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6)
- 2023(10657)
- 2022(9473)
- 2021(8820)
- 2020(7491)
- 2019(17385)
- 2018(17452)
- 2017(34135)
- 2016(18345)
- 2015(20641)
- 2014(20697)
- 2013(20712)
- 2012(18985)
- 2011(16949)
- 2010(16729)
- 2009(15097)
- 2008(14562)
- 2007(12646)
- 2006(10926)
- 2005(9329)
- 学科
- 济(78294)
- 经济(78221)
- 业(51416)
- 管理(51326)
- 企(42421)
- 企业(42421)
- 方法(35973)
- 数学(30740)
- 数学方法(30441)
- 农(21859)
- 地方(19806)
- 业经(19171)
- 中国(18317)
- 财(16164)
- 学(16113)
- 农业(14409)
- 贸(13191)
- 贸易(13182)
- 技术(12898)
- 和(12849)
- 易(12628)
- 理论(12405)
- 制(12295)
- 产业(12266)
- 环境(12058)
- 划(10737)
- 地方经济(10247)
- 务(10042)
- 财务(9984)
- 财务管理(9969)
- 机构
- 学院(259303)
- 大学(258616)
- 管理(108951)
- 济(103003)
- 经济(100771)
- 理学(95417)
- 理学院(94413)
- 管理学(92932)
- 管理学院(92479)
- 研究(84213)
- 中国(59831)
- 京(54731)
- 科学(53820)
- 财(43246)
- 农(41882)
- 所(41455)
- 业大(40784)
- 研究所(38207)
- 中心(38039)
- 江(37105)
- 财经(35543)
- 范(34092)
- 北京(34039)
- 师范(33824)
- 农业(32844)
- 经(32259)
- 院(30799)
- 州(30647)
- 经济学(29663)
- 经济管理(28412)
- 基金
- 项目(185166)
- 科学(145838)
- 研究(136236)
- 基金(133312)
- 家(115194)
- 国家(114250)
- 科学基金(99069)
- 社会(84869)
- 社会科(80480)
- 社会科学(80458)
- 省(75385)
- 基金项目(72380)
- 自然(65033)
- 自然科(63474)
- 自然科学(63460)
- 自然科学基金(62294)
- 划(61194)
- 教育(60884)
- 编号(56191)
- 资助(54350)
- 成果(43888)
- 重点(40818)
- 发(40418)
- 部(39949)
- 创(38892)
- 课题(38005)
- 创新(36166)
- 科研(34958)
- 人文(34239)
- 项目编号(34222)
- 期刊
- 济(112232)
- 经济(112232)
- 研究(74286)
- 中国(45364)
- 学报(39949)
- 管理(38825)
- 农(37919)
- 科学(37743)
- 大学(30049)
- 财(30003)
- 学学(28297)
- 农业(26933)
- 教育(26721)
- 技术(22548)
- 业经(21183)
- 经济研究(17997)
- 融(17772)
- 金融(17772)
- 财经(16118)
- 问题(14680)
- 图书(14388)
- 科技(13854)
- 经(13765)
- 业(13615)
- 理论(13372)
- 商业(13308)
- 技术经济(13211)
- 实践(12459)
- 践(12459)
- 资源(12301)
共检索到363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波
在改进传统EG指数方法的基础上,以区域和流通子产业两个层面分别对2005-2011年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重点阐释了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程度变化的趋势及原因。研究显示,流通子产业集聚程度随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发生变化;由于流通产业的关联性,流通产业集聚程度的提升不是流通子产业发展的唯一目标,应该处理好地区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集聚的关联,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地区经济竞争力提升协调共进,是地方政府制订相关政策考虑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广东 集聚程度 EG指数 流通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书莉 盛亚 曹玉香
一、问题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流通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流通逐渐由被动地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介转变为主动地对生产和消费发挥引导作用的重要产业,其重要性已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充分肯定。尽管随着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长,流通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增长遵循的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引发资本等生产要素注入的被动成长路径,流通产业自身能动力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敬水 姚志
深入探讨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我国从生产大国迈向消费大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对现代流通产业及其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回顾与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夏华丽 袁志敏
目前,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已成为广东省纺织工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但总体而言,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虽在资源、设施、内部市场等方面具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实力,但缺少国际知名品牌、内部存在不良竞争、供应商与相关产业以及厂商结构与战略方面的缺陷已成为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本文将用GEM模型对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实证性分析及评价,并在上述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提升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建议。
关键词:
GEM模型 纺织服装 产业集群竞争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辛诚 杜心灵
利用迈克尔·E·波特"钻石体系"模型中的四个关键要素剖析广东省的文化产业竞争力,通过对广东省四个关键要素的应用研究,得出广东省在向文化产业大省、强省迈进的过程中需要在人力资源、文化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上有一个大的提升,从而提升广东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广东 文化产业 钻石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莎 刘思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纪宝成
本文认为,流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竞争力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微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包括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流通竞争力;宏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拥有重要商品的定价权、渠道网络的控制权,从而赢得国家竞争优势。文章提出,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在国际竞争的背景下提升流通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流通竞争力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显得尤为必要,必须基于竞争优势的原则不断提升我国流通竞争力,牢牢握住流通渠道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与此相适应的是必须彻底根除"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文章强调,从微观层面看,流通企业提高竞争力需要切实转变盈利模式,从单纯的价格...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宝栋 宋维明
产业集聚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该文首先通过产业集聚的博弈分析,指出了产业集聚所具备的内在形成机制;然后从理论角度出发探讨了产业集聚对木材产业竞争力的影响;通过对中国木材产业区域布局现状的测度,得出了中国木材产业只处于产业集聚初级阶段的结论;最后,从企业、产业、政府三个层面探讨了推动中国木材产业集聚的策略性思考.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木材产业 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王蕾蕾 田晓辉
首先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然后以广东省的21个城市作为样本区域,采用区位商的方法对广东省的旅游产业集群集聚绩效进行测算,并根据所构建的模型对广东省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态势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基于比较结果提出了该区域有针对性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以期实现该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支慧 董倩
系统评价流通产业竞争力可为科学评估区域流通产业实力提供理论借鉴。本文构建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云模型建立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主要由生产要素竞争力、营商环境竞争力、相关产业竞争力、流通管理竞争力、供求水平竞争力5个维度构成;河南省整体处于“竞争力高”等级,但其流通管理竞争力、相关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云模型经验证拟合效果良好,可用于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据此,建议保障流通产业高品质供给、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协同推动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以期推动地区流通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钧炎 王云
以广东规模以上九大产业作为广东制造业的代表,选取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以全国同一产业为参照,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构建广东规模以上九大产业相关数据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得出广东省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分析结论,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扶持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建练 肖楚博 任英华
文章基于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的界定及其特性分析,构建了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评价模型,以277个城市为研究单元,实证研究我国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的动力要素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资源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是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区域差异较大,东部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强于中西部城市,主要是因为推动中西部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的动力要素水平以及各动力要素之间的联动效应均较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爱真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本文分析了产业集聚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机制,即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通过在企业、产业和区域之间传递,达到最终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效果,并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区域竞争力 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建练 肖楚博 任英华
文章基于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的界定及其特性分析,构建了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评价模型,以277个城市为研究单元,实证研究我国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的动力要素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资源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是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区域差异较大,东部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强于中西部城市,主要是因为推动中西部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的动力要素水平以及各动力要素之间的联动效应均较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佛关 谢佩洪
文章利用世界品牌实验室推出的2009年中国品牌500强数据,以及中国品牌500强所属省区市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数据,对我国品牌的地区分布与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的品牌建设与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地区的品牌建设能有力地促进区域流通产业的发展和其竞争力的提升;同时,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又能为区域内品牌的建设及其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好的动力与通道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