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9)
2023(10670)
2022(9351)
2021(8656)
2020(7099)
2019(16447)
2018(16546)
2017(32009)
2016(17608)
2015(19743)
2014(19671)
2013(19552)
2012(17848)
2011(16012)
2010(15804)
2009(13700)
2008(13029)
2007(11013)
2006(9513)
2005(8059)
作者
(50594)
(42149)
(41920)
(39760)
(26811)
(20200)
(18828)
(16648)
(15995)
(14775)
(14601)
(14083)
(13263)
(13225)
(12953)
(12768)
(12663)
(12511)
(12041)
(11833)
(10485)
(10201)
(10118)
(9539)
(9438)
(9293)
(9229)
(9208)
(8322)
(8307)
学科
(68019)
经济(67949)
管理(50932)
(46529)
(38287)
企业(38287)
方法(33163)
数学(28905)
数学方法(28584)
(18044)
(17737)
中国(16354)
环境(15567)
(15561)
业经(15059)
地方(14344)
(12402)
农业(12232)
(11493)
贸易(11487)
理论(11218)
(11143)
(11122)
技术(10877)
(10157)
财务(10100)
(10094)
财务管理(10086)
企业财务(9567)
教育(9066)
机构
大学(244561)
学院(242874)
管理(100697)
(93045)
经济(90980)
理学(88287)
理学院(87313)
管理学(85827)
管理学院(85410)
研究(80930)
中国(58120)
科学(53173)
(51963)
(40412)
(40335)
(39782)
业大(39324)
研究所(37537)
中心(36609)
(33466)
财经(32957)
北京(32508)
(32506)
师范(32205)
农业(31790)
(30067)
(29935)
(27961)
经济学(26763)
师范大学(26342)
基金
项目(177915)
科学(139873)
基金(129434)
研究(128367)
(113702)
国家(112818)
科学基金(96881)
社会(79127)
社会科(74954)
社会科学(74934)
基金项目(70076)
(69599)
自然(65205)
自然科(63635)
自然科学(63624)
自然科学基金(62462)
(59100)
教育(57649)
资助(52625)
编号(52332)
成果(40874)
重点(39854)
(38560)
(38010)
(37001)
课题(35314)
科研(34592)
创新(34502)
计划(32831)
教育部(32631)
期刊
(95521)
经济(95521)
研究(68275)
中国(40839)
学报(40476)
科学(37917)
(35400)
管理(34992)
大学(30050)
学学(28342)
(27629)
教育(25877)
农业(25464)
技术(20763)
(15941)
金融(15941)
业经(15888)
经济研究(14748)
财经(14584)
图书(14110)
(13367)
科技(13043)
资源(12653)
理论(12650)
问题(12319)
(12287)
实践(11907)
(11907)
技术经济(11881)
(11032)
共检索到336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凯  晏为谦  于文益  
通过收集整理广东省电力生产分品种燃料消费量和排放因子,计算得到2005—2016年全省电力CO_2排放量,探析电力生产CO_2排放特征,结合Tapio脱钩理论量化其与电力消费、经济发展及火力发电量的同期变化情况,并分析单位发电碳排放量与单位用电产出经济效益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005—2016年间,广东省电力生产活动CO_2排放量与火力发电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先波动上升后缓慢下降态势;煤炭消耗仍是电力生产温室气体(GHG)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广东省应从机组改造、优化能源结构和落后产能淘汰等环节入手控制电力生产CO_2排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董耿林  赵黛青  汪鹏  
结合聚类分析、态势分析(SWOT)与层次分析(AHP)方法构建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广东省电力装备产业在与国内其他省份竞争中的发展战略及具体措施。研究发现:广东省发展电力装备产业具有很好的基础,未来以新能源装备为主的电力装备产业将会展现出更大的发展潜力,江苏、山东、河南、浙江4省是广东省主要竞争省份;广东省发展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产业基础优势为最主要的内部优势,创新力不足为最主要的内部劣势,能源结构调整机遇为最主要的外部机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为最主要的威胁,因此应首选积极的机会型战略;从实施主体、实施路径、风险把控三方面分析,储能、海上风电和光伏是广东省电力装备产业发展基础的优势领域。最后提出未来广东省应充分结合自身优势,抓住当前发展机遇实现电力装备产业快速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长兰  王东  苏彦涛  
基于EDGAR数据,通过传统数理方法和GIS技术相结合,分析广东省市域碳排放的时序过程演化和空间差异特征,在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基础上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东市域间碳排放的绝对差异呈上升趋势,相对差异变化不大,低于平均水平的城市占大多数且为增加的趋势,城市碳排放集聚性不断减弱;碳排放空间格局相对稳定,高碳排放区域集聚在珠三角发达城市,整体空间格局表现为倒"U"型和北低南高,且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差距均有缩小趋势;碳排放的影响因子存在空间异质性,经济因素对碳排放影响较大的城市集中在粤西落后地区,人口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较为稳定,技术对碳排放抑制作用比较明显且这种作用表现为从西部逐渐向东部递减的趋势,同时发现存在能源回弹效应,需要优化各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华  蔡克光  邢谷锐  
城市低碳发展实际上是实现"碳排-碳汇"动态平衡逐步优化的过程。基于该视角考察了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12个地级市低碳发展的特征及影响碳平衡的主要因素。针对当前广东省城市低碳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碳平衡视角下的城市低碳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对城市低碳发展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强调了将碳汇功能修复和建立"碳排-碳汇"系统的平衡关系,作为未来城市低碳发展重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平  施先旺  姜亭杉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企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迎来大会计时代。以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思想为指导,以企业的生产活动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业财一体化的企业生产活动的大会计模型,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业财一体化管控平台三个方面分析大会计模型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企业实务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平  施先旺  姜亭杉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企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迎来大会计时代。以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思想为指导,以企业的生产活动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业财一体化的企业生产活动的大会计模型,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业财一体化管控平台三个方面分析大会计模型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企业实务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陶良虎  李星  张群也  
城镇化在促进工业化、增加碳排放量的同时,也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量。城镇化与碳排放量的关系十分密切,但并没有明确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为研究二者关系,论文以广东省为例,从产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能源消费结构、土地城镇化、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占比、研究与试验发展占比六个方面研究了其对广东省碳排放量的影响。选取1996—2015年的数据建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相关检验及修正。结果显示,广东省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城镇化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产业城镇化这一因素影响更大。最后结合实证分析和定性分析,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京燕  
近年来,在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污染排放总量也呈上升趋势,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需要理解产业特征、环境规制与污染排放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机理。本文使用广东省15个产业2000-2006年的数据对产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排放强度与能源使用、物质资本密度和人力资本密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污染排放强度与企业效率、企业规模和R&D支出呈正相关关系。污染排放强度与资本支出呈负相关,但统计上并不显著。此外,本文还考察了正式与非正式的环境规制对污染排放的影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洪光辉  田帅  
基于协同管控设计以项目为主的强矩阵组织结构,探讨生产设计资源和项目管理资源的均衡配置路径,建立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企业自组织协同路径。通过对协同管控的概念解析和实证研究,为工程建设企业创新组织结构和项目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建清  吕拉昌  
碳排放的研究是认识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采用2000—2009年广东省化石燃料消费和人口、经济产出等数据,对广东省10年来化石燃料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分析碳排放量在时间和空间变化上的地域差异,并采用因素分解法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2009年间广东省碳排放总量变化大、增长速度快,时序内表现出快速、平稳和稳定增长三个阶段性特征;工业部门是广东碳排放的主要力量,且行业差异性特征明显。②通过对广东省各地级市碳排放量的聚类分析得知,广州、深圳、东莞、佛山4城市和多年GDP变化类似,聚类于碳排放量最高的等级,和其他城市差距较大;广东省碳排放的变化在空间上呈现出"中心—外围"结构,表现出由集聚向扩散的演变规律。③能源结构、能源消耗强度、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口因素等是影响广东碳排放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建培  
知识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资源,作为人才聚集地的高等学校应当在知识生产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本文认为高等学校进行知识生产的经济学原因在于它有利于降低高等学校的交易成本并提高其收益。本文在分析高等学校知识生产投入产出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学校关于知识生产制度安排的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庆普  张伟  
运用行为经济学和博弈论方法建立了知识溢出条件下的知识生产模型并分析了组织内个体进行知识生产活动时的知识投入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在知识溢出水平一定情况下,从自身综合成本最小化考虑,个体往往会倾向于从其他个体的自主创造知识中获益,而将主要精力用于从其他个体处寻求知识;组织内知识存量大的个体在进行知识生产活动时,倾向于自主创造知识,而知识存量小的个体倾向于从外界寻求知识;位于组织中心位置和结构洞桥位置等重要位置的个体在进行知识生产活动时,倾向于自主创造知识,而其他普通位置的个体倾向于从外界寻求知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强  张自力  赵学军  
本文基于我国2012年、2017年、2018年和2020年的投入产出表和能源消费数据,分析了45个行业各年份的直接和完全碳排放动态特征,并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刻画了碳排放经投入产出关系在行业间的流动结构,识别了碳排放流动的主要路径。主要结论如下:从最终产品生产角度看,建筑业和其他服务业一直是完全碳排放量前两大行业,排放占比超50%,应作为我国消费侧碳减排的重点领域。最新一期结果显示45个行业中有5个全过程高碳行业、4个表观型高碳行业、14个传导型高碳行业以及22个低碳行业。碳排放流动网络呈现“全连接”特征,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是经济生产拉动碳流动的主要来源,同时在跨行业协同减碳时,需关注包括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至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17条碳流动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松彦  汪鹏  赵黛青  戴瀚程  
广东省积极尝试应用市场化机制实现碳减排,目前电力、水泥、钢铁、石化四部门已纳入碳排放权交易。按照《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未来要将纺织、造纸、陶瓷、有色、化工五大工业纳入到碳排放管理体系。研究应用多区域动态CGE模型对广东省工业行业开展量化预测分析,模型结果表明:2020年广东省九大工业部门碳交易总量宜控制在3.71亿吨(不包括电力重复计算)。对工业部门碳减排贡献最大的措施是工业行业的能效提高及技术进步,九部门的减排贡献由大到小分别为:电力、水泥、石化、钢铁、化工、造纸、有色、纺织、陶瓷。实施碳减排将对GDP带来影响,其中全部门责任分担(S1)情景对GDP损失影响最大,约为1.27%,而其他三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