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6)
- 2023(6268)
- 2022(4971)
- 2021(4665)
- 2020(3711)
- 2019(8297)
- 2018(8184)
- 2017(15512)
- 2016(8653)
- 2015(9554)
- 2014(9372)
- 2013(9517)
- 2012(8993)
- 2011(8019)
- 2010(8271)
- 2009(7628)
- 2008(7250)
- 2007(7098)
- 2006(6358)
- 2005(5589)
- 学科
- 农(48744)
- 济(40174)
- 经济(40141)
- 农业(32649)
- 业(29939)
- 业经(15458)
- 管理(14648)
- 地方(13604)
- 中国(13405)
- 农业经济(12397)
- 发(9910)
- 方法(9836)
- 劳(9706)
- 劳动(9689)
- 村(9472)
- 农村(9455)
- 数学(9135)
- 数学方法(9084)
- 发展(8572)
- 展(8556)
- 制(8419)
- 企(8162)
- 企业(8162)
- 土地(7919)
- 收入(7292)
- 建设(7216)
- 人口(6898)
- 策(6828)
- 及其(6699)
- 农业劳动(6461)
- 机构
- 学院(121968)
- 大学(113733)
- 济(53901)
- 经济(52818)
- 农(47030)
- 管理(46087)
- 研究(43225)
- 理学(39949)
- 理学院(39576)
- 管理学(39011)
- 管理学院(38813)
- 农业(35456)
- 中国(33844)
- 业大(27716)
- 科学(26285)
- 京(22762)
- 所(22181)
- 农业大学(21899)
- 中心(21701)
- 江(21038)
- 财(20840)
- 省(20526)
- 研究所(19979)
- 业(16860)
- 经济管理(16839)
- 范(16555)
- 师范(16451)
- 州(16203)
- 发(15846)
- 财经(15717)
- 基金
- 项目(83111)
- 科学(65283)
- 研究(64703)
- 基金(58120)
- 家(50212)
- 国家(49602)
- 社会(42137)
- 科学基金(42062)
- 社会科(39349)
- 社会科学(39339)
- 省(37829)
- 基金项目(31679)
- 农(28600)
- 编号(28351)
- 划(27976)
- 教育(27014)
- 自然(24657)
- 自然科(24003)
- 自然科学(23992)
- 自然科学基金(23514)
- 成果(21845)
- 资助(21620)
- 发(20861)
- 课题(18816)
- 重点(18129)
- 部(18126)
- 发展(17337)
- 业(17228)
- 创(17176)
- 展(17045)
共检索到192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明忠
农村劳动力转移要求就业稳定和心理适应,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成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借助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强化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合法权益的保护;实施积极的工资政策,让农村转移劳动力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建立心理辅导和心理援助的长效工作机制,帮助农村转移劳动力顺利完成角色转变;不断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善企业内部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6年11月,安徽省马鞍山市被列入国家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马鞍山市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列入重点民生工程。试点以来,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万人,部分镇村基本消除了"零转移农户"。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财政部门制定了完善的就业培训补贴政策,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仅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林华
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随着二元结构的不断加剧,农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桎梏。因此,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使农民能够真正离开土地,走向富裕,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外部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友成
采取措施加快城乡劳动力的对流近年来,随着大批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和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城乡劳动力的对流量逐年增大,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山区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山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城乡长期分割,特别是城乡劳动力的身份界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世豪 万春红
文章基于中心—外围模型中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分析了调查问卷中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并深入分析了广东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农村劳动力空间流动的理论机制,提出了促进广东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合理转移的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斌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比很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据官方数据"十三五"期间每年会有近300万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民的文化状况与科技水平都很低。未受过较高程度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其创新能力、适应能力较差,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淡薄,通常只能滞留于依靠传
关键词:
劳动力 新生代农民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昭文
我国人口多,尤其是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淡水等资源不足、城镇化发展滞后等原因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漫长的发展历程。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趋势,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如何满足这种需求,为推动转移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摆在教育战线尤其是职成教战线面前的重大任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柳百萍 胡文海 尹长丰 韦传慧
乡村旅游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效与困境并存。困境原因,一是产业初级性导致转移就业有效性难以发挥,二是转移主体在重新选择就业机会时发生分化,农民转移动机发生由"经济性转移"向"价值性转移"的变化。根据乡村旅游转移劳动力就业阶段性特征,应加快乡村旅游集聚区形成、构建有效转移平台,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形成劳动力转移就业内生动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杨 汪莉霞
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通过总结与比较河南、山东等我国农业大省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律体系建设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由此,通过回顾英、美、日三国土地流转的相关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金台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增强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影响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距离,因此,政府必须统筹规划,职业学校必须抓住契机,通过建立配套健全的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相关的激励竞争机制,从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职业教育 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坤
本文基于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比较突出的就业机会问题、能力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的分析,研究从信息化角度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可能途径,指出利用信息化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是可行的途径又是一次机遇,并提出了以信息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剩余劳动力 转移 信息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杨 汪莉霞
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通过总结与比较河南、山东等我国农业大省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律体系建设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由此,通过回顾英、美、日三国土地流转的相关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