密度敏感的种源,皆表现在2.5m×2.0m初植密度下生长量最大,广东高州种源胸径生长对初植密度的敏感性则较小;5个参试种源活枝下高的初植密度效应差异显著,皆随着初植密度增加而升高;除发现江西崇义种源树干通直度和福建武平种源木材基本密度在不同初植密度间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程  欧阳林男  陈少雄  
[目的 ]通过监测3种初植密度桉树人工林16 a的生长情况,分析其材种出材量及经济效益,为培育桉树中、大径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收集和分析桉树人工林3种初植密度1 250、883、667株·hm-2 16 a的生长数据,计算材种出材量,同时分析平均生长量、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结果 ]密度1 250株·hm-2与密度883、667株·hm-2的胸径生长均差异显著(p 0.05)。中径材出材量及其年均出材量在7~12 a和第16年以密度883株·hm-2的林分最大,7~12 a密度667株·hm-2> 1 250株·hm-2,第16年密度1 250株·hm-2超过密度667株·hm-2。密度883株·hm-2在第16年开始出现大径材。密度1 250株·hm-2的轮伐期为7 a,密度883、667株·hm-2均为9 a。9 a时密度1 250、883株·hm-2的净现值达到峰值,密度667株·hm-2在8 a时达到峰值,密度1 250、883、667株·hm-2的最大净现值分别为30 994、40 193、31 288元·hm-2,对应的内部收益率分别为37%、41%、42%。[结论 ]初植密度883株·hm-2有最高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以及较高的生长潜力,667株·hm-2次之,1 250株·hm-2最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骆秀琴  管宁  张寿槐  陈益泰  支济伟  李恭学  
32个杉木无性系间,木材密度和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均有较大差异;无性系内株间亦存在一定差异。木材密度与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间的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3957、0.8368和0.9020;木材密度与生长速度呈负的遗传相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新华  苗铮  郝元朔  董利虎  
【目的】以黑龙江省尚志市90株迎春5号杨树解析木数据为基础,构建迎春5号杨树边材、心材、树皮和树干密度的混合效应beta回归模型。【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和最优子集法筛选beta回归基础模型的变量;利用负二倍的对数似然值、赤池信息准则、贝叶斯信息准则、调整确定系数(R_a~2)、似然比检验对收敛模型进行拟合优度的评价,利用留一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指标为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结合两种抽样方式(方案Ⅰ:不限定相对高度;方案Ⅱ:限定相对高度在0.1以下)对模型进行校正。【结果】边材、心材、树皮和树干密度不仅受到相对高度的影响,还分别与胸径平均生长量、年龄、胸径大小密切相关,基于林木因子建立的混合效应beta回归模型的R_a~2分别为0.53、0.52、0.52、0.63,MAE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爱国  张建国  何彩云  张俊佩  
采用TDP技术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段主要造林树种印楝的树干液流密度动态变化进行了观测,得到3点主要结论:①无论干热季节或湿润季节,印楝树干液流密度昼夜变化的规律性较强,呈明显的单峰曲线;②由干热季节转向湿润季节时,印楝树干液流密度呈下降趋势,5年生印楝在5月、7月及10月的典型晴天里的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平均值分别为12.11、7.48及6.90cm3.cm-2.h-1;③在干热季节里印楝蒸腾耗水具有相当的被动性,而在湿润季节时其蒸腾耗水则表现出主动性和平衡性,反映了印楝在不同季节里的耗水机制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建中  Roger Arnold  项东云  谢耀坚  陈健波  
以广西桂林和柳州的邓恩桉种源/家系(6个种源53个家系)试验林为材料,对8.5年生胸径以及10.5年生胸径、树高、材积、木材密度和树皮厚度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5年生时,邓恩桉在桂林和柳州的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0.218、0.189 m3,平均木材密度分别为521.0、483.7 kg.m-3,树皮厚度分别为1.15、1.26 cm;10.5年生材积性状和木材密度在种源间差异不显著(P>0.10),10.5年生木材密度在家系间差异显著(P0.10)。除8.5年生胸径外,其他性状的试验地点与种源间交互作用不显著(P>0.1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湘渝  王瑞玲  佟永昌  黄东森  
对保定5年生杨树无性系测定林和7年生育种资源保存林10个杂交无性系木材密度,纤维长、宽度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杂种组合、个体间的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均有很大变异。木材密度与速生特性之间呈微弱的负相关;纤维长度与生长性状相关不显著。②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可以独立选择,从而选出密度较高,纤维较长和速生优质的杨树杂交新个体。③幼龄与中、成龄的木材密度相关显著,从而说明了在杨树材性育种中早期选择的可行性。研究证明,对华北地区来说,69杨为母本,欧亚黑杨及其种内杂种为父本是选育速生优质杨树新品种的优良组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