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0)
- 2023(9491)
- 2022(8557)
- 2021(8111)
- 2020(6858)
- 2019(15947)
- 2018(16039)
- 2017(31036)
- 2016(17066)
- 2015(19179)
- 2014(19192)
- 2013(19056)
- 2012(17367)
- 2011(15582)
- 2010(15305)
- 2009(13817)
- 2008(13159)
- 2007(11165)
- 2006(9659)
- 2005(8117)
- 学科
- 济(65795)
- 经济(65726)
- 管理(47852)
- 业(44206)
- 企(35899)
- 企业(35899)
- 方法(31641)
- 数学(27462)
- 数学方法(27169)
- 农(19574)
- 地方(16897)
- 学(16553)
- 中国(15519)
- 业经(14744)
- 财(14647)
- 环境(14517)
- 农业(13185)
- 和(11773)
- 理论(10928)
- 贸(10641)
- 贸易(10636)
- 划(10455)
- 技术(10423)
- 易(10282)
- 制(9766)
- 务(9345)
- 财务(9288)
- 财务管理(9274)
- 教育(9027)
- 企业财务(8783)
- 机构
- 大学(235666)
- 学院(235095)
- 管理(97841)
- 济(87683)
- 理学(85893)
- 经济(85596)
- 理学院(84950)
- 管理学(83492)
- 管理学院(83095)
- 研究(77525)
- 中国(54977)
- 科学(52070)
- 京(50061)
- 农(41547)
- 业大(39724)
- 所(39049)
- 财(37169)
- 研究所(36289)
- 中心(35279)
- 江(33821)
- 农业(32718)
- 范(32035)
- 师范(31707)
- 北京(31073)
- 财经(30637)
- 院(28539)
- 州(27938)
- 经(27868)
- 师范大学(25707)
- 经济管理(25492)
- 基金
- 项目(172086)
- 科学(134355)
- 研究(124814)
- 基金(123277)
- 家(107554)
- 国家(106660)
- 科学基金(91566)
- 社会(76189)
- 社会科(72023)
- 社会科学(72000)
- 省(70315)
- 基金项目(67411)
- 自然(61489)
- 自然科(59915)
- 自然科学(59898)
- 自然科学基金(58776)
- 划(57692)
- 教育(56120)
- 编号(51705)
- 资助(50359)
- 成果(40461)
- 重点(38264)
- 部(36939)
- 发(36872)
- 创(35595)
- 课题(34989)
- 创新(33144)
- 科研(33029)
- 计划(31745)
- 大学(31199)
共检索到326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晶 蔡金琼 林瑜
为了解广东省生猪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测度并对比广东省生猪养殖的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结果表明:生猪养殖的生态需求主要是对耕地的需求(约占总足迹的91.70%),生猪饲料生产所需要的耕地占全省的耕地面积的38.34%,人畜争地是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生猪养殖业的生态足迹占广东省承载力的41.03%,对广东省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威胁,需要探索可持续的生猪养殖模式。
关键词:
生猪养殖 生态足迹 生物承载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元清 董红敏 朱志平 王悦 李南西
【目的】畜禽养殖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科学评估生猪养殖系统碳足迹,能够为畜牧业深入推进减排降碳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本文中从碳足迹评估模型、评估方法和主要排放源三方面对国内外生猪养殖系统碳足迹评估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围绕系统边界、排放源、核算方法以及单位选择等因素深入分析了评估结果差异性的成因,解析了饲料生产、粪污处理等环节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目前国外对生猪养殖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评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评估模型。每生产1 kg功能单位的猪肉碳足迹为2.2—10.3 kg CO_(2-eq)。各研究中,不同评估方法会对评估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划定不同的系统边界、采用不同的功能单位,均会导致碳足迹评估结果出现差异。同时,在相同系统边界内,核算的排放源不同、同一排放源选取的参数不同,或者选择不同的分配方法也会影响评估结果。在生猪养殖生产系统中,饲料生产是对生猪生产系统碳足迹贡献最大的环节,占比为49%—83%。粪便管理环节的排放仅次于饲料生产环节,占比为12%—41%。【结论】为了使我国生猪养殖系统的碳足迹评估更加精准和广泛,应开展针对中国不同区域不同养殖模式下温室气体排放关键参数的监测,根据我国生猪养殖系统发展现状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碳足迹评估数据库,统一评估方法,规范评估要求,创建符合地区实践的评估模型,为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舒畅 乔娟
采用生态足迹法并构建Tapio弹性脱钩模型,分析了我国养殖业生态足迹时空特征及脱钩效应研究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我国生猪养殖业生态负荷良好但受资源环境制约开始加重;(2)中东部地区生猪养殖业生态足迹需求大且生态损耗率较高;(3)生猪养殖业生态足迹需求普遍受饲料和耕地制约严重;(4)生态足迹需求与生猪养殖业产值间脱钩弹性关系可划分两阶段。
关键词:
养殖业 生态足迹 脱钩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羿 杨林安 张正栋 夏斌
从国家公顷概念的角度出发,利用广东省与国家土地平均生物生产力的比较关系修正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的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更加准确地计算了广东省人均生态足迹及人均生态承载力及其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研究期内广东省土地生态供给出现持续赤字的情况,人均生态赤字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通过人均生态赤字与人均收入建立的协整关系模型发现,广东省人均生态赤字的逐年累积效应显著,而人均收入用于消减生态赤字的效应相对滞后。因此,转变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方式仍是广东省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建华
水产养殖受自然灾害、技术和环境污染等风险的影响,需要保险提供保障。然而,广东省作为水产养殖大省,水产养殖保险严重滞后于水产养殖业发展。本文从广东省水产养殖保险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广东省水产养殖存在的各种风险,讨论水产养殖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水产养殖保险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等问题,并提出广东省水产养殖保险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水产养殖保险 供给 需求 政策 广东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邬兰娅 齐振宏 黄炜虹 朱萌 胡剑
探索生猪养殖户生态养殖模式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和天津市的调查数据,运用Ordinal Logistic模型,分析养殖户生态养殖模式的采纳意愿,探讨其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样本生猪养殖户中,对生态养殖模式有采纳意愿的占比为37.6%,总体采纳意愿还有待提高。在生猪养殖户生态养殖模式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中,女性养殖户对生态养殖模式采纳意愿更高;而受教育程度、家庭务农人数、环境污染认知、生态养殖模式了解度、粪污无害化处理政策了解度以及养殖补贴政策满意度等变量,对养殖户生态养殖模式的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完善生猪养殖户的教育培训服务体系、提高养殖户对生态养殖模式认知和加强生猪养殖的技术和资金支持等措施来增强意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邬兰娅 齐振宏 黄炜虹 朱萌 胡剑
探索生猪养殖户生态养殖模式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和天津市的调查数据,运用Ordinal Logistic模型,分析养殖户生态养殖模式的采纳意愿,探讨其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样本生猪养殖户中,对生态养殖模式有采纳意愿的占比为37.6%,总体采纳意愿还有待提高。在生猪养殖户生态养殖模式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中,女性养殖户对生态养殖模式采纳意愿更高;而受教育程度、家庭务农人数、环境污染认知、生态养殖模式了解度、粪污无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浦华 胡向东
为了解疫病防控公共服务对养殖户的生产和效益的影响,本研究以安徽省规模生猪养殖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Probit模型分析方法,实证分析规模生猪养殖户对疫病防控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畜牧兽医部门免疫消毒工作是否及时和强制免疫效果影响的边际效应分别达到0.239和0.176,其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技术培训也有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养殖户生猪疫病防控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春蕾
随着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大量动物粪尿、污水对周边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大气等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动物在使用药物后,药物将以化合物或代谢产物的方式从粪、尿等排泄物进入生态环境,给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等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并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环境产生毒害,最终将会危及人类健康。本文以生猪养殖为例分析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治理、降低环境污染、建设绿色环保的生态养殖、保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畜牧养殖 生态环境 污染 防控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卓拉 谢栋 吴普特 刘艺琳 姬祥祥 冯变变
[目的]为了剖析2008年和2017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生猪水足迹组成及时空演变规律,评价生猪生产蓝水足迹的可持续性,厘清饲料作物及其贸易对生猪养殖耗水的作用,以明确我国畜产品生产对区域用水的效率和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自下而上法”量化与解析2008年和2017年我国各省生猪生产水足迹的空间变异性,厘清猪生产中主要耗水者—饲料虚拟水的空间流动过程,基于“可持续利用”概念,定量评价生猪水足迹及饲料虚拟水流动的可持续性。[结果]结果显示,生猪单头水足迹呈下降趋势,且散养生猪单头水足迹最大;但生产规模扩大使我国2017年生猪生产总水足迹增至2194亿m~(3)/a。不可持续蓝水足迹占生猪生产蓝水足迹的86%,其中饲料消费不可持续蓝水足迹贡献了91%。生猪生产水足迹高值区集中在南方地区,但生猪生产不可持续蓝水足迹高值区集中在水资源短缺的北方地区。2017年由缺水地区输出的不可持续虚拟蓝水已达省际间饲料作物虚拟蓝水流动量的91%。因此,我国生猪饲养应亟需优化饲料供应结构,协调畜牧产业和种植业布局,并加大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以期在水资源刚性约束下,实现畜产品供需安全和粮食安全保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宾幕容 覃一枝 周发明
环境成本作为衡量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是环境影响的货币化。利用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数据,运用产排污系数法,借鉴农业环境成本评估方法,从生猪规模养殖污染物的实物量和价值量两方面建立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模型,对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4年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造成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农作物重金属污染所产生的年环境成本为25.2亿元,年际间呈稳定增长的态势。由于各县市养殖规模、耕地情况等不同,地区间污染程度差异大,污染物排放量呈向养殖优势区域、密集区域发展的趋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亚洲 纪月清 钟甫宁 刘立军
近年来我国各地有关死猪漂浮、死猪肉流向餐桌的事件层出不穷,死猪处理成为当前较为热点的话题。基于构建养殖户成本—收益理论框架,利用在浙江省嘉兴市获得的生猪养殖户相关数据,运用多元Probit模型,分析养殖户死猪处理行为,探讨其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养殖规模、养殖模式及一些反映成本的因素会影响养殖户死猪处理方式选择;母猪和生猪死亡补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养殖户损失,因此促进了养殖户申报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随着养殖户主要决策者的年龄、受教育水平、养殖经验的增加,养殖户随意丢弃死猪的比重会下降。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政府部门应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监管的同时不断完善死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杰 赵连阁 王学渊
本文采用DEA-BadOutput模型测度了18个省份2007~2011年不同规模生猪养殖在水资源约束下的环境技术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投入过度、非合意产出过量、养殖规模偏小是造成一些省份环境技术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水资源禀赋偏低区域的环境技术效率也偏低。同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改进途径。
关键词:
水资源约束 生猪养殖 环境技术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园园 沙鸣 孙世民
[目的] 2007年以来国家实施"一揽子"补贴政策,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但也呈现出明显的规模差异和省际差异。[方法]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生猪规模养殖指数详细透视了生猪养殖优势省份规模养殖的发展历程及规模化特征。[结果]生猪规模养殖呈现向华北和东北地区富集的基本趋势,但目前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层次仍较低;吉林、黑龙江、山东属生猪规模养殖特快发展区,辽宁、江苏、河南和广东属于快速发展区,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和四川属缓慢发展区,河北属约束发展区。[结论]在山东、江苏、河南和广东,重点推进年出栏50~100头的养猪场户向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转化;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应进一步鼓励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适当的扩大规模;而在河北,考虑产业布局和环境规制等因素,则有序退出生猪规模养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园园 吴强 孙世民
基于2007~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本文首先利用生猪规模养殖指数分析了13个生猪养殖优势省份的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状况及其省际差异,然后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生猪规模养殖整体上呈现向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富集的基本趋势,但目前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仍较低;第二,农民文化程度越高,城镇化水平越低,工资性收入比例越高,猪肉消费能力越大,猪肉价格指数越低,交通通达性越好,生猪出栏能力越大,环境规制强度越大,省域的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会越高;第三,由于土地承载力、城镇化水平、工资性收入比例、消费市场潜力、猪肉消费能力、交通通达性、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环境规制强度这8个影响因素产生了外溢效应,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升存在空间依赖性。因此,发展生猪规模养殖需充分考虑空间相关性和外溢性,既要提高工资性收入比例、消费市场潜力和猪肉消费能力,改善交通通达性,增强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同时也要考虑土地承载力和城镇化水平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生猪 规模养殖 省际差异 空间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