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34)
- 2023(8302)
- 2022(6960)
- 2021(6302)
- 2020(5062)
- 2019(11613)
- 2018(11384)
- 2017(20805)
- 2016(11477)
- 2015(12850)
- 2014(13078)
- 2013(12923)
- 2012(12710)
- 2011(11606)
- 2010(11877)
- 2009(10820)
- 2008(10747)
- 2007(9763)
- 2006(8826)
- 2005(8171)
- 学科
- 济(54903)
- 经济(54860)
- 管理(27866)
- 业(26924)
- 地方(23085)
- 企(18344)
- 企业(18344)
- 农(17917)
- 中国(17681)
- 方法(15871)
- 数学(13613)
- 数学方法(13353)
- 业经(13239)
- 农业(12820)
- 学(12130)
- 地方经济(12128)
- 环境(10889)
- 发(10301)
- 融(9325)
- 金融(9323)
- 银(8865)
- 银行(8853)
- 贸(8760)
- 贸易(8748)
- 行(8635)
- 技术(8546)
- 财(8531)
- 制(8449)
- 和(8387)
- 易(8326)
- 机构
- 学院(166661)
- 大学(161284)
- 研究(65714)
- 济(64280)
- 经济(62578)
- 管理(58225)
- 中国(49457)
- 理学(48145)
- 理学院(47452)
- 管理学(46432)
- 管理学院(46130)
- 科学(43708)
- 京(37013)
- 农(36599)
- 所(35355)
- 研究所(32028)
- 中心(30136)
- 江(28690)
- 业大(28424)
- 农业(28336)
- 财(28140)
- 省(25805)
- 范(25141)
- 师范(24851)
- 院(24190)
- 北京(24114)
- 州(23780)
- 科学院(21067)
- 财经(20932)
- 技术(20431)
- 基金
- 项目(108578)
- 科学(82906)
- 研究(79115)
- 基金(72434)
- 家(64141)
- 国家(63524)
- 科学基金(52706)
- 省(48570)
- 社会(47064)
- 社会科(44483)
- 社会科学(44468)
- 划(38485)
- 基金项目(38274)
- 教育(34505)
- 自然(33891)
- 编号(32965)
- 自然科(32763)
- 自然科学(32744)
- 自然科学基金(32018)
- 发(30621)
- 资助(29752)
- 成果(26437)
- 重点(25264)
- 课题(24914)
- 发展(24147)
- 展(23708)
- 创(22000)
- 部(21648)
- 计划(21236)
- 创新(20722)
共检索到273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祖婵 庄长伟 玄锦 黄柳菁
为了丰富广东省园林草本植物的多样性和突出华南地区亚热带城市园林特色,解决目前观赏草绿化种类少、应用形式单一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14个自然保护区的280种野生观赏草进行筛选,得到149种观赏性较高的本土野生观赏草,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49种本土野生观赏草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适宜于广东省的优良园林造景材料。结果表明:1)野生观赏草适应性广,原生境以林缘湿地及山谷溪边为主,占总数的54.36%,山坡草地和疏林灌木的物种占41.61%。2)抗性较强,以耐水湿为主,占65.10%,耐干旱的物种占27.52%,7.38%耐盐碱。3)观赏性高,有53种野生观赏草花序和植株观赏性得分≥2。4)有22种与理想种的加权关联度≥0.70,有较高的观赏性、适应性和开发应用潜力。5)筛选出5种与理想种的加权关联度≥0.80,综合价值高的野生观赏草,包括甜根子草(Saccharum spontaneum)、金色狗尾草(Setaria pumila)、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小花鸢尾(Iris speculatrix)、芒(Miscanthus sinensis),可直接应用于园林造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林英 徐颂军 周永章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保护区网络建设尚不完善、布局不尽合理的现象显得比较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总结自然保护区景观空间结构分布状况,把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全局的角度综合考虑其增长极、廊道和基质等景观生态要素,从而实现区域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规划。
关键词:
景观生态规划 广东省 自然保护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岚 李怡 靳丽莹
引入有效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实践,采用频度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设计了包括14类36项100个指标的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广东213个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进行评分,从13个维度考察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水平。实证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在规划设计、管理制度、资源保护工作、社区协调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而在经费保障、科研平台建设、执法职能等方面则有待改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增可 王齐 林丽丽 施世强 刘兴诏 张嘉灵 黄柳菁
观赏草因具有优良的生态性和特有的观赏性,近年来成为重要的园林绿化材料。本研究通过对平潭岛野生观赏草的调查,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平潭岛观赏草隶属于5科50属77种。2)生态适应性广,原生境以山坡草地及疏林灌木为主,占总数55.84%;抗性强,耐干旱占总数45.45%、耐水湿占总数31.17%、部分耐盐碱及抗风;观赏价值高,评价得分均≥2。3)参评的77种观赏草中与理想种的关联度≥0.6有66种,均有开发利用潜力;与理想种的关联度≥0.7有19种,均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适应性;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繇 郭元涛 曲再春 丁云瑞 仇程萍 袁永孝 于俊林
经过15 a的调查研究,首次报道了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观赏树木36科、74属、142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树木11种,占保护区观赏树木种数的7.75%。从观赏特性看:观花类、观果类及观叶类最多,分别占观赏树木种数的45.07%,59.15%,33.80%;从园林用途看:园景树类、盆景类、花灌木类最多,分别占观赏树木种数的49.30%,37.83%,33.10%。69.90%的种类属于北温带分布区类型。优势科主要是蔷薇科、忍冬科和槭树科等。文中还介绍了观赏树木其它方面的用途。
关键词:
观赏树木 生物多样性 白石砬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繇
经过3a的调查研究,首次报道了石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观赏植物86科、229属、360种,分别占保护区植物资源科、属、种数的88 66%,70 25%,61 22%。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2种,占保护区观赏植物种数的3 33%,吉林省重点保护植物31种,占保护区观赏植物种数的8 61%。从观赏特性看:观花类、观果类及观叶类最多,分别占观赏植物种数的61 67%,26 94%,21 67%;从园林用途看:地被类、园景树类、花灌木类最多,分别占观赏植物种数的27 22%,14 44%,11 11%。97 78%的种类分布在海拔700~1000m间的红松针阔混交林中。45 99%的种类属于北温带...
关键词:
观赏植物 生物多样性 石湖自然保护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燕千 卢柏威 李鸿涛
本文从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观点出发,指出建设广东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阐述自然保护区建设概况和发展方向,指出符合广东实际的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管理和合理利用的意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红 袁兴中 李瑞波
论述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对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进行了初步研究,划分为四个生态旅游区,即山体森林生态旅游区、滨海生态旅游区、内陆湖泊生态旅游区和自然遗迹生态旅游区。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山东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景群 陈诚 张兆胤
子午岭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罕见的人文景观,符合当前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需求,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地域。在对子午岭自然保护区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森林公园规划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对这一区域的旅游资源与发展条件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为保护区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合理开展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认为,子午岭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及开发条件总评价值为44.24分,符合一级森林公园标准,且开发条件较为优越。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吕晓琪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走到大自然中欣赏自然景观、享受纯天然环境的意愿越来越强,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已经成为人们旅游的最佳选择之一。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天然生态的旅游环境,还能够使人们在游览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有关的生态知识、环境教育的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访客中心是自然保护区中为游客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它的规划设计对保护区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发挥科普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作用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自然保护区内访客中心的规划设计问题。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青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铁英
根据和谐自然保护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黑龙江省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和谐自然保护区构建进程与水平评价,结果表明:呼中、扎龙、牡丹峰、三江4个保护区的和谐度得分分别为77.92、76.44、70.095和73.33分,说明4个家级自然保护区都处于比较和谐的水平,无一达到完全和谐水平。根据测度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协调与周边社区的关系、打造和谐自然保护区示范区等对策建议,以推进黑龙江省和谐自然保护区的构建。
关键词:
和谐自然保护区 评价指标体系 黑龙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祥云 胡德夫 刘伟石 Jeff Muntifering
江西省宜黄县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华南虎 (Pantheratigrisamoyensis)为主要保护对象 ,是近几年发现华南虎证据最多的区域 .中美华南虎联合考察队于 2 0 0 1年 3 7月对该保护区进行了调查 ,采用访问调查法、样线调查法、痕迹调查法、红外线自动照相技术等目前国际国内通用的方法和技术 .该次考察虽未证实该区域华南虎存在的确切信息 ,但较系统地调查了该区域的生境资料 ,初步评价了华南虎的生存环境 .其结论为 ,由于乱捕滥猎、过度的经济活动、栖息地缩小和破碎化是导致目前华南虎极度濒危甚至难觅其踪迹的主要原因 .该区域历史上是华南虎较多的区域 ,目前仍具备华南虎生存的基本条件 .
关键词:
华南虎 野外调查 栖息地 评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健 李丰生 闫新禹
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表明,广西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粗放式开发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失衡,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环境容量短板等问题。为此,对于广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应建立兼顾约束与激励的具体机制,在立法约束机制、多元补偿机制、创新激励机制、评估监管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夯实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补偿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传明
依据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采用景观生态格局分析与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开发的关键内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景观面积大,斑块数也多,是主导景观类型;但是,由于受到人类的干扰,森林景观出现一定程度的非连续性。居民点、农田景观破碎度较大,不利于自然保护区内物种的繁殖、扩散、迁移和保护。景观的类型面积多样性指数为0.817 25,类型斑块数多样性指数为0.922 34,类型周长多样性指数为0.962 58,该区域须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景观改造和利用,提高景观多样性。通过景观生态适宜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