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31)
2023(7908)
2022(6882)
2021(6024)
2020(5344)
2019(12613)
2018(12546)
2017(25516)
2016(14012)
2015(15610)
2014(16049)
2013(16306)
2012(15723)
2011(14138)
2010(14075)
2009(12826)
2008(12617)
2007(11572)
2006(9964)
2005(8853)
作者
(41521)
(35080)
(35060)
(33607)
(21967)
(16914)
(16029)
(13869)
(13178)
(12362)
(11985)
(11776)
(11197)
(11040)
(11005)
(11001)
(10894)
(10440)
(10210)
(10042)
(8887)
(8698)
(8499)
(8156)
(7940)
(7830)
(7799)
(7650)
(7100)
(7011)
学科
(66918)
经济(66871)
管理(38772)
(36741)
方法(32235)
数学(29481)
数学方法(29293)
(27000)
企业(27000)
(19330)
(16260)
地方(16148)
中国(15266)
(14786)
环境(13917)
农业(13194)
(12084)
贸易(12081)
业经(11799)
(11679)
(11041)
(9716)
(9263)
财务(9250)
财务管理(9226)
(9101)
金融(9099)
(8879)
银行(8847)
企业财务(8730)
机构
学院(204694)
大学(204279)
(91311)
经济(89605)
管理(78492)
研究(70323)
理学(68036)
理学院(67300)
管理学(66222)
管理学院(65852)
中国(52439)
科学(43786)
(41951)
(39832)
(39325)
(36558)
研究所(33420)
业大(33133)
中心(32956)
财经(32012)
(31373)
农业(31053)
经济学(29128)
(28937)
经济学院(26665)
(26040)
北京(25952)
师范(25748)
(24889)
(24391)
基金
项目(137192)
科学(107663)
基金(99786)
研究(97749)
(87005)
国家(86323)
科学基金(73435)
社会(62811)
社会科(59611)
社会科学(59589)
(56327)
基金项目(53524)
自然(47689)
自然科(46524)
自然科学(46510)
自然科学基金(45676)
(45647)
教育(44365)
资助(41134)
编号(39076)
重点(31386)
(31249)
(31005)
成果(30429)
(27937)
科研(26898)
课题(26739)
创新(26369)
教育部(26239)
计划(25878)
期刊
(99127)
经济(99127)
研究(57619)
中国(35875)
(34625)
学报(33720)
(30730)
科学(30609)
管理(25608)
大学(24843)
学学(23754)
农业(23139)
(17424)
金融(17424)
技术(17008)
业经(16680)
经济研究(16658)
财经(15567)
教育(15203)
问题(13563)
(13420)
(12651)
技术经济(11452)
统计(11117)
商业(11048)
资源(10213)
(10149)
(9955)
理论(9731)
(9698)
共检索到296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佩珊  计军平  马晓明  
本文以广东省1997年、2002年、2007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以及历年能源消费资料为基础数据,从碳排放系数、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中间投入结构、最终需求结构以及最终需求规模等6个因素对1997年-2007年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进行了结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①1997年-2007年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增加了204.50Mt-CO2,其中,最终需求规模扩张对碳排放增量的贡献率为182.8%,相反,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使碳排放减少了41.9%,其余4个因素的变化使碳排放减少了40.9%;②最终需求规模是引起各部门隐含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是在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半数部门因其产品需求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捷  石柳  赵秀娟  
将居民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纳入研究范围,采用LMDI分解法对2000—2011年广东省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影响碳排放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收入对碳排放增加整体上表现为正效应;产业结构、生产部门能源强度、生产部门能源结构和能源碳排放因子整体表现为负效应;生活部门的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的效应不确定;总体上正向驱动效应超过负向驱动效应,致使广东省的碳排放量呈不断上升态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浩江  
运用协整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分析广东省1987年以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广东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显著;(2)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单方向格兰杰原因;(3)这种长期关系是稳定的,并没有随时间而发生结构性变化。所以,广东经济增长过分地依靠能源消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芷君  刘毅华  林华荣  
科学揭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缓解高碳土地利用模式并探寻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意义重大。文章在计算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基础上,应用Tapio脱钩模型探讨广东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并分析脱钩关系的时空演变趋势及原因。结果表明:(1)1996—2015年,广东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从扩张性负脱钩逐渐向弱脱钩和强脱钩转变;(2)2005—2015年,市域层面主要表现为强脱钩、弱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三种状态,其中2000—2005年以轻度弱脱钩为主,2010—2015年以高度弱脱钩为主;(3)脱钩程度较高的市域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和森林覆盖率高的山区,而负脱钩的地区主要是以发展高耗能工业为主的地区。在研究时段内,广东省在节能减排工作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脱钩水平较低以及脱钩发展区域差异显著。因此,广东省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采取相应的脱钩政策以期实现低碳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业雯  
我国当前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研究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广东省1978-2012年的数据,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和方差分解就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广东省产业结构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经济增长会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毅  
文章以广东省2005—2016年居民人均各项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以及人均GDP水平等相关数据定量研究消费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广东省消费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促进关系,其消费结构的升级可以较好地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又可以促进其消费结构的升级。进一步研究发现:广东省经济增长对消费结构升级的拉动作用强于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瑾  钱乐祥  李仕峰  王亚飞  
碳足迹是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可的应用于应对气候变化解决定量评价碳排放强度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碳排放足迹的计算方法以及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方法计算广东省近十年来的能源消费碳足迹,并对影响能源碳足迹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十年来,广东省的能源消费碳足迹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煤炭足迹占主导地位;碳足迹生态压力不断上升,说明广东省能源消费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因素分解结果显示,经济增长效应对碳足迹的增长起最主要的推动作用,而能源效率是抑制广东省碳足迹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人口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对碳足迹的影响则不是很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永强  张捷  
首先基于Laspeyres分解法将广东省1995—2014年的碳排放累计差异分解为碳强度效应、能源强度效应、经济结构效应、经济增长效应,通过计算发现经济增长效应是碳排放增长的首要驱动因素。其次,利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研究表明1995—2014年间GDP与碳排放经历了从"弱脱钩"转变为"强脱钩"状态,但总体上仍然呈"弱脱钩"状态。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广东省碳排放路线图呈倒"N"型变动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永强  张捷  
首先基于Laspeyres分解法将广东省1995—2014年的碳排放累计差异分解为碳强度效应、能源强度效应、经济结构效应、经济增长效应,通过计算发现经济增长效应是碳排放增长的首要驱动因素。其次,利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研究表明1995—2014年间GDP与碳排放经历了从"弱脱钩"转变为"强脱钩"状态,但总体上仍然呈"弱脱钩"状态。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广东省碳排放路线图呈倒"N"型变动趋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传国  陈蔚娟  
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分别对广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与动态以及定量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广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费的较小波动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持续较大的影响,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小祥  杨桂山  徐昔保  
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存在很大的依赖性,研究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可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基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的方法估算了无锡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并建立"脱钩"模型探讨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无锡市碳排放从843.35万t增加到2 528.04万t,总量不断增加,但趋势有所减缓,且各县市碳排放特征差异显著;(2)无锡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整体处于弱脱钩状态,且脱钩状态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市区经济发展已不依赖于能源消费,朝着环境友好方向发展,江阴和宜兴节能减排压力仍然很大;(3)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武红  谷树忠  周洪  王兴杰  董德坤  胡咏君  
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消费,而能源消费引起了大量的碳排放,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对实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统计年鉴数据,测算了河北省1980年-2009年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总量,并分能源类别测算了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一次能源的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做了其变化轨迹分析及与京津地区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1980年-2009年,河北省碳排放总量及煤炭、石油、天然气引起的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碳排放主要来自于煤炭消费,与京、津两市相比,河北省自2000年后碳排放量增长迅速。之后,本文分别从近似关系和脱钩关系两个角度刻画了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义青  赵亚南  
基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测算1980—2011年河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强度、人均排放量和单位面积排放量,分析河北省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相关性。河北省的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呈现递增趋势,但碳排放强度呈现递减的趋势。河北省的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主要受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河北省的能源消费量主要集中在唐山、石家庄和邯郸三个城市,应在这三个城市中最先进行节能减排的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建平  王克林  黄怀槐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和计量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1978年以来广东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测算了各产业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旺  周跃云  
应用三层嵌套结构式I-OSDA方法,构建扩展的(调入、进口)竞争型经济-能源-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从整体特征、不同产业、工业行业3个方面,对1997年-2007年北京市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增量进行了结构分解。分析发现:经济规模增长要素(消费、投资、调出和出口等)是拉动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能源强度变动效应却是碳减排的决定性因素;在规模扩张因素中,消费和调出超过投资和出口,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贡献者;2002年以来新一轮"高碳"特征的工业化导致CO2排量呈急增之势;产业结构调整、三产比重最大使得服务业成为碳排放增长的最大部门,但工业排放的增长却后来居上;碳增排的重点行业是高能耗行业,碳减排的是能源工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