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3)
- 2023(11484)
- 2022(10188)
- 2021(9576)
- 2020(8083)
- 2019(18435)
- 2018(18305)
- 2017(35195)
- 2016(19223)
- 2015(21562)
- 2014(21499)
- 2013(21246)
- 2012(19629)
- 2011(17557)
- 2010(17517)
- 2009(15868)
- 2008(15228)
- 2007(12876)
- 2006(11286)
- 2005(9745)
- 学科
- 济(76235)
- 经济(76156)
- 管理(55228)
- 业(48844)
- 企(39560)
- 企业(39560)
- 方法(33840)
- 数学(29226)
- 数学方法(28877)
- 农(21975)
- 地方(20086)
- 学(18672)
- 中国(18530)
- 财(16955)
- 业经(16810)
- 环境(16245)
- 农业(14984)
- 和(13293)
- 贸(13124)
- 贸易(13115)
- 易(12685)
- 理论(12464)
- 划(12076)
- 技术(11724)
- 制(11722)
- 务(10770)
- 财务(10711)
- 财务管理(10693)
- 教育(10388)
- 企业财务(10143)
- 机构
- 大学(266205)
- 学院(266040)
- 管理(107684)
- 济(100628)
- 经济(98157)
- 理学(93759)
- 理学院(92667)
- 管理学(91053)
- 管理学院(90584)
- 研究(90059)
- 中国(64638)
- 科学(58687)
- 京(57226)
- 所(44854)
- 农(44553)
- 财(43490)
- 业大(42891)
- 研究所(41314)
- 中心(40905)
- 江(38309)
- 范(37000)
- 师范(36716)
- 北京(36111)
- 财经(35441)
- 农业(34667)
- 院(33636)
- 经(32178)
- 州(31838)
- 师范大学(29844)
- 经济学(28327)
- 基金
- 项目(191057)
- 科学(149335)
- 研究(139627)
- 基金(136832)
- 家(119293)
- 国家(118301)
- 科学基金(101481)
- 社会(85764)
- 社会科(81029)
- 社会科学(81006)
- 省(76744)
- 基金项目(74315)
- 自然(67604)
- 自然科(65735)
- 自然科学(65716)
- 自然科学基金(64452)
- 划(63784)
- 教育(62774)
- 编号(58011)
- 资助(55645)
- 成果(45763)
- 重点(42644)
- 发(41170)
- 部(40945)
- 课题(39532)
- 创(39085)
- 创新(36433)
- 科研(36313)
- 大学(34977)
- 项目编号(34775)
共检索到379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林英 徐颂军 周永章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保护区网络建设尚不完善、布局不尽合理的现象显得比较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总结自然保护区景观空间结构分布状况,把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全局的角度综合考虑其增长极、廊道和基质等景观生态要素,从而实现区域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规划。
关键词:
景观生态规划 广东省 自然保护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敏
本文通过实例研究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理论方法。认为通过对重要景观的识别、控制、屏蔽和恢复设计 ,可以在增加生物栖息地稳定性以及保护物种扩张所需求的空间的前提下 ,实现旅游活动空间的合理布局 ,达到自然景观的生态功能和利用方向从整体到细部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
景观 景观要素 生态旅游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传明
依据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采用景观生态格局分析与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开发的关键内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景观面积大,斑块数也多,是主导景观类型;但是,由于受到人类的干扰,森林景观出现一定程度的非连续性。居民点、农田景观破碎度较大,不利于自然保护区内物种的繁殖、扩散、迁移和保护。景观的类型面积多样性指数为0.817 25,类型斑块数多样性指数为0.922 34,类型周长多样性指数为0.962 58,该区域须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景观改造和利用,提高景观多样性。通过景观生态适宜性...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吕晓琪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走到大自然中欣赏自然景观、享受纯天然环境的意愿越来越强,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已经成为人们旅游的最佳选择之一。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天然生态的旅游环境,还能够使人们在游览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有关的生态知识、环境教育的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访客中心是自然保护区中为游客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它的规划设计对保护区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发挥科普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作用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自然保护区内访客中心的规划设计问题。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芳均 陈志明 刘宗君 谢勇
以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小班数据以及1988、1999和2009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基于e Cogntion、Arc GIS和IDRISI软件,对保护区各功能区20年间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各功能区景观以森林为主,其中实验区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约为77%,缓冲区常绿阔叶林约为56%,核心区则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约为78%;2)各功能区景观类型斑块面积呈波动趋势,斑块数量、边缘密度和斑块密度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随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3)各功能区森林景观类型之间转化频繁,非森林景观类型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变化明显增加;4)各功能区景观类型最大斑块指数呈波动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道进 逄勇 钱者东 陈惠平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基本上确定了保护区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构架,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功能分区不合理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由此导致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降低,社区矛盾激化。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自然保护区进行正确合理地功能分区显得尤为必要。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专家咨询、文献研究等方式,同时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源—汇系统理论对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功能分区。新的功能分区方案与原有功能区划相比,核心区与缓冲区面积扩大,所占比例分别由17.2%和23.9%上升到38.46%和29%;实验区面积比例由58.9%下降为32.54%,人类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健植 余新晓 高甲荣
该文采用航片判读转绘与GIS技术 ,运用景观指数方法 ,针对凉水自然保护区 3个时段的景观格局作了系统分析 .研究表明 ,凉水自然保护区在 2 0世纪 5 0— 90年代 ,景观格局发生较显著变化 ,基质———天然红松林面积在逐年减小 .2 0世纪 5 0— 70年代 ,7 88%的天然红松林转化为其他类型斑块 ;2 0世纪 70— 90年代 ,9 91%的天然红松林转化为其他类型斑块 ,并有斑块出现及消失现象发生 .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呈上升趋势 ,景观内斑块的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景观斑块数增加 ,斑块破碎化程度增加 ,各类斑块形状破碎化降低 ,保护区内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 .
关键词:
斑块 景观动态 破碎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欣欣 胡宗庆 张惠光
在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利用定性分析与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的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进行综合评价。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选取自然性、珍稀性、多样性、典型性、科研性等10个评价指标对保护区内森林景观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得出保护区内森林景观质量达到Ⅱ级水平,具有较好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并针对保护区目前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利顶 傅伯杰 刘雪华
以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保护为实例,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中景观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认为在进行景观要素设计之前,应先进行景观适宜性评价,之后进行核心斑块、缓冲区和廊道的设计。①核心斑块 :不仅要考虑斑块的景观适宜性,而且斑块的面积应能维持一定物种数量 ;②缓冲区 :在考虑距离对目标物种影响的同时,还应考虑缓冲区的范围应该覆盖所有的核心斑块 ;③廊道 :需要辨识两种情况,其一是对现存生境廊道的保护,为了避免不同核心斑块被隔离,必须严格保护现存的生境廊道。其二是对潜在生境廊道的建设,在条件允许时,通过植被重建,建立适宜的生境廊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伟伟 韩海荣 刘宏文 李雪梅
以2004年SPOT5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资料,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形状指数、分维数、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离度、优势度、团聚度等多种指标,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林和云杉林景观占总面积的50.35%,结构紧实,是研究区的优势景观。阔叶林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总体的异质性较高,景观类型较丰富。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景观格局 GIS 技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絮飞
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的实现途径,日益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重视,开展生态旅游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生态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科学性和监督机制。切实保证以开发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规划与管理 对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祖婵 庄长伟 玄锦 黄柳菁
为了丰富广东省园林草本植物的多样性和突出华南地区亚热带城市园林特色,解决目前观赏草绿化种类少、应用形式单一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14个自然保护区的280种野生观赏草进行筛选,得到149种观赏性较高的本土野生观赏草,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49种本土野生观赏草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适宜于广东省的优良园林造景材料。结果表明:1)野生观赏草适应性广,原生境以林缘湿地及山谷溪边为主,占总数的54.36%,山坡草地和疏林灌木的物种占41.61%。2)抗性较强,以耐水湿为主,占65.10%,耐干旱的物种占27.52%,7.38%耐盐碱。3)观赏性高,有53种野生观赏草花序和植株观赏性得分≥2。4)有22种与理想种的加权关联度≥0.70,有较高的观赏性、适应性和开发应用潜力。5)筛选出5种与理想种的加权关联度≥0.80,综合价值高的野生观赏草,包括甜根子草(Saccharum spontaneum)、金色狗尾草(Setaria pumila)、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小花鸢尾(Iris speculatrix)、芒(Miscanthus sinensis),可直接应用于园林造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新向 丁圣彦 张明亮
旅游开发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自然保护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景观生态问题。文章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景观生态问题提出了调控途径,包括旅游景观生态规划、旅游景观生态设计、旅游景观生态管理等三方面的内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庆 夏杰 廖广社 陈北光
采用广东省土地利用规划图和各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资料,在GIS软件ARCGIS8.0和MAPGIS支持下提取广东省省级以上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空间资料,对区域水平上广东省省级以上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广东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在区域空间水平上表现为随机分布,但保护区间连接度较差;保护区之间的隔离程度表现出显著的差别,基本可以区分为3个类别,其中空间隔离最大的保护区有9个,占已建立保护区的28%。因此,在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应做好选点工作,增加自然保护区的空间连接度。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空间连接度 空间隔离 广东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旭玲 杨兆萍 陈学刚
针对当前自然遗产地旅游开发中存在的景观视觉污染及景观破坏的问题,以新疆极具申报世界遗产潜力的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敏感度评价方法,对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内主要旅游区段进行了景观敏感度的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基于实地调查,针对喀纳斯不同等级景观敏感度区旅游对景观视觉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估,旨在为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自然遗产地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